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大文化之一莒文化
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教授
孟世凱
莒文化,由莒地而得名,因在莒地建都立國而形成一種區域歷史文化。莒文化當是指莒國在此建都立國前的歷史文化和莒國歷史文化兩部分。早在舊石器時代莒地就是古人類生息、繁衍的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已在1936年於日照兩城鎮遺址被發掘出。自五十年代中期,莒縣陵陽河遺址發現的大汶口文化,其後發現和發掘出土一批陶片、大口尊,上面的陶文引起海內外學術界極大的關注,出現了研究熱潮。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在莒縣鄰近地區都發現龍山文化時期的遺址,證明以莒縣為中心的鄰近地區有豐厚的莒文化遺存。據古文獻記載,傳說時代的莒氏族「雖多次易宗別主,但仍均屬少昊之後」。進入王朝時代,夏王朝時期莒地氏族是否是夏之諸侯國,文獻不足征則不敢妄言,但少昊氏是東夷中的強宗大族。東夷中各氏族、部落在夏代仍統稱東夷,夏王朝與東夷的關係總的來說當是比較融洽,這從《竹書紀年》(古本)中可窺知一些信息。如:「後相七年,於夷來賓」。「少康即位,方夷來賓」。「後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帝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後發即位,元年,諸夷賓於王門,保庸會於上池,諸夷入舞」。從近幾十年對東夷文化的研究,確知東夷文化深遠,禮樂並不落後,夷夏交流,互學互補。
商湯滅夏桀建立商王朝,商與各地氏族、方國的關係,前半期因資料所限,知道不具體。後半期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大量的祭祀時占卜之卜辭和記事刻辭記錄了當時社會各方面的情況。甲骨文中所反映有關莒文化的大概情形,孫敬明、劉雲濤兩先生的論文中已作了論述。如果按蔡運章先生的考證,甲骨文中、 、、等字「皆讀如旅,通作莒,均為地名。……在今山東莒縣一帶」。孫敬明先生釋為莒,則商王朝時莒國之先世就職在莒地之莒方。而在商王廩辛至帝辛之世,方是時叛時服。商末還被封為諸侯,成為「四封(邦)方」之一,這可能是經廩辛、康丁、武乙、文丁長期征伐,最後臣服而受封。商王朝征伐方國,是中央王朝與地方諸侯之間的關係,周武王滅商是滅國滅族的關係。故商武庚夥同「三監」叛周,助叛者的主力就是東夷17國或8國,原因是商族出自東夷,商、莒皆出自少昊氏。雖周公率軍東征,花了三年時間,基本平定,但東南地區仍然不安定。
莒於西周時被封,傳統之說是周武王所封。王樹明先生認為:「莒為周初武王分封之說並無所本,只是後世方誌家者流的一種附會、假說,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迷信」。此說不無道理。究其原因,當是後世史家據《尚書?顧命》中的「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樹屏,在我後之人」之說。將成康之世一些分封或各地原有的諸侯皆列為是武王所封、或遵武王之遺命所封,夏商周三代立國之君皆「興滅國,繼絕世」,受封者皆傳說時代之「帝王」或前代君王后裔。故後世史家將許多滅國或原有的諸侯都列為開國之王所封,尤其是周滅商後「建侯樹屏」以鞏固新政權,故分封建侯較多,加之在這方面所流傳下來的資料比夏商兩代具體,雖然司馬遷在《史記》中未錄,後代史家則加以補充。這在先秦史研究中是常見之資料,其確證只有求諸出土的古文字資料,而目前所見的西周時期有關封建諸侯的資料不是盡有,故有關問題尚待新資料確證。
西周時期不見有莒國活動事迹之記載,這並不能表明莒國不存在。從西周初期成、康、昭三王這時段來看,東夷、淮夷一直是不時與西周王朝作對。周公雖經東征、平叛,周又封齊魯於東夷之地,使東夷地區得以暫時安寧,出現了所謂「成康之治」的盛世。但是,東夷和淮夷都是具有反抗壓迫、奴役傳統的民族。康王時期東夷仍不時反抗,從《大保鼎》銘文得知,康王曾命老臣召公伐過東夷。根據西周青銅器銘文記載,昭王曾派明公尹(尹為官名)率毛公、吳伯、呂伯三族征伐過東夷(據唐蘭先生考證西周青銅器中有五器是伐東夷之事)。穆王時亦征伐過淮夷,《鼎》銘文有:「王用肇使乃子率虎臣御淮戎」。「淮戎」即淮夷,淮夷為東夷之一種。共王在位只十餘年,除西征密須外,未見有伐東夷的記載。共王之後的懿王、孝王、夷王四王時期由於西北方之戎、狄不斷入侵,雖累征伐,但亦消耗了國力,致使王室漸衰。夷王仍用征伐來維持統治,除征伐戎、狄外,對東夷、淮夷亦有征伐。從《五年師毀》、《禹鼎》銘文得以證明。厲王時期不僅內部矛盾加劇,西戎反叛,就連淮夷和南淮夷也乘機叛周,這也從《靈卣》、《錄尊》和《毀》銘文中得以證明,厲王亦曾派兵征伐。宣王時出現「中興」局面,亦征伐過淮夷、徐夷。征此兩夷除見於文獻記載,征淮夷還見於《師簋》銘文。
有關西周歷史的文獻和青銅器銘文記載的東夷、淮夷都是一個總稱。到西周時期的東夷、淮夷都應是指許多屬於東夷氏族、部落,這些也是東夷、淮夷地區許多大小不等的國家,這方面的情形已有不少學者作過研究,不屬本文範圍,不再重述。莒國是正宗東夷諸國之一,在西周時期不見有所記載其活動,究其原因莒是周初之封國,未參與叛周活動,反而在齊魯兩國間積蓄國力。但在西周二百多年間,莒國只能是自己發展,既不能向齊擴地,又不能與魯爭城,也不能越齊魯而向外發展。加之周王朝又不時對東夷、淮夷用兵,所以只能自強自立。西周王室之衰微實際上自夷王時就由「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變為「下堂而見諸侯」。西周滅亡,周平王東遷由晉、衛、鄭、秦以兵護送。東遷洛邑後周平王封有功諸侯,秦襄公功最大列為諸侯。諸侯勢力漸強,其後出現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莒國雖然有一定的勢力,但由所處地理環境所限,又受齊、魯兩國之牽制,雖多次越境與晉國聯繫,但終因實力所限無法與齊魯和中原其它諸侯抗爭。
從《春秋》、《經》、《傳》和《史記》等記載,入春秋以後,自魯隱公2年(前722年)至魯哀公6年(前489)的233年來看,莒國雖無與大國爭霸的大動作,但參與大國和向、密、杞、譚、徐、等小國的征戰、會盟等亦很頻繁。春秋時期一些重要的會盟、戰爭都有莒國國君參與或出師,如魯僖公28年(前632)5月,周襄王策命晉文公之「踐土之盟」;同年10月,晉文公召周襄王的「溫之會」,此即《春秋》稱之「天王狩於河陽」。魯成公7年(前584)秋,諸侯救鄭後「馬陵之盟」。魯襄公元年(前572)春,晉率諸侯之師「彭城之戰」。魯襄公14年(559)4月,晉會諸侯伐秦,即「遷延之役」。魯襄公16年(前557)3月,「溴梁之會」莒、邾兩國君被晉平公執。魯襄公20年(前553)6月,晉齊講和之「澶淵之盟」。魯襄公24年(前549年)8月,晉平公謀伐齊之「夷儀之會」;次年夏,再次會夷儀。魯昭公13年(前529年)冬,「平丘之盟」。魯昭公32年(前510)冬,諸侯為周王「築成周城」。魯定公4年(前506)參與「召陵之會」。由此可見,莒雖為小國,但諸侯爭霸中是不可少的一個。
春秋時期在今山東東南部分布不少的小國,如莒、邾、滕、薛、杞、郯等等。政治背景各有不同,文化亦各異。其中以莒為眾小國中之「大國」。在諸侯大國爭霸中都要爭取這些東夷地區小國的擁戴,所以一些重要的征伐、會盟和其它事件都要爭取這些小國參加。莒國雖也參加不少的重要征伐、會盟,但始終保持不同於其它諸侯的自主,它處於齊魯兩大國之間,既不附齊,也不媚魯。可以說是東夷地區一個「獨立王國」。所以被後人稱之為「莒縣小國,東夷之雄者也」。也正是如此才有魯隱公2年(前722)「入向」之舉動,又兩年(前720年),「莒人伐杞,取牟婁」。
《春秋》、《經》、《傳》中還記載有一些投奔莒國的事件,如:魯庄公9年(前685),齊公子小白在鮑叔牙保護下投奔莒國避內亂。次年齊師滅譚國,譚國君投奔莒國。魯閔公2年(前660)魯國慶父之亂,魯國人慾誅殺慶父,慶父投奔莒國。魯大夫季友賄賂莒君以求慶父,慶父自殺於莒。魯文公8年(前619年),公孫敖奉派去成周弔喪不至,而攜帶禮品投奔莒國。魯成公8年(前583),公孫嬰齊投奔莒國。魯成公17年(前574),齊高無咎投奔莒國。魯襄公6(前567),齊滅萊國,「正輿子、王湫奔莒,莒人殺之」。魯襄公25年(前548),齊國崔杼殺庄公及八子,庄公同黨王何投奔莒國。魯襄公31年(前542),齊國內亂,孔虺、賈寅等四人投奔莒國。魯哀公6年(前489),齊國內亂,國夏投奔莒國。投奔莒國之人, 各異,情況不同,但說明莒國是有一定勢力的「獨立王國」才有人投奔。雖然齊魯兩國有多次伐莒之舉動,但莒國直到戰國時期才為齊威王所滅(約在前348—前343年)。
莒國近鄰郯國,相傳是少昊之後裔所立之國。魯昭公17年(前525)秋,郯君朝魯,魯君設宴款待郯君。魯叔孫昭子問郯君,少昊氏何故以鳥名官?郯君先說明少昊是他的祖先,並詳言以鳥名官之故。孔子得知,往見郯君求教古史。「即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官學在四夷』」。上古時代之禮是通過職官來體現,所謂「官學」,也即是古禮。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昭公十七年》注引《春秋詳說》云:「所謂夷,非夷狄其人也。言周、魯俱衰,典章闕壞,而遠方小國之君乃知前古官名之沿革,蓋錄之也。」此是最準確地對「天子失官,官學在四夷」的解釋。所謂「遠方小國,當然就是指郯、莒這些東夷古地之小國。郯國君知少昊氏以鳥名官之古官制甚詳,說明郯國世代都保存著古東夷之傳統歷史文化。
莒與郯同是少昊氏後裔所立之國,莒不可能不保持古東夷之禮制,世代莒國國君不會拋棄祖先的傳統歷史文化。但何以在先秦或其後有關的歷史文獻中未見涉及莒國這方面的記述?我認為主要是一種儒家正統思想在作怪。郯君朝魯,表明郯對宗周正統國的尊重,故值得載入史冊。而莒國自入春秋以來就是個惹事生非的小國,它夾於齊魯兩國之間、既不附齊、也不朝魯,還不時地侵犯周邊小國,這比起宗周正統國來當然是一種大逆不道,因此就不為正統史家們所欣賞。可是孔子這位儒家思想繼承和發展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對古代傳統歷史文化則非常重視。郯國君朝魯時孔子才27歲,他向郯君請教後,就得出「天子失官,官學在四夷」正確之論,這點未引起當時及後世史官們之重視,致使東夷許多古禮制未從這些小國中得以保存傳世。如此說,並非就是說孔子及其儒家對東夷的一切觀點都是正確的,孔子及其儒家對東夷的一些「尊夏卑夷」的觀點應當給予批判,還東夷歷史文化的本來面目。
莒國歷史文化當是東夷古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是先進的古代禮樂文化之一。因自西周以來受儒家正統思想影響,對分布在今山東及其周邊許多小國的歷史文體不予重視,致使許多具體內容缺佚。也不是說莒國歷史文化就完全不變的保持古東夷歷史文化,至遲從春秋時期之莒國歷史情形來看,在宗周正統文化的影響下,也會融入齊、魯文化或中原諸侯國的文化。《左傳?成公八年》(前583)有「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為虞』?」《春秋穀梁傳?成公九年》有「冬十有一月,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庚申,莒潰。其曰,莒雖夷狄,猶中國也」。註:「莒雖有夷狄之行,猶是中國」。可見莒國君自稱「在夷」,後世史家亦將莒國看做「夷狄」。「在夷」,亦可能不單是指在東夷地區,因不便說「我夷人也」而改為「在夷」。亦可認為莒國仍保持東夷傳統的一些禮俗,或許還保留著我們還不得而知的一些傳統歷史文化。
大莒文化作者:海曲漢韻一、「莒縣」語源簡析「莒縣」一詞屬於漢語政區地名,其標準讀音為「Jǔ Xi?n」。它所指代的縣級行政區域(地理實體),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處北緯35?19′~36?02′;東經118?35′~119?07′。東鄰日照市東港區,西接沂水縣,南連莒南縣、沂南縣,北靠諸城市、五蓮縣。面積1952.4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地在縣城浮來中路9號,在省會濟南東南方向330公里處。為日照市轄縣。莒為地名始自原始社會的莒部落。《說文解字》載:「齊謂芋為莒」。因莒地盛產莒(芋),莒人食莒(芋),故以「莒」為部落名。1935年編纂的《重修莒志》卷首扉頁中的(此處引號內一字見原稿)「?」與大篆中的(此處一字見原稿)?(莒),皆為芋頭的象形。莒之地名,以甲骨文、金文征之,其演變順序為:舉(此處一字見原稿)?(商)——虘(西周)——(此處一字見原稿)?(春秋)——(此處一字見原稿)?(戰國)——筥(漢)——莒(今)。二、莒縣政區沿革簡況莒縣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商代為姑幕國,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王朝建立,周武王封少昊之後茲輿期於莒,初都介根後遷莒。莒為東夷土著國存在約700年,公元前431年為楚所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設瑯琊郡,莒為縣。公元前178年(漢文帝二年)初置城陽國,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都莒。三國時期,莒為魏地,設城陽郡,莒為縣。晉先屬城陽郡,後屬東莞郡,郡治莒縣。南北朝先後屬東莞郡、義塘郡,郡治莒縣。隋代,莒為州,始設刺史,屬瑯琊郡。唐代屬密州。金元屬莒州,治莒縣,明、清兩代均為州,清雍正七年,改莒州為直隸州。辛亥革命後於1913年改莒州為莒縣,先後屬岱南道、濟寧道、瑯玡道。裁道之後,直屬山東省政府。抗戰時期(1938—1945)變動頻繁,莒縣先後劃分為莒中、莒南、莒北、莒臨邊、莒沂邊等縣,1945年10月將莒中縣恢復為莒縣,屬濱海專區,1950年屬沂水專區,1953年屬臨沂專區,1993年劃歸日照市。古老的莒城,已有2500餘年歷史,從周代起,歷經18個朝代,不論為國、為郡、為州、為縣,均為治所。城垣建築雄偉,抗戰時期拆除。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科學規劃、擴建,高樓林立,道路寬敞,學校、商廈、機關、工廠鱗次櫛比,以一座嶄新面貌的現代化城市屹立在莒國故都之上,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92年,莒城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三、莒縣地名詞語特徵早在漢代以前,莒地村落人口一度比較稠密,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唐宋時期,因戰爭、災荒,幾度興衰,到宋元之交,全縣僅有87個村落,人煙稀少,連一向人口最密集的莒中平原上,也是呈現「蓬蒿四十里,村舍二三家」的荒涼景象。元明交替時期,戰爭頻仍,莒地人煙更加稀少,出現大面積的「無人區」。明代以後,由朝廷下旨從山西、江南往山東遷民,莒縣人口一度增至3.7萬戶,12.87萬人。這些地方移民點多命名為「??官莊」至今,全縣尚有此類「官莊」81個。其中,從山西洪洞縣老槐樹底遷來的移民村,多在村頭栽一株國槐樹,以示對原籍的懷念之情。莒地先民為少昊之後。少昊氏以鳥名官,以鳥為圖騰。如主管曆法的官為鳳鳥氏,這便是東夷人崇尚的「鳳」。而崛起於中原的炎帝、黃帝,則崇尚龍,稱做龍的傳人。黃帝與蚩尤涿鹿一戰,獲大勝,使炎黃文化與東夷文化相融洽,也就是「龍」、「鳳」文化的交融。莒地出土青銅器上的「龍鳳圖」正是最好的佐證。幾千年來,莒地山川、村落,多為「龍」、「鳳」命名。如:鳳凰山、鳳凰庄、鳳凰泉、鳳凰台等;龍山、龍王廟、龍潭、龍泉、龍尾、龍頭庵、石龍口、蟠龍山、龍家圈等。莒縣的村莊除以「街、村、庄、屯、疃、店」命名的以外,絕大多數村莊以所臨山川地形特徵而得名。如:山、嶺、溝、河、泉、坡、峪 、崖、澗、窩、崗、墩、堰、汪、城、石、圈、場、湖、堤、川、窪、旺、坪、埠、淵、坊、套、澤、槽、流等。地名實體文化內涵一、深厚的歷史文化(一)歷史淵源莒氏,在古代是一個強大的部族,其活動疆域在沂河、沭河、濰河、泗水流域近海岱地區。這裡「具有數十萬年的文化根系,一萬餘年的文明起步,5000餘年的文明史」。約在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首先在莒地誕生了陵陽河古國,約經歷了500年左右的發展歷程,發展成以莒縣中南部為中心的大規模的龍山古國,在北面河谷地區和東面沿海地區出現了龍山古國群。莒地以莒縣為中心,由原始進入文明和文明初步發展的歷史進程,證明莒與莒地是中國東夷文明的一個重要中心,這一歷史進程也是中國東方古史發展的縮影。當今探討古代文明有三個標準:即古文字、古城堡和冶金三個標誌性因素。這三者,莒地都有重大發現,轟動國內外,尤其是在陵陽河出土的大批古陶器中,發現上面有圖像文字刻畫的就有20餘件,其中被專家識為「旦」字的(此處引號內一字見原稿)「?」圖像,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之最。它比甲骨文還早1500餘年。考古界、史學界專家認為,山東古文化,應為齊、魯、莒文化,這為輝煌莒文化確立了準確的歷史定位。(二)文物古迹莒地文物古迹眾多,從上古時代到秦漢以降,各個時期多有遺存。現已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前的細石器點4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20處,其中大汶口文化遺址42處,龍山文化遺址66處,岳石文化遺址12處。商周時期,莒國疆域廣袤數百里,農牧業、商業、手工業有了長足發展。莒國青銅器造型和紋飾均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其中,一件青銅方鼎,器蓋上有男女裸體跪坐形象,十分奇異。莒城規模宏大,商周遺址遍布莒地全境。現已發現周代遺址162處。西漢時期,莒城為城陽國王都,是冶鐵鑄造和漆器製造業的中心,漢代遺址已發現186處。全縣共查出漢代以前遺址、墓葬(包括文物點)1300餘處,出土了大批有地方特色的文物,是莒地古老文明的實證,更是研究莒文化的寶貴資料。1、陵陽河遺址位於莒城東南10公里的陵陽河遺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遺存,距今約4800年左右。遺址面積50萬平方米。1963—1977年,清理墓葬16座,出土文物270餘件。其中有雙鋬鬶、箅狀鬶、玉質砭石等重要文物120件。1979年,對以陵陽河為中心的大朱家村、小朱家村等遺址進行發掘,共清理墓葬45座,出土隨葬品2800餘件,其中有大口尊、漏缸、瓮、高領罐、豆、香、單耳環、薄胎高柄杯等,其中,成套釀酒器具等幾項重大發現,在我國原始社會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發掘出刻有圖像文字的大口尊20餘件,其中被專家識為「亘」字的(此處引號內一字見原稿)「?」圖像,是漢字的雛型,也是世界之最,它比甲骨文還早1500多年。在該遺址中還出土了一件保存完好製作精美的(此處一字見原稿)?沙褐陶牛角形號,成為大汶口文化考古中的唯一發現。陵陽河遺址的發掘及其重大發現,對研究我國文字的起源、釀酒技術的發明與發展、針灸醫術的發展與應用、軍事集權首領的出現等具有重大意義,為進一步探尋我國私有制的產生、文明的起源、民族社會向國家轉變……都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2、墓葬莒縣全境內有大小墓葬、墓葬群181處,主要分布在距莒城較近的幾處鄉鎮,形成一個龐大的墓群。這些古代墓葬,多為西周、春秋、戰國和漢代國君、公侯的古代墓葬群。其中,堯王墓、莒子墓、劉章墓等是見於記載和傳說的名墓。這些古墓,是莒縣文物古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由於歷代勞動人民的精心保護,才使其傳留至今。其中,「莒子墓」、「天井汪墓群」、「齊家莊漢墓群」、「城陽王墓」等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齊長城齊長城位於莒縣東莞鎮駐地北2公里處。它從「泰山北崗而東,由穆(此處一字見原稿)?關至太平山、高柘山轉入諸城,至膠州入海。莒縣境內的長城,位處極北,恰好(此處一字見原稿)?國在它以南」(王獻唐:《山東古國考》)。齊長城東西長千餘里,遺址多能勘出的莫過於東莞段,在三代(此處一字見原稿)?國都、漢代箕縣故城東北一公里左右的楊廷山上的遺址,是保存最完好的地段。城牆高4米,寬15米,境內一段長14公里。光光山頂有古城堡遺址,東西長150米,南北寬200米。齊長城是我國最古老的長城之一,比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還早300多年。4、莒故城莒故城是三代古國都城所在,位於今莒縣城區。故城由大小城組成,面積約25平方公里,大段城牆猶存,至今仍然雄偉壯觀。城內冶鐵、鑄錢、制陶作坊遺址歷歷在目。宏偉的莒國城池,是貴族們當年豪華風貌的見證。另外,莒所屬城邑還有介根、郯、且於、郠、密、紀鄣、向、壽舒、壽余、大龐、蒲侯氏、常儀靡、防等。春秋時的莒國,國力強盛,多次參與列國間的會盟和戰爭,鯨吞不少周圍的小國。莒城作為莒國的都城而成為古代中國東部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水經注》記載:「其城三重,並悉崇峻,唯南開一門。內城方12里,郭周40許里」。元代縮一子城,明代砌之以磚,故有「莒城三重」或「三撙莒州」之說。現存斷垣1650米,高7至8米,寬40米。莒國故城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三)歷史事件莒地顯要的人文環境,註定了歷史上許多重大政治、軍事事件在這裡發生,如莒魯會盟、樂毅伐莒、清兵進莒、日軍三犯莒城等。1、莒魯會盟春秋時期,莒魯兩國經常發生邊界磨擦,魯隱公二年(前722年),紀國國君帛,與莒子在密會盟,調和莒魯兩國關係。後經紀子多次斡旋,終於在「隱公八年(前717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左傳》),從此,莒魯兩國重修舊好,與其他鄰國的關係也相對穩定,因而常有附近諸國國君或貴族來莒避難,如周莊王十一年(前686年),齊公子小白奔莒,周莊王十三年(前684年)冬十月譚子奔莒,周惠王十七年(前669年),魯公子慶父奔莒等。2、樂毅伐莒樂毅,戰國時期趙國人,樂羊後人,賢能,喜歡軍事。湣王十七年(前284年),樂毅因獻「聯合伐齊」之策有功,被燕昭王封為上將軍,統帥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在濟西一戰,打敗齊軍,齊湣王逃到莒城,諸國軍士撤回,唯有燕軍在樂毅率領下,一直攻下齊都臨淄,被燕昭王封為昌國君。樂毅在齊國征戰五年,「連破七十餘城,唯莒與即墨不下」。燕昭王去世,惠王即位,齊國田單施反奸計,用火牛陣,大敗燕軍。齊軍相繼收復七十餘城,齊襄王離莒回齊國即位。3、景淑範誓死保莒景淑範,山西蒲州人,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任莒知州。第二年,清兵犯境,景知州調集兵勇、民壯、義士200餘人,聯合布陳守城,誓與莒城共存亡。二月二十九日,兵臨城下,守城義勇奮勇抵抗,相持兩日,終因寡不敵眾於三月一日城破失守,護城勇士全部壯烈犧牲。景知州被俘後,寧死不屈,於北門外國士橋畔慷慨就義。清兵攻下莒城,屠城三日,殺2000餘人。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數日後,清兵棄城南犯,城郊倖存鄉民,將北城門外陣亡士卒111名,連同景知州遺體,葬於「好漢塋」。清順治四年(1647),為褒揚景淑範義行,將莒城北門——沙浦門更名為「拱辰門」,因景知州,名淑範,字是「拱辰」。4、莒縣曾名「震東縣」抗日戰爭時期,莒縣保衛戰是台兒庄大捷的序幕。當時的形勢是:日軍坂垣師團由青島登陸,直指莒縣。國民軍在莒部署一個團的兵力,另有五戰區第二挺進支隊司令劉震東部400餘人;從青島撤下來的海軍陸戰隊數百人;莒縣國民常備隊及警察等1000餘人。就是這支勢單力薄的部隊,卻給了所向無敵的機械化坂垣師團以當頭棒喝,拒敵於城下達兩天三夜,斃傷日軍千人。激戰中,劉震東司令、吳國臣中隊長等數百名中國軍人壯烈殉國。事後,在五戰區召開大型追悼會,對劉震東等烈士予以明令嘉獎,並把莒縣命名為震東縣。(四)歷史人物莒縣地靈人傑,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精神活動中,所養成的文化習俗,一直影響著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人們,孕育出了大批傑出人才,上至帝王,下至能工巧匠,為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好的基礎。舜中國歷史上五帝之一,生於莒地。舜是一個心地善良、胸懷寬闊的人。他的才能被堯帝賞識,30多歲的時候受到四岳的擁戴,遂攝行天子事,38歲即帝位,在位39年。舜在位期間,社會安定,他所倡導的五德人倫,成為儒家倫理的本源。姜尚(姜子牙)也稱呂尚,東呂人,或稱東莒人。齊國的國君。莒地先民向有頑強鬥爭精神,因而也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知識和鬥爭經驗,經姜尚總結加工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知識,留有軍事著作237篇。姜尚晚年很得周文王的賞識,立為國師,成為周朝立國的謀劃人物。在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執掌軍事大權,為滅商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於營丘,立齊國,為開國君主。衡胡莒人,漢代的經學大師。承宮莒人,自幼勤學不倦,被漢明帝拜為博士,遷左中郎將。他的學識和德望,遠播域外,永平十七年拜侍中祭酒。劉勰字顏和,東莞莒人,漢皇室後裔,梁王朝時期的思想家,文學理論家。所著《文心雕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文學批評理論專著,成為世界顯學,千古流傳。晚年劉勰回歸故里,出家莒縣浮來山定林寺,潛心校經著述,終老一生。另外,還有三國名將徐盛,文宣公劉穆之,歷史學家藏榮緒,元代狀元鄒惟新,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王盡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都是古今莒地名人中的傑出代表。(五)歷史典故有著古老文明和悠久歷史的莒地,歷代傳承著許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如「千古一士」、「勿忘在莒」、「妙解連環」、「孟姜女哭長城」等。1、千古一士千古一士柱厲叔,是春秋時莒國人氏,莒敖公時期的史官。此人有見識,能直諫,但不被莒敖公所看重。一怒之下,棄官而去一個海上荒島居住,夏天食菱芡,冬季吃橡栗,過著極為艱苦的原始生活。後來,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要辭別友人,返回莒國,以死來表白自己的忠君愛國之心。他的朋友說:「你是因為國君不了解你才離開的,現在又要回去死,這值得嗎?」柱厲叔說:「我就是以死來讓後世人主為不能知人善任而感到無地自容」。柱厲叔毅然回歸莒國,站在五孔橋上,見城郭依舊,但敖公已亡。他仰天長嘆一聲,就縱身跳到橋下深水自盡了。後來,人們將這五孔橋叫做「國士橋」,稱柱厲叔為「千古一士」。2、勿忘在莒成語,比喻不忘前事,莫要忘本。春秋時期,齊襄公專橫暴虐,對外殺了鄰國國君魯桓公,並奸其夫人。在國內屠殺百姓,凌侮大臣,臣怨民憤,眾叛親離。他的弟弟公子糾和小白,離國出逃,以避禍患。公子糾由管仲輔佐奔魯國;小白則由鮑叔牙輔佐奔往莒國。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殺。這時,齊國大臣派人到莒國請小白回國。魯國也要派軍隊護送公子糾回齊。他們怕小白捷足先登,便派管仲途中暗箭射殺小白。可巧,這一箭射到了小白的帶鉤上,而小白佯裝被射死,管仲回魯國報功。魯公與公子糾大喜,便緩緩而行,六天才到齊境。這時,小白早已返齊坐上了君位,稱「桓公」,遂發兵拒魯。魯國懾於齊國的威力而殺死了公子糾。開初,齊桓公只想殺掉管仲,以報一箭之仇。鮑叔牙勸桓公說:「您要成就霸業,非重用管仲不可」。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的話,從魯接回管仲,委以重任。從此齊國日漸強大,終成霸主。有一次,為齊桓公舉行盛大壽宴,齊桓公要鮑叔牙為他敬酒,鮑叔牙捧著酒杯向前走了幾步說:「祝願您不要忘記出奔在莒的艱難歲月。」齊桓公聽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離開席位,深深拜謝說:「寡人與士大夫皆勿忘夫子之言,則齊國之社稷幸於不殆矣」(《呂氏春秋直諫》)。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來。3、妙解連環戰國末期,七國兵爭,莒地屬齊。樂毅伐齊,連下七十餘城,唯莒與即墨未下。齊閔王奔莒,求救於楚。楚國派大獎淖齒率二十萬軍駐莒,騙殺閔王,又緝拿其子法章,欲自立為王。法章躲在莒太史敫家中當傭人。大史敫的女兒為其暗送衣食,並私定終身。齊閔王的侍衛官王孫賈,尋閔王到莒,聽說閔王已被殺,怒入市中,袒右臂一呼,糾集400餘人,衝進王宮,將淖齒殺掉,尋到法章,立為齊王,下聘太史敫之女為王后。齊襄王在位19年,基本由君王后主政。襄王死後,其子建立為齊王,但國家的內政外交大事仍由其母作主。君王后確定的外交策略,即聯合諸侯,共御秦國,使齊國獲得了一個比較安定的外部環境。有一次,秦昭王派使臣贈敫太后玉連環說:「齊多智士,不知能解此環否?」太后將玉環交與眾臣,問誰能解?群臣皆不知解。敫太后用錐破之,對秦使臣說:「我已解矣」。秦使臣知齊不可欺侮,未敢枉動。這就是「誰人能解得玉連環」典故的由來。4、孟姜女哭長城「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廣為流傳,婦孺皆知。據傳說故事原本發生在莒地,時間不是秦朝,而是春秋時期。「襄公二十三年,齊侯還自晉,不入,遂襲莒,門於且於,傷股而退……」(《左傳》)齊將杞梁與莒國國君在且於門展開激戰,杞梁戰死。噩耗傳到臨淄,杞梁妻痛不欲生,全身縞素,哭夫十日,莒城牆轟然崩塌,杞妻投入淄水殉夫而死。晉代左芬贊云:「夫卒莒境,郊吊不賓,哀崩高城……」後來,人們出於對暴君秦始皇的憎恨,把故事附會到了三百年後的秦始皇身上去了。二、地理文化(一)區域地理特徵1、地形莒縣地勢北高南低,四周環山,山巒連綿起伏,峰秀岩峭,萬松凝碧,飛泉流瀑遍布;中部丘陵、平原、窪地交接。山地佔全縣總面積的18.6%,丘陵佔50.1%,平原佔31.1%。2、山脈全縣有大小山頭250餘座,以馬鬐山為最高,海拔662.2米。3、水文山東省第二大內河????????????????????????----沭河,縱貫南北,與綉珍河、洛河、袁公河、黃花河、柳清河、馬溝河、鶴河、潯河等24條支流呈「非」字型分布,河流上游修建大中型水庫200餘座,總儲水量達9億立方米。沭河總流域面積1718.2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88%。另有佔全縣流域面積12%的濰河源自莒北箕屋山,蜿蜒北流入渤海。(二)經濟概況莒縣地處中緯度,東有黃海,屬海洋性氣候,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1℃,無霜期184天,年平均降雨量837.5毫米,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桑茶、黃煙、棉花、瓜菜、水果等。以莒城為中心的莒中平原,達30餘萬畝,這裡土壤肥沃,五穀飄香,是發展農業的黃金地段,歷史上就有「收不收不,下莒州」之美譽。莒地四周起伏的山丘,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金屬類有:金、銀、銅、鐵、錳、鉛、鋅等;非金屬類有:煤、蛭石、石膏、水晶、重晶石、石英等。另外,交通運輸四通八達,膠新鐵路、日竹高速公路、206國道、335省道等,縱橫貫穿,東距新亞歐大陸橋東端橋頭堡日照港60公里,陸運、水運十分方便。工業、商貿、科技、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城市現代化綜合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加之莒地淳樸的民風,安定的社會環境,這裡已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熱土。(三)地理景觀莒縣風景名勝眾多,既有秀美的自然景觀,又有古老的人文景觀,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1、浮來山浮來山又名浮丘,座落在莒城西9公里處,海拔298.9米,由浮來、佛來、飛來三峰組成,呈鼎足之勢而又拱圍相連。風景區內,有八觀、十二景、三泉與四園。千年古剎定林寺,始建於晉代,全寺分前、中、後三進院落,有五殿二堂,兩廡一宮三院。寺中的「校經樓」,系郭沫若先生於1962年親筆所題,是《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校經之處。定林寺院中,屹立著「天下銀杏第一樹」,高24.7米,經圍15.7米,早在春秋時期,魯隱公與莒子曾在樹下會盟,樹齡當在3000餘年。神奇的浮來山,地處沂沭河斷裂帶中部,在地殼的不斷變動中,幾經沉浮,形成獨特的地質遺迹奇觀。2001年4月浮來山被山東省政府定名為全省第四處地質公園,成為「地質教學的天然課堂」。2、馬鬐山馬鬐山位於莒城東南35公里,海拔662.2米,面積25平方公里,是記之《宋史》、載於《齊乘》的名山。北宋名儒楊光輔在此攻讀,南宋紅襖軍曾踞此抗金,元末紅巾軍曾在此舉旗反元。馬鬐山氣勢雄偉,遠望如烈馬揚鬃,近看群峰並峙,象巨獸搏擊。潯河繞山,三面臨水,北、東、西三面峭壁如削,澗陡谷深,唯南麓可沿險徑攀登極頂。山上有馬鬐峰、撐天柱、獅子峰、一線天、仙女浴池、山城、斬將台、燈碗、觀星台、望海樓、紅襖軍營址、龍鳳摩崖等景觀。3、屋樓崮又名五樓山,屋樓山。位於莒城東11公里,海拔473米,面積3平方公里。山由三峰組成,主峰右側,峭峰陡立,高10餘米。峰下有泉,清沏甘冽,終年不涸,俗稱「神泉」。這裡是人類祖先有巢氏「構木為巢,以避群害」的起源地。又是《史記 ? 封禪書》稱之為「四時主」或「日月之所出」的石牟山之所在,也就是莒地先民「山頭紀曆」的測日點。屋樓山不高而突兀,遠觀似樓塔聳立,平地拔起。古有佛殿、浮屠,當春分之時,紅日從屋樓崮主峰升起,古剎佛塔、蒼松翠柏,盡染金色彩霞,別具奇趣,這便是「屋樓春曉」的壯麗景觀。(四)名特土產1、桑繭莒州歷來盛產桑繭和柞繭。從莒地出土的石紡輪和陶紡輪證明,早在5000年前,莒地就是原始的蠶繭、絲綢產地。在宋代一度作為貢品,產品遠銷日本。建國後,莒縣的種桑養蠶和繅絲,被山東省列為出口基地。目前,已連續12年保持產量、質量全省第一名。2、蘆筍蘆筍是一種有藥用價值的蔬菜。莒地產蘆筍,色澤好,風味濃,纖維細嫩,在國際市場享有很高聲譽。目前,莒縣蘆筍產量佔全國的8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蘆筍生產、加工、出口基地。3、藥材莒縣地處山嶽,適宜藥材生長。尤以「莒半夏」、「蟾酥」最為馳名。1949年後,發展人工栽培中藥材有:太子參、玄參、沙參、丹參、冬花、川芎、生地、桔梗、金銀花、白朮、半夏、黃芩等,共計569個品種,年收購量為50萬公斤。最著名的當數黃芩。莒縣黃芩種植歷史悠久,目前是全國最大的黃芩生產基地,產量佔全國的75%以上,且質量上乘,其黃芩苷含量達13.6%,超過國標7.3個百分點。4、綠茶莒州綠茶,始種於1959年,山東省在莒縣馬坡嶺上設立茶葉試驗站,南茶北引獲得成功。全縣茶園面積超過萬畝,年產量60000公斤。「浮來青」綠茶,以內質厚、香味重、滋味濃、殺頭大、耐沖泡的特點,被譽為「江北第一茶」。5、香米莒州生產的稻米,因味道特香,故稱莒州香米。莒地生產大米歷史悠久,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的稻殼證明,5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開始了稻穀栽培。建國後,尤其是近年來,莒縣水稻生產進入了一個全盛期,年栽水稻30萬畝,成為江北最大的水稻產區,產品銷往北京、天津等地,供不應求。(五)歷代文學成果「莒縣在考古學、歷史學研究中有著特殊地位。……自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處,系中國文化的孕育地之一;至新石器時代,在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域中居核心位置,有關於古代文明的興起;隨後莒國遷來,長期傳流與華夏有別的古老文化,成為夷俗的中心。這裡形成積澱的文化傳統,對周圍地區以及後世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李學勤為《莒文化研究文集》所作序言)重要和特異,是學者們對莒文化的共同看法,這裡的文化面貌,與中原有顯著不同。以莒人而論,屬於視融八姓的曹姓,後來為己姓。周代曹姓只有邾、莒,己姓只有蘇,其他久已絕滅,但是上溯夏、商,曹姓則還有別支斟姓。因此,探討莒文化,對重建早已佚失的古史,有其獨特的價值。歷史上,莒之實力和地位非同凡響,堪稱東夷之雄,曾與齊、魯抗衡近700年之久,周旋於各大國之間,一度形成齊、魯、莒鼎立局面。莒人尚武,忠君愛國,唯寧善政,地利人和,自強不息,這是莒在歷史上存續時間悠長的主要原因。莒國後期,因連年征戰,國力衰竭,後被楚滅歸齊,但誠信明理,自強不息之風依然存續至今。莒人仁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優秀文化傳統世代傳承,成為重要的倫理規則。莒縣歷史悠久,歷代均有傑出的文化藝術人才。創造並發展了燦爛的莒文化。如:晉代徐邈、徐廣兄弟著列經史,臧嚴著《棲鳳春秋》,南北朝劉勰著《文心雕龍》等。明、清兩代莒人文學著作不下200餘卷,較著名的有盧純的《小文苑集》、《盧山文稿》,管廷獻著的《梅園詩文》和《風山手抄》等。建國後,莒縣的文學創作、書畫篆刻、廣播電視、體育運動、圖書檔案皆有長足發展。1996年3月,莒縣被山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山東民間書畫藝術之鄉」,被山東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縣」。莒縣教育,民國前農村全為私塾,縣儒學是唯一的官學。清未廢科舉、興學堂。民國時期新學在莒地興起。然後由於戰亂不止,學校時興時廢,莒人受教育者為數極少。建國後,教育機構逐步建立建全。到1996年,全縣基本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形成學前教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的全民教育體制。為培養人才,提高人民文化、科學知識水平作出了貢獻。封建社會,莒地的醫療衛生事業落後,只有少數中醫進行疾病治療,民國初年西醫藥傳入莒縣。建國後,縣、鄉醫療機構逐步建立健全。許多先進的醫療技術得到推廣應用,醫療設備和醫療水平有很大提高,天花、黑熱病等烈性傳染病被徹底消滅,其他傳染病得到控制,一般病治療不出村、鄉,大病、疑難病在本縣也能得到較好的醫療。莒縣由於悠久的歷史文化,宗教門類較多,分別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建國前,各教派活動正常,戰亂時期及文革前有些教派仃止活動或無教徒。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各項政策的放寬,各教派活動得以正常開展。教徒最多活動最正常的是基督教,除縣城設有教堂外,在部分鄉村也設有活動點;其次是伊斯蘭教,在縣城設有教堂為回民信奉。三、鄉土文化(一)民俗風情在莒縣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民俗文化源源流長,多姿多彩。節日習俗有:辭灶、打春、送燈、安囤、清明插柳、端午節吃粽子、仲秋節吃月餅等。嫁娶禮儀有:傳契、問口、送嫁妝、下催妝、填箱、送大飯、迎親、回門、鬧洞房等。鞦韆節是莒縣北鄉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明代即盛行於境內。每年的清明節前兩天至清明節黃昏時分,人們架起高大的鞦韆架,男女老少盪鞦韆。這種轉動式鞦韆架高約10米,有8根吊榜,下連16個牛索頭代替的千板。架桿基部有使全桿轉動的機關,架桿上布滿錯綜複雜的拉繩作保險索,上掛五顏六色的小彩旗,遠遠望去,像一座錦繡彩塔。盛會開始,主持人在鑼鼓聲中攀上吊杆,向四面觀眾施禮致意,緊接著轉動架桿,首先集體表演「鳳凰展翅」、「天女散花」等。然後,各路高手盡顯其能。諸如「金雞獨立」、「鷂子翻身」、「老虎登山」、「倒吊金鉤」等。驚險異常,扣人心弦。盪轉鞦韆的習俗,始自金元之交,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起初由道士作「法」,在壇場豎起百尺高桿,作「飛千」表演,鄰村百姓為祝福、驅邪如法仿效,相沿成習,逐漸演變成一種聯絡鄉誼的藝體美俗。這一活動,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勇敢、奔放、矯健 、好強,是民間藝苑的一株奇葩!(二)傳統文藝體育莒縣民間藝術形式繁多,風格獨特,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如舞獅子、排高蹺、跑旱船、耍龍燈、跑驢、江老背江婆等10餘種舞蹈形式,莒縣的傳統劇種有:柳琴、笛梆、茂腔、京劇、周姑戲等。周姑戲,又叫「肘鼓戲」、「拉魂腔」,是以莒縣為中心的魯東南地方戲。傳說在清朝年間,莒北周家莊一帶,有一周姓村姑,因不滿父母包辦婚姻離家出走,沿途乞討為生,每到一家門前便哭訴自己的不幸身世,人們同情她,也為她那甜潤的嗓音和優美的唱腔所吸引。後來,人們將其腔調稱為「周姑調」。年深日久,逐漸形成一種地方戲。至今,莒縣南部的小店鎮、夏庄鎮仍保留著「周姑戲劇團」,他們農忙時下地幹活,農閑時組織起來排練,到周圍縣市巡迴演出,深受群眾歡迎,被文化部授予特別獎。(三)民間工藝傳統民間工藝品製作,種類繁多,技藝精巧。刺繡工藝品:莒州花鞋墊、深藍印花布、門帘、荷包、虎頭鞋,布老虎等;剪紙工藝品有:窗花、過門箋。民間剪紙藝人於永勝,已在市以上報刊發表作品千餘件,被吸收為全國剪紙學會會員。他發明了「套色剪紙」,台灣電視台在「中華百城巡禮」系列片中作過專題報道;剪紙藝人張藝農,出版了剪紙作品專輯;縣國稅局原局長嚴相法的剪紙作品《黃海潮》獲全國剪紙大賽一等獎。莒縣書法、繪畫藝術歷史悠久,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象形文字,被用做《中國美術全集》的封面圖案,說明早在5000年前,莒地先民就有了不起的美術創作。商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和文飾,秦漢時的石刻、帛畫,都看出莒地書畫的豐厚根底。特別是明清時期,莒地書畫藝術名人倍出,全國著名者有趙原,清代高鳳翰,建國後的崔祝生、宋式雲等,其書畫藝術,譽震齊魯,名播京華。改革開放後,莒縣書畫隊伍逐年壯大,現有書畫人才3000餘人,全縣有書畫裝裱店百餘家,每年有10000多件書畫作品遠銷海外。莒縣被譽為書畫之鄉。(四)飲食文化莒人古以雜糧為主,伴以菜蔬。米面、魚肉非節日宴客活用。平原以高粱、黍稷、谷穇為主糧,山區丘陵以高梁、穇子、瓜干為主糧,以煎餅為主食。平日居民飲食口味以鹹菜為主,辣味為輔,鹹味多以鹹菜為主,拌以炒食各種青菜,或青菜、野菜加以大豆磨漿製做小豆腐(叫「豆沫」)。平時如能煎餅、豆沫、糊粥3樣並食,便為理想的莊戶飯食。1990年後,平原地區以細糧為主,山丘區多為粗細翻各半,肉、禽、蛋的平均佔有量明顯提高。近幾年來,雜糧、鹹菜、小豆腐已成為調劑生活的小吃。(五)服飾文化莒地傳統衣著素來儉樸。清未民初,民間穿著大體同於清制,多用自紡自織土布,花色沿用自種靛藍淘染及橡殼、柞穗熬汁泥染等,男穿大褂、馬褂,女穿大襟褂、帶腰褲,不論男女習慣扎腿。在冠戴方面,男興扎辮,戴紅葫蘆瓜皮帽,女在婚前扎辮子婚後綰纂(鬏子),戴繡花三角護耳帽。解放以後,歷經幾個歷史時期,人們的穿戴髮型也隨之改變,在科技不斷發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情況下,穿著質量步步升級,款式花樣日趨新穎繁多,正向西外型、中高檔發展。(六)居住文化莒地住房,多以北屋為正房,東屋或西屋為偏房。富裕戶以「四合院」居多,一般是北屋3間或5間,坐北朝南,亦稱「堂屋」,由長輩居住,東西屋各多為兩間,低於堂屋,由晚輩居住或作廚房,南屋1-2間不做主房,以放置農具及柴草作為倉庫。大門也因地而異,院牆接連而封閉。平原多為土木結構,山丘則多石木結構,屋頂多用麥桿,山草苫蓋。舊稱「三十畝地一頭牛,磚檐瓦梢四合頭」,為本地中農以上戶的理想住宅。莒人卧眠,大部睡床,唯東莞、棋山、庫山一帶習慣睡灶炕。其睡炕的歷史頗久,一般主房均有東西兩個套間,明間東南角砌有大鍋,裡間有隔壁土炕,曰「隔山掏火」。居民講究炕上陳設,被褥靠牆放置,炕幾、炕櫃一類分置炕上,宴客會友均在炕上。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逐年增加,縣城居民多居樓房。鄉村建房由村鎮統一規劃,建房多為磚木或鋼筋水泥結構,格局為四合院或兩面、三面房院為主,其住房寬敞明亮、美觀舒適、方便實用。莒縣,是山東省旅遊大縣之一,有豐厚的旅遊資源,多彩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相映輝。進入新世紀以來,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實施「農業穩縣、工業強縣、開放興縣、文化樹縣」的四大戰略,「三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堅信,通過申報「中華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大力提升「千年古縣」的知名度,必將使「古莒」瑰珍大放異彩,成為推動全縣經濟發展的無形資產,為全面實現「四大戰略」做出應有的貢獻!
(感謝論壇網友一吐為快的資料分享)
推薦閱讀:
※資中筠:全民道德滑坡 中國文化遇到危機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慶
※Facebook 2015 Year in Review 都回顧了哪些年度事件,有何歷史意義 ?
※生活中有趣的語言現象及其原因
※清明談喪葬文化:入棺後的講究與守靈,及送行、路引與守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