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老中醫張琪治療勞淋精粹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著名中醫學家張琪教授,從事中醫腎病臨床研究多年,尤其對於勞淋的治療具有真知灼見,以療效顯著持久聞名於杏林。今介紹其治療勞淋經驗如下: 補中寓攻,滲利得當
勞淋是以小便頻數澀痛,遇勞即發,纏綿難愈為特徵的一種反覆發作性疾病。現代醫學中的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尿道綜合征等均屬於本病的範疇。主要表現為尿液赤澀不甚,尿痛不著,淋瀝不已,餘瀝難盡,不耐勞累,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時輕時重,每遇外感,過勞,情志刺激則誘發或加重。此時應用抗生素效果較差,或停葯後隨即複發。在長期大量的臨床時踐過程中,中醫中藥治療「勞淋」體現出西醫抗生素無法代替的獨到優勢。中醫中藥不僅可以有效充分緩解尿路癥狀,而且還能夠調解病人綜合狀態,改善機體營養狀況,提高抗病能力,減少或防止複發,鞏固遠期療效 急性泌尿系感染大都表現為膀胱濕熱下注癥狀明顯,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灼熱等癥狀較為突出,治療大多較為容易,應用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八正散、龍膽瀉肝湯之類,常能隨手而愈。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普及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質和保健意識的充分提高,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求治於中醫的越來越少,而來院求治者大多為病史較長、反覆發作、纏綿難愈、長期應用大量抗生素無效或停葯後立即複發者,遷延數十年者屢見不鮮,中醫辨證多為虛中夾實,寒熱錯雜。單純應用清熱通淋之品,如八正散、龍膽瀉肝湯之類不僅不能改善癥狀,而且更加耗傷腎中元陽,使病情加重。
對於「淋證」的病機,《諸病源候論·諸淋門》記載「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則水下數而澀,則淋瀝不宣,故謂之淋」。對於勞淋指出「勞淋者,謂勞傷腎氣而生熱成淋也,其狀尿留莖中,數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勞倦即發」。張教授根據大量臨床實踐體會到,勞淋屬於內外相感的全身性疾病,淋證初起多由濕熱毒邪蘊藉下焦,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若治不得法,或病重葯輕,余邪不盡,停蓄下焦,膀胱濕熱毒邪上犯於腎,或久病腎氣耗傷,二者相互影響,日久則轉化為勞淋,以至於變證叢生,病情纏綿難愈。此時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機體防禦機能下降,故每因過勞、感冒、情志刺激等因素誘發。「勞淋」的特點為本虛標實,腎虛為本,膀胱濕熱為標,虛實夾雜,本病的發病與否以及發作的嚴重程度取決於正邪交爭的情況,正勝則邪退,邪退則安;邪勝則病進;正邪交爭,則病情反覆
中醫傳統上對於淋證的治療大多以清利濕熱為主,甚至有「禁補」之說。《丹溪心法·淋》謂淋證「最不可補氣,氣得補而愈脹,熱得補而愈盛」。但是張教授在大量臨床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認為對於淋證的治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刻注意辨證論治。如淋證初期,正氣耗傷不明顯,反而以發熱惡寒,口苦咽干,噁心嘔吐,大便秘結,小便頻數,點滴而下,尿色黃赤,灼熱刺痛,急迫不爽,痛引臍腹等一系列外感或濕熱邪實癥狀為主時,當然應該「禁補」,以通淋除濕,清熱解毒為主要治則,辨證應用八正散、小薊飲子、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之類,常能隨手而愈。這時候如果誤投以補藥党參、黃芪、熟地、肉桂之類,則無疑令邪毒更盛,更有關門留邪之意。但是如果淋證日久成勞,正氣耗傷,氣血虛弱,陰津耗傷,陽氣虛衰表現明顯時,則必須以扶正固本為主,同時輔以清熱利濕之品,標本同治,這時如果還單純應用清熱利濕之品如八正散之類,不僅不能緩解癥狀,反而更加進一步加重正氣損耗的程度,使病情惡化,而犯「虛虛之戒」。此時如辨證以腎陰虛為主時,則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入公英、地丁、扁蓄、白花蛇舌草、白茅根、敗醬草等物
淋證禁補之說,是指淋證初起大多為實證,誤用補法則犯「實實之戒」。並不適用於所有範圍所有階段內的淋證治療。《景岳全書》對淋證的治療提出「熱者宜清,澀這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虛者宜補,陽虛者宜溫補命門。」以辨證論治為基礎,對於淋證的治療具有指導意義,在臨床上值得充分參考
張教授認為究其根本病因病機,勞淋為淋證日久或過用通利,濕熱毒邪耗傷正氣,正虛邪戀,正氣虛弱為本,膀胱濕熱為標,本虛標實,故在治療上要時刻注意扶正固本,根據氣血陰陽耗傷的程度不同,辨證採取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等一系列治法。還應該重點提出的是,勞淋的病位主要在於腎與膀胱,其中以腎虛為發病的關鍵所在,故補腎在勞淋的治療中尤為重要.張教授認為,從生理上來講,腎陰,腎陽都是以腎的精氣作為物質基礎,代表了腎臟功能活動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著人體的陰陽平衡.從病理上來講,如果某一方面出現不足表現為腎陰虛或者腎陽虛,或久病失治,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 而出現陰陽兩虛,則必須根據具體病情,或於陰中求陽,或於陽中求陰,或陰陽並補,靈活運用,因人制宜
氣陰兩虛,專藥專治
張教授在大量臨床實踐中發現,勞淋患者中以中醫氣陰兩虛膀胱濕熱辨證為最多見,約佔全部來求診病人的四分之三以上。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濕熱毒邪日久易於耗傷氣陰;二是治不得法,如清利太過,苦寒傷中,脾氣虧虛;三是由於久病失治不愈,熱羈傷陰,濕邪困脾耗氣。氣陰兩虛,濕熱留戀,更易致勞淋反覆發作
張教授每以清心蓮子飲加味治療勞淋證屬氣陰兩虛者,屢用屢驗。清心蓮子飲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謂治「小便白濁,夜暮走泄,遺瀝澀痛,便赤如血,男子五淋,氣不收斂,陽浮於外,五心煩熱」,「常服清心養神,秘精補虛」,為臨床治療氣陰兩虛之良方。勞淋初起多為陽虛,由陽虛氣虛轉而傷陰,「陽損及陰」形成氣陰兩傷。臨床癥狀多見為,遇勞或感冒即發作,倦怠無力,腰酸痛不適,五心煩熱,口乾舌燥,舌尖紅苔白,尿急,尿頻,尿道痛,小便澀,輕度浮腫或眼瞼微腫,脈沉或滑數。濕熱之邪蘊結下焦,日久則暗耗氣陰,氣陰兩虛則見倦怠無力,口乾舌燥,舌紅;膀胱濕熱未盡,氣化不利故見尿頻尿痛
清心蓮子飲以党參、黃芪益氣;地骨皮、寸冬養陰;蓮子交通心腎;黃芩柴胡清熱;茯苓、車前子導濕熱從小便出;配伍嚴謹得當,為治療氣陰兩虛濕熱蓄留的表本合治之良方。然本方雖主治氣陰兩虛,而方中藥量側重於氣虛,黃芪党參用量較大,方中皆為50g,在辨證時,氣虛為主者適用之;若臨床見證以氣虛為主,五心煩熱較甚,小便黃赤澀痛,甚則尿血,舌紅脈數等癥狀明顯時,應酌加生地、玄參、白茅根、梔子等清熱養陰之品;血尿甚者可加入二薊、藕節、蒲黃等;尿頻嚴重,清熱利濕無效者,此屬下焦陽虛,應酌加薏苡仁、桑螵蛸、補骨脂、橘核等溫陽。臨床在本方益氣養陰基礎上,加入雙花、公英、敗醬草等清熱利濕之品,用於氣陰兩虛之勞淋,尿檢菌尿,白細胞頑固不消者,均有滿意療效
除氣陰兩虛外,正氣耗傷還可以見到腎陽虛、腎陰虛、腎陰陽兩虛、脾腎兩虛等;邪氣滯留還多見氣滯血瘀、濕熱內阻、寒濕阻滯等等,應視其病邪的具體類型和正邪交爭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攻補通利的具體措施
清代顧靖遠在《顧松園醫鏡》一書中,將勞淋分為腎勞、心勞、脾勞三型。心勞每因思慮勞心而加重,除淋證常見癥狀外,多表現為口乾舌燥、失眠多夢等心腎不交、心火上炎等癥狀。脾勞每因勞累發作,伴有小腹墜脹,少氣懶言等脾氣虛弱癥狀。腎勞每與房勞有關,五心煩熱、舌紅少苔或畏寒肢冷、四肢不溫等腎陽虛或腎陰虛表現明顯。在臨床上,如遇此類見證明顯者,一般可按心、脾、腎辨證治療。但臨床觀察勞淋病情遷延,正虛邪戀,病變往往累及多個臟腑,且病情虛實寒熱錯雜,僅從單一某一臟腑論治常難取效,必須綜合分析,針對錯綜複雜病機組方,正邪標本兼顧,用大方復方全面兼顧
推薦閱讀:
※梅花針結合三黃膏為主治療類丹毒125例
※八成糖尿病人須啟動他汀治療防「動粥」
※豬迴腸炎的診斷與治療
※嚴重MRSA感染的治療:目前治療和進展
※心房顫動的抗栓治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