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19 從焙火工藝談岩茶
從焙火工藝談岩茶
做青與做焙
配茶:奇蘭
奇
蘭
奇蘭以香高著稱。大多數時候我們喝到的奇蘭,香雖高但浮,水雖柔但薄。本款奇蘭卻是茶湯醇和,香水相融。小編喝下,心頭一驚,從前對奇蘭的平平印象就地被刷新了。
武夷岩茶的製作有兩項最重要的工序:做青與做焙(即焙火)。早些年,做焙師傅的工資不及做青師傅,兩方經常抬杠。做青的師傅認為,只要青做得好,茶怎麼焙都無所謂,而做焙的師傅卻堅持,只要火焙得佳,做青好壞都無關緊要。實際上,做青與焙火兩道工序,一頭一尾,皆十分重要。好的焙火可以彌補做青的不足,而一款茶如果能兼有好的做青與好的焙火,其工藝不敢說百分之百,也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是極佳的了。
看天做茶
岩茶采青最適宜的時間是晴天的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之間,露水青不採,雨天不採,下午三點以後不採。
露水青不採:
露水附在茶青上,寒氣入骨,這樣的茶青,即使是非常高明的制茶師傅也是很難做透的。
下雨天不採:
同理。不過到了採茶的季節,很多時候即使是下雨天也不得不採茶。
下午三點以後不採:
午後茶青經過太陽暴晒,葉張含水量不足。這樣的茶青,可能可以通過工藝把茶葉的香氣做出來,但也很快就揮發掉了。
岩茶的採摘標準是三葉一心。早年岩茶製作,采青當晚便會將茶青梗片分離,可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麼做了。
茶會現場
看茶做茶
岩茶製作要根據茶青的葉張大小、厚薄而進行相對應的調整。皮厚的茶耐做,皮薄的茶不經做。就像人一樣,體質好的人耐力佳,跑上千米也面不改色,體質差的人體力次,跑個百米就氣喘吁吁了。一般情況下,葉張較大的品種,如佛手、老樅水仙,做茶時間較長;而葉張相對較小的品種,如奇蘭、雀舌,做茶時間相對會短一些。
做茶的時候,制茶師傅要調動所有的感官,細緻地觀察茶青的變化,精準地調整茶葉的製作細節。劉清先生說,他曾跟一位質監局的朋友分享焙茶心得,對方說茶焙到一個臨界點,就好像有一層膜一樣,把茶葉和空氣阻隔開來,後來他於焙茶過程中仔細觀察,發現果真如此:茶葉焙到某個階段,水汽是無法進入茶葉的,但是那個階段之前和過了那個階段之後,水汽就又可以進出茶葉了。可見,手工制茶之所以優於機器做茶,也是在於這種實時的把握與精準的控制。
認真筆記的師妹
表情嚴肅的師弟
因茶施焙
焙火是岩茶製作的核心技術。岩茶從鮮葉到毛茶只需24小時即可完成,而焙火精製卻要耗時數月。岩茶焙火要也要看茶焙茶,因茶施焙。根據不同的茶青和想要達到的不同品飲效果,在焙火方式(炭焙與電焙)、焙火時長、焙火溫度、焙火次數等上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因此也就有了輕火、中火、中足火、高火等不同焙火度的劃分。這些劃分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比如席上的這款奇蘭,根據不同人對焙火度的理解,就可以歸於中火或中輕火兩類。
一般來說,底子好的茶葉更經得起焙火。而焙火次數越多的茶葉,也往往反映出制茶者對此茶相對更高的期望。劉清先生比較偏好足火茶。足火茶不傷身,喝起來帶勁,也更耐存放。而岩茶焙足火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要起蛤蟆背。但蛤蟆背不是工藝到位的岩茶的唯一標準,電焙可以有蛤蟆背,150℃兩小時的急火茶也可以有蛤蟆背。
圖中葉張一點一點凸起像水泡似的就是蛤蟆背
茶是最不會騙人的,人怎麼對茶,茶就會怎樣回饋給人。有些制茶人先機器焙茶,最後再炭焙,以為人神不知。實際上,機器焙茶所帶有的鐵皮味,老茶客一入口就知道了。
席上一位師妹提問,兩道火、三道火和四道火的岩茶口感有何不同,劉先生笑著回答——「都在杯子里」。不過,先生提醒大家,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偏好和品飲舒適度來選擇不同焙火度的岩茶,但是急火茶不要喝。傳統工藝的岩茶,焙火溫度最高大約在110-120℃。急火茶用高溫急火,以求速成。那種茶喝起來既上火又傷胃,傷了身還傷心(因為喝不到對的茶,所以傷心),還是避而遠之的好。
傳統工藝與新工藝
配茶:2016年老樅水仙
老樅
水仙
劉清先生為大家帶來的第二款茶,是一款2016年的老樅水仙。沸水衝下,老樅特有的粽葉香就撲面而來,品飲,茶湯甘醇可口,滑潤通透,茶氣十足。
肉桂與水仙
劉清先生指出,喝武夷岩茶,如果能把水仙和肉桂喝明白了,就算是進了武夷山的山門了。這麼說看似容易,實則不然。就比如人們常說的「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一語。水仙的水體更醇和更綿柔,水路比較寬,回甘非常好,而肉桂則香高而收斂性較強。尤其是特別好的肉桂,喝下去感覺有小針在扎舌頭似的。(有的人一喝到那樣的茶就認為不好,其實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欣賞。)但是如果僅僅憑此來分辨肉桂與水仙,就有可能掉進坑裡去。因為,當茶葉上到了一定的檔次,品種特徵反而不那麼明顯了。如牛欄坑的水仙,其霸道不亞於肉桂;而好山場的肉桂,其醇和也不遜於水仙。要真的能喝清楚肉桂與水仙,並非易事。
什麼是「水路寬」?
「水路寬」的茶葉,茶湯入口,感覺口腔是打開的,綿柔舒適。而「水路窄」的茶葉品種,如肉桂,喝下去口腔感覺是緊緊的,收斂性強。不過「水路窄」並不是一個缺點,只要茶湯能往下走,雖窄無妨。這樣的茶反而勁道十足,喝起來十分過癮。
水中求香,香水合一
本次茶會品飲的第一款茶奇蘭香比較高,但與這款老樅水仙比起來,香也顯得略微有點飄。老樅水仙的香氣更為沉穩。劉清先生說,他在焙茶的時候,力求把茶葉的香氣沉到茶湯之中去,努力達到香水合一。水中求香,香氣不會那麼高揚,但是更為內斂,也更耐回味,這種香氣風格正好應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含蓄、不張揚的個性。
左為奇蘭葉底,右為水仙葉底
當今市場,各路輕火茶風行。與傳統足火岩茶相比,焙火較輕的茶因為香氣較高、湯色金黃而更受普通消費者推崇。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劉清先生依然堅持古法,製作傳統的「足火茶」。劉先生感慨,他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因循守舊或是泥古不化,實在是從事岩茶製作時間越久,鑽研越深,越是體會到傳統工藝的獨到。在他看來,岩茶著實是難以創新,因為古人已經把該研究的研究透了。或許今人可以在傳統工藝基礎上有微調,以期獲得一點改進,但是要想有突破性的進展,幾乎是沒有可能。說到此處,先生舉了岩茶焙火時蓋灰的例子,為什麼用灰而不用別的東西,這種選擇決不是隨意的。灰沒有重力,又能通透,既能讓火上來,又不會影響火的功力。市場上流行的各種新工藝,雖是一時之熱,但與傳統工藝相比,實在是相去甚遠,會喝茶的人一喝就喝出來了。
「鱔魚黃」與「大師綠」
傳統工藝的「足火茶」葉底偏黃,與鱔魚的顏色相類,人們稱之為「鱔魚黃」。而現在市場流行的茶,包括很多所謂的「大師茶」,葉底不但不黃,而且還偏綠。這種綠色的一般是新工藝岩茶。這種茶焙火很輕,甚至基本不焙火。
小編插嘴
焙火之所以叫焙火,是焙的時候茶葉要吃到火。如果火沒有入茶,即使是擺開炭坑裝上竹簍焙了茶,也只能算得上是乾燥了而已,並非工藝意義上的焙火。然而,焙火作為武夷岩茶的核心工藝,必然不會有人承認自己的茶葉是不焙火的,於是就出現了「走水焙」、「乾燥焙」等名詞來掩人耳目。事實上,所謂的「走水焙」、「乾燥焙」,就是不焙火。
「鱔魚黃」葉底
「大師綠」葉底
(本圖取自互聯網)
這種偏綠的葉底是如何做到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鐵觀音。傳統的鐵觀音也是炭焙的,湯色如岩茶一般,可是為了迎合市場,出現了空調做青技術,鐵觀音就越做越綠,香也越做越飄。正常做青應是常溫在室內,使茶葉慢慢走水,一有水汽,就立即排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茶葉慢慢氧化,葉子也就由綠變黃。而空調做青利用空調人為製造低溫環境,使得茶葉不能正常走水。這樣做出來的茶,省時省力,又碧綠清香,很得消費者的青睞。小編想起上學期的鐵觀音專場,茶社一位前輩師兄形容這種鐵觀音為「綠葉白水泛寒光,如在胃上剮一刀」,可謂十分貼切。
小編插嘴
鐵觀音相關內容,參見茶社往期推文:
《茶會總結丨知根知味 鐵觀音專場(上)》
《茶會總結丨知根知味 鐵觀音專場(下)》
空調做青技術使得鐵觀音一度在市場非常流行,然而也造成了鐵觀音如今的衰敗。近兩年鐵觀音有了回歸傳統的趨勢,然而又有無良商家將前幾年賣不掉的茶,用電烤箱似的焙火機器加一道急火,做成傷火茶甚至「一包炭」,打上「回歸傳統」或者「陳年老茶」的旗號繼續牟利,想起來也是令人怕怕的。
傳統炭焙鐵觀音
「清香型」鐵觀音
(本圖取自互聯網)
「清香」與「臭青味」
有的人可能有疑問,新工藝的烏龍茶碧綠而清香,批評它綠是因為發酵度焙火度不夠,喝多了會傷胃,可是為什麼要去批評它香呢?難道香不是一件好事嗎?實際上,香與香是有很大差別的。
制茶的季節,做青的時候,去到任何一家茶廠,客還未至,香已出迎。那盈盈滿室的「清香」,在傳統制茶人那裡有個俗稱,叫「臭青味」。為什麼叫「臭青味」呢?因為那種所謂的香,只是茶葉走水過程中散發出來的青味,並不是茶葉的本香。那種香,連茶葉皮里的香都不算,更何況在皮里的香之外,還有茶葉骨子裡的香。然而,現代人喝茶,求香不求水,求香之時,也是求揚不求抑,很少有人能去欣賞茶葉的真香本味。
存茶與老茶
配茶:2008年老樅水仙
老樅
水仙
最後出場的是一款2008年的老樅水仙。與2016年老樅水仙相比,這款茶湯色更深,為茶葉在儲存過程中慢慢轉化所致。與前一款水仙的滿室樅味相比,此茶已經有了些微的葯香,茶湯入口也更為飽滿順滑,更有韻味。
岩茶與生普、白茶等一樣,也是值得存放陳化的。劉清先生從很早就開始有意識地存放岩茶,並存有相當數量、不同年份的老岩茶。之所以要存放岩茶,一是為了日常品飲與茶友交流;二是隨著氣候變化與環境惡化,茶葉的穩定性在下降,品質也不如從前;三也是出於經濟上的考量,好茶存放下來,會有相當的升值空間。
什麼樣的岩茶適合存放?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茶底要好。一般來說,正岩茶底子好,適合存放,工藝到位的話可以越放越好。而外山茶底子不好,隨著時間的流逝,其香氣會揮發,滋味會減弱,越存越差。好的正岩茶即使放上一定的年份、茶葉返青了也沒關係,只要回爐一焙火,就會妙不可言,有些甚至可能比原來還好。而外山茶則不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會越放越空,渣渣放上個幾十年,只不過是變成陳年老渣渣而已。
有了好的茶底,還需要配以好的製作工藝。劉先生一直推崇傳統工藝,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只有傳統工藝的茶才經得起陳放。有些茶客試茶時覺得清香怡人,把茶葉買回家卻不復有香。或者是剛買回家時妙不可言,過了幾個月就苦不堪言。遇到這種情況,茶客往往會檢討自身,是不是沖泡的問題,是不是存放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就是茶葉本身的問題。那些所謂的新工藝,或者一些偷工減料的茶,本來就是經不起時間的檢驗的。做工不到位,只會越放越失望。
左為2016年老樅水仙,右為2008年老樅水仙
怎樣存放岩茶?
岩茶儲存最重要的就是要密閉,隔絕水汽。因為只要水汽進入,茶葉就會發生轉化。即使是日常品飲,也希望取完茶葉在短時間內就封口。講到這裡,劉清先生與大家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某茶友存岩茶,每到七八月份,都要將存茶的袋子捅幾個洞,以便茶葉透氣。聽罷,席上的一位師弟馬上很應景地補充道:「老師說的那個人我知道,他家的茶返青還蠻嚴重的。」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這款老樅水仙喝到尾水,山場氣息表現得十分明顯,可見岩茶陳放之後也是十分厲害的。只要是好茶底好工藝,其香其水,就是真香真水,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讓人失望。
好茶喝到尾水,茶會也進入了尾聲。同學們放下拘謹,七嘴八舌地向劉清先生請教開了:岩茶的山場氣息、機器茶與手工茶、岩茶的拼配、新手買岩茶小tips等等問題,不一而足。
邱碩與劉清先生
任寒山與劉清先生
最後,這次茶會的總策劃、景行組的負責人邱碩同學代表茶社,為劉清先生奉上了一份小禮物:鈞齡手抄茶詩一首,表達了茶社同學對劉先生的尊敬與感謝。
石碾輕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宋·林逋《茶》
撰稿:徐千懿
攝影:楊至軒
王汝佳
謝清露
王 鵬
審稿:邱 碩
編輯:徐千懿
工作
團隊
· 茶會總籌:邱碩
· 茶會主持:邱碩
·主 講:劉清老師
· 茶席席主:劉清老師、陳鈞齡
馬超、陸曉敏
· 茶席助泡:邱碩、陳琪、謝清露、陳召龍
· 會場導引:楊至軒
· 攝 影:楊至軒、王汝佳、謝清露
王鵬
· 會場服務:陳鈞齡、陳琪、謝清露
陳召龍、任寒山
· 記錄整理:徐千懿
北大茶學社
公眾號 ID: pkutea
我們的分組
景行|周行|微行丨第四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