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看重後半截- 高 深-
人生看重後半截
高 深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說詞:「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云:『看人只看後半截』,真名言也。」 我想洪應明老先生此語,決非單純針對「半邊天」說的,他實際上說的是人生,人應該怎樣一輩子做人。我們評價一個人時,多是有意無意地更看重人生的後半截,看其歸宿,看其晚節。古今中外對諸多赫赫有名人士的評價定論,都證實了這一邏輯。唐玄宗登基之初也曾勵精圖治,興生產,治天災,改革武則天以來留下的弊端,開元年間,唐朝的經濟文化一度發展到高峰,史稱「開元之治」。可惜的是安祿山一亂,「漁陽鼙鼓動地來」,大唐盛世如風流雲散,讓後人惆悵不已。 我認識一位老革命,十幾歲參軍,八年抗日扛過槍,解放戰爭負過傷,抗美援朝跨過江,立過功受過獎,和平年代在西北某地區做地市級專員。一句話,他五十六歲以前兩袖清風,乾乾淨淨,群眾口碑非常好,是個受老百姓愛戴的清官。他五十七歲那年趕上一個重要節日,當地要修建一條高等級的柏油公路,城區要建設一座高層辦公大廈和一座大會堂,就是在這三個建築項目中,他先後接受了三十多萬元不該接受的賄賂,後來以受賄罪鋃鐺入獄,坐了幾年班房,並死於獄中。本來的「老革命」,卻最終以貪官蓋棺論定。這大概就屬於洪應明說的「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的那類人物吧。 極其看重「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頗受國人景仰的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傾晚年心力撰寫一部八十萬言巨著《柳如是別傳》,老先生曾賦詩自嘲「著書唯剩頌紅妝」。柳如是本一煙花女子,為何讓一代國學大師傾十年之心血為之立傳,此中深意令不知情者疑惑。陳寅恪不僅學術上震爍今古,其風骨節操更是令人欽敬不已。陳寅恪選取一位能以國家尊嚴、民族利益為重的煙花女子,來對比勾勒飽讀詩書衣冠楚楚卻不知自尊自重的上層階級,並以此折射出整個社會大轉型時代複雜的社會諸多面相。柳氏雖是個以賣笑為生的妓女,但她重國格,有節操,不苟活,令後世苟且偷生之輩為之汗顏。
可見,不論古今中外,多是「人間重晚晴」,把晚節看成人生的重中之重。李白在《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中說:「枯松晚歲,無改節於風霜;老驥余年,期儘力於蹄足。」古詩人劉楨說:「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今元帥陳毅說:「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面對利益與危害時可看清一個人的操守;在重壓與疲勞時可測驗一個人的精力;當大喜大怒臨頭時可觀察一個人的度量;當手中一切權力即將告別自己時,即是人生晚節的最後一個驛站,可見其高風亮節。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都是人生頂尖級的境界。《漢書·朱買臣傳》寫了朱妻崔氏,丈夫離家後,她苦苦煎熬了二十年,就在朱買臣衣錦還鄉的前夜,她終於泯滅了信仰,再也熬不住了,改了嫁。要論經受孤獨苦難考驗的時間,崔氏比王寶釧還多了兩年,其嚴峻程度也夠可以的了。崔氏若是貪圖享樂朝秦暮楚的女人,改嫁之事早該發生了。作者的尖銳冷峻之處,就在於偏偏讓崔氏經受二十年煎熬後,卻在朱買臣功成名就的前夕,動搖了,使其「半生之清苦俱非」。這是崔氏最大的悲哀。這也是這個故事的精湛之處,深刻之處,令人深思之處。
「人生看重後半截」,這是生命哲學。但是這話並非讓人不檢點前半截。沒有前半截,哪裡來的後半截?只是說前半截年輕,有時難免做些荒唐事,若非執迷不悟,後半截還來得及改正。人的品格不可能拔地而起,總是見賢思齊,日積月累,逐漸修成正果的。
推薦閱讀:
※人生最大的資本
※好習慣成就財富人生
※人生三件事/三句話/三樂/三不要
※人生苦短,心要放寬,事要看淡
※苗長賀的圖書館的人生感悟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