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教養拖延症」嗎? | 心理學大師深度解析兒童教養

本文摘自心理治療大師M·斯科特·派克所著的《少有人走的路》

譯 - 于海生 校譯 - 嚴冬冬

圖 - 網路(插圖師 Ayano Imai) 編 - 叮噹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連續數月甚至數年都無任何舉措。有一對父母甚至讓一個問題拖延了五年都沒有解決,最後不得不向兒童心理專家求助。她沮喪地說:「我原本以為等孩子大一些,問題就消失了。但誰知道問題一直都存在,而且越來越厲害。」為人父母屬實不易,有時候做出某些決定的確很難,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個別問題有可能消失,但終歸是極少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適當給予指導和幫助,多了解他們的問題,必然是有益的事情。問題拖的越久,就越積重難返,解決起來自然更加艱難了。

承擔責任

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像山一樣橫亘在我們心中,阻礙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很多人顯然忽略了這個道理。我們必須面對屬於自己的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避之惟恐不及,認為「這不是我的問題」,肯定於事無補;指望別人解決自己的問題,也不是明智之舉。唯一的辦法——我們應該勇敢地說:「這是我的問題,要由我來解決!」相當多的人寧願這樣自我安慰:「問題的出現不是我的錯,而是別人的緣故,或是我無法控制的社會因素造成的,應該由別人或者社會替我解決,這絕對不是我的問題。」

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

叮噹提示:

作者接下來描述了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症的表現,目的是讓讀者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兩種「責任感」。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兩種傾向,但通常並不會達到被心理醫生診斷為「某某症」的程度。所以這裡叮噹小編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客觀分析自己的情況,以更好的自我成長、教養子女,請不要輕易將自己或他人定性為「某某症」。

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大多數人,所患的不是神經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調症。他們都是責任感出現問題所致,但表現的癥狀卻相反:

神經官能症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症患者不願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與外界發生矛盾時,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為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旁人。

神經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來可以」「我或許應該」「我本不應該」掛在嘴邊。不管做什麼事,他們都覺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夠資格,因而缺少勇氣和個性,總是做出錯誤的判斷。人格失調症患者則常常說「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的行為完全是迫於外界壓力的無奈之舉。他們缺少自主判斷和承擔責任的能力。治療神經官能症比治療人格失調症容易得多,因為神經官能症患者堅信問題應該由自己負責,而非別人和社會所致。治療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比較困難,因為他們頑固地認為問題和自己無關,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禍首。不少人兼具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統稱為「人格神經官能症」。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把別人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內心充滿內疚感;而在另外一些事情上,他們拒絕相信責任在自己。治療這樣的患者時,需要先治癒神經官能症,讓患者對治療樹立信心,進而糾正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心理,消除人格失調的根源。

幾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官能症或者人格失調症。在複雜多變的人生道路上,判斷自己該為什麼事和人負責,這是一個永遠存在的難題。這個問題從未徹底解決過,因為我們必須不斷評估、再評估我們的責任所在。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我們必須完全自願主動地去進行這種反覆的自我審視。這種自願和主動(的自我審視)不是天生的。某種意義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調症,都會本能地逃避責罰。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來,所有的孩子都會忙不迭地推卸責任。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種程度的神經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應得。缺少關心的孩子自慚形穢,認為自己不夠可愛,缺點大於優點。他們從來不會想到,這應該歸咎於父母沒有對他們付出足夠的愛。青春期的孩子在無法得到異性的青睞,或者在運動方面表現糟糕時,也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有缺陷。只有通過大量的生活體驗,讓心靈充分成長,心智足夠成熟,我們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定自己和他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擁有千萬次教育孩子的機會。面對這樣的機會,你是勇於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還是推卸責任呢?對於這種機會的把握需要父母保持敏感,了解孩子的需要,主動投入愛、時間和精力,甚至是承擔痛苦,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應該承擔的責任。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問題不敏感,視而不見,甚至自身還存在缺陷,那麼,父母就會阻礙孩子的心智成熟。

神經官能症患者,由於他們總是主動承擔責任,所以只要癥狀微輕,不越俎代庖,也可以成為很棒的父母。但是,人格失調症患者多是不稱職的父母。他們不願意承擔父母的責任,他們本人又不知不覺,所以,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無異於惡性循環式的摧毀。心理學界有一種公認的說法:「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症患者讓別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說神經官能症患者把責任攬給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人格失調症患者卻責怪別人,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們的子女。他們不履行作為父母的責任,不給孩子必要的愛和關心。孩子的德行或學業出現問題時,他們從來不會自我檢討,而是歸咎於教育制度,或是抱怨和指責別人的孩子,認為是他們帶壞了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常常指責孩子:「你這孩子,都快把我逼瘋了!」「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媽)離婚了!」「你們的媽媽神經衰弱,都是你們造成的!」「要不是為了撫養和照顧你,我本可以干一番大事業。」他們為孩子日後逃避責任提供了榜樣,還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的婚姻不幸、我的心理不健康、我的人生潦倒不堪,全都是你的責任。」孩子無法理解這種職責多麼不合理,於是就歸咎於自己,由此成了神經官能患者。因此,父母有人格失調癥狀,孩子也會出現人格失調或者神經官能癥狀,上一代問題影響下一代的成長,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人格失調症患者不僅會為孩子樹立反面的榜樣,自己的婚姻、交友、事業也會受到影響。他們不肯負擔起自己的責任,導致人生問題重重。前面說過,如果不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就會永遠存在。

人格失調症患者完全背離了這種做法,他們不由自主地將責任推給配偶、孩子、朋友、父母、上司……或學校、政府、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社會制度、時代潮流……而不是去努力解決問題,因而問題始終存在。他們推卸責任時,可能會感到痛快,但心智卻無法成熟,常常成為社會的負擔。

這讓人想起上世紀60年代,美國作家埃爾德里奇·克里弗的一句話:「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其實,這句話是對所有人說的。

加媽媽加油站微信號:15698849418

推薦閱讀:

印光大師一聲吼,呵去「念佛人的通病」
講記-破樂執品 第二 3《中觀四百論講記(一)》 ︱ 聖天論師.造 ︱玄奘大師 法尊法師.譯 ︱ 智圓法師.講授 ︱
別把理財當投資 6步走你也能成理財大師
記終生敬奉弘一大師的高文顯先生
〖轉載〗「氣功大師」王林被調查 成龍趙薇等曾與其合影

TAG:心理學 | 兒童 | 心理 | 教養 | 大師 | 深度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