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透過正確習慣養成的

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透過正確習慣養成的。

掌握謙卑、饑渴、拼搏的領導原則,從20個致勝工作習慣入手,

不論從哪項開始,都能立即見效、受用無窮,讓你成為想被追隨的人!

領導特質不是某些幸運者才有的天賦禮物,只要培養正確的習慣,每個人都能從領導自己開始,逐漸轉變為人人都想跟隨的成功領導者。重點是:要培養哪些習慣?這些習慣又要如何培養?

這20個關鍵字分別是:

1 探索自我:了解你的真實身分

2 保持開放:和他人分享真正的自己

3 謙和:隨時記得自己不重要

4 信念:堅守你的原則,做對的事情

5 信仰:計畫一天行程時,把神擺在第一位

6 使命:確認當下的任務,活出內心的召喚

7 野心:培養對「下一步是什麽」的熱情

8 好奇: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

9 熱情: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

10 創新:關注趨勢、保持創意、敬業投入

11 激勵:栽培一個願景,創造美好明天

12 勇氣:精心規劃,敢於承擔風險

13 追求卓越:訂下讓自己害怕的標準

14 堅持到底:把眼光放遠,為自己負責

15 執行:培養帶頭完成任務的能力

16 凝聚團隊:打造能吸引、留住優秀人才的環境

17 合夥:與同事和競爭對手一同合作

18 預留餘裕:養成健康的生活規律

19 慷慨大方: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20 傳承:尋找交棒的動力

開始轉變吧!

每個領袖生命中總有些時刻,像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自忖著:「接下來呢?」我在二○一三年十月碰上了這樣的時刻。當時,我的身體、心理、精神都衰疲不堪,工作上也完全提不起勁。

多年來,我擔任「感召力教會領袖培育中心」主任一職,心中的熱情之火總是源源不絕。在我們團隊的努力下,這個組織已經是新銳與成熟領袖間文字資料來源與研討會籌辦的領跑者;截至當時為止,光美國境內就有上萬人實際參加我們的活動、數十萬人在網路上與我們互動,同時我們也在籌劃第一場國際性的聚會。

然而,不知何時開始,每天早上我走進辦公室時,我都感覺我能貢獻的比前一天又減少了一些—無論是精力、創意、熱情,還是耐心。我像是開著一輛油箱見底的車,目光所及卻完全沒有加油站的蹤影。我的領導力也在日益腐朽,結果則是連累了身邊的親朋好友。

我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但當時我完全不知道這就是我需要的。

夏末的某一天,轉捩點出現了。那天是八月十號。

我和一個名叫史蒂夫.寇格倫(Steve Cockram)的朋友約好共進午餐。我們先簡單寒暄一陣,接著史蒂夫突然單刀直入,問我是否還有熱情,帶領「感召力」再走向下一個十年。

起先我結巴了一陣,然後我承認我的確累了、快被榨乾了。

史蒂夫回答說,他注意到這個現象在我身上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他把我比喻為一名奮戰十五回合的拳擊手,不想低頭認輸,但現實是我正不斷挨打,拳拳到肉。如果這時拋給我一條毛巾──也就是讓我暫時解除目前的身分──卻又讓我看起來像個輸家。

我不想要這樣。但同時我感覺窒礙難行,這當然也很沒意思。

接下來幾周,我和史蒂夫的對話又斷斷續續地維持著,直到他對我來一記當頭棒喝:「布萊德,你需要請個進修長假,而且越快越好。」

我聽了登時翻了個白眼。「進修長假? 那不是大學教授和老人在請的嗎?」我心想。

但我越想越發現史蒂夫說的沒錯。我的領導力正遭逢危機,而且我也需要得到一些願景。

於是,我在「感召力」總部內自己的辦公桌前,用電腦打開一份新文件,開始草擬進修長假的計畫。首先我列出一些簡單的事情,像是旅行、反省、放鬆、閱讀,還有擬定一份可以長期操練的體能訓練表。我想在精神上重新深入自己的內心,花更多的時間禱告和閱讀聖經,並向我的導師汲取智慧。興奮感隨著每次指尖觸及鍵盤而增長。

一周後,我向工作團隊宣布了我的決定,他們的反應也說明了我的決定是正確的;他們認為我的確需要暫時休息,因為身為旁觀者,他們看到我原本銳利的生活態度已開始磨損了。他們所熟識的布萊德、那個每個早上果斷投入工作的布萊德,已經成了回憶,現在變成了一個大家沒那麽欽佩的人。

接下來四個月,我非常確實地執行了我的進修長假計畫。我到倫敦旅行,並花了些時間和我的心靈顧問兼老友請益;接著與合作的救濟與發展機構前往瓜地馬拉。我還看了幾十本書。我大量地祈禱並且大量地傾聽。我重新和一些朋友聯絡上,也和家人在奧克拉荷馬州共度了一段時光。當然,我也沒錯過機會前往科羅拉多州的洛磯山與失落谷農場充電、放鬆。

這段過程中,我感覺我又活過來了,而且某種看不見的東西正在悄然滋長。有一種直覺油然而生,那就是我的人生翻到了下一個全新的章節,可以讓我繼續投入未完成的工作里,同時探索在上帝眼中我生命下個階段的願景。

三個領導原則

「感召力」每年都會迎來一批新的實習生,在我面前他們總是表現出饑渴好學的樣子。他們流露出的緊張神情說明了對任務的較真程度。現在,他們得到機會利用美國最大的基督教領袖網路,來一展長才。

我把他們請進我的辦公室里,進行了一個類似新生介紹的活動,揭示我們的組織宗旨,還有八個「感召力領袖」應具備的必要特質。向實習生講解完畢以後,在真正開始工作之前,我都會給他們機會提出任何想問的問題。大多數的梯次里,總有一個最大膽或最激動的學員,舉手提出一個我已預料到的問題:

「我們要做到哪些事情才能成為你口中的那種領袖?」

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記住三個領導原則:謙卑(Humble)、饑渴(Hungry)、拚搏(Hustle)。」

現在,該是我採納自己建議的時候了。我眼前的領導力危機,逼使我回歸領袖的本源,那是起源於我對耶穌的信心和與神同行的初衷,自始至終都是一切的基礎。但是,我也需要重新審視這三個領導原則對領袖氣質的意義。我必須找回這些習慣,才能重新激發領導力。

領袖終其一生會制定出各種習慣,但這些習慣可以用這三個領導原則概括,用以回答三個領袖必須面對的最重要問題:

.謙卑:「我是誰?」

.饑渴:「我想到達哪裡?」

.拚搏:「我要怎麽做到?」

這三個領導原則,就是我過去十年來的人生箴言,它們完好地包裝了我所信仰的哲學、鞏固了我所相信的事物,並且讓我相信它們會是現代世界裡造成改變的媒介。領導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長期位居領導者角色的人與具有影響力的人更深諳此道:領導是一件需要刻苦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然而,領袖氣質的培養並非短暫的努力就能達致,而是需要習慣性的努力。領導力彰顯在我們每天完成的任務、完成任務的方式,以及在生活中我們培養出的工作方式和節奏之中。領導力和我們創造出的規律模式密不可分,而不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在我的經驗里,很少領袖領認可習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說,杜克大學曾做過一份調查,發現人一天所做的事情當中,有超過百分之四十是習慣,而不是真正的決定。也就是說,從你早上起床開始,這一天已經註定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會被你有意或無意中創造出來的習慣所左右。

我有幸與美國最好、也最受尊崇的幾位領袖合作過,這些領袖幾乎都具有相同的領袖特質:紀律嚴明、態度熱情有衝勁、樂觀積極,樂於助人且真誠,富有使命感同時善於合作。這些特質引領我們思考的問題是:「他們怎麽做到的?」在成為更出色的領袖的路上,養成的習慣就好比鋪在路上的柏油。

我想到了我的作家朋友麗莎,她的書兩次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最近我向她請教,她究竟如何創造出她書中的奇幻魔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回答說:「在那之前我寫過無數本賣得不好的書。」

麗莎就像我幾個玩樂團的朋友一樣。他們的樂團漸漸打響名號,最近甚至在「今日秀」(Today) 上演出,他們的音樂也出現在許多大公司的廣告中。不過,在獲得這些成功以前,他們出過好幾張迷你專輯,卻幾乎未曾引起注意。上面兩個例子中,主角都下足功夫培養必要的習慣,以精進他們的技藝。

你也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朋友凱爾,他講道的教會每周有一萬五千名教友聆聽,但最初五年這個教會連基本開銷都應付不來,凱爾甚至因此一度沮喪到想離開這個教會。然而,今天他講道的教會已成為該教派中最大的教會,也在其他地點成功開設了幾個衛星教會。凱爾很清楚,建立並維持好習慣會帶來哪些改變。

規律的模式在運動中更是重要,曾率隊贏得超級盃冠軍的教頭托尼.鄧吉(Tony Dungy)就是很好的佐證。當他開始執教職業美式足球隊時,多數人認為球隊一定有本厚厚的戰術守則,上面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複雜戰術。但是鄧吉想讓比賽變得更簡單,從而減少發生失誤的風險,因此決定反其道而行。

在上百種陣形變化中,他僅挑出幾種來灌輸給球員,但他持續不懈地用這幾種陣形訓練球隊,直到這些應對都成了球員的反射動作。鄧吉利用了習慣帶來的能量,打造出一支更快速、更洗鍊的球隊。他們的對手常常看到他擺出的陣型,就知道他即將打出的戰術,但是這些對手都無法擊敗他們,因為他們無法堅持下去。

「有六個理由讓大家認為我們贏不了。」一九九六年鄧吉成為坦帕灣海盜隊主帥後,他這麽告訴海盜隊球員。然後他列出體育記者和球評講過的所有缺點: 主將的傷勢、失能的管理、無法適應新教頭、怠惰的球員、冷淡的球迷,還有陣容深度不足。「這些都是假設性的理由,」鄧吉說:「事實是:沒人可以做得比我們好。」

鄧吉很清楚要贏下一場美式足球賽,光靠天賦是不夠的,良好的習慣才是更重要的一環。鄧吉和海盜隊走過一段輝煌的時光,之後他轉到了印第安那小馬隊,並率領小馬隊勇奪超級盃冠軍。

推薦閱讀:

管好一個團隊,領導一周必須做好6件事!
如何處理好與前後兩任領導的關係
領導為什麼就不能下崗...?
職場上最受領導喜歡的新員工都有這4個特徵, 看你具備幾點?
在職場怎麼快速成為領導的心腹?

TAG:習慣 | 養成 | 領導力 | 領導 | 天生 | 透過 | 習慣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