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看畫聽音樂 |《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2012年,1895年創作的板上粉彩版《吶喊》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拍出近1.2億美元的天價

在一片沸騰的天空下,黃、橙、紅三色交相輝映,一個男女莫辨的人站在橋上。他身上那超現實主義的藍色衣服蜿蜒有致,似乎要匯入身後的湖綠色、靛藍色和群青色的背景,他抬起兩隻長長的胳膊托住面頰,就像一具骷髏,頭頂已經沒了頭髮。

他恐懼地瞪大雙眼,發出驚恐的尖叫。儘管遠處有些許正常的元素——橋上有兩個人,峽灣里還有一艘船——但畫面上的一切都充斥著原始而壓抑的恐怖氛圍。

不用多說,這就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創作的《吶喊》(The Scream,也有翻譯成《尖叫》的)。它是美術史上僅次於《蒙娜·麗莎》的第二名畫。

畫面上的一切都充斥著原始而壓抑的恐怖氛圍

不過,由於蒙克一生總共創作了4個版本的《吶喊》,所以精確地說,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版本。最早的版本完成於1893年,目前藏於奧斯陸的挪威國家畫廊。同樣在奧斯陸,蒙克博物館則收藏了分別創作於1910年和1893年的另外兩個版本。

但我現在描述的這個板上粉彩版創作於1895年,至今仍然使用最初的畫框,這也是4個版本中唯一被私人收藏的。2012年,它曾經短暫保持過藝術作品拍賣成交價格最高紀錄。當時,經過12分鐘的競拍後,它最終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將近1.2億美元的天價成交。買家是美國金融家利昂·布萊克(Leon Black),他現在將這幅作品租借給紐約新美術館(Neue Galerie)的「蒙克與表現主義展」(Munch and Expressionism)進行展出。

「最珍貴的版本是挪威國家畫廊的油畫版,」藝術史學家吉爾·勞埃德(Jill Lloyd)說,他參與策划了「蒙克與表現主義展」。「但粉彩版同樣讓人難以置信,因為色彩鮮活而生動,就像昨天剛剛完成的作品一樣。在我看來里,這是表現力最強的版本:因為粉彩是一種自由的媒介,你可以看到蒙克修改的線條和輪廓。所以才有了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鮮活效果,這是油畫所無法比擬的。」

存在性焦慮

紐約新美術館的這場展覽探討了蒙克與先鋒派表現主義藝術運動之間的關係。蒙克1863年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軍醫家庭,家裡共有5個孩子,他排行老二。而先鋒派表現主義藝術運動則在20世紀初興起於德國和奧地利。儘管展覽著眼於是蒙克藝術生涯的後期(他於1944年去世),但仍然為1895年創作的這幅《吶喊》找到了一席之地。那時的蒙克剛剛來到柏林3年,但卻很快在那裡聲名鵲起。

正是在德國的那段時間,蒙克創作了至今享譽世界的重要作品,包括《吸血鬼》和《麥當娜》

在德國的幾年間,蒙克的創作激情得到了充分激發,他當時在一家名叫「黑豬」(Black Piglet)的酒吧與志趣相投的畫家和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包括他的好友奧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正是在那段時期,蒙克創作了至今享譽世界的重要作品,包括《吸血鬼》(The Vampire)和《麥當娜》(Madonna)。這都是在為他後來那部半交響樂式的宏偉巨著《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做鋪墊。這個系列的作品將他自己對愛情、性和死亡等問題的高亢情感轉化成通用的符號。1893年創作的第一版《吶喊》就是這個系列的22幅作品之一。

《生命的飾帶》—4 「生活的焦慮」

《日落時的陰鬱情緒,絕望》

1892年,蒙克繪製了《吶喊》的前身《日落時的陰鬱情緒,絕望》(Sick Mood at Sunset, Despair)。畫面的構成與《吶喊》非常相似——血色的天空,3個人站在橋上、湖水和景色都塗成了藍綠色。然而,儘管那幅畫在當時看來有些激進,但卻並不像《吶喊》那樣離經叛道。後者是蒙克畫風的一次突破,以強烈的「存在性焦慮」壓倒了早先那「儒雅的憂鬱」。

蒙克在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日記中記錄了《吶喊》的靈感來源:「我跟兩個朋友一起迎著落日散步——我感受到一陣憂鬱——突然間,天空變得血紅。我停下腳步,靠著欄杆,累得要死——感覺火紅的天空像鮮血一樣掛在上面,刺向藍黑色的峽灣和城市——我的朋友繼續前進——我則站在那裡焦慮得發抖——我感覺到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

所以,《吶喊》中的人物或許是蒙克的自畫像。他的姐姐索菲(Sophie)在他13歲時就去世了。藝術史學家還認為,《吶喊》中的人物或許還有另外一個來源,那就是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博會上看到的一具秘魯木乃伊。

在新美術館裡,《吶喊》是參觀者們看到的最後一幅畫。勞埃德表示,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關於它的一切都是表現主義的精髓」。

我們都在吶喊

《吶喊》最令人驚奇的在於,它竟然超脫了藝術史的範疇,成為了流行文化的試金石

艾里希·黑克爾

當然,從藝術史學的角度來看,勞埃德做的沒錯。在那次展覽中,德國藝術家艾里希·黑克爾(Erich Heckel)創作於1917年的一幅木版畫闡明了這位表現主義畫家對蒙克的敬意:黑克爾的作品裡有一個男子,他捂著太陽穴站在一片似乎要爆裂成光束的荒地里。這顯然是在對蒙克1895年創作的《吶喊》黑白平版印刷畫致敬。在20世紀早期,這也是蒙克作品最廣為流傳的一個版本。

弗朗西斯·培根《尖叫的教皇》

安迪·沃霍爾

然而,受到蒙克影響的不只是表現主義畫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尖叫的教皇》(Howling Pope)系列作品也受到了《吶喊》的啟發。1984年,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也創作了一系列絲網印刷作品,用奪人眼球的明亮色彩重新詮釋了《吶喊》。

《吶喊》還是翠西·艾敏(Tracey Emin)最喜歡的「歷史」繪畫:1998年,她甚至專門拍攝了一部影片。在片中,她來到了挪威的一個峽灣,在那裡呼喊了整整1分鐘時間,鏡頭則始終落在水面上。塞爾維亞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也說服奧斯陸的居民一起在公共場合尖叫,以此紀念蒙克。英國畫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在1998年創作了《回聲湖》(Echo Lake),裡面有一個幽靈般的警察像蒙克《吶喊》里的主人公一樣抓住自己的頭。

彼得·多伊格《回聲湖》

但《吶喊》最令人驚奇的或許並非它對後來的藝術所產生的影響,而在於它竟然超脫了藝術史的範疇,成為了流行文化的試金石。《吶喊》經常被改編成漫畫或諷刺作品,使得這幅畫本身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它的創作者。

從《辛普森一家》到90年代恐怖片《驚聲尖叫》里的殺手佩戴的鬼臉面具,《吶喊》出現在許多流行文化中

由於經常在各種場合被人引用,所以很多人雖然從未聽說過蒙克,但卻仍然認識《吶喊》這幅畫。無論是《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還是韋斯·克雷文(Wes Craven)的《驚聲尖叫》(Scream)系列恐怖片中的殺手佩戴的「鬼臉面具」,都可以看到《吶喊》的身影。挪威國家畫廊兩個版本的《吶喊》雖然曾經先後被盜——一幅在1994年,另外一幅發生在10年後——但卻進一步提升了這幅作品的知名度。

勞埃德表示,《吶喊》之所以受到流行文化的追捧,是因為「很容易用它改編成漫畫作品——這是很多名畫所不具備的特點。作為一幅畫作,它的元素十分簡練,因此可以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作為一種視覺觀念,它很容易被人理解。所以,它如今隨處可見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手袋、海報、馬克杯,幾乎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與此同時,卻很難完全解釋它的廣泛吸引力。對勞埃德來說,《吶喊》作為一幅繪畫作品來說是成功的,因為它在20世紀初期給西方文化帶來了重要的改變。「《吶喊》是眾多合力促成歷史轉折的繪畫作品之一。」她解釋道,「在之前的19世紀,確定性正是令人們感到安逸的關鍵,而這幅畫則呈現了一個完全感受不到確定性的人:沒有上帝,沒有傳統,沒有習俗——只有一個深感存在危機的男人,面對著一個他完全不了解的宇宙,只能感受到深深的痛苦。」

她補充道:「這聽起來似乎很消極,但這恰恰是現在的狀態。這就是現代人區別於那個時刻之前、文藝復興之後的歷史時期的特點:我們感覺自己失去了與世界相連的所有錨點。」

?

愛德華·蒙克

(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製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

愛德華·格里格

?

(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最著名的作曲家,19世紀下半葉挪威民族樂派代表人物。


推薦閱讀:

【學音樂:「業餘老師」和「專業老師」的區別!】
《超強音浪》第三季黃齡唱功怎麼樣?
【蝦米音樂】 春之歌
德國音樂人老鑼的問題是隔靴搔癢的偽問題
如何在口袋添加音樂和視頻文件

TAG:音樂 | 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