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為什麼留一條粗大的髮辮
清朝人為什麼留一條粗大的髮辮 [閱讀: 7683] |
這十幾年來,清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多充斥於國內的銀幕和熒屏。只見眾鬚眉前額鋥光瓦亮,腦後垂辮如繩,一頭兩制,白黑鮮明,頗顯滑稽。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祖先們對衣冠髮式的選擇,絕非像今人這樣隨心所欲,而是惜發如命,甚至將愛護頭髮與遵守孝道緊密聯繫起來,作為道德規範的基準,「嘴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歷代的統治者們也都在「大一統」原則的指導下,求同伐異,相承相傳,一以貫之。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天災連年,人民不堪其苦,紛紛揭竿而起。而此時一股新興的力量悄然興起於東北的白山黑水間,這就是曾滅亡北宋,建立金朝的女真人的後裔。他們於公元1635年改稱「滿洲」,同時改國號為大清。 由於滿洲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使之形成了與中原完全不同的髮式: 嘉慶以前為鼠尾,嘉慶初年開始流行豬尾,清末演變為半剃半留,制發垂辮——即在額角兩端引一條直線,將直線以前的頭髮盡行剃去,只留顱後頭髮,並編結成辮子,垂於腦後。 此俗承自其先民——靺鞨。據史書記載,人「俗編髮」,而至女真人則「辮髮垂肩」、「垂金環,留顱後發,系以色絲」(《大金國志》)。專家分析說,這種髮式便於騎射。前部不留髮,以免騎馬馳騁或殺敵時散發遮住視線;而顱後留一條粗大的髮辮,可在露宿時充作枕頭,藉以安眠。真可謂是興利除弊,獨具匠心。 另外,滿族及其先民信奉的薩滿教認為,髮辮生於人體頂部,與天穹最為接近,是人的靈魂之所在,故而髮辮備受族人的珍視。比如為國捐軀的將士,若其骨殖無法運回故土,則需將髮辮帶回,亦可算是魂歸故里。由此看來,滿人對其髮式的重視並不亞於漢人,只是形式不同罷了。
公元1644年明亡,清兵揮師入關正式建立中原王朝。在此之前,滿族統治者對在關外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髮式,更換服裝。對歸降的明廷將士,也必須剃髮易服,作為臣服的標誌。但是,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圍繞剃髮還是蓄髮,一場場殊死搏鬥此起彼伏,令人不忍卒書。 清兵入關伊始,便迫不及待地頒布「剃髮令」,引起漢人的群起反抗,不得不暫緩施行。至翌年,清軍勢如破竹,橫掃中原,揮師南指,飲馬長江。多爾袞躊躇滿志,再度頒行嚴厲的「剃髮令」,清軍所到之處,無論是官員還是平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當時傳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說,以打擊、摧垮漢人的民族精神。漢族人不甘受辱,拚命抗爭,以保護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 然而,清廷倚仗其金戈鐵馬的強大陣勢,在漢人頭上進行的這場革命,獲得了成功。從此,中國男人的髮式就成了當今清宮戲中再現的那個樣子——「一頭兩制」。 鴉片戰爭以後,國門大開,洋務運動興起,清廷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這些改革開放的先驅們目睹了外面大千世界的眾彩紛呈,自慚拖於腦後的豬尾(英語將髮辮稱為pig-tail直譯為豬尾,應無惡意),幾欲斷之而後快。不僅漢人回顧歷史深以為恥,即使是滿人,也不覺此種形象為光榮與自豪。留學生中多有自作主張,快刀剪之者,如孫中山、魯迅等人便是。當然回國後為掩人耳目,有假辮可敷衍一時。 進入20世紀,清廷風雨飄搖,漢民族精神迅速復甦。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輩首倡剪掉髮辮,以雪舊恥。一時間舉國上下,刀光「剪」影,髮辮成堆。近百年來,隨著中西文化的融合,男女的髮式已不再具有任何政治色彩,完全成了個人的喜好。 頗為滑稽的「一頭兩制」早已成為了歷史,我們只有在清宮戲中目睹和欣賞「大辮子的誘惑」了。 |
推薦閱讀:
※清朝科舉考試製度
※清初八旗之間是什麼關係?
※多爾袞為什麼沒能成為清朝的皇帝?不是因為美女大玉兒獻身於他
※為什麼網文會有「穿清必造反」一說?
※清朝提督和總督哪個大?為什麼要搞出這樣的制度?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