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筆記 | 讀通鑒論:秦始皇(1)

《讀通鑒論》是王夫之畢其一生心血,從69歲開始動筆寫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論。借引司馬光《資治通鑒》所載史實系統地評論自秦至五代之間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分析歷代成敗興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總結經驗引古鑒今探求歷史發展進化規律,尋求中國復興的大道。

卷一·秦始皇

1.兩端爭勝,而徒為無益之論者,辨封建者是也。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為而為之。

秦國統一天下後,廢除了周代的分封制,推行郡縣制。秦之後的各朝各代大都沿襲了郡縣制,所謂百代皆行秦政制。但歷史上長期有爭論:究竟是封建制好,還是郡縣制好?

其實爭論是沒有意義的,郡縣制實行了兩千多年,古今上下皆安,這是大勢所趨。上天一定要讓國家有君主,不想這樣也不行。

國家有君主,就如同天上要有太陽,人要有大腦一樣。天上沒有了太陽,地球上的生物就會系統紊亂,整個生物圈也會隨之崩潰。人沒有了大腦,行為就會混亂。

人要有大腦,國家要有君主。見過天天沒事換大腦玩的人嗎?當今之世,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國家每四年換一個大腦,這樣合適嗎?各個器官輪著當,手來當大腦,手下去了,腿來當,換來換去,何時才有個安定?正確的做法是:手,扮演好手的角色;大腦,做好大腦的工作,誰的工作做得不好,我們治理誰。

一個國家沒事換自己的大腦玩,還讓身體的每個部分來投票,得票多的當大腦,這簡直是把國家治理當成小孩子過家家。這種觀念,在近百年的人類歷史中,居然成了唯一的政治正確,實在可笑。

還有的國家,動不動就發動全身的器官、組織,來彈劾大腦,無聊至極,就像一個人,天天用手狂抽自己的臉,還美其名曰這是監督,這不是監督,這是抽風。

2.安於其位者習於其道,因而有世及之理,雖愚且暴,猶賢於草野之罔據者。如是者數千年而安之矣。

長期作君主的人,必然會精通帝王之道,熟悉治國理政,所以就有了世襲制,即便世襲皇位的兒子愚蠢粗暴,但也要比鄉野中的草寇強很多。這樣的制度,已經延續了數千年。

帝王不是你想當,相當就能當。今天真給你個總理的職位去當,不一定能當好。要成為國家的君主,必須精通聖王之道,稱職的帝王從小要經過嚴格的學習,一步步熟悉工作,最終承襲帝位,教化百姓。

世襲制不是完美的,君主的兒子也可能不稱職,是個混蛋,非聖非賢,這樣的君主會把國家治理得烏煙瘴氣,那等待他的也是被推翻的結局,歷史上的夏桀,周幽王就是這樣的下場。

中國古代社會之所以有農民起義,也是因為國家糜爛,或者是君王非聖非賢,殘暴無道。農民暴動,推翻政權,一時間國家社會會陷入動亂,但這比起年年諸侯混戰,給人民帶來的疾苦,這種世襲君主制要好得多。

郡縣制:君主唯一,長期天下太平,短暫混亂戰爭;

分封制:王國遍地,如春秋戰國那樣,戰爭就沒停止過,長期混亂,短暫和平。

3.選舉之不慎而守令殘民,世德之不終而諸侯亂紀,兩俱有害,而民於守令之貪殘,有所藉於黜陟以蘇其困。

與郡縣制配套的是選舉制,選舉制用不好,選出來的地方官就會殘害百姓。而封建制,世襲的諸侯王如果不能始終如一,恪守禮法,那麼最終會導致天下大亂。兩者都有弊端,相比而言,選舉制更好些,選出的官員殘暴,百姓還可運用罷免的手段減輕災難。

選舉制,系統有漏洞,但打個補丁就能修復;封建制,是系統上的大漏洞,是頂層設計上出了問題,縫縫補補不管用。

君主制:國家有一個穩定的核心,領導教化天下百姓。

郡縣制:地方聽從中央,大腦指揮四肢。

選舉制:國家選拔優秀的人才,治理國家;地方上選出優秀的人才,管理地方。

4.郡縣者,非天子之利也,國祚所以不長也;而為天下計,則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郡縣制對天子不是十分有利的,秦後實行郡縣制的各個王朝,存續的時間不算太長,比不了夏商周三代。但是從整個天下的角度來考慮,郡縣制的弊端要遠遠小於封建制。

郡縣制:身心一體,手腦協調,和諧統一。

封建制:各自為心,相互征伐,混亂無序。

5.世其位者習其道,法所便也;習其道者任其事,理所宜也。法備於三王,道著於孔子,人得而習之。賢而秀者,皆可以獎之以君子之位而長民。

世襲爵位的人諳熟治理之道,政令法規能夠延續;諳熟治理之道的人能把本職工作做得很好,這理所應當。法完備於三王時代,道闡明於孔子之教,後人都可以去學習。

賢而秀者,是那些通曉了聖賢之道的人,國家可以獎勵他們君子的地位,讓他們來教化一方百姓。

不是說庶民世世代代都是庶民,聖人之道人人可得而習之,掌握了聖賢之道,有志於治理國家,那自然可以從庶民中脫穎而出,成為治國之才。

6.屈其道而與天下靡,利在而害亦伏;以其道而與天下亢,身危而道亦不競。君子之道,儲天下之用,而不求用於天下。

君子之道,不是說一定要、非得要施用於天下。用或是不用,要看具體的時機。天下無道,硬要行大道與之相抗,那樣就將自身處在危險的境地,而大道也不能弘揚。相反,放棄了大道而與之同流合污,雖然能短暫地獲得利益好處,但是也埋下了災禍之根。

那麼君子應該怎麼辦:儲天下之用。天下無道,就把大道儲存在自己的身上,把文明的火種保護好,看管好,就像一個硬碟,先把文化保存下來,傳承下去。等時機到來,撥亂反正,弘揚正道,天人合發,縱橫馳騁。

7.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於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諛也。托國於趙高之手,雖中主不足以存,況胡亥哉!

秦始皇締造的大一統的秦國,國祚短暫,是有諸多原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他不善察人,不是說秦始皇不能夠明察,而是他太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話,臨終時,居然把國家託付給了宦官趙高,即便是中等水平的君主估計也不能夠保存國家,更何況是頑劣無知的胡亥呢?

當年橫掃六合,氣吞萬里的大秦帝國,因始皇帝的離世,而很快地崩潰掉了。可見托國與誰,是一件極其要緊的事。秦國十幾代人、幾百年間創立的家業,讓趙高胡亥,幾年就給他敗光了,真是令人嘆息。

《訴衷情》

當年忠貞為國籌,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竟,身軀倦,鬢已秋。

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微信號:teacher361
推薦閱讀:

萬曆皇帝的墓都挖了 為什麼不挖秦始皇的墓
如果給秦始皇一個地球儀,再告訴他秦國的範圍,結果會怎麼樣?
秦始皇一生被刺殺過多少次?
秦始皇陵(中)
秦始皇雲夢祭舜的難言之隱

TAG:筆記 | 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