為何現在的人沒有幸福感?
來自專欄想法與見解6 人贊了文章
過高的房價,攀比的風氣,以及步入社會之後的種種妥協。從年輕到中年,每個階段似乎都有著無法避免的糾結與痛苦:
這些問題會一直考驗著人們的耐心,刷新著人們的底線。
年輕的小李是一名在大城市打工的「異鄉客」。他住在偏僻而又擁擠的人口聚集區,每次上班下班,與他一樣來大城市追夢的年輕人搖身一變,成為了徹頭徹尾的競爭對手。
他們競爭的東西不是別的:看誰先擠上下一班地鐵。
工作之餘的小李是寂寞的,這不是因為他不合群,而是因為他實在不喜歡說一些跟自己沒關係的話題。
比如聽著那些本地人聊著換車沒錢或是旅遊沒時間的抱怨,聽著光榮的月光族們聊著他不想知道的時尚與雞湯。
小李說,他很焦慮。
他說不清楚為什麼很焦慮,他只是覺得他活的很匆忙,很多事情還沒搞清楚就稀里糊塗的老了。
老蘇看著小李整天惶恐的樣子,心裡有著說不清的滋味。
他覺得小李可能很羨慕自己的生活:因為自己是本地人,有車有房,有妻有兒。他的生活,在很多人眼裡是幸福的。
幸福到沒有資格抱怨什麼。
而事實上,老蘇的苦早已是他不願提及的無聊事。
孩子自從上了學就加入了這個社會的攀比大軍,今天要這個,明天要那個,如果他不給孩子買,孩子就會拿出他最厲害的武器:
「爸爸,這個東西XX的爸爸就給他買了哦!」
自從有了孩子,老蘇的妻子就像換了個人似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整天不是抱怨就是生氣。
當愛變成了親情,有些事情就無需隱瞞:老蘇知道,他的妻子很愛他,只是換了種表達愛的方法。
老蘇和很多中年上班族一樣,開著滿是生活用品的車子,搖搖晃晃的來,搖搖晃晃的走,他們承受著這座城市的擁堵與煩躁,感受著家庭與工作的壓力。
老蘇這樣的男人,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他們不再相信幸福,不再相信努力,但是他們卻不敢失去現在:
假若幸福就是苟延殘喘的活著,那麼老蘇的生活,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現在的人,與其說是沒有幸福感,倒不如說是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樣的幸福。
小李的幸福是什麼?留在大城市買房買車,像老蘇一樣生活?
老蘇的幸福是什麼?回到像小李一般的年紀,然後重新再選一遍?
其實都不是。
現在的媒體把幸福強加於物質之上,而為了獲得物質去努力,許多教育機構趁此大肆牟利,同時各類投機取巧的文章充斥著那些迷茫於幸福之外的朋友圈裡,這些文章不斷的告訴你:你想幸福,你得這樣去做。
被洗腦的幸福,終究是迷茫一場。
小李並不羨慕老蘇,但是他希望老蘇是他努力之後的結果,他並不知道老蘇背後的煩惱與辛酸,但他知道,老蘇是他人生中一個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小李的幸福,並不是成為老蘇,而是希望獲得老蘇生活的條件。
老蘇也並不羨慕小李,他相信他的未來會有享受寧謐與安詳的一天,老蘇的幸福,是他所憧憬的一種可能。
老蘇已經不再渴望幸福了,因為他知道,他的幸福,就是另一種方式的苦中作樂。
沒有幸福感,並不是體會不到幸福,而是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錯誤的追求,盲目的相信,不遺餘力的做著令自己後悔的事情:我們的幸福離我們越來越遠。
也許我們終究會成為小李或是老蘇,我們時而羨慕著他人表面的幸福然後暗暗的去努力,然後漸漸的,我們開始妥協現實,讓幸福成為一種簡單的習慣。
點亮我們生命中的那盞燈也許早就熄滅了,而我們為何還會看向前方?
很簡單:
不管我們嘴上願不願意承認。
我們都在相信著一種希望。
推薦閱讀:
※浴霸都不會選,拿什麼捍衛洗澡的幸福感!
※百姓的幸福感誰說了算
※幸福感真的分高端和低端嗎?看莎士比亞和看小時代真的存在本質區別么?
※幸福除了與錢,還與主動性和自制力有關
※在冬天有什麼東西能增加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