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從科學概念的濫用,看中國人思維的模糊性
07-27
從科學概念的濫用,看中國人思維的模糊性文章提交者:王存興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路】 http://www.kdnet.net從科學概念的濫用,看中國人思維的模糊性科學這個概念,是現代社會最為流行和普遍使用的概念之一,不但專業人士、知識分子在使用,工人農民也在使用。在他們的感覺中,科學是現代社會中一個自然而然,而又完全合理的概念,是一個衡量事物的標準尺度。但是,如果你在大街上,任意找到幾個人,問問他們什麼是科學?科學的含義是什麼?科學的標準是什麼?他們馬上就懵了,因為他們確實不知道科學的真正內涵,儘管他們經常使用。如果你到大學和中學的講台上,找到幾個正在講述科學知識的教師、教授,問問他們科學是什麼?同樣幾乎沒有人明白。他們只是會給你找到詞典、辭海、百科知識的解釋,然後告訴你這就是答案。如果你找到編輯定義這些詞條專家,問問他們什麼是科學,他們也不會明白,他最多能告訴你,這些詞條的編輯和綜合,是根據世界著名理論家的論述整理出來的。你如果去問問世界上最偉大科學理論的創造者,他們同樣不明白,他們會說,這是根據前人的試驗事實歸納的結果,你要問這是標準答案嗎?他會明確地告訴你說:不是。他絕不敢說這就是真理的標準。如果你去問問那些科學觀念的倡導者,和深入的學習者,他們更是一頭霧水。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問問哪些是扛著科學大旗,並對科學理論堅信不已的人,例如,何祚庥、司馬南、方舟子等,什麼是科學?他們立馬就懵。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什麼是科學。但是,他們會馬上給你找到幾個他們堅信的權威:達爾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沃森、克里克、蓋爾曼、狄拉克、湯川秀樹等等一大堆科學名人的理論,然後對你說:這些理論就是科學真理。如果你讓他們親自去問問:迪卡爾、達爾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沃森、克里克、蓋爾曼、狄拉克、湯川秀樹等人:「你們的理論是科學真理嗎」?紳士風度的達爾文、牛頓等會說:「我不敢肯定。我只是一種歸納和合理的推測」 。如果他們遇到脾氣不好的愛因斯坦、沃森、蓋爾曼,他們會毫不客氣的對他們說:「一群蠢貨,給我滾,科學理論哪有什麼絕對真理,哪有什麼標準」。然而在中國,科學理論的末流學生們,卻自認為自己是科學真理的持有者。對理論的真理性堅信不疑。學生是堅信的,因為老師告訴他們這就是科學真理。肩抗科學主義大旗的人是堅信的,學院派專家是堅信的,對科學稀里糊塗的官員也是堅信的。他們不但堅信不移,而且還試圖作科學的導師,指導人們的科學行為。甚至希望建立科學真理部,科學法庭,建立統一的科學判斷標準。更為牛比是一些中學教師和教育部的蠢貨們,他們不但堅信不疑,而且還敢創立科學的「標準答案」。這的確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科學理論的創造者,沒有一個敢於說他的理論就是絕對真理的,而他的學生卻敢於確認這一點。真是不可思議。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就是學生們的無知、盲從和迷信。我想你不會認為:這些末流的學生,比創造者本人更理解科學理論的內涵吧。現在,科學在中國成了口號,更成了教條。當然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現代科學理論的創造者大多數是西方人,我們只是學習者,對科學內涵的理解自然差一個層次,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然的。這個差別類似一個游泳冠軍和靠書本知識學習游泳的學生。學生只能知道關於游泳的書本知識,而對游泳的微妙差異是無法理解的。他們必然盲從,認為游泳理論就是絕對的真理。事實上,而只有游泳冠軍才知道游泳理論只是一個粗略的教條,而游泳的真實智慧。與書本知識存在巨大差異,和許多微妙的變數。任何一個游泳冠軍,絕不敢說,自己完全掌握了游泳技術的真諦,而一個能夠熟練背誦書本知識的學生,卻敢說這麼說。這就是無知和迷信的結果。那麼到底什麼是科學?科學的真正內涵是什麼?科學一詞源於宋代,本意為「科舉之學」,宋 陳亮 《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學之興,世之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而科就是分類、分科之意。也就是說,科學的本意是知識的分類方法。或者稱為被分類的知識。拉丁文的本意也基本如此。現在我們首先看看,歷史上,對科學內涵理解比較深刻的幾個觀點:1、實證主義:實證主義的創始人孔德、馬赫等認為:任何理論都必須以可觀察的事實為基礎,並能為可重複的經驗所驗證,超出事實基礎和經驗範圍的理論只是一種非科學或准科學的思辨和假說。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上,實證的方法始終是推動人類思想和實踐進步的重大力量。2、證偽主義:創始人波普爾認為,經驗科學應該服從一種證偽主義。證偽主義至少存在兩個優點。第一,科學理論的表達一般為全稱判斷,而經驗的對象是個別的。所以,經驗如果用來證實理論,那麼它將是無法窮盡一般的理論的。比如,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證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而只要一隻黑羊就能證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這個理論是錯誤的。波普爾的方法是實證主義的一種反相驗證方法,非常實用,例如,達爾文對自己的突變理論就存在這種擔心,一旦拉馬克的「用進廢退」漸進進化理論得到證實,進化論就會垮塌一半。同樣,一旦未來科學發現突破光速的事實,愛因斯坦的理論體系就會完全垮坍。3、歸納法:此種方法的系統研究應該源於亞里士多德。他認為:對於航海知識,內行的舵手是最有效能的。所以,凡在自己專業上內行的人都是最有效能的。 系統歸納理論的創始人應該是英國的弗蘭西斯 培根。他認為通過歸納方法,可以從特殊事實逐級上升,最後達到最普遍的公理。 現代歸納邏輯由梅納德 凱恩斯創立,他運用概率論,形式化的公理方法等工具,探索歸納問題所取得的成果。事實上,歸納是我們獲取普遍知識的最常用方法,他的本質就是對我們所有知道的事實進行綜合歸納,然後找出事物的共同點,形成邏輯前提,最典型的是歐幾里的幾何學。現實中也到處可以找到例證。例如,男人都有小jj。這就是歸納的結果,但是,歸納方法存在局限性。例如,如果出現一個無jj的個例。這個理論就不成立了。所以,歸納中存在概率問題。歸納方式有利於我們把信息知識系統化,簡單化。對於知識的傳遞和學習,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這種方法對創造的作用幾乎為零。沒有任何意義。4、形式邏輯的系統完善也是源於亞里士多德,事實上形式邏輯就是對歸納法的應用。最著名的是他的三段式推理方式。迪卡爾也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象通過尋找到一個終極的邏輯起點[我思故我在],然後,按照邏輯推出整個世界,從自我推出上帝。他堅信直覺的價值,認為直覺是邏輯體系的起點。哥德爾更是堅決徹底,他證明,無論什麼邏輯系統,包括數學,都必須存在一個先天直覺邏輯前提,否則邏輯體系就不能成立。於是他打破了數學推理的神話。差一點把整個數學送進了地獄。 事實上,古典形式邏輯是一個內斂有限系統,他的有效性的極限:是邏輯大前提的歸納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推理是有效的,超出這個範圍,推理的有效性就無法保證。這種方式有利於我們對「內在知識的重演」,有利於內在知識的系統化和重新識記,對學習知識和知識的交流印證價值極高。但對創造性同樣沒有任何意義。5、數理邏輯應該源於萊布尼茨,成熟於布爾代數,最大的成就應該是計算機的實際應用。由於數學推理是一個沒有局限的開放系統,就探索的、創造的意義而言,他高於古典的形式邏輯,類似於開放式的有序想像。當他有了計算機這個強大、快速的工具之後,他的價值猛增的。理論論述這個問題比較麻煩,舉個例子吧。假如我們要尋找的事物真相或創造性目標是田野的兔子。我們的思維是一隻野狗,只能在地面上慢慢尋找。而計算機的模擬演繹系統類似天上的雄鷹,由於它飛的更快,搜尋的範圍更廣,所以,發現兔子的幾率就遠遠大於野狗。現在我們回到原來的問題,看看科學到底是什麼了。我認為,科學就其內涵而言,應該包括兩個部分:對世界真相的探索和對有用技術的創造發明。其一是探索真理,探索的方式就是大膽設想、猜想甚至胡想,然後認真的尋找事實根據進行驗證,凡是符合事實的我們就可以把它們稱為暫時的真理,凡是無法驗證的,但存在可能性的,我們就稱為猜想。這種方式的典型事例就是達爾文等,現代科學基本都是採用這種模式。其二是創造發明,前提同樣是大膽設想在先,然後進行嘗試構建。實驗驗證。典型例證就是法拉第、賴特兄弟、愛迪生等所有發明家。所以,對於探索和創造,想像力是最為關鍵的第一要素,其次才是試驗的驗證和嘗試構建。而科學理論,僅僅是對過去人類觀察、試驗事實的歸納總結,是對知識的有序化整理。他們是有限邏輯系統,他們對快速學習前人的智慧非常有利的,但是對探索和創造意義不大。由於我們的觀察、試驗事實的有限性,所以,科學理論的真理性,永遠是相對的,在人類的所有知識中,根本不存在絕對真理,更不可能存在一個真理的標準。如果我們愚蠢的設立一套真理標準,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的標準。我們就會將我們的思維固定化,結果是使我們的創造力完全喪失。我們就會像陷入巨大迷宮的耗子,永遠在迷茫中轉圈。從目前社會對科學這個概念的濫用和科學教條主義盛行來看,我們的思維的確處於模糊狀態。這個事實說明一個可怕的事實,要想讓人們的思維清晰化、有序化、高效化,路還很長。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在未來可以再設立兩個戰區
※脫口秀殺光中國人 ABC專函向華裔道歉(組圖)
※中國最堅挺的皇陵,郭沫若一直想打開它,被周總理嚴詞拒絕
※中國對日殺雞儆猴:釣魚島幕後竟如此複雜!
※中國五大名窯-景德鎮陶瓷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