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然知道米開朗基羅,但這十件曠世之作你都了解嗎?

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進行洗禮。圖片: by Franco Origlia/Getty Images

當我們提及文藝復興的高峰時期,便不得不說起米開朗基羅·布奧納羅蒂(1475-1564),那高峰之上的制高點。作為一位舉世無雙的雕塑家、傑出的工匠、猶疑卻技藝超群的畫家,米開朗基羅不僅在他所處年代是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更可能是迄今為止最舉世聞名的藝術家之一了。

米開朗基羅也許總有些頭腦發熱: 他與達芬奇和拉斐爾的競爭都記錄在案。他還不止一次衝出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apel)。但米開朗基羅又是那樣的卓爾不群,並沒有因此而拉低了他的身段。與他同時代的人們將其稱之為「神明」(Il Divino或the divine one),因為這些人認為米開朗基羅卓越工藝與那些凡俗之輩並不可相提並論。另外,米開朗基羅的這個別稱還為大都會博物館於11月13日開幕的「米開朗基羅:神聖的繪圖師與設師「(Michelangelo:Divine Draftsman and Designer)展覽定名提供了不少靈感。

在此,我們調查了米開朗基羅最受歡迎的10件作品(利用它們在谷歌圖片上出現的情況以了解公眾對這些作品的興趣)。在此,我們根據我們認為這些作品所持有的立場,更確切地說是按照米開朗基羅的豐功偉業依次排序。

10《聖靈耶穌受難像》,1492

米開朗基羅年僅18歲時就製作了這座裸體耶穌受難像(San Spirito Crucifix)。他以這尊雕塑向佛羅倫薩聖神大殿的奧古斯丁修士們致以謝意。在米開朗基羅的贊助人洛倫佐·德·美第奇(Lorenzode Medici)於1492年去世後,是這些修士們為米開朗基羅提供了暫時的棲身之所。基於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在其著作《藝術家們的人生》(Lives of the Artists)中關於米開朗基羅的記敘,這位藝術家正是在聖靈大殿開始解剖屍體 「以學習解剖學的細節並開始精進他隨後掌握的高超設計技藝」。

儘管這尊雕塑是照實寫生,但精心製作的耶穌受難像卻未能給予米開朗基羅的職業生涯多大助力,可以說,多數人甚至淡忘了他還創作過這幅作品。在失蹤了數世紀之後, 這尊層積著數百年劣質油彩的雕像於1962年在一家修道院重見天日,並颳起了一陣媒體爭相報道的風暴。在今年早些時候,這座雕像再次搶佔頭條,因為它終於回歸了自己的家鄉——佛羅倫薩,而這也許是其「招致惡名」的原因。

這尊耶穌受難像描繪的是一位青年的形象,這也是我們為何將其放置於名單最後一名的原因。這尊耶穌像不具有米開朗基羅所擅長的肌肉表現。事實上,米開朗基羅似乎只是簡單復刻了前輩藝術家們的描繪手法。藝術史學家Margrit Lisner將這尊耶穌像的苗條體態歸咎於贊助人的願望。此外,米開朗基羅這位藝術家在當時還很青澀稚嫩,所以他就在其他藝術家早先塑造的範本中尋求啟發並進行創作。

9《布魯日聖母像》,1504

藝術史學家Erwin Panofsky在描寫米開朗基羅的《布魯日聖母像》(Madonna of Bruges)時所讚譽這位藝術家:一尊完美的雕塑可以從山坡滾落仍舊毫髮未損。依據這樣的標準,米開朗基羅的這尊雕塑幾近完美。聖母瑪利亞與耶穌基督堅固、坐立的構圖使人聯想到該雕塑原石的大小與其緊緻的體積。

可以肯定的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這個造型在當時來說尚屬新穎。這尊塑像高六英尺,以一塊大理石整石雕刻而成。當時幾乎沒有哪位雕塑家嘗試創作過這種具有如此複雜程度、這般體量規模的巨作了。

儘管《布魯日聖母像》展現了米開朗基羅卓越的才華並且是這位藝術家生前唯一一件離境義大利的作品,但是這件藝術品所擁有的標誌性地位還需歸功於1945年納粹對其的竊掠。藝術史學家Willam E. Wallace指出,這件作品曾經只獲得了零星的關注。以至於同時代研究米開朗基羅的權威機構都對其知之甚少:「這件作品曾是那樣鮮為人知,以至於米開朗基羅的傳記作者喬治·瓦薩里與Ascanio Condivi都錯誤地認為這座雕塑是青銅鑄造的。《復活的基督》(Risen Christ) 和《布魯日聖母像》都對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薩的名聲貢獻微小」。

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這座雕塑顯然不是這位藝術家最令人記憶猶新、印象深刻的作品。因此,我們將它排在了第九位,無論它是否有能力從山坡上滾落下來(而完好無損)。

8《酒神巴克斯》,1497

《酒神巴克斯》(Bacchus)是米開朗基羅為完成義大利樞機Riario(註:樞機是教宗治理天主教會上主要的助手和顧問之職務,由教宗親自任命,職位僅次於教宗)的委託所創作的第一件大型雕塑,也是他少數幾件非基督題材的作品之一。米開朗基羅將這座塑像輕度傾斜,使其微微失去平衡,從而顛覆了古典主義對立式造型的固有穩定性。藝術家使羅馬酒神巴克斯展現出一種適度的微醺醉意。截至米開朗基羅的時代,在對鍾愛派對的巴克斯的描述之中,這種程度的寫實主義可謂前無古人。而這尊雕塑也揭示著米開朗基羅正如他後來為人所知的那樣,是一位高尚的完美主義者。

相關報導指出,樞機Riario也許曾拒絕接受這尊完工的雕塑,這表明他覺得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還未達到水準。歷史學家Ralp Liberman解釋道,許多其他人也和樞機一樣對這件作品表示厭惡。Liberman也許會對我們將這尊雕像排在榜單的靠後位置表示贊同:「Riario本人拒絕接受這尊巴克斯雕塑的原因也許與後來許多討厭這件雕像的人們的評語一致:彆扭的姿態、略顯低俗的面容與柔韌的女性化身軀」。

7《垂死的奴隸》, 1513-16

《垂死的奴隸》(又名《入睡的奴隸》,Dying Slave)原本的設計是與另一件作品《反叛的奴隸》(Rebellious Slave)一起放置於教皇朱利葉斯二世墓穴兩側的摩西塑像邊。為了挑選出適合放置於教皇安息之所的完美大理石,米開朗基羅遠赴義大利卡拉拉(Carrara,注: 義大利一座以開採白色或藍灰色大理石而著稱的城市,距佛羅倫薩西北方100千米)的採石場選取石板。當他返回時,他便開始以一種逼近死亡式的疲倦開工錘鑿完美的人型標本。然而,隨後朱利葉斯卻改變心意並取消了這份委託。

《垂死的奴隸》是米開朗基羅於數年間為教皇創作的六件奴隸塑像之一。朱利葉斯高效地清空了教皇的錢箱,以努力創造一個開啟其死後生活的完美空間。但這項工程卻並沒實現,這使得米開朗基羅懊惱不已。尤其是他為該項目曾在採石場附近耗費了近一年時間。

如果不是受阻於朱利葉斯的輕浮躁動,《垂死的奴隸》可能成為米開朗基羅痴迷完美地更好範例嗎?這一切很難說。正如Richard Fly所指出的,這個奴隸好像在為它自身的情況感到沮喪。米開朗基羅似乎希望將這個人物在死亡邊緣掙扎的形象作為他身為藝術家與創作材料抗爭的比喻:

即使是米開朗基羅也無法對其使用的材料保持上帝般的霸權地位。而且在一些具有挑釁意味的作品中,米開朗基羅似乎承認無形的惰性因素幾乎得以抹殺他的創造力。他的《垂死的奴隸》表現了生命在無情的死神降臨前投降的那個瞬間……作品之媒介材料擁有扭曲、挫敗與削弱藝術家在創作上所做的努力的能力,而在這種能力中還可能蘊藏著一些惡魔般的否定式暗示:一種關於侵入性的亂局的暗示。

6《天使》,1495

這尊手持燭台的跪地天使高一尺半,是米開朗基羅最早的作品之一。它為博洛尼亞的Arca di San Domenico所創造,是藝術家Niccolo deli』 Arca先前創造的一尊天使塑像的配套件,並被整合到這座建築的設計方案中。這座雕塑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正是以這件作品為起點,米開朗基羅開始展現他的標誌性風格:

Arca的天使柔軟而女性化,以拘謹的姿態有愛地環抱著燭台,而米開朗基羅則以明晰的肌肉線條與鷹狀的翅膀描繪了一個強健的青年形象。儘管規模不大,但《天使》(Angel)卻展現了藝術家對其創作材料的早期要求。雖然正如藝術史學家Ellen Longsworth所提到的那樣,這件作品的功能就像這位藝術家更著名的那些作品的開胃小菜:

即使在遠處來看,米開朗基羅小聖人塑像富有表現力的整體性也顯而易見。塑像的主輪廓傳達著能量與決心,而它的剪影於華麗神殿的背景下完美地清晰呈現。直到米開朗基羅接下《大衛》的委任前,他都沒有再接受過類似的挑戰。《大衛》的輪廓比St. Proculus的造型簡單。它頂天而立,位於聖母百花聖殿其中一個庭院的上部。《大衛》造型中表現出的篤定姿態與清醒頭腦即使是在遠處也清晰可辨,而這兩種特質也都在米開朗基羅的這尊小聖人身上展現出來。

5《摩西》,1513-1515

伴隨著《大衛》的完工,米開朗基羅的公眾成功將其推入了教皇朱利葉斯的雷達區。緊接其後,他創作了《摩西》(Moses)。1505年教皇委任米開朗基羅為他設計墓穴,而這件《摩西》則表現了聖經中摩西故事的一個具體瞬間。當摩西扛著印著十誡的厚重石板從西奈山往下而行時,他看到他的人民開始崇拜一個異教象徵:金牛犢。摩西自然十分生氣,而米開朗基羅正是將這份怒火十分精妙地在他的這尊八尺高的坐立雕塑上展現出來。然而摩西並不僅僅是坐下的。他的左腿與臀部轉向左側,而他的肌肉發達的軀幹卻面向右側。整個造型緊張而富有力量。儘管摩西望向左側,但他的鬍鬚卻掃向右側,從而展現出一種迅捷的動感。

我們討論著米開朗基羅,而截至此榜單的本部分,每件作品都似乎是一個不合格的超級巨星。但至少站在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尊雕像擁有關於它自己的一番評論。

這尊《摩西》處於榜單的中間位置,是因為米開朗基羅對這個聖經角色的描繪過佳。Freud半打趣地表示,對摩西的這份解讀 「優於歷史上或傳統意義上的摩西」。他還認為這尊雕像所具有的世俗意義多於它的神聖意義,因為它是一種抑制著「內在激情」以實現更高尚追求的人的象徵。

因此,這樣一個蘊藏著巨大身體能量的巨型框架,便成為了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精神成就的具體體現:為了他為之獻身的事業而成功抵禦自己的內在激情。

4《哀悼基督》,1498-1499

在15世紀,與義大利不同,聖母瑪利亞將從十字架上被取下的基督攬入懷中,又名「哀悼基督」的主題經常出現於北歐藝術作品中,而在義大利的作品中並非如此。所以當一位法國紅衣大主教請求年僅23歲的米開朗基羅為他的葬禮紀念碑雕刻一尊該主題的塑像時,他欣然接受了這個挑戰,因為他知道自己將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戰績。正是這尊《哀悼基督》(Pietà)使人們記住了米開朗基羅的名字。正如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兼建築師的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所描述的那樣:

一位藝術家的雙手可以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如此準確地創造出這樣崇高且令人仰慕的作品,這無疑是令人紛紛感嘆的,從最開始的形狀不規則的石頭到最後創造出連大自然都難以勾畫的肉體的完美之境,這無疑是一個奇蹟。米開朗基羅在這件作品中注入了如此多的愛與勞力(他於任何其他作品中都未付出這樣多)。他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了那條鐫刻著 「聖母之胸」的佩帶之上。

3《最後的審判》, 1536-1541

「具有深度的扭曲和為逃離此時此地的顯像面所做的掙扎與努力使米開朗基羅超越了前輩希臘藝術家們,而這些風格特點也奠定了米開朗基羅後期作品的基調」,Kenneth Clark曾如是寫道,「《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那樣巨大的噩夢正是由這樣的努力編織而成。這件作品是一切處於劇烈運動中的身體之藝術的集大成者」。

即使是上述形容也可能顯得輕描淡寫。《最後的審判》繪製於西斯廷教堂祭壇之上的弧拱。它戲劇化地描繪了基督的第二次降臨與他對人類的審判。米開朗基羅將300個肌肉發達的人物擠進龐大的場景之中,一些代表著聖人,另一些則只是升上天堂或是下墜地獄的凡人,一切都取決於他們所面臨的最終審判。這是一個充斥著激烈運動、恐懼、崇敬與裸露的場景。《最後的審判》自身已經成為了一個接受諸多審判的主題。人們通常會批評它所表現出來的忙碌之感。與此同時教皇審查組織也常常為其進行掩護。

這件作品所表現出的動蕩感也許是其引起今人共鳴的原因。那些於受虐的運動中被束縛與羈絆著的熙熙攘攘的身體正是米開朗基羅最鮮明的標誌。藝術家的晚期作品拋棄了文藝復興高潮時期的那份神聖的和諧以追求一些更具風格主義和更現代的東西。

2《創造亞當》,1508-1512

教皇朱利葉斯終止了米開朗基羅為教皇陵墓所做的長期功績,轉而讓他去繪製了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畫。這位藝術家並沒有多少興趣接受這樣的委任。畢竟,他是位雕塑家而非畫家,但是在重壓之下他還是接受了這項任務。於是,米開朗基羅,一位超凡的雕塑家,也許創作了西方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幅畫作。

這幅史詩般巨作的核心便是《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上帝伸出他的手指指向一個全新鑄造的人,那就是亞當,並將即刻賦予他生命。幾乎沒有任何藝術家像米開朗基羅那樣戲劇化地描繪這個場景。而且即使是在我們所生活的世俗年代,這幅畫實際上也常常被作為整個《創世紀》故事的轉喻出現於當代文化中。它出現的次數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也許會忘記它是藝術劇院中令人讚歎的一幕。

這也是為何作家Paul Barolsky會在他激情飽滿的文章《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之天才與藝術史之盲目》(The Genius of Michelangelo』s Creation of Adam and the Blindness of Art History) 中洋洋洒洒地做出如下論述:

是什麼令米開朗基羅的壁畫如此令人震撼?答案便在於它的張力。它使你感覺到那項只有在上帝的指尖觸碰到亞當時才能完成。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在米開朗基羅的壁畫中上帝得以永久靜止,一切就停留在他指使亞當獲得靈魂前那未完成的一刻。而這便是未完成的終極神聖……在我們後基督時代的世界中,現代學者們並未對米開朗基羅壁畫的空間意義表現出深切關心,而這也是令人理解的。但是無視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意思展現出來的方式就等於對藝術天才與詩意想像視而不見。

換作任何一位其他藝術家,《創造亞當》極富創造力的描繪都能登頂榜單。但是他並不是任何一位其他藝術家,所以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1《大衛》, 1501-1504

第一名必須是《大衛》(David),對不對?

米開朗基羅雕刻大衛時年僅26歲。即使是在當時,這尊雕塑也以其無敵的技藝使這位藝術家聲名鵲起。這尊雕塑高13尺。米開朗基羅開始雕刻《大衛》時。這塊大理石已經被另一位藝術家開始雕刻,但那位藝術家由於石材結構上的局限而中途放棄。可是這些情況並未打擊米開朗基羅接下這個任務的決心。他明白,即使這塊石頭有再多缺點,他還是掌握了足夠的技藝以創造這一傳奇。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位見過這尊雕塑的人都不需要再對任何一尊在我們這個時代或是任何其他時代的任何藝術家所創作的雕塑表示關心」,瓦薩里在他的《藝術家們的生活》中如是寫道。瓦薩里將米開朗基羅塑造為他的藝術史巨制中的核心角色和文藝復興時期最受矚目的人物。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和任何早於他的藝術家所塑造的《大衛》形象都不同。大衛的原形取材於聖經故事中一位與巨人歌利亞搏鬥的年輕男孩。當其他人都選擇強化大衛的弱小時,米開朗基羅選擇把《大衛》塑造成個巨人,那是一個肌肉發達、準備迎接戰鬥的自信男人。古往今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令人讚歎的地方便在於這件作品不僅是對生命不息的英雄的描繪,更符合了對這個勇敢的小傢伙的典型刻畫。

文:Margaret Carrigan

譯:Phyllis Zhong

編:Weixin Jin

#小編上述推薦中,你最鍾愛米開朗基羅的哪件作品?請在留言中與我們分享。

artnet通訊掌握一手藝術資訊進入公眾號對話框留下你的電子郵件


推薦閱讀:

周杰倫發了新歌,了解一下
了解浮漂,勝過一支好浮漂!
買面膜之前|先了解這些
買房子買幾層最好?新手買房必須了解!
了解常見的修辭手法及其區別

TAG:米開朗基羅 | 了解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