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晶元教父為讓中國站起來,違背「誓言」湊150億重出江湖
烏鴉上尉作品
大家好
我是烏鴉上尉
這兩天,美國商務部
正式解除了對中興的銷售禁令
將中興通訊從拒絕名單中移除了
為此,中興總部的廣告牌上
還掛出了
「解禁了!痛定思痛!再踏征程!」的標語
對於中國的晶元行業來說
這是一個好消息
前段時間美國對中興的禁令
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不少中國晶元行業里
元老級別的人物
都紛紛重新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比如5月底的時候
中國青島的
芯恩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就啟動了中國首個
晶元產業集合化項目
而這家公司的董事長
就是「中國晶元教父」
張汝京
在晶元行業里
張汝京是一個傳奇人物
他曾一手締造過
中國晶元產業的奇蹟
3年打造出中國最牛晶元工廠
讓行業老大台積電慌亂不堪
然而,他幾次三番創業
最後都被對手阻撓、打擊
以至於不得不黯然退場
離開了他熱愛的晶元行業
現在,在中國晶元
遭遇困難的時候
他又以70歲高齡挺身而出
重新披掛上陣
讓很多人欽佩
事情,還要從張汝京的經歷說起
張汝京是我國台灣省人
早年是在美國工作的
是美國半導體領域鼎鼎大名的
「造廠高手」
因為他曾親身參與建設過
20多家著名的晶元工廠
除此之外,在美國工作期間
他曾在全球最的大半導體公司
德州儀器
擔任高級工程師
參加過美國空軍語音合成器的研究
在核心部門裡幹了20年
不誇張地說
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
張汝京都是一個國寶級人物
在美國奮鬥了多年之後
張汝京時常想要回來
因為他的父親總是提醒他
「在國外建再多廠也沒用
回大陸建廠
才是你應該做的」
於是,1995年
張汝京第一次回到大陸
當時恰逢台灣和大陸的關係緊張
一度搞出了台海危機
而張汝京還是台灣的戶籍
所以他在大陸投資建廠
受到了很多干擾
無奈之下
他只能選擇先返回台灣
1997年,張汝京在台灣創立了
世大半導體
因為他有著多年的經驗
所以他帶領的
第一座晶元加工廠
就發展得非常快
成立短短3年就實現了盈利
市值達到了50億美金
然而,因為風頭太盛
張汝京被台積電盯上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
台積電是半導體業的知名企業
是全球最大的晶元製造工廠
擁有全球最頂尖的晶元製造設備
全世界69%的晶元
都是在台積電生產的
在晶元製造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張汝京建廠之後發展太好
此消彼長
台積電的業務就相應減少了
張汝京世大半導體的崛起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在眼裡
張忠謀非常忌憚張汝京
於是,他私下聯繫世大半導體的最大股東
以50億美金的價格
繞過張汝京
全資收購了世大半導體
把剛有點成績的世大半導體
扼殺在了搖籃里
沒辦法,在台灣創業受阻
張汝京只能又輾轉回到大陸
當時的世大半導體
雖然被台積電收購了
但是張汝京在世大半導體
依然有不小的影響力
公司里大多數的晶元工程師
都是張汝京一手教出來的
得知張汝京要回大陸的消息
300餘名晶元工程師
自願放棄現成的工作
跟隨張汝京回大陸創業
而又因為他在業界廣為人知
他回大陸創業的消息剛一傳開
就吸引了近100億人民幣的投資
這是什麼概念呢?
咱們建國以來
最大的電子工業項目——909工程
最開始的投入
也就是100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張汝京的回國
直接帶回了第二個「909工程」
100億人民幣,300名晶元工程師
萬事俱備,只等開工
2000年4月,在上海
中芯國際就此誕生
大家都知道
在一些尖端科技上
美國對咱們是封禁的
東西設備都不賣給咱
半導體上的設備限制是最嚴重的
美國人出口中國的設備
往往要比最先進的設備晚兩代以上
但是張汝京
就憑藉自己在美國的人脈
找到了美國五家教會組織為他做擔保
保證中芯的晶元技術
不會用于軍事用途
成功拿到了設備出口許可
有了至關重要的設備和人才
中芯國際得以迅速成長
讓中國擁有了世界一流的
晶元製造技術
短短3年時間
中芯國際就發展成了
全球第三大晶元製造工廠
市場佔有率達全球的6%
每年的營收增長率達到了6.3倍
這樣的增長速度
在半導體行業中聞所未聞
不誇張地說
中芯國際如果繼續這樣發展
過不了幾年
很可能就會威脅到
台積電在晶元領域的地位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台灣又開始搞事了
當時的台灣地區的領導人
是陳水扁
他奉行台獨政策
推出了所謂的「四要」
即「台灣要獨立、台灣要正名
台灣要新憲、台灣要發展「
甚至公開申請加入聯合國
在他的任期內
兩岸關係陷入了低谷
除了搞台獨之外
陳水扁看到大陸半導體的崛起
已經逐漸威脅到台積電的地位
為了打壓大陸半導體
陳水扁政府開始向張汝京下手
陳水扁政府
給張汝京開出了500萬台幣罰單
並要求張汝京在6個月之內
從大陸撤回所有的資金和人員
還威脅說如果不照辦
就要取消張汝京在台灣的居留權
然而,在如此威逼之下
張汝京沒有後退一步
寧肯不要台灣戶籍了
也要留在大陸繼續做半導體
台灣當局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他們想到
在張汝京提出回大陸建廠時
有300位晶元工程師
自願跟隨張汝京回大陸
其中有上百名
是台積電的工程師
他們拿著台積電技術
卻效力中芯國際
就憑這個事實
就可以趁機告他們侵犯商業機密!
於是,2003年8月
中芯國際在香港上市的關鍵時刻
台積電看準時機向中芯國際出手
以「不當使用台積電商業機密」為由
將中芯國際告上了美國法庭
向中芯國際索賠10億美金
這是中興事件之前
中國半導體產業最慘烈的一戰
當時,中芯國際每年的收入
總共只有3.6億美金
台積電這一出手
就想要置中芯國際於死地
而且,無論這官司能不能贏
只要打起來
就能在漫長的打官司過程中
拖慢甚至拖垮中芯國際的發展
果然,漫長而又沉重的官司
使得中芯國際上下人心惶惶
特別是那些
從台積電過來的晶元工程師
在重壓之下
很多人選擇了含淚辭職
中芯國際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再這樣下去
官司還沒打完
公司就要垮了
2005年,中芯國際無奈之下
選擇與台積電達成和解協議
這條和解協議非常屈辱
首先,中芯國際要賠償台積電
總共1.75億美金
更為要命的是
台積電還要求中芯國際
必須設置一個
「第三方託管賬戶」
將自己的所有技術都存到這個賬戶里
供台積電「自由檢查」
要把中芯國際的底牌全都看光
這條屈辱的和解協議
雖然讓中芯國際勉強活了下來
但也令中芯國際所擁有的優勢
蕩然無存
中芯當時擁有
90納米的工藝技術
而同時期的台積電
只有130納米工藝技術
也就是說
中芯做的晶元本來比台積電更好
但是在這個協議之後
中芯國際的90納米工藝技術
最終被台積電竊取
更絕的是,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僅僅一年之後
台積電出爾反爾
再次起訴中芯國際
指責中芯國際
盜用台積電130納米工藝技術
這場官司一打就是3年
中芯國際所使用的130納米工藝技術
是從比利時微電子科技研發中心進口的
和台積電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2009年
美國加州法院正式宣判
台積電勝訴
中芯國際敗訴
中芯國際將追加賠償台積電2億美金
並且將中芯國際10%股份
轉讓給台積電
這一戰,中芯傷到了元氣
張汝京終於明白
對手就是不希望他的公司能夠做起來
只要他還在中芯
台積電就不會放過中芯
他想來想去
自己唯有辭職
才能保全中芯
於是,在拿到判決書的第三天
張汝京主動辭職
不再擔任中芯國際CEO
此後,張汝京更是公開表示
以後再也不搞半導體了
要進軍新能源產業
張汝京作為「中國晶元教父」
就此黯然離場
張汝京當年的離場
是中國晶元產業的重大損失
如果沒有台積電的打擊
或許中芯國際
已經是能和台積電叫板的行業巨頭了
現在,雖然中芯國際仍然是
全球第四大晶元代工廠
市場佔有率達6%
光是2016年,營收就達到了29億美金
但是因為那兩次的打擊
中芯國際的市場佔有率
始終只有台積電的10%
被對手死死扼住
不過,雖然張汝京
離開了半導體行業
但他並沒有離開大陸
張汝京繼續在大陸投資
離開中芯之後
張汝京開始在節能燈產業投資
繼續為中國製造業
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今年,中興事件爆發之後
張汝京毅然決定
再次出山
繼續兌現他在2000年時的承諾
把中國半導體
「搞上去!推上去!做起來!」
5月底,他拿到了150億人民幣的投資
成立芯恩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以70歲的高齡
再度披掛上陣
這個新成立的公司
是中國首個CIDM集成電路項目
這個項目的亮點
就是產業集合化
什麼叫產業集合化呢?
咱們國內有上百個晶元代工廠
但是產業規模較小
業務也非常單一
就是一個製造商
利潤的大頭都是外國的
而張汝京現在成立的
CIDM集成電路項目
將開發、設計服務、技術服務
等各種業務集合在一起
簡單來說就是:
這個項目要讓中國晶元企業
不再僅僅是代加工
而是具有研發、銷售
等其他業務的能力
從中芯國際到中興
多年來
國外一直拿半導體
作為干擾中國的武器
張汝京自己就深受其苦
幾次創業
都在高歌猛進時被對手阻撓
但是數次沉重的打擊
都沒有擊垮張汝京的意志
在中國晶元陷入危機的時候
他還是再次扛起了
中國半導體的大旗
儘管他已是70歲的高齡
儘管他9年前
曾在失望中含淚退場
儘管他歷經三起三落
也沒有實現自己曾經的志向
但在他的心中
他或許還是當初那個
懷揣著夢想的少年
願意為了一個純粹的夢想
付出自己的一切
正如梁啟超在《飲冰室全集》中
所寫下的那樣: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烏鴉上尉整理編輯
推薦閱讀:
※易百科:老齡化的中國
※深度:印度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中國,我們該怎麼看?(1)
※中國情感美文精品(2)
※識風還應強能 ■於曉飛 中國軍網
※稜鏡 | 美媒:巴基斯坦被美「錯誤指責」,將進一步靠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