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五戒中的飲酒戒
07-27
編輯:釋慧果 來源:閩南佛學 時間:2011-3-4 15:22:13 瀏覽次數:330內容提要:戒為無上菩提本,是佛陀親制,戒的種類有五戒、十戒、比丘(尼)戒、菩薩戒。然而佛教大、小乘戒律都不出五戒。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而酒戒是遮罪,其他四戒是性罪,所以酒戒最具特色。本文就五戒中的飲酒戒來進行探討:首先對古印度各大宗教所制五戒略加敘述、比較,以其獨無飲酒戒,來顯示佛教中戒酒特色;其次,闡述飲酒戒的制戒因緣、制戒意義、犯緣及其結罪情況和飲酒之過失,來說明佛陀制止弟子飲酒的目的是:令眾生絕惡源、開啟智慧、了生死、得解脫。關鍵詞:五戒制戒因緣飲酒戒犯緣作者簡介:釋慧果,閩南佛學院女眾部2007屆本科班畢業生。戒是防非止惡義。即防止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做法,而作符合倫理道德的善事。《說文解字》云:「戒者,警也。」即警覺的意思。謂不能作的事,不要去作,就是戒。實際上,戒是一種道德標準的限制。故戒不是佛教專有,其他的宗教,同樣也有各自的戒規或戒條,但都以人類的道德為基本準則。各宗教所制的五戒,也不會相差太遠。古印度各宗教都有五戒,條目大體相同。即便是基督教十誡的後五誡也是如此。現分別列舉如下:(一)佛教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二)摩那法典的五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非梵行(不淫)、不貪嗔。(三)包達夜那法典的五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忍耐、不貪。(四)錢多佉耶奧義書的五戒:苦行、慈善、正行、不殺生、實語。(五)耆那教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淫、離欲。(六)瑜伽派的五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貪。(七)基督教的後五誡:勿殺、勿盜、勿淫、勿妄證、勿貪他人之所有。由上可知,佛教五戒的特色就是不飲酒,其他各宗教都沒有戒酒。因為佛教是重於般若智慧的宗教,飲酒能使人昏迷沉醉,失去理智,所以佛教戒酒。一、佛制飲酒戒的起緣「法不孤起,仗緣方生」。佛陀制戒也一樣,必有起因。在佛初成道十二年中,眾僧清凈,無有毀犯之事,故當時只有略教誡。但隨著佛法的弘揚,僧團的壯大,佛教中出現一些劣機眾生,而有不良的現象出現。由此妨廢自身道業,招到世人的譏嫌,使三寶蒙受毀辱。佛陀為了僧眾的解脫,僧團的完善,眾生的利益,而順眾生根機,隨犯隨制,從此出現廣教戒。此飲酒戒也由此而生。《四分律》卷第十六中記載:佛在世時,有一娑伽陀尊者降伏了一毒龍,因此聲譽遠播。後尊者游化至拘睒彌國,並以種種方便說法勸化令拘睒彌主心生歡喜。拘睒彌主則以種種甘饌飲食兼與黑酒供養尊者。尊者飯飽酒足後即返。行至半途,酒精發作,醉倒在道嘔吐滿地;威儀蕩然,眾鳥亂鳴。此時,世尊明知而故問阿難,眾鳥為何亂鳴?阿難說其原故。佛告阿難:此娑伽陀比丘是痴人,其降毒龍時威風十分,現連蛤蟆皆不能降伏,何況能降伏毒龍?於是佛告阿難:凡飲酒者有十過失。何等十:一者顏色惡;二者少力;三者眼視不明;四者現瞋恚相;五者壞田業資生法;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斗訟;八者無名稱惡名流布;九者智能減少;十者身壞命終墮三惡道。阿難是謂飲酒者有十過失也。〔1〕從現在開始,「以我為師者,不可飲酒」,哪怕是以草沾一滴酒入口都不可。世尊由此因緣集諸比丘制飲酒戒。若比丘飲酒者波逸提,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又《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卷一,酒戒第五,也有同樣的記載。〔2〕從制戒緣起中,我們不難得到三點啟示:(一)飲酒對修行人危害極大。(二)釋迦牟尼佛很善於隨機說法,令人心服口服。(三)佛教對酒戒非常嚴格。在佛教大小乘經律論中,無不主張戒酒,同時還流傳著一則公案:在迦葉波佛時,有一五戒信士,一向持戒清凈。一日從外回家,口渴非常,見有一碗水色之酒,自以為水, 一口喝下。酒性發作,連續犯戒。先見鄰居家雞,便偷、殺、煮、吃;鄰居太太找雞,至他家,竟予強姦;事後扭上公堂,又支吾其詞,不肯招認。由於誤喝一碗酒,五戒一一皆犯,酒之罪惡,實是太大!故《俱舍論》卷十四雲「諸飲酒者心多縱逸,不能守護諸餘律儀,故為護餘令離飲酒」。〔3〕因此,酒是眾過之惡門,能作犯罪之因。飲酒後,因醉亂無知,志性猖狂,讓人造下無窮的惡業,故有智者應深戒之。二、佛制飲酒戒的意義飲酒是遮罪,其本性非惡。即只有受了佛戒者,飲了才有罪,未受佛戒者,飲之無罪。那麼佛為何要制止弟子飲酒呢?飲酒會迷心亂意,為絕惡源,佛制弟子不應飲酒。經云:謂肉雖由割命,斷之宜然,酒不損生,何為頓制。若使無損,理本無過。答曰;如來結戒,以絕惡源,得罪據心成業,肉乃因害,食之即罪。酒雖非損,過由亂神,余處生過,過生由酒,斷酒則諸過頓除。況種愚痴之業,不免三惡道報。言餘處生罪者,由酒遂破餘戒,並得三十六失是也。〔4〕從科學的角度說,酒精的過量消耗,減低了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正常吸收。結果形成嚴重的營養不良,絕大多數,使肝臟受損。故很多酒徒的精神病、口顫抖性酒瘋等疾病,都是由飲酒所導致的。又酒被稱為無明葯,飲之能麻醉人,令人亂性。酒後蒙蔽人性,善惡不分,胡言亂語。因內心恍惚,尊卑老幼分不清楚。應孝敬的父母不知孝敬,反而打罵。應孝敬的師長不知孝敬,反而污辱毀謗。本來相信三寶因果,但因酒毒太深,失去理智,不知三寶因果。整天瘋瘋癲癲,亂狂亂叫。無端的發脾氣,莫名其妙地狂笑、哭泣,致使行為錯亂。結果闖了很多禍,不但現世惡名流布,遭人譏嫌,禍及六親。而且喪身失命,乃至多生的法身慧命都被冤葬,這種種不善法都因飲酒而來。故《妙法聖念處經》卷第二云:酒失最上,破壞善法;酒失最上,能壞聰慧;酒失最上,能壞安樂;酒失最上,遠離善友;酒失最上,能生諸病;酒失最上,破壞解脫;酒失最上,冤家得便;酒失最上,財物散壞;酒失最上,增長非法;酒失最上,遠離珍寶;酒失最上,亂說是非;酒失最上,散亂轉增;酒失最上,能生貪忿;酒失最上,無明增長;酒失最上,忠實變詐;酒失最上,顯露隱密;酒失最上,煩惱轉增;酒失最上,成就地獄;酒失最上,焚燒善根;酒失最上,毀壞三寶;酒失最上,惡名流布;酒失最上,醉變膿血;酒失最上,香變臭穢;酒失最上,增長三塗。比丘應知,酒能毀壞,色無色業;酒能焚燒四果聖業;酒能增長暴惡之業;酒能不信正實因果;酒能增長煩惱諸苦;酒能發起口四過非及怖畏事;酒能數起貢高欺詐;酒能毀謗善友知識;酒能恆處眾苦憂惱;酒能增長一切諸非;酒墮有情黑暗之處;酒墮有情餓鬼傍生;酒能遠離聰明智能;酒能遠離諸天神仙;酒能毀壞轉佛法輪;酒能增長淫慾熾盛;酒能破壞清凈梵行;酒能增長我慢放逸;酒似於風破壞世間;酒能壞亂長者之行;酒能忘失忍辱之心;酒能迷亂世間聰慧;酒能毀謗解脫之法;酒能遠離諸佛凈戒。爾時,世尊告比丘言:酒有如是種種過非,應當遠離。比丘應知:飲酒之人,但貪美味,不慮苦果。由此為因,墮於地獄,受種種苦。從地獄出,若生人中,愚昧貧乏,不信因果,毀謗正法,輕慢賢善,煩惱增多,淫慾熾盛,遠離解脫,暴惡纏縛。纖毫之善,而非修習。極惡之因,恆時親近。如是展轉,輪迴諸趣,無解脫時。〔5〕由此可知,酒確實是眾禍患之門,慎勿飲之。由於酒能使人顛倒錯亂,外失威儀,內喪真性,惡果無窮。所以說,酒是迷魂狂葯,烈於鴆毒。因此佛制止弟子不許飲酒。因砒霜鴆毒,僅能害人一世的生命,而酒卻能害人多生的法身慧命。故在《四分律疏》制意中說:「凡酒為毒水,飲則成患。令人志性猖狂,廣起諸過。妨廢正修,招致譏過。生患之本,寧容不禁,是故聖制」。〔6〕又《薩遮尼乾子經》偈云:「酒為放逸根,不飲閉惡道。寧舍百千身,不毀犯教法。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假使毀戒罪,壽命滿百年,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7〕又經云:「寧飲烊銅,慎無犯酒。」可見,佛教對酒的要求是嚴格之極的。若受了佛戒(聲聞戒)的弟子去飲酒,則有違聖教。若受了菩薩戒的弟子,存心去飲酒,則有違於做菩薩的資格,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在飲酒戒的制意中,由於七眾弟子的身份不同,故佛制定的戒法要求也有所不同。對在家居士的規定:《優婆塞戒經》卷第三云:「 在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8〕又《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云:「 飲能醉人,是名為酒。若優婆塞嘗咽者,亦名為飲犯罪若飲谷酒,咽咽犯罪。」〔9〕對沙彌(沙彌尼同)的規定是:在《彌十戒法並威儀》一捲雲:沙彌之戒,盡形壽不得飲酒。無得嘗酒,無得嗅酒,亦無粥酒,無以酒飲人,無飲藥酒,無止酒舍。酒為毒水眾矢之源,殘賢毀聖招致禍殃。四等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寧飲洋銅,慎無犯酒,有犯斯戒非沙彌也。〔10〕對式叉尼的規定是:「若式叉摩那飲酒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11〕對比丘(尼同)的規定是:在《四分律比丘戒本》云:「若比丘飲酒者,波逸提。」〔12〕以上是聲聞律儀中對不同佛子的要求,至於對菩薩弟子的要求,在《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以下簡稱《梵網經》)第十卷上云: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13〕又云: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14〕由此可知,菩薩律儀中所制更嚴格。因菩薩的責任是教化眾生,開啟智慧,令出離生死。故勸人飲酒與賣酒與人的罪過勝於自己飲酒。因此,飲酒戒在佛子中,不論在家出家、不論大乘小乘,都須共同遵守,絕不例外。除非重病,非酒莫療,方可開許。而且也要白眾治療,病癒立即向眾懺悔,可見佛對此戒是何等的重視。對於飲酒戒,能否守持清凈,關係到我們修行能否了生死、得解脫。三、飲酒戒的犯緣與結罪犯緣即犯罪條件,須具備一定的因緣條件方構成犯飲酒戒的本罪,條件不具只犯輕罪。在經律論中,構成犯飲酒戒的具緣說法不一。有說具三緣,有說具四緣。以聲聞戒來說,《四分律》中飲酒戒是具三緣成犯:是酒、 無重病緣、飲咽即犯。(一)是酒——具足酒色、酒香、酒味,飲之能醉人。(二)無重病緣——沒有重病等開緣的情況。(三)飲咽——一滴沾唇,入口一咽,就犯一可悔罪。是酒:酒想酒疑非酒想飲——波逸提無酒:有酒想無酒疑飲——突吉羅在菩薩律儀中飲酒戒則有兩種:飲酒戒(輕)和酤酒戒(即賣酒犯重)。(一)飲酒戒,具四緣成犯:是酒、酒想、有飲心、入口即犯輕垢罪。1.是酒——能醉人的飲料。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飲料。3.有飲心——即起了飲酒的念頭,並做種種準備工作。4.入口——即一滴入口就犯輕垢罪。(二)酤酒戒,具五緣成犯:是眾生、眾生想、希利貨賣、是真酒、授與前人,醉亂犯波羅夷罪。1.是眾生又分三品:上品:此指賣酒與父母師僧,若飲之醉亂,即結重罪。若飲之未醉亂,結輕罪。中品:指人天眾生,這是佛制戒的主要對象。且人天眾生亦是最喜飲酒的眾生,賣與促其醉亂,故犯根本重罪。下品:指鬼畜等眾生,若未受戒者結輕罪,若曾經已受菩薩戒者,因戒體在身,故犯根本重罪。2.眾生想又分三品:上品:有醉亂作醉亂想有醉亂作醉亂疑二者俱犯根本重罪有醉亂作無醉亂想無醉亂作無醉亂想無醉亂作醉亂疑無醉亂作醉亂想四者俱犯輕垢罪中品:人天作人天想人天作人天疑二者俱犯根本重罪人天作鬼畜想鬼畜作人天想鬼畜作人天疑鬼畜作鬼畜想四者俱犯輕垢罪下品:有戒作有戒想有戒作有戒疑二者俱犯根本重罪有戒作無戒想無戒作無戒想無戒作有戒想無戒作有戒疑四者俱犯輕垢罪3.希利貨賣,此正是造業的主體,其目的是求利。4.是真酒,具足酒的功能能令人醉亂。5.授予前人,即所買的人接受了犯重罪。飲酒戒,若聲聞人飲酒,結捨墮罪;若大乘菩薩飲酒,則結方便罪;酤酒戒,若聲聞人酤酒,只犯七聚中第三篇貨賣戒,結單墮罪。而大乘菩薩,以利他為主,是絕對不能做酤酒買賣的。若做則犯根本重罪,失菩薩資格。故《梵網經》中把酤酒戒列為重罪,把飲酒戒列為輕罪,這是從受害的角度說。若自賣、教人賣,不論利養屬誰,都結重罪,因喪人法身慧命的功能等同。若賣藥酒,雖為求利益而賣,但不犯菩薩律儀,由它使人身心健康,故無犯。四、飲酒之過失和戒酒之利益酒的種類很多,都是用糧食、水果等含有澱粉或糖的物質,經發酵製成的乙醇飲料,故一切酒都含有酒精,是刺激性之飲料。據醫學專家分析,當體內乙醇量達到20-40毫升時,人會進入興奮狀態,每易感情用事;當體內乙醇量達到50-100毫升時,人即可出現生理失調、精神失控現象;當體內乙醇量達200毫升以上時,便會造成急性酒精中毒,可見酒與禍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若一時飲酒過量,會導致急性中酒毒。如易發怒、好鬥諍、意識消失、神經失調、瞳孔縮小、呆若木雞、顏面潮紅、脈搏緩慢、體溫下降等。酒後記憶模糊,頭疼、口乾、急性胃腸炎等為後患。這些都是酒侵犯小腦系統所呈之狀。若長期飲酒,也會導致慢性中酒毒,形成各種慢性疾病。如口腔炎、喉頭疾病、皮膚病、腸炎、急性胃炎、肝炎、腎炎、心臟病、精神衰弱等。以上種種疾病都是由飲酒所導致的,這只是從醫學的角度講。若以聖人的智眼觀看,酒的過失更是無量無邊。所以《梵網經》云:「酒生過失無量。」如《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中說:佛言人於世間,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一者飲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無有上下;二者語言多亂誤;三者醉便兩舌多口;四者人有伏匿隱私之事,醉便道之;五者醉便,罵天溺社,不避忌諱;六者便卧道中,不能復歸,或亡所持什物;七者醉便不能自正;八者醉便低仰橫行,或墮溝坑;九者醉便躄頓,復起破傷面目;十者所賣買謬誤妄觸抵;十一者醉便失事,不憂治生;十二者所有財物耗減;十三者醉便不念妻子饑寒;十四者醉便嚾罵不避王法;十五者醉便解衣脫褌袴,裸形而走;十六者醉便妄入人家中,牽人婦女語言干亂,其過無狀;十七者人過其傍欲與共斗;十八者蹋地喚呼驚動四鄰;十九者醉便妄殺蟲豸;二十者醉便撾捶舍中付物破碎之;二十一者醉便家室視之如醉囚,語言衝口而出;二十二者朋黨惡人;二十三者疏遠賢善;二十四者醉卧覺時,身體如疾病;二十五者醉便吐逆,如惡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狀;二十六者醉便意欲前盪,象狼無所避;二十七者醉便不敬明經賢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門;二十八者醉便淫劮,無所畏避;二十九者醉便如狂人,人見之皆走;三十者醉便如死人,無所復識知;三十一者醉或得皰面,或得酒病,正萎黃熟;三十二者天龍鬼神,皆以酒為惡;三十三者親厚知識日遠之;三十四者醉便蹲踞視長吏,或得鞭搒合兩目;三十五者萬分之後,當入太山地獄,常銷銅入口,焦腹中過下去。如是求生難得,求死難得,千萬歲;三十六者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常愚痴,無所識知。今見有愚痴無所識知人,皆從故世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酒有三十六失,人飲酒皆犯三十六失。〔15〕又《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義》、《分別善惡報應經》與《沙彌尼戒經》等經論中均言酒有三十多種過。別說自飲酒,會有如此多過失。《梵網經》云:「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則)五百世無手。」即以自己的身手過酒器及與人飲酒,就感五百世無手之果報(指生於畜生道,如蚯蚓、水蛭等類動物),而自己飲酒其果報更是不堪設想。所以佛子要嚴護此戒,千萬別輕易毀犯,以免遭受苦果。如《佛說鬼問目連經》記載:「一鬼問言:我一生已來,頑無所知,何罪所致?目連答言:汝為人時,強勸人酒,令其顛倒。今受此報故入地獄。」〔16〕《正法念處經》卷第七中所云:自飲、教人飲酒,所感果報更是可怕。古人對於酒禍也是早有認識的。據《戰國策·魏策》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嗜酒而能亡國,似乎有點危言聳聽,然征諸史實,卻不幸而言中。如殷朝末年,紂王嗜酒,造酒池肉林,與愛妃妲己長飲終日,為政荒淫殘暴,終致亡國。又戰國時,齊宣王過於貪酒,淳于髡就勸諫說:「酒極則亂,樂極生悲。」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指出了一切酗酒者的必然結果。如現代社會,由於酒文化的繁榮,已到了無酒不成宴、無酒不盡興的地步。酒民們是:喜事喝,喪事也喝;私宴喝,公宴更喝。最終喝酒亂性而犯罪的人,不知有多少,因喝酒而家破人亡的悲劇,也是不勝枚舉。所以不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有必要少飲酒,不論你有受戒或沒有受戒,對於酒戒我們不可不謹慎。故《大愛道比丘尼經》中將酒譬之為「毒藥、毒水、毒氣,是眾矢之原(源),眾惡之本。殘賢毀聖敗亂道德,輕毀致災立禍根本」。〔17〕又在《正法念處經》卷第七中勸導:莫喜樂飲酒,酒為毒中毒。常喜樂飲酒,能殺害善法。若常樂飲酒,彼人非正意。意動法叵得,故應常舍酒。酒為失中失,是智者所說。如是莫樂酒,自失令他失。常喜樂飲酒,得不愛惡法。如是得言惡,故應舍飲酒。財盡人中鄙,第一懈怠本。飲酒則有過,如是應舍酒。酒能熾燃欲,瞋心亦如是。痴亦因酒盛,是故應舍酒。〔18〕如若持飲酒戒,就不會有如上過惡,無過即是功德利益。因不飲酒,身體就不會產生疾病,而能健康長壽。身心清寧,則能產生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質,不會被外象所迷,從而出離生死。《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云:佛言人於世間不飲酒醉,從不醉得五善。何等五:一者傳言上事,進見長吏,語言不謬誤,亦仕宦如意;二者家事修治,常有餘財;三者假借求利疾得,亦為人所敬愛。四者得上天,亦為諸天所尊重。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潔白自喜。黠慧曉事,皆從故世宿命不飲酒所致,(所以)慎莫飲酒。〔19〕因此有智者,慎勿飲酒。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引導民風民俗向善,改善、豐富中華民族的飲食結構等方面都作出了貢獻。佛教認識到酒的過患,教人戒酒,同時倡導以茶代酒,來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如佛教中的禪師們對茶的種植、焙制、烹煮,做了大量研究並予以提倡,促成了我國民間飲茶風俗的形成。茶有清心、提神、療疾、醒酒之功,百利而無一害。它作為一種健康飲料,帶著佛教戒酒的精神,融入人民的飲食生活,形成了「誠、敬、清、寧」的茶文化。它雖然無法取代酒的地位和作用,但對於改善我國的飲料構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佛教是重視般若智慧的宗教,認為通過戒酒,能使神智清楚,思路清晰,智慧明朗,對酒及酒禍有著清醒的認識。猶如智慧之舟,過去曾從茫茫酒海中救出了無數的眾生,讓他們領略到茶的清香。今天我們更應努力弘揚佛教的戒酒思想,提倡多喝茶,少飲酒乃至以水代酒,以茶代酒,為社會的凈化和人民的健康作出貢獻。參考書目:1.《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冊。2.《妙法聖念處經》,《大正藏》第17冊。3.《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大正藏》第24冊。4.《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大正藏》第24冊。5.道宣律師著:《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第8冊。6.聖嚴法師著:《戒律學綱要》,閩南佛學院教材。7.佛瑩法師編:《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南林出版社1998年版。8.勝雨比丘尼著:《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悟光精舍2000年版。9.慧律法師著:《佛說梵網經菩薩戒本講記》,高雄文殊講堂1993年版。10.李圓凈彙編:《梵網經菩薩戒本匯解》,悟光精舍1990年印。11.廣化法師著:《沙彌律儀要略集注》,南林出版社出版。12.弘贊律師著:《沙彌律儀要略增注》,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13.廣化法師著:《五戒相經箋要集注》,慈光圖書館台中凈宗學會2000年版。14.續明法師著:《戒學述要》,圓光寺印經會1996年版。15.聖一法師著:《梵網經菩薩戒略注》,泳豐印刷製品公司1994年版。16.聖印法師著:《沙彌律儀要略講解》,慈明雜誌社1985年版。〔1〕《大正藏》第22冊,第673頁上。〔2〕《大正藏》第24冊,第939頁。〔3〕《大正藏》第29冊,第77頁中。〔4〕弘贊律師:《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年版,第35頁。〔5〕《妙法聖念處經》卷二,《大正藏》第17冊,第422頁中。〔6〕《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第8冊,卷十五,第2302頁。〔7〕弘贊律師:《沙彌律儀要略增注》,第35頁。〔8〕《優婆塞戒經》卷三,《大正藏》第24冊,第1049頁中。〔9〕《大正藏》第24冊,第944頁上。〔10〕《彌十戒法並威儀》卷一,《大正藏》第24冊,第926頁下。〔11〕《大正藏》第22冊,第924頁。〔12〕《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藏》第22冊,第1019頁中。〔13〕《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卷十,《大正藏》第24冊,第1005頁中。〔14〕《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卷十,《大正藏》第24冊,第1004頁下。〔15〕《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大正藏》第17冊,第518頁中。〔16〕《佛說鬼問目連經》,《大正藏》第17冊,第535頁下。〔17〕《大愛道比丘尼經》卷上,《大正藏》第24冊,第947頁中。〔18〕《正法念處經》卷七,《大正藏》第17冊,第41頁上。〔19〕《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大正藏》第17冊,第517頁中。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TAG:飲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