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從封建到王朝》7
121,三家分晉
從這節開始,視角就進入了戰國時代,對於儒家的評述,也只是剛開始,因為儒家還會進行不停的變革,所以,不用馬上說明後來的變化。
隨著儒家的出現,「行為」這種思想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因為沒人敢用儒家,所以儒家呈現一種尷尬的地步。
與儒家緩慢進行形成對比的是晉國的形勢已經走向了惡化,因為晉國稱霸的目的在於打破秦齊楚對於晉國的合圍,晉國能做到的也就僅此而已。
晉國沒有能力也沒有機遇消滅其他各諸侯國,這使得晉國始終處於一個尷尬的地步,這就讓晉國內部的公族們快速膨脹,最後的結果當然就是:
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出現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晉國無法擴張導致族權思想快速作用,使得公族膨脹,另一個就是周禮在這時候又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因為「階級」文化的出現,導致族權脫離於王權的相互盟誓效果,這就讓公族優先發展,當晉國外部有矛盾的時候,族權還能勉強的團結在一起抵禦外敵,那麼當內部的問題激化了以後,結果自然是就是分裂。
可以說三家分晉是晉國的一次魯國版的制衡三恆的延續,孔子在制衡三恆的行為上,被魯國公阻止,並最終被驅逐,一方面是孔子的失敗,一方面又是拯救了孔子。
如果三恆像晉國那樣同時站起來反抗魯國公,那麼三家分魯就會上演,但是結果是對於孔子有利的。到了晉國這裡,更像是四家爭霸。
由於智伯瑤是當時在晉國執政的領袖,所以他非常想要制衡魏韓趙三家,於是首先對趙家發難,不過他選擇方式也夠有意思,那就是他約著韓魏兩家去滅趙家。
這種做法即是無奈,又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在那之前他首先向三家徵收土地和財產,趙家不從,因為趙家從始至終在晉國都非常有名望,所以就是不想給。
這樣智伯瑤就帶著韓魏兩家來攻打趙家,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趙家排出了說客去遊說韓魏兩家,韓魏兩家一看形勢一旦是趙家別滅,那麼自己也要被滅。
於是,韓趙魏三家聯合起來,把智伯瑤殺了,他們也就徹底的反抗了晉國,從此走向了三家分晉的道路。
然後,三家還要向周天子要權,可以說,到了這個時候周天子已經成了一種符號和社會地位認證機構了。
但是沒有實際權力了,於是三家正式分晉。
戰國開演。
122,魏國變革的失敗(1)
可以說,三家分晉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天下從爭奪霸主地位,開始爭霸方向轉變,因為大的諸侯國越來越多,小諸侯國已經基本損失殆盡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相互之間的攻伐逐漸開始了,春秋時代的封建制度,不是走向了興起,相反是走向了衰落,因為不管是周室還是諸侯國,都發現了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舊的周禮制度不但不能解決氏族時代的問題,相反是不斷的引來新問題,也就是周室的衰落和三家分晉的現象不斷湧現。
所以,對於各國來說,都渴望變革時代的到來,那麼就自然有人首先引發變革,這個國家就是魏國,而魏國的變革從本質上是失敗的。
因為變革的人是魏文侯,可以看到的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師從儒家的魏文侯,反倒是對於法家的變革起了興起,而給魏國設計這套變革方案的是李悝。
對於魏國來說,本來是十分不利的,因為魏國處於幾乎所有國家的中央,他的地緣位置比晉國還不利,所以如果魏國不變革很快就會被滅。
這樣嚴峻的形勢讓魏國不敢也不能不首先變革,那麼魏文侯就重用了李悝,李悝的重用標誌著法家走向興盛。
整個春秋是「階級」的時代,而戰國就幾乎是「法家」的樂土,可以說「法家」的作用幾乎決定了戰國的整個走勢。
那麼為什麼是法家稱霸整個戰國呢?
這是一個偶然,也是一個必然,法家本身有儒家更適合封建制度的一面,那就是法家能彌補一些封建制度的缺點,另一點就是法家講究創造系統化的制度。
也就是不管是「勢」「術」「法」三派法家誰都是以加強王權為主的,因為中國的法家和法律都是以一個根本大法作為根,然後細化出不同的法學作為枝葉的一套思想。
用到制度上面,就是法家非常支持王權,所以王權自然樂見與法家合作,但是,法家是存在缺點的,就是法家不善於對於「虛無」的慾望進行控制,因為法家追求的思想是法律是制度,這些都是「有形的」。
所以,大多數法家學派代表都是學習「勢」與「術」,因為這兩派見效最快,對於國家內部的變革最小,易於上手。
但是,請注意的是,這樣的變革大多都是不改變封建制度本身的根基,也就是族權思想,只是對於封建制度的一種修補和稍作改變。
把不利於封建制度的制度剔除,還上利於君王的法家制度,這是大多法家學派改革的辦法,但是這種改革,基本上都必然失敗。
因為他就重複了子產的改革。這樣的改革只是對於封建制度的修補,最終法家一定會變成人治。
但是魏國的變化還是非常有特點的。
119,孔子與儒家的出現(5)
社會資源的分配方式,一直是決定了制度和文化思想走向的關鍵,在「宗教」時代資源大量集中在公族手中,這是公族和王權建立效忠關係的理由。
所以,王權的興盛要依賴於公族的強大,但是公族一旦過於強大,那麼就會造成公族的膨脹,使得公族想要取而代之。
而「宗教」的另一面就能阻止一些公族的暴走,但是進入了到了「階級」文化狀態以後,形式又發生了改變,一旦進入「階級」狀態,那麼資源就正式的向旁族分去。
這一分就造成了公族的不滿,因為社會資源被分配了以後,公族就不能永久的保持自己絕對實力的位置了,這就造成了,階級開始只保護自己。
這樣一來,「階級」文化不但不能保護王權,相反使得他們之間越離越遠,在這種情況下,孔子提出了自己的「行為論」,然而「行為論」對族權更加有害。
因為對於族權制度來說,排他是最重要的,那麼保持自己的控制力最強,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按照孔子的方式做。
能真的實行么?
答案就是不能,因為如果真的按照「行為」去做,那麼王權就要把自己的資源分給其他人,而諸侯也同樣要把資源分給其他人,這樣做,確實可能造成在一定時間內社會的富強,但是問題來了。
族權會這樣做么?答案就是不會,因為對於族權來說,一旦失去了資源,那麼結果是自己的勢力會下降,所以,孔子在魯國制衡了三恆,並不代表著三恆就真的去做「好人」了,很有可能是三恆怨恨魯國公,那麼一旦戰爭開始,那很有可能拋棄魯國公。
魯國公就真的想按照孔子說的做么?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魯國公,如果把資源分給了別人,那麼自己實力會下降,公族也未必會真滿意,這就使得魯國內部的情況變得複雜起來。
所以,魯國公驅逐了孔子,那麼孔子的思想豈不是說沒用了么?
並不是這樣的,孔子的思想是更先進的官權所必須的「鑰匙」,雖然在封建時代看起來沒用,那是因為支撐封建制度的文化是排他,而到了官權的時候,就同樣需要一個可以支持官權制度的文化思想了。
那時候,就自然有用了。
另一點就是,孔子的學說,破壞了禮法的意義,不但沒有能使得禮法穩固,相反是動搖了禮法存在的價值。
因為,禮法本身就是族權制度所需要的。
123,魏國變革的失敗(2)
魏國的改革非常有特點,可以說正是這種改革讓魏國堅持了非常久的時間,甚至可以說,是魏國的強大保護了韓國趙國,魏國把封建制度發揮到了極致。
那就是大城市化。
魏國有一個最為不利的狀態就是他處於一個被包圍的狀態,所以假如他沒有一個非常適合他的制度,那麼他很快就要受到所有國家的吞噬,而魏國的改革卻非常聰明。
那就是利用自己的不利的劣勢,反倒成了自己的優勢,也就是大城市化,那麼什麼是大城市化呢?
大城市化是所有族權國家都非常狂熱追捧的一種模式,因為對於族權國家來說,越是能夠有效控制更多的社會資源就越是能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這裡只是初講大城市化,所以不會涉及過深,所以既然魏國被別人圍著,那麼就採用大城市化的手段,把更多的社會資源都聚集到一些城市裡,並且不斷的加蓋城市,然後只要守住這些堅固的城市,就可以達到控制地區的作用。
並且大城市化給魏國帶來了兩個根本的優勢。
第一個優勢就是,魏國複製了管仲的辦法,也就是說,魏國非常重視商業,逐漸的把齊國的優勢轉移到自己這裡,因為是大城市化的魏國,又因為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所以很快魏國就成了商人們最想去的樂園。
這個好處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商業會帶來大量的利益,利益的到來為魏國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資本,這種資本的收入增加為魏國的強大提供了可能。
第二個優勢就是,魏國開始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職業,那就是「魏武卒」,也就是職業武士模式的一種嘗試,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有了大城市化,又因為有了商人的資本,所以魏國才能夠供養得起「魏武卒」,職業武士與普通士兵的差距非常大。
通常在古時候,戰爭的兵員大多都是由族權制度來決定的,也就是每個村要出多少兵員,出多少武器,都有明文規定,這樣做的好處是兵員和義務非常固定。
但是壞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兵員大多都是農民和普通人,他們平時做農活,戰爭爆發了以後成為兵員,這樣做的好處是平時保證生產,戰時參與作戰。
可對於「魏武卒」來說,他們享受了非常好的待遇,是一支非常重視戰爭的部隊,他們的人數很少,但是裝備精良,並且加入條件非常嚴格。
這種需要大量資本才能支撐的部隊,就成了魏國最為強悍的部隊,因為他們的強悍支撐起了魏國的大梁。
而他們的訓練者就是吳起。
124,兵法家「吳起」
在我心中,吳起才是真正的兵法家,而不是孫武,因為孫武更該是謀略家,他更關心的並不僅僅是兵法,而是更加變化莫測的謀略。
所以從本質上說,孫武比吳起層次更高,吳起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他是一個兵法家,也就是說,他的一生都在做一件事。
那就是想著怎麼「打仗」。
那麼從這方面說,不是吳起和孫武都是謀略家了么?
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他們的側重點並不相同,孫武更關心謀略,也就是在孫武心裡,用兵就是已經是到了無奈的時刻,而上兵則應該伐謀。
但是吳起並不是這樣,吳起的一生一切的行為的目的都是一個,那就是醉心於兵法,醉心於戰爭,如何更好的能讓戰爭繼續,那麼就該怎麼做,這就是吳起。
吳起年輕時候並不得志,得不到賞識,被人譏笑,他發誓必然成名不然絕不還鄉,結果自己的母親死了,他也不回去,落下了一個惡名,後來侍奉與魯國,自己的妻子是齊國人,剛巧齊魯爆發戰爭。
結果吳起把自己的妻子殺了,結果打贏了那場戰爭,但是吳起的名聲更加變惡,終於他來到了魏國,這時候的魏國非常需要一位統兵大將,在這個基礎上魏武侯重用了吳起,請注意的是,吳起的名聲越大,戰績越多,但是他的惡名就越廣。
理由就在於吳起太醉心於戰爭了,對於周邊的事情根本沒有顧及,正是這種性格,使得吳起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吳起非常重視的一點就是,他認為: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見識,因為古代戰爭通訊不暢,並且陣型非常難以維持,所以就算兵馬非常多,也往往不能真的作戰,相反還造成混亂,這是以弱可以勝強的關鍵。
也就是吳起認為,使用優秀的士兵,就可以儘可能性的提高作戰能力,精兵之路是吳起的主要思想,而魏國的形勢,卻非常滿足於這一點。
因為魏國處於不利的狀態,自己不可能損失太多兵馬,另外魏國有「錢」,有「資本」,要知道,人人都想擁有精兵強將。
但是,想要擁有一支精兵,就需要比雜兵多幾倍的價格和代價去「奉養」,沒錯是「奉養」,因為他們實在是太貴了。
所以,走一條精兵之路,就是吳起為魏國設計的最適合魏國的思路,但是這條思路,有助於魏國的興起,同時也就限制了魏國的興起。
因為精兵也存在缺點。
125,魏國變革的失敗(3)
精兵之路,是一條看似非常強大的路,但是其中卻蘊藏著危險,因為一個國家,只有堅城,精兵,商人,是危險的。
精兵可以帶來勇猛的武士,堅城可以造成攻不破的城池,商業可以快速的聚集財富,供養武士,修繕城池,看起來魏國具備了一切強國的條件,但是其實結果是相反的,可以看到的是,歷史上走精兵之路的國家和文明有很多。
但是無一不衰敗,無一不完結,那麼為什麼精兵之路不行呢?
因為精兵之路,存在一個弱點,那就是精兵像一種毒品一樣,一旦選擇就難以放棄,從事實上說,一個優秀的武士確實比普通的士兵強太多了,可以說,一隻精兵部隊人數不用太多,只要幾萬人,就能打垮對方的幾十萬人,這一點是沒錯的。
問題在於,一旦迷戀上精兵之路,就對於普通士兵產生了輕視,精兵之路給魏國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精兵皆為王權控制,有了堅城,商人與精兵這三樣東西以後,就等於讓魏國的王權有了之前春秋時代所沒有的資本。
王權以這種方式增強了控制力,但是問題就在於,這條路是一條自我毀滅的路,為什麼呢?這就是大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
大城市化有好處,那就是能把社會資源快速的聚集在一起,然後集中使用,比如魏國,他有了堅城就能招攬大量的商人來做生意,商人來了,那麼工人和技工什麼都來了。
甚至一些失地農民也會來,這就導致資本,生產力快速的向一個城市聚集,這樣的好處是短期的,他可以快速的使一個國家強大。
但是,長期看來,大城市化會像抽水機一樣,把國家內部的結構破壞,也就是說,一個正常的國家,他的內部是一個網路,是由省為最高區域劃分,然後是城縣,接著是村鎮這樣的一個系統結構。
他會產生一個很自然的效應,那就是越是下層的環節,越不容易留住資本和人力,所以均衡發展是一個國家的最重要事情。
如果採取精兵之路,那麼資本和人力就會從下層環節向上走,這樣的結果就是雖然大城市獲得了繁華與壯麗,但是小城市和小村莊就會失去資本,而一旦失去了資本的幫助,那麼就像是失去了水源的土地一樣開始乾涸。
這種現象一旦開始就非常難以扭轉,而對於族權來說,越是看到這樣的情況就越是渴望聚攏資源,不斷發展的結果就是。
大城市越來越大,小城市和小村鎮走向破產的境地,對於魏國來說,這樣的好處是有的,壞處也是有的。
但最終,壞處只會壓垮好處。
126,魏國變革的失敗(4)
對於魏國來說,他的改革是非常切合他的實際情況的,對於大城市化來說,有壞處,但是對於魏國來說也好好處,那就是魏國是一個處於被包圍狀態的國家。
所以,大城市化,能夠把社會資源都保護在大城市的核心圈之中,這樣即便受到不同的國家包圍,只要堅守不出,即便是被佔領了一些土地,那麼等出擊的「魏武卒」打退一些敵人以後,再返回頭來,就能解放那些被人佔領的城市。
因為道理非常簡單,那些城市沒有資本的湧入,那就決定了城防一定非常脆弱,失去的非常容易,收回來也非常容易,對於魏國來說,只要核心圈的大城市沒有事情。
那麼一切問題都好說,畢竟多國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魏國被某個國家吃掉,他們之間也要算計,如果魏國被滅,自己能得到多少好處和要失去多少好處。
但是,壞處也是明顯的,那就是魏國陷入了一種被動之中,就是他可以打敗自己的敵人,卻難以真正的開疆擴土,雖然在魏秦戰爭中魏國經常處於勝利的狀態中。
可問題來了,走一條精兵之路的魏國往往只能與一國交手,即便打贏了對手,也難以持久的擴張,也就是說,精兵要時常保護在「核心圈」的周圍。
精兵不能離開「核心圈」的供養,因為只有大城市化後的城市,才能有那麼多資源供養這些精兵,所以精兵與大城市化的關係非常緊密,這就造成了魏國精兵難以持續不斷的大面積的開疆擴土,只能不停的守衛著核心圈的利益。
並且,精兵雖然強大,但是在戰略上也容易處於被動,也就是孫武為什麼是謀略家的原因,一個國家的外交和謀略當為最上,因為從實際情況上說,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與所有國家為敵,所以拉攏盟友,展開謀略是給自己提供一個生存空間非常重要的途徑。
如果只是認定了兵強,即便是再怎麼賢明,再怎麼對士兵好,都只是能到一定的作用,卻不能起到決定的作用,這就使得,即便有天下最勇猛的武士,也無法真正平定天下。
所以,一個國家的制度和一個國家的文化才是決定這個國家是否真正強大的關鍵,並且,精兵之路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一旦失敗,那麼就會元氣大傷。
訓練一個精兵是非常難的事情,只要一次大戰失去了大量的精銳部隊,然後沒有得到喘息時間,那麼即便是新補充的兵,再怎麼叫「魏武卒」。
實質上,在戰鬥力上,都會大打折扣,這一點是精兵之路的另一麻煩,過於依賴士兵的精銳,和過於依賴大城市化。
確實可以在短期內強大起來,魏國一時之間成為戰國的強國,但是長期來看,他的強盛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
而對於吳起來說,他的好日子也隨著魏武侯的離開而結束了。
127,兵法家「吳起」(2)
平心而論,吳起是一個單純的人,他就是喜歡打仗,並且喜歡研究士兵,他的功名之心並不是他的主要目的,雖然他有棄母殺妻的惡名,但他還是一個簡單的人。
只是做這樣人的親人很痛苦,因為他的心裡只有他自己的事業,並沒有其他人,當事業和家庭讓他做一下選擇的時候,我相信他會不猶豫的選擇事業。
所以他才能成為常勝將軍,他的雜念非常少,對於他來說,並不懂得政治,所以當魯國懷疑他是妻子是齊國人的時候,他就可以殺妻,但是這樣的人,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了。
給他真正成功的是魏國,魏國並不是真正的信任他,而是一種無奈,魏國的環境太差,需要一名真正的統兵大將出現,他的出現緩解了魏國的危機。
他駐守在河西,和其他國家主要是秦國不斷的交手,取得的勝利非常多,他可以做到獎罰分明,愛兵如子,可以不講排場,這一切的目的,都只有一個:
贏得戰爭。
可以說,吳起就是一名「兵痴」,迷戀戰爭達到了極點,但是隨著他的聲望和勝利的上升,魏國越來越害怕他,因為在魏國人眼裡,一個棄母殺妻的人是自私的。
可這個自私自利的人不斷的取得成功,以至於魏國越來越聽到吳起的大名,連君王都要遜色不少,那麼吳起就威脅到了王權。
不管吳起是一個多麼單純的人,世界都是不單純的,在族權思想的影響下,吳起開始不再被當做心腹,在選擇新相國的時候,別人超過了他,他很不滿,但一番對話下來,吳起明白了,那就是一個人的功勞再怎麼高,內心中對於王權再怎麼忠誠。
都不能無視文化的作用,最終只能是增大對於王權的威脅,所以,接下來,吳起中了公叔的謀略,讓吳起離開了魏國,但實質上,我認為這個時候的吳起,已經不再那麼單純了。
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失敗,所以決定離開,接下來他去了楚國,最終死在了楚國,那麼為什麼死在楚國呢?
甚至就在楚王的葬禮上,那些楚國的大臣貴族,對於吳起的仇恨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以至於吳起趴在楚王的身上想要躲避對方的弓箭,喊出了:「誰射楚王就是謀反。」的話以後,楚國大臣還是要不顧一切的殺死吳起呢?
這就在於,吳起的精兵之路可以增強王權的控制力,如果王權擁有了一隻精兵,那麼王權本身就可以壓制住公族。
在魯國和魏國,他們都是「階級」文化支撐著制度,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還能容忍吳起,但是楚國是以「宗教」作為文化支撐的制度,這就讓公族和王權的關係從過去的盟誓關係。
變成了楚王壓制公族的關係了,那麼公族當然不會放過吳起,最終吳起被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128,鬼谷子
在整個春秋戰國歷史中,有很多故事非常有戲劇性,正是因為這些戲劇性使得這些歷史被廣為流傳,並且人們非常喜愛這些經典角色。
而說到戰國開始階段最有傳奇色彩的兩個人,一個是龐涓,另一個就是孫臏了,他們的老師那就名頭更大了,就是傳說中的「鬼谷子」。
但在我看來,鬼谷子和老子實際上是一種人,那就是他們都屬於謀略家,他們非常精通權術與謀略,所以他們既喜歡自己的本領,又害怕自己的本領。
從事實上說,鬼谷子比老子真是不相伯仲,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情況來看,不管是鬼谷子和老子都不願意出來任官,所以兩個人採取了兩種不同的戰略,老子的戰略看起來更高一籌。
那就是老子留下了一部《老子》也就是道德經,但是既然是老子,那麼他非常精明的替《老子》作為了偽裝,把一部寫權謀策略的書,寫成了哲學書,也就是「有和無」的一種相互對立,又相互存在的關係。
這樣,人們對於《老子》就會帶有一種神秘,因為大道可以走向無限,小又可以通雞鴨,所以,神秘色彩是老子的一種偽裝,他的成功就在於他不讓他的書成為一種有「指向性」的書,這樣辯論起來,就可以走向無限種情況。
而鬼谷子就採取了另一種策略,那就是:
教徒弟。
鬼谷子同樣是一個精通於權術謀略的人,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他的辦法更加簡單,那就是教會徒弟,如果徒弟都是神秘莫測的大人物大謀略家。
那他這個師傅豈不是要通神了嗎?
所以,不管是鬼谷子,還是老子,都是非常精通謀略的人,他們為了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災禍,就選擇了兩種不同的方式躲避。
但是,他們真的放下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不爭於世不是一個弱者的生存法則,因為弱者沒有權利決定事情的發展,他們只能隨波逐流,只有強者才能選擇生存方式。
結果就是,老子和鬼谷子表面上看起來看破一切人間世,躲在深山之中對於紅塵之事毫無牽掛,但實質上。
他們只是採取了一種對於自己非常有利的方式來傳播自己的學說罷了,比起孔子認死理到處遊走傳播自己的儒家來說,他們更加高明。
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也就是說,老子和鬼谷子再高明,也只是熟通於權屬,不能真正開創一個更新的時代。
想要達到「創」這個字,實在是太難了。而作為固執的喪家之犬的孔子,卻真正的打開了一個通向偉大的時代的大門。
所以,誰更高,就只要去掉文學化,去掉那層神秘的面紗,馬上就能分出高低了。
129,孫臏與龐涓(1)
孫臏與龐涓是同學,他們都在鬼谷子那裡學習兵法與謀略,並且帶有戲劇性的是,不管是孫兵與龐涓,還是蘇秦與張儀,都是同學關係,但是最終都走向了自相殘殺的局面。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學習的都是謀略,所以一個人才大多只能在一國奉君,那麼結果自然是不同的人去不同的國家,結果也自然是相互自相殘殺了。
而就孫臏與龐涓來說,倆人是有明顯區別的,那就是龐涓更重實效,孫臏更通謀略,兩個人一直在山裡學習,這時候魏惠王開始求才,龐涓決定下山而去。
那麼為什麼是龐涓去了,而孫臏不去呢?
這就可以看出兩人的差別了,如果說孫臏不想出世,那麼就沒必要去學謀略,孫臏也想出世,但是孫臏看得明白一點,那就是魏國的路必定走的很艱難。
魏國在失去了吳起以後,非常缺一位真正的統兵大將來指揮,這時候的魏國已經走向了鼎盛,在吳起的練兵指導之下,魏國的魏武卒已經非常強悍了。
但是,魏國缺少一位能統領士兵的大將,所以魏國宣布求賢,對於真正的大賢來說或者真正的大戰略家來說,魏國的前途實際上是非常不利的,雖然魏武卒非常強悍,又有堅城與商人的資本供給。
但「魏武卒」不能脫離堅城的支持是在未來一定發酵的危機,所以真正大才自然不願意去,那麼自然孫臏就說:「學的還不行,捨不得老師。」這一類的話,推脫了去魏國,而對於龐涓來說,他非常重實效,也非常的自我。
在他看來,魏國的精兵,堅城,商業都已經齊備,也就是說,一切所需要準備的條件都準備好了,那麼用他的大智慧打下一片偉業就是他的目的。
並且魏王非常需要一位統兵大將這一點對龐涓非常有吸引力,也就是去了就能拿權力,又有現成的資源可用,那麼肯定想去。
也就是說,龐涓更看重的是條件的優厚程度,他非常的務實,並且相信他自己,但是孫臏更看重的是大環境和謀略,也就是說,表面上魏國的條件非常優厚。
但是,魏國的潛在危機卻在時時刻刻的伴隨著魏國,那麼有這樣的劣勢存在,就要避免走向覆滅,所以孫臏非常小心,自然不去。
於是,龐涓決定下山。
他一到了魏國自然能得中,因為大才們看到魏國有危機,不願意去,中才小才全都不及龐涓,那麼龐涓自然能被魏王看中。
結果就是龐涓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