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在哪裡
《星雲大師講演集》-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在哪裡
時間:公元一九七七年五月四日 地點:佛光山
聽眾:佛學院師生(弟子慈怡記)
一.健全制度
二.自力更生
三.福利社會
四.提倡富樂
五.發展教育
六.進取創造
七.團結合作
八.重視人才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自從開學以來,學院便安排我每一個月要向大家作一次精神講話,開學以來,我看到各位讀書、工作、修道,都很有精神,所以我就沒有來作精神講話。前天,《覺世》出刊,有一位有心人,寫了一篇文章「今日佛教不能復興的癥結在那裡?」從那篇文章的字裡行間,見出著者一股愛教的熱忱洋溢其中。我讀了以後,感到現在的佛教居然還有人有心談論這個問題,不禁從心裡產生一股歡喜,也稍微鼓舞起了我的精神。因此,今晚,我就針對「今日佛教不能復興的癥結在那裡」這一個問題,向大家說明一個正面的問題,就是「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在那裡?」
《覺世》上的文章,對於今日佛教不能復興的癥結在那裡,提出了八點:
第一點是說佛教缺乏組織和制度。
第二點是說佛教不夠有企業的精神。
第三點是說佛教太過倡導厭離世間。
第四點是說佛教申斥物慾的罪惡,不易為社會大眾接受。
第五點是說佛教忽視教育。
第六點是說佛教過分保守。
第七點是說今日佛教徒沒有服務熱忱。
第八點是說今日佛教里大家瞋恨嫉妒,不重視人才。
這也確實不錯,佛教不能復興的原因很多,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這幾點,確實也是很多原因之中,大家比較容易看得出的。那麼,「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在那裡?」我也提出八點說明:
一.健全制度
第一點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在健全制度。
現在的社會是講究組織,講究制度的。甚至於現在的戰爭,都叫做組織戰,現代的工商業,都要制度化。台灣公職人員的參選,都講究健全的組織,以希望競選的勝利。就算是一個大家庭,也要有健全的制度,全家份子才能相安無事。
佛教僧團,本來也有健全的制度,比方說戒律,就是維繫佛教大眾生活很好的制度。六和敬的原則,也是僧伽相安相處的制度。過去大陸上的寺院叢林,所以有規矩,就是因為講制度。現在台灣的佛教,不但沒有制度,而且各自為政。不論那一個人在佛教里,想做什麼事,他就怎麼做,誰也無法去管誰,就連佛教會,誰願服從佛教會呢?佛教過分散漫,過分各自為政,因此,要想復興佛教,首先須從健全制度著手。
本院最近由張毅超老師主持教務,數十位老師經常辛苦集會討論,主要的就是要讓我們佛教的教育制度化。譬如初級班應該有些什麼課程?高級班應該有些什麼課程?專修部、研究部又應該有些什麼課程?都要能制度化。
講到佛教的制度,須要建立的制度太多了,比方說,人事,要有人事制度;經濟,要有經濟制度;寺院,要有寺院制度;傳教,要有傳教制度;甚至於做法會,也要有做法會的制度。此外,如剃度的制度、傳戒的制度等,由於這許多制度沒有健全,才形成佛教如同一盤散沙。
再舉個例子說,才剃度出家,就可以稱「法師」;可是,出家五十年了,仍稱做「法師」。還沒有受戒,就去化緣建廟了;海青袈裟還沒學會穿,就經常做法會;如傳戒、剃度,自己還沒有受戒,就已經收了徒弟;自己才受戒,還沒有懂規矩,就可以充當戒師。法會太容易做了,傳戒、剃度也太草率了。像這許多,就是由於佛教沒有健全的制度所引起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復興佛教,今後大家先要有個觀念,就是要加強組織,健全制度。
二.自力更生
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第二點在自力更生。
現代的佛教,大家似乎生活太容易,因此,就不會去想到如何要求自力更生,以自己的勞力換取生活。一般佛教界的現象,似乎會念經,就有飯吃,所謂「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會做法會,寺廟就會興旺。這種拉信徒、串門子、化小緣等等賴以生存的方式,今天大家都應該求改變、求突破。意思就是說,我們要靠自己的辛勤勞苦,或者體力,或者腦力,或者修道力,獲取修行的資糧,甚至要用自己的所有去福利社會,普度眾生。
所謂「自力更生」,就是靠經營事業,靠道德能力,以求生存。講到事業,就如佛教多少年來的口號,要從事生產,注重企業。至於靠自己的道德能力,記得當我還在焦山佛學院念書時,焦山有一大寺院叫定慧寺,山上有好幾十間小寺院菴堂,他們靠什麼生活呢?就是寺中的每一個出家人都會繪畫,他們將自己所畫的畫,闢一間凈室陳列,如果有人到焦山來參觀,多少都會有人買一些字畫,他們的生活,就靠這些字畫在維持。過去在大陸,也有一些出家人,對醫學特別有研究,可以替人看病;也有一些法師,到學校去教書,他有能力,不但自己可以維持生活,也因此還可以替佛教工作。有的靠道德,他閉關修行,信徒們仰慕出資供養;由於自己德性高,信徒的供養,不據為己有,因此,也可以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過去多少年來我有個想法,就是佛教的出家眾,做比丘的,至少要會教書,有當教師的資格,或者要能行醫,有替人看病的能力;做比丘尼的,要會從事護理工作,或者從事慈善幼教。大家應該要爭氣,不要仰賴施捨生活,大家要發心,要能奉獻社會,要能光大佛法,不要寄望賴佛教以生存,不要把佛教寺院當做收容所。
在中國佛教史上,很多出家人也很重視佛教的自力更生。如唐朝寺院經營磨坊,開辦當舖,一來是福利社會,二來可以自己生活。大陸未淪陷以前,很多寺院早已效法百丈禪師的農禪生活,自耕自食;響應太虛大師提倡的工禪生活,經營織布工廠。明白說一句,現代的佛教徒,不但應有自己生存的能力,甚至還要有貢獻社會的力量,才能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才能有辦法去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三.福利社會
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第三點是福利社會。
福利社會,政府也一再提倡寺院要興辦社會公益事業。幾十年來,不論佛教會、佛教寺院、佛教徒,大家都熱心在做,譬如冬令救濟、托缽濟貧、響應仁愛計劃、響應小康計劃、響應政府各種要做的事業。不過,由於缺乏組織,沒有制度,雖然做了,也不曾有多大的成果。「出了燈油錢,蹲在黑地拜。」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目前也在辦福利社會事業,如醫院、診所,台中有菩提醫院,宜蘭有普門醫院,高雄有佛光診所,及其它的診所;此外,也辦救濟院、養老院等各種福利事業。雖然,佛教慈善事業已經在起步,但是,卻還不夠。如開醫院,佛教徒沒有人能擔任醫生,護理工作也不能勝任。很遺憾的,今天的佛教青年,還待在寺院里,除了自修以外,還沒有想到要走出山門,為社會做福利事業的工作。
這幾年來,大家所知道的,有本院第三屆畢業生,即在宜蘭仁愛救濟院(仁愛之家)服務的依融、紹覺,他們所做的工作,就是福利社會的工作,也就是菩薩道的工作,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苦心,比住持十個八個寺廟還要有貢獻。花蓮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對全台的貧苦大眾,送衣送食、贈錢看病,真正做到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如果大家都肯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則社會大眾、政府,自然會重視我們,那佛教就有力量了。所以我希望今日佛教界的人士,大家不要天天寄望別人來捐助我們,來奉獻我們,大家應該反過來想,我們如何去貢獻社會,去服務大眾。大家到佛教里來,就要認清自己,必須作自我犧牲,以求貢獻社會,福利大眾。
現在佛教界有一個現象,就是有些人還在那裡自我陶醉,自我求安閑,好像只要有幾個知己,有一個小房屋,定名為一間精舍,就感到滿足。因此,這裡一個小廟,那裡一個小廟,沒有大乘菩薩普濟社會的悲心,沒有為大眾謀取福利的精神,佛教如何能夠受到社會重視?所以今後的佛教,必須朝著福利社會的方向努力。
四.提倡富樂
今日佛教復興的希望第四點是提倡富樂。
在台灣,佛教的信徒,真正講起來比較少,神道教的信徒比較多。為什麼呢?因為信神道教,他可以求神明給他富貴,給他發財,給他健康,甚至於給他中愛國獎券,給他家裡子子孫孫幸福萬年,神道教所以在台灣有一股龐大的力量,就是它能迎合信徒的信仰與需要。而佛教呢?卻不重視信徒的富樂。佛教常鼓勵人往生極樂世界,一再強調極樂世界的快樂富有,走的地,是黃金鋪地;喝的水,是八功德水;穿的衣,是自然天衣;吃的飯,是酥酡妙味。在極樂世界,可說物質豐富,生活享受到極頂。可是,現實的社會裡,傳教的法師們卻叫人吃,要吃得不好;穿,要穿得不好。譬如,在佛教里常聽人說那個人很有道德,穿,都穿得破破爛爛的;這個人很有修行,吃,都吃的一些壞了的東西。因此,一些有心要到佛教來的人,由於要他把現代家庭社會,現代文明物質上的快樂,全都捨棄,他不容易做到。幾年前,台北有一寺院舖了地板,就有佛教雜誌罵他們,說某某寺院舖地板,像個舞廳一樣;裝抽水馬桶,也遭到攻擊。難道佛教一定要地下坎坷不平,才算莊嚴嗎?要廁所臭氣衝天,才算「修行」嗎?
如果,我們一直不提倡人生的富樂,這就是背棄人生的佛教,不重視家庭的佛教化、生活的佛教化,假如一直如此,我看今後的佛教不容易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比方說,台北大同公司董事長林挺生先生是個佛教徒,假如他常常聽經聞法,都聽到說:你們生活不要太過份享受,何必要用冷氣機呢?何必要用電鍋呢?何必要用電風扇呢?過得去就好了。他一想,這可糟糕了,如果大家都依照佛教的話去做,我的「大同公司」豈不要關門了?
台南紡織公司出品太子龍衣料,該公司總經理吳修齊先生,也是佛教的信徒,同學穿的衣服布料,大都出自他的工廠。過去同學們要衣服,都是請他染成統一的顏色。如果,他來聽經,我們就說,學佛的人何必要穿這麼好的布料,何必還要講究顏色,我們只要有百衲衣、壞色衣就可以了。這時,吳修齊先生心裡一定想,不太對勁呀!我如果再擁護佛教,佛法盛行了,大家都穿百衲衣,那我的太子龍衣料豈不是沒有人買了嗎?
嘉義的晉安藥廠,負責人吳大海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他的廠里出產各種藥品。如果我們不注重保健,一直排斥現代的醫藥,生病了,或是感冒了,「去拜拜佛!流流汗就好了。」如果患的是腸胃病,「都是不發心修行,去打坐!喝喝大悲咒水就好了。」如果吳大海先生聽到這話,一定會想,我若擁護佛教,佛教信徒多了以後,有病不肯吃藥,我的晉安藥廠也該關門了。
我的意思是說,大家對於現代社會的文明生活,人間生活上所增加的富樂,都要像極樂世界一樣,不但不要排斥,而且還應該提倡,佛教要嘉許信徒擁有財富。「黃金不是毒蛇」、「有錢不是罪惡」,這樣的佛教,才容易為今日的社會大眾接受。
五.發展教育
復興佛教的希望在那裡?第五點要發展教育。
佛教有最豐富的文化,有最高深的教理,藏經豐富,典籍浩瀚,可是佛教又太不重視教育。沒有教育,縱有再高深的教理,再眾多的經典,誰去研究呢?所以必須要提倡教育。信徒,要有信徒的教育;僧伽,要有僧伽的教育;甚至於兒童、婦女,也要有兒童的教育、婦女的教育。目前的台灣佛教,雖也在辦教育,比方說,社會的教育,若與其它的宗教相比,佛教實在相差太遠了,如泰北中學、慈航中學,雖辦了,最後卻離開了佛教,為社會所有。為什麼呢?因為佛教沒有人才。佛教至今沒有一間大學,類似外教所辦的輔仁大學、東海大學。教育的不興在復興佛教的路程上,實在是一個致命傷!我們希望今後能有人以辦佛教大學為目標!
至於佛教的專門教育,也只是可憐兮兮的聊備一格而已。而且很少得到佛教界的重視,得到信徒的支持。如果,我們現在發起裝佛像、建佛殿,一定有很多人響應;如果,我們發起辦英語班、辦研究部,那就很少有人關心了。佛教的青年,自身也犯了一個毛病,不肯接受教育!多少年來,台灣各地傳戒,有時候承他們要我去幫忙做個尊證,每次坐在上面,我總是要注意一下新戒子,看看這個人能不能受教育,我發現很多青年,都是一表人才;但是卻很遺憾,他們都不肯念書,不肯接受教育。為什麼呢?因為在佛教里,生活太容易了,不認識字沒有關係,不懂英日文也不要緊;不會傳教,沒有人怪你;不會看經,做苦工也是很好。佛教中的一些師父們,甚至阻礙青年人受教育。整個佛教,似乎是在推行愚民政策,師父怕徒弟受教育,因為他的學問好,程度高,會看不起師父;因此,做師父的,也不希望徒弟們學問很好、很高。
佛教徒不重視教育,實在非常悲慘。古時的高僧大德,不但通達社會上老莊孔孟等哲學,而且進一步的更精通三藏。可是現在的佛教徒呢?不要說社會的世典不懂,連佛學也一竅不通。因此,大家不但要自己發心好好受教育,更應該提倡、鼓舞別人去受教育。如果,信徒受教育,他就不會迷信,不會以人神感情為主,他會知道以整個佛教做為他護持的對象。如果是出家人受教育,那他將來即能弘法利生,名符其實的像個出家人。
最近山上要舉辦「僧伽夏令營」,預備每一個到這裡來參加的出家人,都先作四事供養的準備,另外講義用品,全部免費供給,結訓以後,每人再供養長衫一件。大家想想看,這總算很優待吧!但是,我知道這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因為現在寺廟的生活太容易了,這一點並不稀罕。可是,如果是幾十年前的大陸,當我們年輕參學的時候,知道有這樣的優待,一千里的路途,走它一個月,就是夜裡趕,也要趕去參加。為什麼?你們聽煮雲法師講過這樣的話嗎?暑假到了,出去趕經懺,趕了一個暑假,天天念經,白天念經拜佛,晚上放焰口,一個多月下來,還是在最忙的七月,所有賺的錢,還不夠做一套掛褲。那時候的生活,就是那麼樣的艱難。
「發展教育」這個責任,還有待我們大家今後發心,去提倡、呼籲、鼓勵,使佛教的教育,能再成長,能再發展。
六.進取創造
復興佛教的希望第六點要進取創造。
今日的佛教徒,太保守,太故步自封,太墨守成規,沒有一點積極的精神,沒有一點進取的熱心。像觀音菩薩那種「大慈大悲」的精神,像地藏菩薩那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願力,可說大乘佛教的悲心慈願,在現在中國的佛教徒里,似乎沒有生根,沒有發揮力量,大家都好像停滯在小乘思想的階段。一個年輕人,如果沒有熱忱、沒有悲願,就不像個年輕人。我們常常把佛教的菩薩比喻成青年。
你們看!「羅漢像」有老和尚的樣子,「菩薩像」卻沒有老人家的樣子,沒有菩薩長鬍子的,沒有菩薩臉上有皺紋的。為什麼?因為菩薩是年輕人的象徵。所以,如果大家要行菩薩道的話,必須常常鼓舞自己,發心進取、發心創造。為佛教成立念佛會、成立居士林、建設講堂、興辦圖書館、設立幼稚園或設立託兒所,爭取到處布教的機會,或鄉村、或監獄、或電台等。
大家要知道,我也在積極行菩薩道,比如朝山團來,或那一個機關團體的人來,要求我講演,我從來都不推辭,總之,「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我們應該去做,找地方去布教,找眾生來聽我們說法。你們看!基督教不都在到處拉人,還很少有人要聽呢!為什麼很多的人走進了佛教的大門,我們還不肯帶著熱心去教化他們呢?看到社會上那麼多的苦難,為什麼沒有悲心去救度呢?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實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社會的責任,對眾生的承擔,應該勝過儒家,主要的在於佛弟子並不能真正奉行佛法。
現在的佛教界,有這麼一個現象,講出世,就太出世;講入世,又太入世。一講出世,則恨不得趕快離開這個世間,一刻也不能停留。趕快參禪悟道,趕快念佛往生,管他眾生,什麼都不要了。其實,離開眾生,自己逃跑,在佛法里是最不容許的。至於太過入世,一天到晚,只想到在社會上、在名利里找生活,在人情上求攀緣,這又未免太世俗化了。
因此,我們進取創造,要有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有出世的思想,才不會為功利主義所束縛;作弘法利生的入世事業,才不會像槁木死灰,毫無生氣。佛教講中道,我們對於世出世法,在進取創造中,應該要去找尋一個中道的生活。
七.團結合作
復興佛教的希望第七點要團結合作。
常聽佛教徒一直在喊口號,我們佛教徒要團結!我們要合作!可是整個佛教界,好像越來越不團結,越來越不合作。過去,大醒法師講演,他說:中國佛教徒,只要有十個人合作團結,中國佛教就有希望了。那時,我心裡想,法師怎麼這樣講呢?十個人團結還不簡單,集合幾十位同學這不就是能夠團結嗎?其實,當利害關係沒有到來時,可以團結;一旦利害關係來了,那團結就很困難。
舉個例子說,大家現在提議,『我們來團結!』好,來團結!你們一百多位同學組織一個台灣環島弘法團,大家團結,一齊去布教!『好!團結布教!』首先選一個團長。『選哪裡一個做團長呢?』大家考慮,團長一選,至少有十個人不服氣。『哼!他當團長,我不參加。』已經有十個人退下來不去了。交通工具,目前本院有兩部車子,大車子一部,小車子一部,一齊去環島布教。『哼!他們為什麼可坐大車子,而我們要坐小車子?我們十個人該倒霉啊!算了!我們不去!』又減少了十個人。到了台東,要上台講演了,可是沒有講台,怎麼講演?『喂!你們十位先去布置,抬桌子、搬凳子、準備麥克風,現在我們要布教了。』
『嘿!為什麼只有我們做啊?大家都是同學,我們該倒霉啊!我們是來做奴才的,是來搬桌子的,你們才是講演的法師!不幹了!』又少了十個人。這樣一直減少下去,還沒有到台北,統統都散了。你們看!利害關係來時,要團結很難啊!
台灣的佛教,別的地方不知道,在台北,我知道他們也想要團結,每年的春節過年,要舉行團拜,以示團結。可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天團結,還是不夠啊!高雄市的佛教會,集合很多寺廟的住持,每個月聚餐一次,表示團結。不過,一個月吃一次飯,也還不夠團結啊!所謂團結,並不是說大家在一起吃飯,在一起團拜;你來看我,我來看你;今天天氣好,大家哈哈哈,就叫做團結;主要的團結合作,要在對佛教的信願、思想、事業,要有共同的認識,共同的發心。要團結就要分工;要分工,就要合作。在佛教里,慈悲、寬恕、容忍之心太缺少;瞋恨心、嫉妒心太重了,所以不容易團結,不容易合作。把私利看得太重,也不能團結,不能合作。如果每一個人都不肯自我犧牲,又怎麼團結,怎麼合作呢?
各位青年同學們!你們今後要跟人團結合作嗎?所謂團結合作,並不是說,叫人家來幫忙我們,有利我們;而是我們要去有利別人,幫忙別人。我也常常在這裡自我檢討,是我們誠意不夠,要發慚愧心,一定要委屈自己,才能跟人團結;一定要作自我犧牲,才能跟人合作。我希望今後大家都朝這團結合作的目標邁進。
八.重視人才
佛教復興的希望第八點是重視人才。
《覺世》上說今日佛教不能復興的癥結是嫉妒人才,我們現在復興的希望是重視人才。佛教重視人才,有一個觀念上很難打破的地方,那就是你很會講經,照說他已算是人才了。可是在佛教里,一般人的觀念就會說:『只是一張嘴會說,有什麼了不起!假和尚說法能說不能行,光是會說,沒有修行沒有用啊!』這一聽,『對的!我光是會說,不能行,好!趕快修行!』閉關、禁足、過午,有修行了。馬上又有人說:『那個傢伙,光是閉關、持午,這有什麼了不起啊!你看他,他能辦事嗎?如果有個寺廟給他管的話,那就糟糕了,那個寺廟馬上就會有問題了。』『好!我來學習辦事。』好了,會辦事情,也會講經,也會修行,總之是個人才了!但是,在佛教里,還是不被認定是人才,馬上又有人說:『那個傢伙,一天到晚,就是說說,一點小小的修行,一句英語也不會說,看到美國人來,簡直像啞吧一樣!日語也不會說,看到日本人,簡直不知如何是好。今天的佛教要的是國際人才啊!』一聽!這話也不錯!趕快學日文,趕快學英文,以後遇到外國人就說幾句英語,馬上佛教的人又要講話了:『那個傢伙!不好好安守本分住在寺廟裡,一天到晚,好攀緣,喜好在外面跑,一天到晚和外國人在一起,簡直忘記自己的國家,忘記自己的立場,把外國人看做自己的老子一樣!』
這就是說,在佛教里,不管你怎麼樣有一技之長,總會被說成沒有用。或許大家信仰崇拜佛陀,因為佛陀太崇高、太偉大了,因此,佛弟子們都不健全。
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不要說各行各家,就拿文學界做個比喻,你會寫小說,就是小說家;會寫散文,就是散文家;會做新詩,就是新詩作家;會寫童話,就是童話家;會編劇,就是劇作家。在一個文學領域裡,專家學者就有這麼多。如果是研究哲學的,這個人是研究老莊的專家,那個人是研究孔孟的專家,很容易的,大家都能成為「家」。但是在佛教里,卻沒有辦法成個「專家」,成個「人才」。
佛法告訴我們,「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贊僧」,佛法要興隆,要僧贊僧;大家互相要推崇,彼此要稱讚;要互相標榜,不要互相破壞,不可有《覺世》上所講的「同歸於盡」的心理,自己不行,也不希望別人好。我們今後,要提倡一技之長的人才,一技之長的專家,你會辦法務,你就是佛教的法務專家;你長於行政工作,就是佛教的行政專家;你有慈悲心,就是佛教的慈善家;你會寫文章,就是佛教的作家;你會教書,就是佛教的教育家;你會布教,就是佛教的布教家,大家都可成「專家」。
本山過去無論那一位學生畢業了,在這裡作公務,大家就喊他某某法師。可是,外面有人不諒解,『哼!他們都在自己封王,自稱法師。』多少年的佛學院畢業了,不稱法師稱什麼呢?很多的人才剃了頭,馬上稱法師,也沒有人講。
本山一些弟子妄自主張,要大家稱我「大師」,為我帶來了許多無謂的麻煩,害我不時要向人家道歉!心定法師對外寄了一份通知,稱我為「大師」,我趕快用限時專送寄出五十封信向人家道歉。在他們認為是好意,我們是徒眾、是學生,我們都稱「法師」了,師父也跟我們一樣稱「法師」嗎?還是稱「大師」比較好。其實稱大師並不好。
佛教長老印順法師,門徒學生稱他「導師」。這「導師」原也很平常,那一個學校里不都有導師,一年級的導師,二年級的導師,導師很多啊!可是印順法師卻不能稱導師,為了學生弟子稱他為導師,過去曾有很多人反對。尤其是演培法師在講演時,常常歡喜講一句「我們的導師啊!」這一下,有人如同被針刺了心一樣,如鋼鎚刺了肉一樣,「你們的導師」,有人聽了不以為然。其實,又有什麼不可以呢?他願意以印順法師做導師,為什麼不能稱「導師」呢?
慈航法師,喜歡人稱他「老師」。如果你去拜訪他,你若稱他一聲「老師」,這一下子叫他把心肝挖了出來給你,他都願意。所以,凡是在彌勒內院住過的那些年輕人,常常在口邊「我們的老師」,慈航法師高興得不得了,他歡喜做「老師」。其實這老師也很平常啊!可是,當時佛教界,卻不諒解,看到那個青年稱慈航法師做「老師」,他就不高興,『你下次到我這兒來,飯都不給你吃,你到你們老師那兒去吃吧!』
抗戰期間,太虛大師在重慶,《海潮音》主編福善法師寫了一篇三百多字的文章,在《海潮音》發表,裡面有十七個「大師」。這一下子,給大後方的佛教界甚為震動,全體攻擊太虛大師。其實,這個「大師」,也沒有什麼特別不可稱呼的。讓我告訴各位,什麼人稱「大師」呢?有三種人稱「大師」,第一種:太虛大師、印光大師、楊仁山大師、歐陽竟無大師等。第二種:比丘尼稱大師,在大陸上比丘尼都稱大師。和比丘尼來往書信都稱大師。還有一種,專家就稱「大師」,如張大千稱張大師,本山工程處的翁文煒先生叫「翁大師」,大家都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可以的。
現在佛教界的一般人不希望人好,不希望人大,不希望佛教界人才突出。今後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不必一定要把人家壓低,才能讓自己稱心,才顯出自己的偉大。大家要知道,如果佛教有專家,有人才,則大家都可以沾光,相互成長,因為佛教是講因緣的。若一定要排擠破壞,則不會有所成就。再看今日佛教界,除上述之布教家、慈善家、行政家以外,如果會念佛,就是念佛專家;會參禪,就是參禪專家;會拜佛,就是拜佛專家,大家都可成「家」,人人都可成「才」。如此則能顯示出佛教的蓬勃興盛,團結合作。
佛教復興的希望在那裡?主要是在全佛教的大眾,必須要有新的觀念,就是要健全制度,要自力更生,要福利社會,要提倡富樂,要發展教育,要進取創造,要團結合作,要重視人才。復興佛教的希望,系在全佛教大眾的身上!求人不如求己,不要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要靠我們自己。今天各位同學雖然還未完成學業,還未能弘法利生,但是,要先建設你們的觀念,建設你們的思想,建設你們的認識,有了這種觀念、思想、認識,這就是佛教未來複興的希望。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翻錄佛教光碟賣,背因果嗎?
※玄奘法師有沒有證果?
※正法:【菩薩願行】 一切菩薩有四願
※南懷瑾:深入淺出談「定」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