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發射身後8000億市場已經開啟!

神舟十一號發射 身後8000億市場已經開啟!

Wind資訊2016-10-1712評00:00 / 02:05 彈7.4M重新播放 02分05秒 7.5M 0:00:00 上次觀看至{$min}{$sec},正在為您續播 跳過廣告 應版權方的要求,好萊塢會員無法跳過該劇廣告 廣告剩餘: 10 秒 【剩餘 則廣告】 您是尊貴的QQ會員 秒後可 跳過此廣告 詳情點擊 應版權方的要求,好萊塢會員無法免除該部電視劇的廣告,請您諒解!我知道了! 分享10廣告詳情

視頻: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時長約2分5秒

轉自微信公眾號 Wind資訊(ID:windzxsh)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這不僅是航天工業領域的一項壯舉,更開啟了我國航天軍工領域的資本新篇章。

據新華社消息,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首次參載入人飛行任務。

武平說,16日上午,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將開始加註推進劑。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武平表示,參加任務的酒泉發射場、測控通信和著陸場等系統與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適應本次飛行任務的具體要求,神舟十一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分別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

武平介紹,神舟十一號飛船入軌後,2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期間,2名航天員將按照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進行工作和生活,按計劃開展有關科學實驗。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撤離天宮二號,並於1天內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入獨立運行模式。

武平說,目前,天宮二號運行在高度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上,狀態穩定,設備工作正常,推進劑等消耗性資源充足,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神舟十一號」性能三大提升

與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這些哥哥們相比,神舟十一號有哪些不同之處呢?「神舟十一號的特點是,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神舟十一號飛船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飛船的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簡稱GNC分系統,承擔著飛船從起飛到返回的全部運動控制任務。神舟十一號飛船GNC分系統指揮羅谷清告訴記者,神舟十一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從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個過渡,需要為建造載人空間站做好準備,因此具備了這三個與哥哥們不同的特點。

飛得更高,是因為未來的載人空間站軌道位置比較高。過去,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微博)對接時,軌道高度是343公里。而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軌道高度是393公里,比過去高了50公里。這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飛行也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飛得更高對飛船的要求也更多,這意味著交會對接時飛船的控制與神舟十號不一樣,還需要連續變軌。

實驗更多,是因為這次飛行要進一步考核神舟飛船作為人員物資天地往返運輸工具的性能。任務期間神舟十一號要進行4項在軌試驗項目:寬波束中繼在軌驗證試驗、變軌控制驗證試驗、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蹤太陽功能驗證試驗和微生物控制試驗。通過這些試驗進一步驗證飛船設計功能,獲取和積累載人環境相關的飛行試驗數據。

時間更長,是因為此次任務中,航天員需完成組合體30天中期駐留任務,比神十的15天翻了一倍。在這一個月中,要保障航天員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證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飛船在駐留、應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就比過去增強了。

神舟系列飛船發射時間與乘組一覽表:

航天裝備在《中國製造2025》被列為十大戰略產業之一

國務院組織編製並於2015 年5 月8 日正式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作了整體部署,提出了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三步走」戰略目標,明確了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任務和重點,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

《中國製造2025》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需求,選擇10 大優勢和戰略產業作為突破點,力爭到2025 年達到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平。十大重點領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航天裝備主要指運載火箭,衛星、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空間飛行器,以及相關地面設備等。航天裝備水平是代表一國航天能力的核心標誌,也是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中國製造2025》中航天裝備的重點產品發展目標:

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獻禮

國金證券9月中旬發布研報稱,2016年恰逢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今年中國航天發射將突破20次,是有史以來發射最密集的一年。載人航天無疑是2016年航天發射中最受矚目事件,新一輪載人航天任務已進入發射準備階段,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計劃於9月中旬和10月中旬擇機發射;我國第一款大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將於11月首發。

我國航天運載器年發射次數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但累計發射次數與俄美差距顯著。

根據人民日報披露,截至2016 年9 月1 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飛行235 次,成功率達到95.32%。 「十二五」期間,主管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計成功發射火箭86 枚,發射成功率高達97.7%,五年間我國的發射次數、發射頻率和發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僅2015 年一年我國就完成火箭發射19 枚,並且全獲成功。經過60 年發展,目前我國火箭已具備可靠性高、發射密度高、入軌精度高的優點。

從全球航天發射情況來看,目前全球航天發射主要由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組成的歐洲太空局主導。第一梯隊的俄美髮射累計次數遠遠高於我國,我國與歐空局共列第二梯隊。據統計,2012~2013年進行的159 次航天發射中,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盟的發射量佔到了全部發射的86.8%。從整體發射總數來看,由於起步較晚,我國與俄、美髮達國家發射次數仍然差距不小。

我國在軌衛星數量僅次美國,發射頻次和數量近幾年爆發增長。

衛星數據方面,截至2016 年9 月11 日,全球共有1535 顆衛星在軌運行,其中我國在軌衛星數量為173 顆,僅次於美國。「十二五」期間,我國共計發射中外航天器138 顆,其中2015 年全年發射45 顆,衛星(航天器)發射頻次和數量均呈現爆發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年均發射數量將達到30 次。

軍工集團資產重組金礦待挖

除了事件性消息刺激外,航天軍工產業一個長期的利好就是軍工集團旗下的資產重組。

廣發證券在研報中稱,軍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的投資看點在於集團資產,尤其是集團的軍品資產注入。「十二五」期間,各軍工集團均加速了資產證券化進程,目前軍工集團A股的綜合資產證券率為36%左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考慮國家和各軍工集團推動相關資產證券化的決心,我們認為,在「十三五」甚至更遠的時間範圍內,軍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的方向不會發生變化。

從集團角度,重點關注資產證券化率具有較大空間的軍工集團的後續資本運作,例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

中國軍工集團下屬90家A股上市公司,佔A股總數的3.09%;總市值達1.85萬億,佔A股總市值的3.51%。其中從事軍工業務的上市公司約佔總數的30%和總市值的50%。中航工業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22家,總市值達5000億;其他軍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總市值則集中在1000~1500億左右。

下圖為各軍工集團上市公司2015年報數據: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在此前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田玉龍介紹,未來5至10年,全面完成我國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等重大科技專項建設任務,加快實施以火星探測為重點的深空探測工程,啟動研製我國重型運載火箭工程,加快推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路,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等航天重大項目實施,取得一批空間科學原創性成果。未來我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將實現繞火星、落火星、巡火星的「三步」並「一步」,到2020年,我國火星探測計劃將實現大跨度的挑戰。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運載火箭、衛星應用、空間寬頻互聯網三大工程將中國航天工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市場規模在「十三五」末有望達到8000億元以上。

民生證券認為:「十三五」航天高密度發射,航天板塊催化不斷:載人航天工程:2017年將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2018年前後將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探月工程:2017年「嫦娥五號」飛行器將發射並完成月球採樣返回,2018年將發射「嫦娥四號」飛行器。火星探測:計劃於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預計2018年發射高分七號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2020年前後完成北斗二號全球組網。受多個航天工程項目推動,「十三五」期間航天高密度發射。據搜狐網報道,2016年我國宇航發射次數首次突破20次,「十三五」期間,年均發射數量將達到30次左右。

商業航天項目預計投資超千億,航天板塊或迎戰略機遇期:航天領域投資回報率高,美國、歐洲多家評估機構顯示,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將產生7元至12元的回報。據2016年6月美國航天基金會發布的《航天報告》數據,2015年全球航天經濟總量達到了3353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活動佔全球航天經濟的76%,總計2460億美元,商業航天經濟規模較大。9月12日,在第二屆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航天科工發布了五大商業航天項目,預計投資超千億元,產出超千億元。受商業航天項目的推動,航天板塊或迎戰略機遇期。

版權保護聲明:騰訊財經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

如所選內容未能聯繫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bigson(微信)聯繫。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騰訊財經(financeapp)。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釣魚時身後嗖嗖的響,轉身一看後退三步!
生前身後 和珅究竟埋骨何方?
清東陵:皇族的身後世界 從一堵殘牆進入清朝2
同治皇后阿魯特氏的生前身後
「中興祖師」名留身後(2)

TAG:市場 | 神舟十一號 | 身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