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攪動大國格局 美國的盟友塌方式崩潰

中英攪動大國格局美國的盟友塌方式崩潰

(2015-10-25 08:56:10)

英國對華政策的實用主義轉身

  在習主席對英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前夕,中英雙方有關打造兩國關係「黃金時代」的超常規表述,再加上媒體對英方接待規格事無巨細的報道,使得這次訪問先聲奪人,格外引人注目。聯想到不久前習主席訪美期間中美既合作又鬥爭的常態,人們不禁要問,此前將英美「特殊關係」視為外交政策基石的英國,這次為何不與美國共進退,而公開宣稱願成為中國「在西方最好的夥伴」?英國對華外交大轉身的背後有哪些考量?

  重新以「國家利益」為核心

  就在3年多前,中英關係曾因卡梅倫首相會見達賴而遇冷。在那之後,英國認識到中國在原則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主動做了不少促使兩國關係回暖的努力。今年以來,兩國關係更是進入發展的快車道。3月初,威廉王子帶著英國女王的親筆邀請信訪華。同月,英國宣布申請加入由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投行,成為首個這樣做的西方國家。9月下旬,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到訪中國。期間,他訪問了新疆,為英國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發出明確信號。他還向中方開出了希望引人中國企業投資的「訂單」,其中包括核電站、高鐵等基礎設施項目。

  英國對華外交如此大幅度的轉身,讓人有些眼花繚亂。連英國國內也有很多人對政府突然將人權話題擱在一邊,而與中國進行如此深度的經貿合作感到不解。但其實,一國外交政策「突變」的背後,有其內在的邏輯性和必然性。

  在英國內部,有關外交政策的辯論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過去十多年中,無論是在政府內部,還是英國學界,對英國的外交政策多有批評之聲,指責其缺乏「戰略思維」,沒有以英國自身的國家利益為核心。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英國接連捲入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等地多場戰爭或軍事行動。經濟上的負擔,不斷上升的軍隊傷亡數字,再加上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都使英國國內要求從海外收縮、削減對外援助的聲音不斷增大。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些以「人道主義干涉」、反恐或是推廣西方價值觀為目的的海外軍事行動,真的符合英國自身的國家利益嗎?

  另外,英國一些學者還指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英國一直將與美國的「特殊關係」作為外交政策的基石,但兩國在諸如氣候變暖、國際刑事法院等一些國際事務上的主張並不一致。而且,跟著美國參與的一些軍事行動,很難證明其合理性。比如,美國當初以消除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戰爭,但這種武器後來被證明根本就不存在;而在參與美國人領導的反恐戰爭後,英國人發現,國內的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因素反而還增多了。而在那些被西方「解放」的國家,像伊拉克,長期的亂局使得那裡的「人道主義災難」還在加重。

  因此,英國國內近些年日趨主流的觀點是,在制定外交政策時,英國應回歸傳統,即重新樹立「國家利益」的核心地位,從而擺脫過去那種將國家利益與國際義務或美英特殊關係捆綁在一起的做法。

  實際上,「國家利益」向來被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學派視為外交的終極目的。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默斯頓的那句——「國與國之前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至今仍被當作國際關係中的至理名言來引用。

英國外交從「典範」到跟班

  具有諷剌意味的是,今天的英國外交被指缺乏「戰略思維」,但在歷史上,英國外交的波譎雲詭、縱橫捭闔,一度被許多現實主義學者視為典範。在19世紀,英國奉行「光榮孤立」政策,從歐洲大陸的權力均衡現狀出發,總是選擇站在勢力相對較弱的一方,以確保歐洲大陸不會出現一個佔主導地位的霸權國家。對當時的英國政治家在結盟時的「不感情用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在其著作中讚賞有加。

  但到了20世紀,英國外交逐漸失去了自身的自由度。二戰結束後,世界很快陷入東西方兩個陣營的對立。在冷戰的大框架下,英國在制定外交政策時主要基於對安全事務和對盟友的義務來考慮。根據英國近期解密的文件,就連1982年的馬島戰爭,英國政府的出發點也並非是自身的國家利益,而主要是為了整個西方與蘇聯陣營的對抗。

  布萊爾領導的工黨1997年上台後,新工黨在外交上的一個突出特徵便是,將國家利益與推廣英國的價值觀、履行國際義務糅合在一起。時任外交大臣庫克在上任後的首次演講中宣稱,「安全、繁榮和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顯然屬於英國的國家利益;而在國際上推廣我們的價值觀和提升對自身的信心,同樣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庫克的繼任者斯特勞在2003年則宣稱,「放棄推翻薩達姆政權,不僅是對英國國家利益的背叛,還是對我們這些國際主義者的價值觀和信仰的背叛。」正是在上述外交思想指導下,英國在這一時期不僅參加了多場在海外的軍事行動,還成立了負責對外援助的國際發展部,對一些國家實行武器禁運,並對外發表年度人權報告。

  2010年的英國大選後,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雖然卡梅倫政府試圖與工黨的外交政策保持距離,明確提出要實行更加「實用主義」的外交,並更多地考慮英國的「國家利益」。但與此同時,卡梅倫又宣稱自己是一個「自由的保守主義者」,其中的「自由」意味著他認為英國應該積極地介入世界事務,努力推廣人權和民主這些價值觀;而「保守主義者」則意味著他主張英國在參與國際事務時,應該更加謹慎和現實。

  正是從上述「自由保守主義」的理念出發,2011年,英國參與了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行動;2012年5月,卡梅倫不顧中方的抗議正式會見達賴;2013年,卡梅倫政府呼籲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但被國會以不符合英國國家利益的理由拒絕。

  然而,經濟及財政上的壓力和國內的質疑聲,使得卡梅倫政府開始對上述外交政策進行調整。在今年5月的大選中,保守黨獲得半數以上席位,得以單獨執政,從而也可擺脫自由民主黨的掣肘。自此,卡梅倫似乎也從一個「自由的保守主義者」,兌變為單純的「保守主義者」,在對華外交上的務實做法,便是其中的突出表現。

嚴峻現實逼出的實用主義

  除了外交理念上的轉變,英國對華外交的實用主義,更與英國當前比較嚴峻的政治和經濟現實有關。

  首先,多年的國際干涉和前幾年的金融危機,使英國政府債台高築,政府債務與GDP的比率今年達到高峰,國內一些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缺乏資金支持。這也是為什麼保守黨在贏得5月的大選後,將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作為優先政策。而中國的資金正好可以解決卡梅倫政府的燃眉之急。用卡梅倫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採訪時的話來說,「我們鼓勵投資,而現在中國對英國的投資高於任何其他歐洲國家。」據估計,在從今年起的10年內,中國對英國的投資可望高達1050億英鎊(約合1萬億元人民幣)。

  目前,英國16個核電站中的15個,到2023年前都需要報廢,而重新修建核電站又是一件極其費錢的事。中國此次可能參與建設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此前由於資金不到位而處於停頓狀態。同樣,英國北部地區也極需大量的基建投入,這次中英正在談判的連接倫敦與北部的高鐵項目,無疑有利於英國北部地區的發展。因此,儘管國內有聲音認為,將高鐵、核電站這樣一些涉及一國安全的項目交由中國來投資,可能會危及英國的國家安全,但卡梅倫政府仍然將中國列入了主要的投資來源國。不過,一些項目可能還需要英國國會的批准。

  除了經濟上的原因,英國目前還面臨著身份認同以及適應新的世界格局等一系列難題。2014年的蘇格蘭公投,特別是定於2017年末舉行的就英國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使得英國人對自身的身份認同受到挑戰。英國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以英國目前的國力,已很難同時做一個「歐洲主義」和「大西洋主義」的國家;或者在強調自身主權的同時,還滿世界去推廣民主和人權。同樣,在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下,特別是面對中國的崛起,英國有必要根據自身的地位來重新調整其外交戰略。英國倫敦亞非學院教授邁克爾.霍克斯(Michael Hockx)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就認為,中英此次走近的一個原因是,英國利用了中美在網路安全、南中國海等問題上的不和,而在中美之間插上一腳,趁機加強與中國的關係。

  由此看來,卡梅倫政府對華外交大轉身的背後,有此前政策失敗、國內要求重新考慮英國自身國家利益思潮的原因;有保守黨單獨執政、英國國內政治形勢發生變化的推動;還有國內外紛繁複雜的政治、經濟形勢的裹協。雖然這一政策在英國國內可能一時半會兒會遇到一些阻力,但用習主席行前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的話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也完全符合英國自身的長遠利益。

英國「轉向中國」令美國不爽

外媒稱,9月,就在習近平訪美之前,奧巴馬警告說,他準備就網路攻擊制裁中國。他發出的嚴厲信息與英國在中國領導人本周造訪前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圍繞此次訪問,官員們就中英關係是否已進入「黃金十年」或「黃金時代」爭論不休。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道,美國和英國都為歡迎中國領導人準備了適當的慶典。但華盛頓的中國專家說,在其他幾乎所有方面,這兩個大西洋盟友對待中國這個崛起的太平洋強國都不甚相同。

  報道稱,美國歐亞集團亞洲部負責人、奧巴馬前首席亞洲顧問麥艾文說,英國的對華方式是錯誤的。

  他說:「對於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如果在處理對華關係中存在某種起碼的常識,那就是如果你屈服於中國的壓力,那必將招來中國更大的壓力。倫敦在玩一場危險的戰術遷就遊戲,希望換取經濟利益,但這可能在日後導致更多問題。」

  美國試圖達成一種平衡:一方面要構建具有建設性的對華關係,另一方面要在網路攻擊、南海等問題上懲戒中國。但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和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卻被指責背棄原則以促進貿易,爭取中國的投資。

  報道稱,奧斯本最近說希望在對華關係上「冒險」,華盛頓認為這是為了經濟利益姑息中國。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專家湯姆·懷特說:「令人擔憂的是,他們已發出這樣的信息:商業和經濟合作是指導英國對華政策的唯一標尺。」

  美國擔心英國的「荷蘭化」——即減少國防開支,在國際舞台上退到無足輕重的地位而放棄對影響力的追求——官員們尤其擔心英國對中國的立場。

  英國外交部否認了英國為貿易而犧牲原則的提法,稱英國政府「承諾將就人權問題與中國對話,大臣們也將繼續與相應的中方官員提出這方面的關切」。

報道稱,今年3月,奧巴馬政府抨擊英國「不斷姑息」中國,美英關係因此受損。這種指責是源於英國幾乎沒有通知白宮,就宣布自己將成為首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七國集團成員。這個借貸機構由中國發起建立,目的是對抗世界銀行與亞洲開發銀行。

  美國一位前政府官員說:「讓我們不高興的是,他們幾乎沒有與美國進行任何磋商就加入了。英國不僅暗中破壞了美國的利益,而且暗中破壞了整個七國集團的利益。」

  報道稱,英國的立場與2012年相比是一個轉折。當時,卡梅倫會見了達賴,導致中國在接下來的一年多一直排斥英國官員。一位前美國高官說:「中國人非常有效地對英國採取了強硬方式。英國最高層進行了重大反思,決定要儘可能發出一個信號,表示要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這是一種相當違背英式風格的做法。」

  中情局前高級中國分析師克里斯·約翰遜也質疑英國的方式,但他說,與美國相比,英國在跟中國打交道時處於劣勢,因為「奧巴馬可以站在習近平身旁對他說他在哪些方面很糟糕,英國領導人卻不能這麼做」。

  但他也說,英國在尋求中國投資時也得小心。他說,中國正在推進毛澤東當年所說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這指的是中國公司開始進入關鍵行業。

  新美國安全中心專家帕特里克·克羅寧說,英國需要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謹慎地保持平衡,當中國瞄準能源、電信和金融領域時尤其如此。

  報道稱美國國會一名議員說,美國擔心英國就維護國際準則而言沒有充當強有力的盟友,這在美國準備質疑中國在南海爭議水域的領土聲索時尤其重要。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0月21日報道,通過向中國投資敞開大門,英國可能削弱西方聯盟。

  英國向中國的大轉向將在本周晚些時候得以慶祝,屆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造訪曼城俱樂部的體育場。看來即將引起地緣政治小幅改變的是足球,而不是美國全國籃球協會(NBA)的籃球,這進一步表明北京正在遠離美國而向歐洲靠攏。

  報道稱,中國國家主席對英國國事訪問的盛況表明,英國現在將寶押在中國的長期崛起以及相應的美國力量的衰弱。

  報道稱,美國所理解的中國的目標是:中國想讓歐洲各國鷸蚌相爭,並在歐盟與美國之間打進一個楔子。在這一解讀下,抱有重商主義熱情的英國政府正在助力西方的被削弱。英國是第一個申請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西方國家,這為其他歐洲國家的加入起了榜樣作用。英國準備將它現代化的責任交給北京,包括核工業、交通業以及英格蘭北部的產業升級。

  十分合情合理的是,華盛頓敦促倫敦需謹慎。華盛頓希望倫敦正確地意識到自己在跟誰打交道。

  報道稱,美國正在仔細考量對中國的制裁以制止網路黑客襲擊行為。將有這樣的矛盾:英國不久就會發現自己與中國的經濟糾纏得太深了,以至於不願考慮加入美國的任何制裁行動。英國堅信它通過與北京建立橋樑而獲得世界影響力,但其實由於向中國領導層傾斜,英國正在失去其影響力。

美國的盟友為何正在發生塌方式崩潰?

近期發生的數起事件,表明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力無奈且非常凸顯地下降。

一是,近日美澳防長與外長「2 2」會議時,美國在對外高調宣稱將派出軍艦進入中國島礁12海里範圍內「航行」後,力邀澳大利亞派出軍艦和飛機與美國一道「共同巡邏」,澳方斷然拒絕;

二是,新當選的加拿大新總理特魯多在20日記者會上,高調地對外宣布將撤出於去年年底由美國牽頭打擊「IS」的加拿大軍隊,即便美國白宮哀求加拿大「繼續參與對IS的空襲」,但加拿大政府毫不留情面;

三是,與美國有著「特殊關係」的英國,與中國關係進入新階段,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說英國要成為「中國在西方最好的夥伴」,卡梅倫首相在接受CCTV專訪時再次強調英國「希望成為中國強有力的夥伴」,英國女皇則更是對中英兩國關係讚不絕口,「(今年)對於兩國的雙邊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除此之外,美國在中東因奧巴馬的「軟弱」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普京快速進攻面前,美國措手不及而束手無策,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高調訪問俄羅斯便是明例。

以上,無一不表明了美國信心滿滿的全球領導力,已是「江河日下」;換句話說,美國眾多盟友正在發生塌方式的崩潰。

當前,除了全球第一大負債國日本還在懷有目的性地緊隨外,再也沒有其他國家為了美國的「霸權」而「買單」;而日本到底具有何企圖從其別有用心地鼓動美國巡邏南海即可見一斑,「如果在南中國海的"自由航行』行動計劃告吹,中國和俄羅斯就會大舉加速擴張,反過來亞洲國家對美國會更加失望,美國會在世界範圍內威信掃地,世界會在沒有領導者的"G0』狀態下迎來新冷戰」。

中美相鬥,日本得利。

日本一直在伺機脫離美國套在它脖子上的「鏈條子」。日本在美國身上表現出來的「事大主義」為歷史上所罕見,日本究竟何求?美國能不明白嗎?即便不非常清楚,從日本近百萬普通民眾上街遊行反對安倍政權亦可見一斑。

那麼,除了日本懷有企圖與美國「結伴而行」外,美國的盟友為何正在發生塌方式的崩潰?

其一,美國為維持自己霸權而發動的戰爭行為,越來越不得人心。

眾所周知,美國在離自己很遠的地區,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遠的且不說,自1999年空襲原南聯盟始,2001年入侵中東的伊拉克,2003年入侵阿富汗;2010年實施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亦也,如果不是中國不保持克制,與越南和菲律賓,甚至日本,都不知進行了幾次戰爭了;2014年年初烏克蘭事件。

以上地區,都是因美國的「深度介入」而亂作一團;這都是不爭事實。

其二,在這些戰爭中,美國得益頗多而他人受損非淺。

美國在以上戰爭行動中,美國空襲科索沃,將剛有起色的歐洲陷入近十年混亂,歐元疲軟不堪;美國在中東的一系列戰爭「一石數鳥」,石油、俄羅斯、中東諸國;通過系列戰爭,美國每打一次,其軍隊就得到鍛煉一次,美元就堅挺一回,美國就能夠得以從世界各國身上「剪羊毛」一次。自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直白地說,美元就是一張紙,但美國可以無限制地印刷,且成本近於零。原緊隨美國一起行動的諸多盟友,最終得到什麼?小布希鐵哥們布賴爾甚至差點被英國起訴為戰爭犯。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美國所謂的「民主國家」標準,為何美國不對身邊的古巴實施「空襲」和「入侵」?反而十分主動與古巴交好?其意不言而喻。

其三,和平發展起來的中國越來越多元的外交,使得動輒叫囂戰爭的美國四處碰壁。

毋庸諱言,中國實施對外開放的主要對象就是美國,實際上,中國也願意和美國成為朋友;正由於此,在中美兩國近6000億美元的巨額貿易量中,逆差所需經費幾乎都來自於中國以購買美國國債形式所提供的。然而,美國身在福中不知福,尤其是實施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政策後,圍堵與掣肘中國意圖越來越明顯,這從東海與南海態度漸變即可見一斑,由最初不站隊的「不介入」,到以妨礙所謂的「航行自由」指指點點式的「有限介入」,至現在欲軍事介入的「深度介入」。美國種種表現早已提醒中國,不能「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菜籃子里」。

正由於此,中國既與澳大利亞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更在近些年加大與英國互相的投資,加拿大也不例外。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一個國家不在意自己經濟的發展,不在意自己國家經濟利益的得失。這些,美國給不了,只有中國才能給。日益開放的中國龐大市場,無一個國家能夠做到「熟視無睹」。

以國家為單位計量,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原來靠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停留在原始農耕時代的農業國家,也不是依靠數萬人辛苦勞動縫製衣服而僅換來一架飛機的中國,現在中國的實力,從2013年世界銀行的數據即可見一斑。這一年,在更能體現製造業實力的高科技產品出口排名中,中國以高科技出口達到5600億美元而遙遙領先第2名1900億美元的德國,而排在第3名的美國,僅僅只有1480億美元(在亞洲國家中,韓國以1300億美元居第4位,日本僅以1050億美元居第6位)。

以開放態度而致力於發展的中國,早已不是由美國就能所左右;中國只要做好自己的事,那麼,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無疑望眼在即,「它就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就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陽,它就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未來,中美兩國和則共贏;反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大旗的中國,道路將越走越寬,而動輒展示肌肉的美國,不僅自身將面臨不可避免的衰落,其所有的盟友紛紛離開、甚至發展塌方式的崩潰,也在所難免。

中英攪動大國格局削弱西方聯盟

圖:10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英國威廉王子夫婦陪同下,出席在倫敦舉行的中英創意產業展新華社

大公網10月23日訊(駐倫敦記者李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引起全球熱議,也攪動大國關係格局。英國媒體形容,中國與英國創建新型關係,開闢了歐洲外交新戰場,等於在西方世界打開了一個缺口,這種示範效應勢必引起西方國家重新站隊。

中英決定共同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將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超級國事訪問」推向高潮。英國媒體也持續熱議中英關係所帶來的深遠影響,認為中國在謀劃大國關係上正下一步戰略大棋。

英媒:削弱西方聯盟

英國《泰晤士報》21日發表署名評論,英國對中國敞開大門,可能的影響就是削弱了西方的聯盟。文章指出,習近平此次訪英行程中,包括要到訪英超球隊曼城的主場,看來代表英國的足球將預示一場微妙地緣政治變化,而不是美國的籃球。從進一步跡象看,中國正遠離美國在外交上向歐洲靠近,而大背景是中國的崛起和美國影響力的衰弱。

文章強調,中英關係的緊密引起傳統盟友美國的憂慮,認為中國是想從歐盟和華盛頓之間尋找突破口,而英國的做法正好幫助了中國削弱它的西方盟友。這具體表現在當中國發起亞投行(AIIB)時,英國在歐洲國家中率先加入,歐盟國家也紛紛效仿。另外,目前美國正在考慮是否就網路攻擊問題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英國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如此緊密,很可能不會考慮加入未來美國對中國任何的經濟懲罰行動。那麼這次會不會同樣引起示範效應?

英國《金融時報》21日發表的評論也表達了美國這種憂慮,指出從英國宣布將加入亞投行後,美英關係就開始變差,奧巴馬政府抨擊英國「不斷遷就中國」。一名奧巴馬政府前官員稱,英國在對華政策上「誤入歧途」,英國不只是削弱了美國,它還削弱了整個西方七國集團(G7)。

圖:英國財相歐思邦與中國海關總署署長於廣州21日在唐寧街握手美聯社

中國外交戰略的成功

《紐約時報》中文網在一篇訪問文章中也說得更為直白,認為許多歐盟國家加入了亞投行而美國卻沒有,象徵著西方國家不再作為一個集團而一起行動,以及美國權威的削弱。而歐洲國家為了中國展開的競爭也在中國的戰略考量之中。

事實上,美國對中英關係所帶來影響的這種憂慮,恰恰說明了中國外交戰略的成功,已經攪動了大國關係格局。在習近平訪英後,德法兩國元首也會相繼到訪中國,用西方媒體的話來形容,「現在歐洲正在陷入對北京好感的爭奪戰中」。有分析認為,中國若趁熱打鐵,在歐洲事務中更積極的表現,還有助於世界多極化的局勢成形。

英國《歐洲時報》22日發表社評進一步闡述了中英關係的戰略意義,指出對於「老歐洲」,一向英美並提。而如今英國對中國的「和平主義」與「自由經濟」思考,使其放棄傳統的「政治結盟」戰略,轉向以開放務實主導的新的對華關係戰略。英國在加入亞投行上的表現,等於打破了美國的圍堵,使其他西方國家魚貫而入。習近平的訪英也勢必形成放大效應,不僅對未來中歐關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將對其他國家起到參照作用。

英國對中國敞開大門

英須轉變角色成華通歐門戶

據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中國以大國身份重新亮相的意義與影響將在很大程度上為21世紀定調。一個世紀前,中國在世界GDP中的佔比,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的33%急轉直下到3.3%,如今又再度上升到15%。中國擁有的巨大全球利益延伸到世界各大洲。隨著新絲綢之路等計劃的鋪開,這一過程還將繼續。但在發展過程中,中國不僅要面對外部挑戰,還面臨著一些國內問題:社會、人口、文化、精神、經濟、金融、技術、環境和政治。如果真的實現「和平崛起」,中國將開創歷史先河,對當今世界以及未來後人將產生巨大意義。對西方來說,目標應是與中國合作共同實現這一點,而不是想方設法遏制中國或者在國際社會上羞辱排擠中國。

杜魯門總統時期的國務卿迪恩.艾奇遜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英國失去了帝國地位,但還未找到自己的位置。」英國可以追求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門戶──不僅是就金融方面而言,還包括文化、社會、科學、知識與政治方面。

當英國無視美國反對,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一個意向創始成員國時,無疑邁出了重要一步。正如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近期訪華時所評論,英國和中國應當「相互支持,攜手打造黃金十年。」

在作為中國通向歐洲(可能基本上也就是西方)門戶的方面,英國的優勢不僅在於金融服務和專業知識,還包括學術造詣和成就。已有許多中國留學生就讀英國的中學和大學。鑒於英國的教育機構在漢學研究方面擁有比較優勢,在學術合作和交叉影響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打造這一新型關係不會因此必然容易。兩國在政治,社會以及經濟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但這一潛在角色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英國擁有得天獨厚之利,應該好好把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以這種方式接觸中國不僅將彌補英國過去對中國所犯下的錯誤,還能在改善中國治理和人權問題方面收到比虛偽地說教和威嚇要好得多的效果。

從中英關係看大國外交

當今世界,國際關係的複雜程度超出想像。外交如棋局,牽一髮而動全身,變化莫測,步步驚心。大國外交更是如此,一旦落子,便成雷霆萬鈞之勢,影響深遠廣泛,非一時一事可以言盡。中英關係進入黃金時代這一外交事件所揭示的大國外交的基本法則與發展方向,恐怕更需要我們細心體會與總結。筆者試從以下三點加以討論:

大國外交既要保持足夠的局部外交定力,又要具有明確的總體外交戰略。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以中國為代表的一批新興國家的群體崛起,無疑對舊有的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體制構成了挑戰。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外交工作的局面日益複雜。西方大國高調進入亞太地區,對我形成空前的戰略擠壓,並且使用慣常的方式,利用亞太地區舊有矛盾,挑唆指使中國部分周邊國家在我周邊製造摩擦。

這一系列外交挑戰,在本質上是對中華民族政治智慧的考驗。然而,世界之大,足以保證各民族的發展並行不悖。令人欣喜的是,我國政府始終把握外交戰略的主動權,在局部問題保持高度定力的同時,先後提出了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與大國關係,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等一系列外交戰略構想,並且明確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努力構築亞非歐利益共同體。這種主動出牌的外交態勢是新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在紛繁複雜的外交現象中發現本質,立足長遠,立足大勢,是中英能夠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客觀而言,中英在意識形態領域依然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國際事務中的訴求也不盡相同。然而,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對於觸及我方根本利益的問題,予以堅決鬥爭,絕不拿民族根本利益做交易。與此同時,我們立足中英發展的長遠與未來,立足中英關係的根本與主旨,以極大的耐心與誠意,最終贏得了中英關係的主動權。

經濟因素是當代國際關係的主導因素,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的差異並非不可逾越的鴻溝。

近來,在英國媒體上有不少評論人士指責英國政府「討好」中國,無非是看重中國人的錢,但卻「出賣」了道德原則。我們不必避諱,經濟因素或者說經貿合作是中英關係的「壓艙石」。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早就說過,資本的力量「足以摧毀一切萬里長城」,是「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英國出於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投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懷抱本就無可厚非。

我們再進一步說,如果考察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由於文化層面或者價值觀念惺惺相惜,兩個民族主動走到一起,恐怕更多的是浪漫的想像。請不要忘記,世界歷史在本質意義上能夠產生,各民族能夠真正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依靠的是資本的力量,而不是悠遠的駝鈴聲與極富民族情調的風笛。文明之間若要真正實現深入理解與彼此尊重,恐怕先要從現實利益訴求開始。

世界日益走向利益共同體的時代,冷戰思維不得人心。

在舊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中,「排他意識」是國際關係的主導意識形態,與之相伴的是赤裸裸的現實主義利益原則。這一國際體系的思想意識源於西方文化價值理念不是偶然的。在《聖經》中,人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是上帝的基督徒,要麼是撒旦的跟隨者。這種堅執固我的文化意識鑄就了西方文明極富排他意識的價值理念。

然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國家之間合作共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這為東方文明特別是中華文化價值理念的傳播與發展創造了契機。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崇尚和諧,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中國文化的道德理念源於人心的情感自覺意識,所以我們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國文化包容認可多元並行的生活態度,因為世界正是以「萬物並行而不悖,相得而益彰」的方式存在的。

中英關係出現這樣的喜人局面,就其本質而言,是因為中英雙方都是順應世界歷史潮流的一方。習主席在英國議會講話中坦言,是國家發展的現實需要讓中英雙方走到了一起,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為中英雙邊關係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

在洶湧澎湃的時代潮流中,哪個國家先意識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哪個民族先主動適應未來的發展方式,就會得到時代的肯定與青睞。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不僅在實踐與行動中早已主動布局,而且正在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形成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在這個意義上,構建新時代大國外交的理念與理論,中國應該具有捨我其誰的精神。

西方「元老」同中國熱烈擁抱的啟示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搞「大躍進」的時候有個口號,叫「超英趕美」,為此中國各地土法上馬大鍊鋼鐵,糧食生產「放衛星」,還是沒能如願。幾十年後的今天,英國上下盛情接待中國國家元首並且隆重宣布兩國關係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時,中國GDP總量已是英國三四倍。按一個粗略的標準衡量,「超英」大體做到了,儘管中國人的實際生活質量還遠遜於英國人。

中英兩國這次簽了400億英鎊大單,其中包括中國公司加入英國核電站建設項目,而且倫敦將成為香港之外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英國還放寬了中國人赴英旅遊簽證的年限。加上英方對習近平主席令人炫目的最高規格接待,特別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到英國國會演講,讓人相信中英建立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確不是空話。

英國向中國人展現了西方世界迄今最熱情洋溢的面孔。很多人相信,這是中國擁有了強大力量的結果。然而仔細分析,事情又似乎不那麼簡單。

倫敦與北京張開臂膀熱烈擁抱,首先證明了西方作為壓制中國崛起的經濟聯盟即使存在,它的鬆散聯繫也早已被中國瓦解。經濟上的「西方」概念十分勉強,它相對開放,離心力比向心力多,因此不足以構成對中國的挑戰。

軍事上的「西方」要真實一些,有個北約做內核。但由於中國地處東方,西方對中國的軍事壓力也不像檢閱場上的方陣那樣整齊。中國面對的主要軍事壓力是美日同盟,後者在試圖把一些中國周邊的中小國家也拉上,形成一個威懾中國的大雜燴。

由於中國經濟發展支持了軍力構建,我們面對的軍事壓力既現實,也不再那麼緊迫。中國有足夠能力保衛自己國家安全的信心正逐年增強。

無論經濟上還是軍事上,英國都像是離開了有可能威脅中國的那個「西方」。它受中國發展的吸引,明確要做我們的朋友和夥伴。而英國是西方世界標準、重要的一員,它與中國攜手步入「黃金時代」,有著強烈的示範意義。

然而到了意識形態上,舊的分界線又倏然在中國與西方之間畫出來。當發生「人權」等意識形態及價值觀衝突時,英國和德法等同樣大力發展對華關係的國家又站到了「西方」的隊列中。即使英國政府態度溫和,該國一些社會力量也會表現活躍,與美歐的各類政治力量聯手,向中國發難。

外部意識形態壓力成為當下中國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它對中國國內的價值觀糾紛頗具影響,共同構成中國國家治理的重大挑戰。中國主流社會如今從西方感受到的「敵意」大概有一半以上來自意識形態方向,其次是軍事壓力,經濟壓力最小。

價值觀認同是二戰之後西方世界最為突出的紐帶,但英國的例子以及德法向中國的靠近都表明,這個紐帶也不是萬能的,它代替不了西方諸國的實際利益,因而它提供不了把西方整個凝聚起來對付中國的動力。

價值觀分歧是中西之間當下和今後最深層的差別之一,中西大概都沒有錯,重要的是雙方相互尊重,互不試圖改造對方。

西方在意識形態領域一直對華帶著傲慢與偏見,甚至表現得咄咄逼人。然而我們的這一感受深,也有部分原因在於我們自己的社會不夠團結,內部分歧多,容易有受到外來威脅與挑釁的不安全感。

英國是中國找回更多自信的地方,它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變化,也告訴我們外界可以聯合起來對付中國的時代即使真有過,也已經結束了。但事情還有個尾巴,那就是解決中西意識形態之爭,前方還有漫漫之路。

然而成就和希望要比困難與不確定性大得多。想想過去西方鐵幕一般的壓力,對比今天陰晴不同、時陽時雨的「新西方」,可以看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向前走了很遠。我們幾乎已經掌握了下一步怎麼走的主動權。

一個國真正的軟實力在於能為世界提供新領導模式

英國民眾如何看待習主席對英國的「超級國事訪問」?毫無疑問的是,支持者有之,反對的聲音也自然會有。而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20日的頭條報道中用到的兩張圖表比較有說服力。其一,在被問到誰是英國20年後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時,30%左右的人選擇了中國,明顯高於排名第二的歐洲(22%);其二,對於英國是否應與中國發展更緊密的關係,七成多的人表示贊同或希望維持現狀,僅8%的人希望降低雙邊關係。

29%的受訪者認為20年後中國將成為英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43%的受訪者認為中英關係應更為親密,31%的人認為可以維持現狀。

英國媒體如何報道中國,公眾如何看待中國,這些實際上可算作一個傳播學的命題。值習主席訪英之際,我們不妨來聽聽英國全球傳播專家、華威大學文化政策學院副教授喬安妮·加德-漢森(Joanne Garde-Hansen)對相關問題的看法。

澎湃新聞:首先感謝您接受採訪。您一般通過什麼渠道來了解中國?

加德-漢森:我有關中國消息的主要來源,實際是我所教的來自中國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另外,我也會上網搜索新聞,經常看的媒體包括《衛報》、BBC和半島電視台等。

澎湃新聞:中國媒體和大眾經常會批評西方媒體的「對華偏見」。比如說,西方媒體傾向於主要報道中國的負面新聞。身為全球傳播學方面的專家,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加德-漢森:我認為,現實中並不存在「西方媒體的偏見」這樣一個泛泛的概念。當然,我相信你肯定能找到很多這種偏見存在的證據。但同樣,你也能找到很多不偏不倚、公正和基於認真調查的新聞評論、廣播和電視報道。這類報道有些是公共媒體的義務,有些則是因為新聞本身就要求從業者去報道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群的不同觀點。也許,「西方媒體」有時是美國媒體的委婉提法;當然,在英國也能看到那種帶有公司或黨派立場的報道。

所謂的偏見,還取決於你如何定義「西方」。把西方媒體看成是單一的一個整體,這是在犯「忽略多樣性」和「文化差異性」等的錯誤。

澎湃新聞:我想大多數英國人跟您一樣,關於中國的消息和印象主要是從(本國)媒體或者是身邊的中國人那裡得來的。那麼,您認為中國自己的聲音在英國這樣的西方國家有足夠的渠道嗎?

加德-漢森:這個問題不僅與新聞報道有關,也與文化外交有關。媒體只是了解、分享有關中國消息的渠道之一。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國人自己能生產內容,並且向全世界分享他們有關家庭、記憶、創造性、傳統和禮儀等的故事。據我所知,巴西有一座大眾博物館(Museum of the Person),鼓勵普通大眾分享他們關於自身生活、巴西歷史等內容。我的擔心是,外界關於中國的印象,並不能代表中國公眾的真實想法。

澎湃新聞:據我所知,英國有大量的中國留學生。您個人肯定也遇到過很多中國學生,從全球傳播的角度來看,您認為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呢?

加德-漢森:在有意或無意中,中國學生成了中國在海外的民間大使。對於我所教授的「全球媒體和傳播」課程的學生,我的期望是,他們不僅自身要成為很好的(文化)傳播者,而且要與更廣泛的受眾進行接觸,以共同來改善我們這個世界。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正在發出他們自己的聲音,中國也一樣。

澎湃新聞:據我所知,習主席這次訪問期間,將會出席一些有文化交流性質的活動,比如參觀曼城足球俱樂部。我想,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英國在文化體育領域的優勢。

加德-漢森:我擔心的是,西方媒體在報道習主席和夫人參加這類活動時,會把其說成是他們在開展個人魅力的宣傳攻勢。而英國公眾對「個人政治」向來缺乏信任。英國在與中國接觸時,有政治因素,有商業和能源需求等的推動。習主席這次訪問有很多實質性的內容,也不僅只涉及經濟,如果西方媒體過多地從個人身上去解讀,這是不公正的。

澎湃新聞:中國人對英國的創意經濟以及整體「軟實力」評價甚高。那您認為中國可以從中借鑒什麼嗎?

加德-漢森:說到英國的「軟實力」,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由BBC環球公司(BBC Worldwide)帶到世界的BBC高質量的電視節目,嚴肅新聞的傳統,BBC國際台(BBC World Service)從世界各地發布的新聞報道、體育活動、國際賽事、流行音樂(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遠超與英國規模相匹配的影響力)、曾經的(世界)強國地位和歷史遺產、英國王室。王室的魅力在於女王基於基督教精神對國家的奉獻和犧牲。但英國人更希望看到的是,他們的領導人能更多地傾聽大眾的聲音,同他們有更多的接觸,並尊重他們的差異。但英國還沒能做到這些。一個國家真正的軟實力在於,能為世界提供一種新的領導模式,該模式能夠擁抱年輕人對他們的家庭和這個星球的希望與恐懼。

專業和厚道是大國交往之道

對於世界來說,大國之間的關係十分重要。因此,大國之間怎樣打交道很有講究。這裡談談自己的感悟。

各個國家在交流合作中的確存在一些實質性分歧,但有時是由於雙方溝通不暢而產生誤解,結果打了堂吉訶德式的冤枉仗,不僅耽誤了務實合作的開展和重要分歧的處理,而且惡化了雙方合作的氣氛。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還容易誤導雙方的輿論和公眾,使本來不難解決的問題複雜化。大國之間打交道不是簡單的事,需要很多政治智慧。其中,有兩點交往之道值得重視:一是厚道,二是專業。今天,在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體系下,大國之間的交往應本著厚道、專業的精神,致力於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所謂厚道,就是心懷善意,看待大國關係時多看大局、少盯分歧,在大國交往中相互尊重、聚同化異、管控分歧、增進共識。大國具有大的經濟體量,「大塊頭」之間的交往必然是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做到厚道,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講話的人,官員也好、專家也罷,不應為了迎合選民或部分激進民眾,或為了其他什麼目的,而拋出一些奇談怪論,嘩眾取寵。有些對大國分歧的過度解讀甚至惡意曲解,往往會使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激化或升級。而大國之間一旦出現衝突,不僅不利於大國本身的發展,還可能影響整個世界的和平發展進程。大國應秉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負責任態度,在意見不一致時多往好的方面想,不以最壞的選項誤讀對方的意圖;按照國際規則,以真誠的態度和有效的舉措盡量把不同意見統一起來,力求雙贏的結果,化戾氣為祥和。

大國之間的交往,還應做到專業。專業就是首先把事情搞清楚,把要解決的問題弄明白,從專業的角度認知準確,再去尋求解決辦法。否則,談判起來就會出現「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的情況。在談判桌上,強硬是最容易的,一是可以在政治上得分,二是不用做功課、不用研究問題。但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強硬往往是沒有效率的,無助於解決問題。更有效的辦法是從專業的角度進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利弊權衡,在此基礎上找到趨利避害的辦法。有些陰謀論者動輒懷疑對方在整自己、要搞垮自己、會威脅自身安全,而沒有對實際問題加以認真分析研究,更不可能實事求是地講話。很多時候,一國的某個舉動並不會從根本上觸及另一國的利益,而有可能是符合雙方共同的改革方向和發展需要的。在這種情況下,與其避開所謂的「陷阱」,不如把挑戰轉化為機遇,倒逼自身發展問題的解決。沒有進行具體研究就發出反對的聲音,是不專業的表現。

總之,在大國交往中,只要雙方都能夠厚道一點、專業一點,很多事情就能得到解決,就能更好地打交道,防止很多誤判,逐漸建立彼此的信任。應當看到,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不僅有利於大國本身,也有利於全世界;不僅有利於今天的人民,也有利於子孫後代。

詮釋負責任大國新形象

  令世界矚目的習近平主席美國、聯合國之行圓滿結束。在一周時間裡,習近平主席密集開展雙多邊活動,廣泛接觸各界人士,發表多場重要演講,生動詮釋了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贏得普遍讚譽,其中體現的一些外交新理念新思路值得關注。

  向世界闡明中國維護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新理念

  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在加快對外開放進程中全面參與現行國際體系,遵守國際規則,履行權利義務,在國際體系中的建設性作用不斷增強,對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們對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認知與定位調整發展為「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這是十分必要的,有利於我國對外關係發展以及國家利益維護。

  有利於中美兩國增信釋疑。中國的快速發展改變著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力量格局。近代以來,世界上先後崛起過一系列大國,它們大都走上對外爭霸道路,似乎形成了一種歷史發展模式:挑戰已有國際秩序、打破已有國際安排必然與大國崛起相伴隨。一些西方人士認為,中國和美國這對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無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習近平主席訪美時指出,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同時也是受益者。這就闡明了我國維護和建設現有國際秩序、國際體系的立場。雖然現有國際秩序需要進一步完善,但並不意味著要另起爐灶。這是我國和平發展理念的體現,有利於減少中美兩國的認知對立與合作障礙。

  有利於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秩序。中國不僅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也是亞太地區和平秩序的堅定維護者。中華民族曾經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付出過巨大犧牲,也在戰後秩序安排中贏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中國等亞洲國家珍視在戰勝法西斯軍國主義基礎上建立的亞洲秩序,維護地區和平成為亞洲政治秩序的主流。但日本右翼勢力一直試圖掩蓋侵略歷史,在教科書和靖國神社等問題上,對曾被侵略國家和人民進行挑釁。這實質上是對戰後亞洲秩序的挑戰。在這一點上,西方媒體也認為安倍政權有「歷史修正主義」傾向。中國作為大國承擔著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責任,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去挑戰在戰勝法西斯基礎上建立的國際秩序,也沒有動機去推翻自己全面參與其中的國際體系」。

  主動承擔大國的國際責任,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

  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通過闡釋中國經濟形勢、改革開放目標、堅持依法治國和打擊網路犯罪的決心等,提振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同時表達一個發展中大國的意願,即中國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國際合作,我們願意與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近年來,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國際上要求中國承擔大國責任的聲音越來越大。事實上,中國一直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對於國際維和、反恐、救災、防核擴散、治理氣候變化等問題都高度重視並積極行動。如在國際維和方面,目前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兵力最多的國家,承擔的維和款項在發展中國家中也屬第一。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會議上的重要發言,再一次表明中國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我們願意與各國共同發展,「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為此,中國拿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彰顯中國是一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勇於擔當的負責任大國。例如,中國決定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繼續承擔維和使命,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等等。同時,採取切實舉措支持國際婦女事業,並為發展中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專項國際援助。

  引領南南合作,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

  中國一向把與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作為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無論自身發展困難時期還是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後,這一原則始終沒有改變。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是南南合作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极參与者。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和聯合國秘書長共同主持召開南南合作圓桌會,提出新時期「南南合作」四條建議:致力於探索多元發展道路;致力於促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致力於實現務實發展成效;致力於完善全球發展架構。這是南南合作的新思路,是對發展中國家合作發展大計的謀劃。同時,推出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設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等新舉措。這使新時期南南合作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路徑,顯示出中國已經開始在思想和行動上對南南合作發揮引領和主導作用。


推薦閱讀:

美國弗州暴動致38人死傷 已進入緊急狀態(圖)
歐洲難民潮僅是美國造成的嗎?
美國親手造就的「新俄羅斯」
意外!美國狗狗開槍射傷主人

TAG:美國 | 方式 | 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