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道教史志

東漢至南北朝,道教逐漸傳人常德地區。東漢時,浮丘子居太浮山修道煉丹。太浮山坐落在I臨澧縣西南25公里,面臨道水,為石門、桃源、臨澧、鼎城四縣區交界處。山中有石室,山上有玉清壇、丹灶、白鹿洞、十八洞、搗葯臼、拜星台、巨人跡。還有苦蕒嶺,相傳為浮丘子種苦葜處。嗣後,歷代修建宮觀,至清末尚有鐵瓦廟、俗聖觀、五通廟、玉皇廟等,香火鼎盛。著名道士黃敬,字伯嚴,東漢武陵郡人,少讀經書,出仕州部從事。後棄世學道於霍山(即南嶽)。行蹤詭秘,傳其八十年後又人嵩山專門從事修鍊,行服氣之法,活到兩百歲,尚返老還少。道士王紫陽曾向他請教長生秘訣。黃敬寫有《答王紫陽》七言古詩一首:「大關之中有輔星,想而見之翁習成。赤童在焉指朱庭,指而遙之煉身形。消遣三屍除死名,審而守之可長生。失之不久淪幽冥。」①晉太康中,武陵人黃道真棄俗,隱居高吾山學道。相傳他即桃花源問津的漁郎。桃源在東漢時建有桃川萬壽觀,晉代建有真源觀、黃龍觀。建於東漢的還有武陵陽山觀。從隋唐到明代中葉,是道教的興盛和發展時期。唐代常德興建了大量宮觀,著名的有常德城區的報恩觀、元都觀;鼎城區的神仙觀;桃源縣的桃花觀;澧縣的中武當道觀;津市的元和宮;臨澧的元真觀、觀音閣、長樂宮等。唐人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記》,全國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常德的桃源山被列為第三十五洞天,名日:「白馬玄光之天」;德山為第五十三福地;澧縣的彰觀山為第四十四福地。唐大曆年間,著名道士黃洞源及其弟子瞿童(字柏庭)在桃源觀修真,提高了桃花源道教聖地的地位。黃洞源(?一793),南嶽人,大約於公元760年率弟子來桃源觀。大曆四年(769),收弟子瞿童,大曆八年瞿童「飛升」。建中元年(781),黃洞源遷居廬山,又於公元789年遷居茅山。黃洞源是茅山道教第十五代宗師。第十六代宗師為孫智清,此人與宰相李德裕有極深的交情。李寫了一首追憶與孫尊師交往的詩《尊師是桃源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今重賦此詩,兼寄題黃先生舊館》。題中的「黃先生舊館」就在桃花源。瞿童升仙的事廣為傳播。唐朝著名詩人、官至監察御史的符載,「弱歲慕道,數獲踐履其域」,於貞元元年撰寫《黃仙師瞿童記》。官至禮部尚書的溫造,在任朗州刺史時,造訪瞿童的道兄陳通微,寫下了《瞿柏庭碑記》,內容更詳細具體。入宋以後,常德又興建了一批道觀。著名的有常德城區的修真觀、開元觀,漢壽的墨星觀、雞嗚觀,鼎城區的洞陽觀等。桃花源在宋淳化元年修五百仙人閣,名為碧仙閣。宋政和年問,桃花源建「桃川宮」、「景命萬年殿」。舊志記載宋代常德地區羽化登仙的道士較多。李凝陽,修鍊於澧縣太青山頂岩屋寺,道成飛升;李仁修鍊於安福縣石墨山,道成屍解;黃道沖、范靈在彭山觀修鍊,丹成,積薪自焚,乘煙上升。名氣最大者為張虛白,宋朝人,投考進士不中,從劉易、陳摶游。游至武陵河袱山,在山上創太和觀修鍊。一日,虛白寓於賣酒崔婆家裡,崔婆以醇香的好酒款待,不幸飲後便死了。崔婆備棺將其安葬於屋後。二十年後,邑人餘生在揚州市看見張虛白賣葯,極為驚詫。兩人相見,虛白賦詩一首,托余安帶回:「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應無地下有。南來道士飲一斗,醉卧白雲深洞口」。崔婆得詩,破墳啟棺,棺內空空。後又有呂洞賓雲遊至此,並結廬修鍊。元末明初,創武當派的張三丰在此隱居數年,傳說他「虛空顯聖,白日飛天」。太和觀名聲大振,成為武當派道場。宋代的道教北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劉海蟾,及其後嗣者金丹派南宗的實際創立者白玉蟾在常德有很深的影響。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的故事就傳說發生在常德,劉海(即劉海蟾,戲劇文學及傳說將其姓與名拆開演繹為劉海戲金蟾的故事)自報身世:「家住武陵絲瓜井」。絲瓜井就在今武陵區城北建設街絲瓜井居委會。掘井年代無考。傳說井水有絲瓜影像,取井水囂水桶和木盆等容器里,水中同樣顯出絲瓜影像,因而得名。清代曾在井旁建「蟾泉寺」,供祀劉海塑像。1939年,寺被拆,井也被廢棄,街坊居民將劉海塑像移至附近的土地廟內,並且新掘一井於廟旁,仍命名為絲瓜井,該井至今完好。劉海砍樵的地方花山,也在常德城郊。劉海蟾是否來過常德,無考。但是,常德舊志記載,北宋熙寧元年(1068),有「異人」劉易自號海蟾翁,寓居常德城天慶觀。道觀瀕臨秀水。劉易對與他友善的魏道士說:「此水郡之玉帶,當有佩者應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條河像根玉帶,將來一定會出能夠佩戴玉帶的人。宋代品官章服制度規定,一至三品官佩戴玉帶。劉易的預h在百年之後應驗了。南宋高宗趙構無子,傳位給曾被封為臨沅縣男的趙杳,即宋孝宗,可算是常德出的佩戴玉帶的人。另外,桃源進士張頡,輔助章悖討伐江南溪蠻有功,升任東南發運使,官居三品,也成為佩戴玉帶的人。宋端平年間,太守龔穎親篆「秀水斗門」,自此成為常德城內一處名勝。據載:劉易是宋代忻州人。性介烈,博學好古,喜談兵。韓琦知定州,上其所著《春秋論》,授官不仕。寓居虢州虞氏家,習辟穀術。趙扦再次向朝廷推介其行誼,賜號退安居士。此人可能在宋英宗治平末年就辭世了。白玉蟾(1194~?)是劉海蟾的第五代弟子,南宋道士,本名葛長庚。據《嘉慶常德府志》,白玉蟾「嘗息靜於報恩觀。夏月間,池內蛙聲聒噪,畫瓦符投之,蛙竟繞池而不敢人。即今柳映池也」。報恩觀在常德城內,宋高宗賜號「天寧萬壽宮」,孝宗改為「報國光孝觀」。另外,《全宋詞》收入了白玉蟾的《沁園春.題桃源萬壽宮》詞。全詞為「黃鶴樓前,吹笛之時,先生朗吟。想劍光飛過,朝游南嶽,墨籃放下,夜醉東鄰,鐺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風知此音。呵呵笑,笑釀成白酒,散盡黃金。知音,自有相尋,休踏破葫蘆折斷琴。唱自蘋紅蓼,廬山El暮,西風黃葉,渭水秋深。三人岳陽,再游盆浦,自一去優遊直至今。桃源路,盡不妨來往,時共登臨」。可見,白玉蟾不僅到了常德,還遊覽了桃花源。元末明初,常德出了一位著名道士冷謙。《明史?樂志》載,吳元年(1364),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屬有協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謙者,知音,善鼓瑟,以黃冠隱吳山。召為協律郎,令協樂章聲譜,俾樂生習之。……乃考證四廟雅樂,命謙較定音律編鐘、編磬等器,遂定樂舞之制」。冷謙是明代郊廟樂章的奠基者,一位很有影響的音樂家。著作有《太古遺言》琴譜一卷,已佚;又著《琴聲十六法》,今存。同時,相傳他還是元、明大畫家。明末清初人姜紹書所撰《元聲詩史》記載最詳:「仙人冷謙,字起敬,武陵人,道號龍陽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為太常協律郎,蓋百餘齡矣,…(元)中統(1260~1263)初,與邢台劉秉忠從沙門海雲遊,無書不讀,尤邃於《易》及邵氏《(皇極)經世》,天文、地理、律歷、眾技皆能通之。至元間,秉忠入拜太保,參中書事,君乃棄釋業儒,游於霄川,與趙子昂(孟顆)游四明塑王府,睹唐李將軍畫,忽發胸臆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於時。隸淮陽,遇異人,授中黃大丹,出示平叔(張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己作。至明百數十歲,綠鬢童顏,如方壯時。所廁《蓬萊仙弈圖》,尤為神物,圖後有張三丰題識,二仙之跡,可稱聯璧。先生永樂中有畫鶴之誣,隱壁仙去」。明清間傳冷謙神異事甚多。冷謙曾經遇異人傳授異術。他的一個朋友很貧窮,請求幫助。冷謙說:「我告訴你去一個地方,裡面有財寶,但切忌多取。」說罷用手在牆壁上畫一扇門,白鶴把守。然後叫朋友敲門,門忽然自動開啟。那朋友人室後,滿屋金銀珠寶,原來是宮廷的一座金庫。那朋友見寶眼開,放肆地取走了一大包。後來事發被查,官差逮捕冷謙,冷謙使一隱身術藏人瓶中,捕吏抱著瓶子向皇帝交差。皇帝向著瓶子詢問,瓶中有冷謙回話的聲音。皇帝說:「你出來,朕不殺你。」冷謙說:「臣有罪,不敢出。」皇帝大怒,將瓶子摔得粉碎。奇怪的是並不見冷謙,但瓶子的碎片片片有冷謙答話的聲音。明洪熙元年(1425)以後,華陽王、榮王分別在澧州、常德就藩,他們均崇尚全真道,對常德的道教有一定影響。這時常德地區形成了河讞山、桃花源、浮邱山、觀國山等幾大道教聖地。觀國山在石門縣城南20公里,臨道水。上有赤霞洞,為女仙苟正覺修鍊之所,其上有彌勒宮,為榮王所建;又有聖母祠,為華陽王妃所建。山頂有大石如臼,相傳明時日出米一升五合,今臼形猶在。苟正覺,號瑞仙,明嘉靖年間著名女道士,祖籍蜀,世居石門觀國山麓。年約十歲時遇一老母,賜食仙草後斷飲食,居赤霞洞修鍊十五年,能h知未來。名聲遠播。華陽王聞訊,虔誠地向她問道,仙姑說:「忠君孝親,道之本也;修身齊家,道之常也;清心寡欲,道之基也。」因這些是藩王必須信守的原則,華陽王由衷佩服。明世宗聞訊後,數度派人迎接瑞仙進京,均被藉詞婉謝。後又令順天巡按王大任駐襄陽指派專使傳達御旨,促其就道,仍遭拒絕。無奈,王大任只得親臨澧州,示意「勢在必行」。苟瑞仙下山,至澧州府面見巡按,婉辭道:「公代天宣化,何不薦賢而薦女流?」並寫《答朝使》詩一首:「辟穀修行數十年,蒲團坐破自悠然。栗芝和葉連根煮,枕石棲霞帶景竄。兩幅布袍身上掛,一輪明月枝頭懸。賢侯若問真消息,太極圖中一個圈。」終不赴京。據傳,苟瑞仙活了近百歲,最後屍解而去。同時代的著名文學家袁中道在《澧遊記》中說及此事:「今相去不過30年,澧中父老猶親聆其謦咳者。予舅龔夾山及老醫陳生與予言,其晤對甚悉,甫一見,即與夾山談學,陳生談《素問》」。明正德八年(1443)榮王來常德,解囊出資,大興土木,重建太和觀和虛白廬(習慣稱虛白樓),規模初具。崇禎辛未(1631)大地震,殿宇震毀,片瓦無存,時任住持揚道長,當立誓願,恢復舊觀。其宏道精神感動十方信士,紛紛出錢捐物,布施功德。自清順治戊戌(1658)十二月始至辛丑(1661)八月,歷經三載,重修玄帝宮(即太和觀),主殿仍供奉真武大帝,並增修一天門供奉王天君,增修二天門,供奉趙天君,新砌石級百餘墩,並於左右各恢復鐘樓和鼓樓,時規模宏大,道眾雲集,先後有王奇祥(法名道元)和陳瑞仙(法名洞真)住持太和觀,並定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為太和觀廟會,成為湘西享有盛名的香火道場。明末清初,因戰亂道教趨於衰落。但宮觀香火仍盛,集體或個人許願酬神、朝山敬香的絡繹於途。此時,常德地區正一派道教基本瓦解,其成員大部分轉化為火居道士。清朝中期,道教略有恢復,根據清同治二年不完全統計,常德地區範圍內宮觀277座,道教徒1200名(含居_J:400人)。清末民初,政府允許學校佔用一部分宮觀,加上科學思想的傳播,道教進一步衰落。抗日戰爭時期,大多數宮觀毀於戰火,教徒流散,香會也停止了活動,只有少數宮觀勉強維持頹局。新中國成立後,青年道教徒均已還俗。「文革」期間,道教活動基本停止。80年代以來,桃源縣的九龍山和津市的部分地方恢復了道教活動。至1998年底,常德市批准開放了津市中武當道觀和桃源九龍山道觀兩處道教活動場所。九龍山道觀的住持是女道長李惠芸。1981年她在九龍觀舊址自費結廬,供天皇像,誦經修鍊,並以火炙為信徒治病。1983年遊歷南嶽、武漢、北京等地宮觀,尋師學道,後在南嶽受戒,成為道徒,並加人道教協會。回山後,一邊修鍊傳道,一邊生產,蓋殿堂。至今,九龍山道觀已有一定規模。1996年,桃源縣道教協會成立,會長李嘉志。道教在桃源影響最大,信奉道教的人數約佔全縣人121的一半。
推薦閱讀:

常德
殺人惡魔張君常德「9.1」大案紀實4m
常德結婚習俗分享 常德結婚習俗是怎樣的(圖)
常德伊斯蘭教
張愛玲的常德路195號

TAG:道教 | 常德 | 道教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