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戊戌變法的幕後推手,會說英語,被罵漢奸,慈禧將他處死,外國人為他平反

一份可思、可樂和漲姿勢的品牌文化讀物

美好的事一直在這裡 歡迎持續關注和分享

作者:炳哥

他靠買官走上仕途,

被外國公使稱為北京唯一懂得洋務的政治家;

他靠辦外交成中央大員,

也因此被同僚和百姓視為「漢奸」;

他是戊戌變法的幕後推手,

差點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他遭慈禧怨恨被處斬,

外國人施壓清廷為他平反……

他就是張蔭桓。

張蔭桓影像

提到戊戌變法,我們首先會想到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他們三位正是站在歷史檯面上的決策者和參與者。

事實上,當時掌握外交、財政大權的張蔭桓(總理衙門大臣、戶部左侍郎),才是這次重大事件的幕後推手。

< 1="">

清廷高官中唯一懂外語的奇人

張蔭桓(1837~1900),廣東南海縣人,參加科舉考試一無所獲,21歲時花錢買了知縣官銜。他從幕僚做起,由於勇於任事、才大心細,獲得保舉任實缺。

1884年,張蔭桓獲慈禧拔擢,授三品卿銜,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次年,被任命為特派出使美國、秘魯、西班牙三國大臣,居留華盛頓三年。

在此期間,恰逢美國掀起排華高潮,張積極交涉,幫助華僑爭取權益。比如,洛士丙冷一地200多華人被害,張與美方就此案談判,促成被害華人親屬獲得14.77萬墨西哥銀元的賠償。

美國自由女神像舉行落成典禮之時,各國政要雲集,張蔭桓是唯一受邀的中國人。

1886年落成的自由女神像

中日甲午戰爭中,張蔭桓兩度被任命為全權大臣,與日本談判求和。

1897年,張蔭桓代表清政府赴倫敦參加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六十年慶典,被授予「聖邁克爾和聖喬治大十字勳章」。

1898年3月,張蔭桓協助李鴻章與俄國簽訂《旅大租地條約》。此外,他還經手了多筆對外重大貸款。

張辦理外交過程中「謗書盈匣」,不斷被參劾「擅權跋扈」「中飽私囊」,但慈禧對他說:「爾辦事勤能,未免遭忌,國家賴爾等輔佐,決不為浮言所動」。

張蔭桓也是多才多藝的官員,詩文自成一家,擅長作畫,時人以「冠世之才」譽之。

他會說英語,一度是清廷高官中唯一懂外語的奇人(曾紀澤去世後)。他還會使用刀叉吃飯,會玩惠斯特牌,懂得西方社交,很受外國人喜歡。

清末總理衙門大臣合影,左一為張蔭桓

除了才能卓著,八面玲瓏、善於逢迎也是他步步高升的重要保證。

翁同龢與李鴻章本是勢同水火的政敵,但張蔭桓卻能腳踏兩隻船,同時與兩人共事,且受兩人賞識。

每次從國外回來,也不忘斥巨資購買稀世珍寶孝敬慈禧和光緒帝。

< 2="">

講解西法新政,開闊皇帝國際視野

張蔭桓長期從事外交與洋務活動,是晚清少數精通世界形勢的官員之一,有「絕域使才」之稱。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評價他是「目下北京唯一懂得洋務的政治家」。

張蔭桓了解歐美各國政治經濟運作,每次出使外洋歸來,或面陳或上書,為光緒帝講述富國強兵之道。

這對年輕、意欲有所作為的光緒帝而言,不啻為久旱逢甘霖。《戊戌朝變紀聞》說:「南海張侍郎曾使外洋,曉然於歐美富強之機,每為皇上講述,上喜聞之,不時召見……啟誘聖聰,多賴其力。」

梁啟超也說:「(張)久游西國,皇上屢問以西法新政」。

光緒皇帝像

能幫助皇帝開拓視野、向皇帝灌輸國際知識的,張蔭桓之外沒有第二人,帝師翁同龢恐怕也是不能比的。

一組數字可以說明問題:戊戌年正月至四月,光緒帝13次單獨召見張蔭桓,僅三月就有6次。

這種召見頻率極為罕見,朝中大臣多有艷羨吃醋之人,參奏張「敷陳時事必有聳動聖聽之處」,但光緒帝對此充耳不聞。

我們現在已很難詳細知道君臣二人會見時談些什麼話題,揣測起來,無非如何刷新政治、增強國力。

正是在張蔭桓的強大影響下,光緒帝於1898年6月11日(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

晚年的張蔭桓

要不是他,晚清的政治改革運動不知會推遲到什麼時候。

歷史學家何炳棣評價說:「非蔭桓之先啟沃君心,則維新之論不能遽入。」

< 3="">

向皇帝推薦康有為,推動戊戌變法

光緒帝發動戊戌維新,非常依賴康有為的參與。

變法之前,康只是六品工部主事,光緒帝不可能認識他,他既沒資格直接上書皇帝(須由都察院代呈),更沒資格見到皇帝。

為什麼到了變法期間,光緒帝破格召見康有為,並授予其專摺奏事、籌備變法事宜的特權?

康有為

康有為能成為光緒帝面前的紅人,全是張蔭桓在起作用。

康、張是廣東南海縣老鄉,在清朝極為講究地緣關係的北京官場,二人關係非比尋常。康變法圖強的思想和熱望,深為張所欣賞。

張蔭桓把康推薦給光緒帝、代他呈遞奏摺,還將他推薦給帝師翁同龢,希望翁在皇帝面前也能為康美言幾句。

翁本來不認識康有為,見到康後對他的評價也不高(「策士」),但礙於張蔭桓的面子,他確曾在皇帝面前說了康的好話,並將康的幾本著作呈給皇帝。

可是好景不長,翁氏很快發現康「居心叵測」,欲與之劃清界限。為此,翁不惜當面頂撞光緒帝,以「與康不往來」為由,兩次拒絕向康索書。

翁的態度令光緒帝大為失望,宣布變法之後的第四天,即將他開缺。

何炳棣說:「非蔭桓之為有為先容,則變法之計不能驟行。」

張蔭桓手跡

< 4="">

政變中獲死罪,因外國勢力干預得免

先在皇帝心中種下變法的種子,而後向皇帝推薦維新人才,張蔭桓無疑是「戊戌變法」的幕後推手,更是不折不扣的「康黨」成員。

1898年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叫停變法,捕殺所有「康黨」成員,張蔭桓被捕,並被革職。

隨後,京城盛傳張蔭桓即將被處死的消息。考慮到慈禧對「康黨」的切齒之恨,處死張蔭桓並不令人意外。

奇怪的是, 9月26日清廷突然發布上諭,稱:「張蔭桓雖屢經被人蔘奏,聲名甚劣,惟尚非康有為之黨,著刑部暫行看管,聽候諭旨 。」29日再發上諭,將張發配新疆。

京城朝野,無不知張、康來往密切,張陡然間變身非康黨,由死罪而減為發配,其中大有蹊蹺。

不得不說,這得益於他外國朋友多。

英國公使竇納樂9月25日獲悉清廷將處死張蔭桓,立即聯絡日本公使林權助,希望設法營救。林權助還就此事進一步與正在北京遊歷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商議。

竇納樂

當晚,兩人分别致函或面見李鴻章,要求李立即告知榮祿,讓榮祿次日晨轉告慈禧,稱如果張氏被殺,將導致「列國干涉」,「引起很壞的結果」。

這無異於一種恐嚇,但慈禧忍下一口惡氣,接受了英日的要求,從而留得張蔭桓老命。

< 5="">

被罵「漢奸」,最終難逃殺身之禍

張蔭桓被押往新疆時,他的內心是輕鬆的,首先因為被赦免死罪,其次因為他覺得在新疆待上兩三年,風聲一過,外國友人幫幫忙,慈禧必有恩旨,他就可以返京。

基於這種自信,一路上他氣宇昂然,架子很大。地方官也相信他不久就可以回京,不把他當罪犯,以欽差視之。

不承想,張蔭桓打錯了如意算盤,他戍邊僅一年多,義和團運動興起,一切外國人以及與外國人有關聯的中國臣民,都被仇視,甚至被殺戮。

八國聯軍抓獲的義和團員,用辮子連在一起

張蔭桓這樣一位多年從事外交、洋務的高官,自然成為打擊的對象。他不僅沒有獲釋的可能,處境反而更加糟糕。

其實,張蔭桓背負「漢奸」之名已有多年,「朝士皆恥言西學,有談者詆為漢奸,不齒士類」,「朝中守舊諸大臣皆忌之,……呼張為漢奸」;在被押赴新疆的途中,百姓也罵他是漢奸。

更讓慈禧耿耿於懷的是,張始終不渝地站在光緒帝一邊。

1902年慈禧「迴鑾」途中經正陽門瓮城,向圍觀的外國人揮手示好

慈禧對他的新仇舊恨糾結在一起,再加上以排外為能事的端王載漪的鼓噪,1900年7月慈禧降旨:「已革戶部侍郎張蔭桓,著即行正法。將此由六百里加緊諭令饒應祺知之。」

饒應祺,新疆巡撫,張蔭桓之門生。有私家筆記記載說,諭旨傳到迪化(今烏魯木齊)時,饒應祺正陪張蔭桓吃午飯。張看到後,面不改色談笑自若。

飯後,張為陪伴在身邊的子侄畫了兩幅扇面,接著穿戴整齊,引頸就戮,時年64歲。

臨死前數月,張蔭桓出迪化北門為兩廣同鄉掃墓,賦詩道:「憂時倍觸瀧阡淚, 去國惟期社稷安。」身為流放的罪臣,他心裡仍憂國傷時。

張死後,慈禧並沒有獲得清凈。她所依恃的義和團終究扛不住列強的槍炮,清廷不得已求和。

議和期間,美國駐華公使和英國駐華公使先後照會朝廷,要求「將張蔭桓一切罪名開除,賞還原銜,追予謚典」。

清政府於1901年12月29日發布上諭,「已故戶部左侍郎張蔭桓,著加恩開復原官,以敦睦誼」。

「以敦睦誼」一語,明顯透露出為張平反源自外國的壓力,難怪有人說:「此種詞令,著於諭旨,國家體面何在?」

推薦閱讀:

變與不變的哲學 | 戊戌變法120周年
翟從海:戊戌變法的文化誤區
溫故知新:歷史上的戊戌年
秦嶺:古籍中的「戊戌變法」

TAG:外國人 | 英語 | 變法 | 漢奸 | 戊戌變法 | 被罵 | 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