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庫里:獨一無二的「拼爹」】

庫里從小在NBA球場泡大,籃球場就是他的遊樂場,所以他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緊張。


什麼,庫里成功難道也是「拼爹」嗎?

是,又不完全是。庫里成功的邏輯是這樣的:他如果沒有一個「好爹」,不可能有現在;但如果只有一個「好爹」,而沒有獨一無二的自己,同樣不可能有現在。

這就是傳說中的「命」——爹要好,自己得更好,二者還得有完美的融合。

僅僅有個好爹是不夠的。我在2001年採訪喬丹復出時,曾在華盛頓的訓練館裡見過他大兒子傑弗里,那時他13歲,可能是到華盛頓和父親過生日。傑弗里進館時,前呼後擁,彷彿「少東家」駕到。後來聽說過他進了大學球隊,再後來就消聲匿跡了。

傑弗里還是「少東家」時,比他大半歲多的庫里正在多倫多加航中心的球場上玩,但沒人覺得他有朝一日會打NBA,更沒人想到他會成為MVP,把三分球投得跟玩似的。後來他們都進了高中籃球隊,照樣一個天下一個地下。由於2003年詹姆斯成功的先例,ESPN曾在2007年向全美國直播過三場「喬少爺」的高中比賽。但他的星路歷程並沒有按媒體設想的方向發展,他只打了兩年大學籃球就熬不下去了。

如今,傑弗里已經在波特蘭的耐克培訓中心學習,籃球打不成了,但另一條「接班人」的路已經由爹鋪好。而庫里則很可能以包攬全票再次成為MVP。

庫里自小見過大場面,包括和父親一起拍漢堡廣告。廣告里,父親給兒子諄諄教誨,但最後小庫里怯聲聲地問一句:「我能吃個漢堡嗎?」


庫里和傑弗里都有一個「好爹」,但庫里的父親德爾遠沒有傑弗里的父親邁克爾那麼厲害、有名。如果喬丹是成吉思汗,德爾頂多是個「千夫長」。庫里和傑弗里都在優越的條件下長大,他們是80末、90後出生的「星二代」,如今這一代人有一些已經成為NBA的頂樑柱,除了庫里之外,還有湯普森(父親是NBA「狀元」);還有一些剛剛嶄露頭角,比如小南斯(父親是扣籃冠軍)、小蒂姆·哈達維。

「星二代」遠不止最近一二十年才有,事實上有NBA起就有「星二代」,這在中國也一樣,因為父親不僅給兒子一個職業環境,也給了他天生的打籃球身體。歷史上最出名的是巴里和他的三個兒子,如今都已經退役;科比是有史以來最有成就的「星二代」,只是父親名氣和成就都不大;此外,數得著的NBA父子還有沃頓、杰倫·羅斯、謝伊斯、卡爾、勒福、鄧利維、馬修斯、尤因和畢比等。

「水花兄弟」和他們的前輩不同,已經成為現象級「星二代」,在他們身後還有更多在等著,有了庫里的成功,未來NBA可能會成為「星二代」的天下。但喬丹的兒子和庫里成長道路如此不同,證明「星二代」並不和成功劃等號。傑弗里除了個人天分之外,很大原因和父親的名聲過大、自小生長在聚光燈下有關。

庫里不一樣,他的父親最大的本事是投三分球,最大的成就是「最佳第六人」,打16年球輾轉過5支球隊,最長在夏洛特打了10年,庫里就是在克利夫蘭出生,在夏洛特度過童年,在多倫多成為籃球少年。這樣的經歷和科比差不多,幼年、童年、少年的軌跡就是父親職業生涯的足跡。科比和庫里沒有成長在聚光燈下,但父親的職業生涯給他們提供了純正的籃球環境,由於庫里比科比小11歲,他接受的籃球環境更接近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比科比更優越,更穩定。

最終決定科比、庫里和湯普森成功的元素,是他們的天性。科比顯然沒有像庫里那樣成天泡在籃球館,他甚至還因為在義大利上學而喜歡上了足球。庫里則不同,庫里不止是「星二代」,他是獨一無二的「星二代」:他對籃球是如此痴迷,籃球就是他童年的玩具;這項運動從他出生起就溶在血液里,他對籃球的需要近乎於一種本能,就像大多數孩子喜歡遊樂場;他對籃球的理解,就像草原的孩子知道怎樣放羊。

1988年庫里出生,當時父親被交易去騎士隊,媽媽在他兩周大的時候就第一次帶他進場看球,還以為他會睡上四節,沒想到小傢伙一直瞪大眼睛,不知道被音響還是被球員的鞋在地板上摩擦的聲音吵到了。庫里5歲的時候,德爾在黃蜂隊打球,他央求父親帶他去訓練館玩。德爾徵得了主教練同意後滿足了兒子的要求,從此小庫里的童年就泡在了NBA球場。父親訓練時,他就在一邊玩,訓練間隙隊員們小憩一會兒,庫里就抱著球去投籃。每次訓練結束前,黃蜂隊會打半場對抗,庫里就在另一個半場自己玩投籃。

這是上小學時,庫里(黃色12號)和小朋友們組隊,與父親及他同事們一起比賽的情形:圖1是庫里在外線準備過他父親;圖2庫里擋拆過他父親;圖4庫里快攻上籃;圖5庫里攻守轉換投三分命中;圖6庫里在籃下和父親搶位。


德爾經常帶兒子參加各種活動,這讓他眼界豐富,自小不知道什麼是怯場,因此長大後在關鍵比賽從不心慌。早在1996年他8歲時,有一次跟父親去參加耐克高中全明星賽,中場休息時,庫里和小朋友們上場打15分鐘比賽,他穿著一件過大的31號米勒的球衣,各種體前變向運球、胯下運球、背後運球、雜耍傳球、快攻長傳、攻守轉換投三分,技驚全場。

庫里見證過很多大場面,1995年黃蜂和公牛打季後賽,剛剛復出的喬丹兩個客場分別拿了48分和32分,這兩場球庫里都在場邊見證,當時他才7歲。德爾曾在1994年當選「最佳第六人」,在NBA小有名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曾高達47.6%。NBA球隊來夏洛特打客場,好多球員都認識跟屁蟲一樣的小庫里,他們見他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小屁孩,你能像你爹那樣投籃嗎?」

作為經驗豐富的成名投手,德爾在庫里的成長道路上起著決定性作用。投三分球是庫里的商標,因為在童年時,他一個人惟一能玩的就是投籃。他的父親也給他灌輸投籃的好處,德爾跟他說:「小子,會投籃,才打得久,如果你籃兒准,職業生涯就會很長、很成功。」德爾不是超級明星,練獨門絕活才能生存,而庫里打小身材瘦弱,父親的指點成為他興趣發展的方向。從庫里11歲起,德爾就經常和他玩投籃遊戲H-O-R-S-E,他用了兩年時間,第一次在遊戲中打敗父親。

德爾為兩個兒子的成長注入了巨大的心血,這是從庫里兩歲時開始拍的錄像帶,按年份歸類保存,後來有了小兒子,也同樣如此。


庫里在球館泡大,從小愛模仿NBA球員投、傳、突的動作,因此技術全面、底子紮實,他也沒什麼流派(比如歐文突破上籃就是他「乾爸」斯特里克蘭教出來的),學各種技術就像吃「百家飯」。在他8年級(中國的初二)時,高中球員已經打不過他了,有一次他父親看了一半就走了,說不忍心看到高中球隊被他兒子活虐。但是等庫里進入高中,問題就來了,因為他個子不高,還保留著童年養成的胸前出手的習慣,結果有整整三個星期,他一個三分都扔不進了。正是他的父親手把手糾正了庫里的投籃,把出手點調至頭頂往上,才拯救了庫里的籃球之路。

除了刻苦練習,庫里確實有父親的投手「基因」。德爾在1986年的一場比賽中,曾在湯普森的父親嚴防之下,17分鐘拿下了17分,老湯普森比德爾高大,他記得德爾投三分球基本不看筐。而現在的庫里,曾在練習時連續命中77個三分球,當時規定投100個,庫里命中了94個,湯普森說,自己的最好成績是練續進36個。

然而,即使庫里後來在戴維森大學打出了名氣,父親也認為他打不了NBA,頂多到歐洲打球,就像科比的父親、布克的父親那樣。但出乎他父親的預料,兒子長大出息了,並在2009年被勇士隊第7位選中。由於NBA外線防守規則的改變,這一代後衛以「批發」的形式誕生,庫里的競爭環境非常激烈。他的前幾年也在不斷的腳踝傷病中度過,為此還被迫接受了勇士隊一份現在看來並不算高的續約薪水。

CBA「星二代」也離不開父親

在中國籃壇,也從來不缺「星二代」,而且隨著籃球訓練的條件越來越好,CBA日益壯大,會有越來越多的「星二代」出現。

目前發展最好的「星二代」應該是郭艾倫,不過他父親並沒有打職業籃球,而是他的叔叔郭士強名聲更大。此外,名帥李春江的兒子李京龍已經是浙江廣廈的主力三分投手;張勇軍的兒子張翌星目前在北京北控當投手;楊學增的兒子楊欽上賽季還在山西汾酒隊,去年下半年開始效力南京部隊隊打NBL;阿的江的兒子阿爾斯蘭已經由青年隊上調一隊,參加八一隊的CBA比賽;八一隊的付豪,他的母親是前女籃國手展舒萍,目前在執教新疆女籃。

更多的星二代在後面排著隊。從2011年開始,中國籃協開始辦「苗苗訓練營」,主要選拔對象就是籃球運動員的孩子。像李楠的兒子李祿曈今年才15歲,已經超過2.05米,基本功非常好。李祿曈這個年齡段上下,我國差不多有20位名將之後,都已經進入籃協的培養視野。中國男籃主教練宮魯鳴說,按照普遍規律,運動員的後代基本上都有較好的運動遺傳基因,在成長過程中,也容易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這些因素都為運動員後代在今後也從事體育奠定了基礎。

更多的好苗子其實父母沒有那麼有名,但也都是專業圈裡人。像山西隊的曾令旭,清華大學出身打職業比賽,他的父親是丹東的體校教練。他為了培養孩子成材,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單是領曾令旭到北京投考學校,就去了四次,最終讓他上了清華。

無論父母是不是有名,他們都為自己孩子的成長、為中國籃球付出了太多。李春江曾說,都以為他偏愛李京龍,其實李京龍挨他的罵遠遠多過其他隊員,他對自己兒子的要求遠比其他隊員嚴格,「因為他李京龍是我的兒子,不能讓他丟人」。

曾令旭從佛山加盟山西,離家近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看父親。他父親說:「曾令旭打CBA,我自己感覺他是為我而打的,為了實現我的夢想。」

父愛和孝心通過籃球交融,籃球場上——

愛,從未離家

父親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庫里後來的成功,既有父親給打下的基礎,也有現代NBA先進訓練方法的維護。庫里後來雙踝不再受傷,和勇士隊教練的指導有關,讓他減少了自小養成的變向動作,因為他速度太快,變向時腳踝受力太大,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的庫里過人的速度更快、更直接。為了練習反應能力,勇士隊給他安排一種獨一無二的「閃燈訓練法」:面對一堵牆,牆上是各種彩燈,庫里必須一隻手運球,另一隻手觸摸隨機閃亮的彩燈,最後計算成功率,原理有點像小朋友愛玩的「錘打地老鼠」。

「庫里熱」已經成為籃球世界獨特的現象,在他的故事中,我們沒有聽到像喬丹、科比那樣的「早晨4點鐘」的情節,反而是籃球少年快樂的成長,好像他是一個玩出來的籃球巨星。但請記住,「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永遠是成功的定律。

庫里每場比賽前的熱身投籃已經成為必看項目,大批球迷會提前入場觀看,而他每次離場進通道前的最後一投,更將會成為NBA歷史上的傳奇一景。

勇士隊為庫里準備的「閃燈訓練法」。


《愛,從未離家》視頻
推薦閱讀:

這個「拼爹」時代到底拼的是什麼?
想要成功?「拼爹」不如拼自己
民國最牛岳父:好的教育要「拼爹」
Scalers:如果不能拼爹,那就只好拼持續了
別人家的孩子可以拼爹,而我只能為了孩子拚命

TAG:拼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