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爾谷福音 第八章

壹、內容綱要【僕人救主帶著門徒的服事與訓練】一、七餅數魚餵飽四千人(谷8:1~9)二、拒顯神跡給法利塞人看(谷8:10~13)三、囑門徒防備法利塞人和黑落德的酵母(谷8:14~21)四、醫治貝特賽達的瞎子(谷8:22~26)五、伯多祿認耶穌為默西亞(谷8:27~29)六、預言將要死而復活(谷8:30~33)七、激勵門徒背起十字架來跟隨(谷8:34~38) 貳、逐節詳解【谷8:1】 當那些日子,又有一大群人,沒有什麼吃的了。耶穌叫過門徒來,給他們說:﹝文意註解﹞ 「當那些日子,又有一大群人」『那些日子』指他們還在十城區境內的時候(參 谷7:31);『又有』指在這之前,曾經有過一次眾人聚集的事;根據時間和地點判斷,這些群眾不只有猶太人,也應有外邦人在內。 【谷8:2】 「我很憐憫這批群眾,因為他們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文意註解﹞ 「我很憐憫這批群眾」『憐憫』與谷6:34的『憐憫』在原文同字,故祂是憐憫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在主耶穌的人性里,滿有同情、體恤和慈憐的美德。 「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群眾沒有吃的,表示主自己也沒有吃的;但祂所關心的,不是祂自己沒有吃的,乃是群眾都沒有吃的了。﹝話中之光﹞ (一)主餓了四十天,不為自己變餅(參 瑪4:1~4);眾人餓了三天,就覺得過意不去。基督耶穌的心,乃是顧別人不顧自己的心(參 斐2:4~5)。 (二)吃主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我們必須天天吃喝享受主。 (三)我們的聚會,有時候雖然人數不少(參 谷8:1),卻缺乏供應──「沒有吃的」,但什麼時候只要摸著死而復活的基督(「三天」),什麼時候就必得著主的供應、餵養與飽足。 【谷8:3】 我若遣散他們空著肚子各自回家,他們必要在路上暈倒;況且他們中還有些是從遠處來的。」﹝文意註解﹞ 「必要在路上暈倒」『暈倒』在原文有如同『放鬆』弓弦一般,故此句意指變成鬆散無力、精疲力竭、氣衰而昏厥。﹝話中之光﹞ (一)我們現在是在奔跑天路的途中,若不仰望並思想主耶穌,難免睏乏疲倦(參 希12:1~3)。 (二)但那等候上主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依40:31)。 【谷8:4】 門徒回答說:「在這荒野里,人從那裡能得餅,使這些人吃飽呢﹖」﹝文意註解﹞ 門徒既已經歷了上次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跡(參 六30~44),現在再問這樣的問題,實在是愚昧的。﹝話中之光﹞ (一)我們的眼睛若單看環境(「荒野」),便會覺得缺乏,不足應付實際龐大的需要(「這批群眾」)。 (二)我們信心的眼睛不是看自己,也不是看環境,乃是看主。 (三)信心使人能根據既往,瞻望將來;我們必須有全備的信心,才能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為現時的幫助。 【谷8:5】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文意註解﹞ 主的問話,含有提醒門徒的意味。﹝話中之光﹞ (一)供應的源頭雖是由於主的『憐憫』(參 谷8:2),卻需要人的配合──獻上餅和魚;祂雖是『叫那不存在的成為存在的』(羅4:17),卻樂意借著我們的有限,來彰顯祂的無限。 (二)「你們有多少餅?」主不是用我們『所沒有的』,乃是用我們『所有的』來祝福人。 (三)無論我們是多麼的幼稚與貧窮,總有些東西可以獻給主,供祂使用。 【谷8:6】 耶穌就吩咐群眾坐在地上,拿起那七個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祂的門徒,叫他們分開;他們就給群眾分開。﹝原文字義﹞ 「祝謝」感恩,感謝;「分開」擺設,交託。﹝靈意註解﹞ 請參閱谷6:41註解。﹝話中之光﹞ (一)我們得力,在乎平靜安息(參 依30:15)。 (二)餅和魚若保守完好,就不能作眾人的食物;我們若不被主「擘開」,就不能成為眾人的祝福。 (三)「遞給祂的門徒,叫他們分開;他們就給群眾分開」我們應當立志作個傳遞主豐富恩寵的管道;然而我們必須先從主有所領受,才有東西可以傳遞給別人。 【谷8:7】 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福後,也吩咐把這些小魚分開。﹝原文字義﹞ 「祝福」稱頌,讚美,賜福。﹝靈意註解﹞ 「又有幾條小魚」『餅』代表陸地的資源,『魚』代表海中的資源;『餅』代表植物,『魚』代表動物;『餅』象徵經過死所產生的豐盛(參 若12:24),『魚』象徵經過流血所帶來的福氣(參 希9:22)。 【谷8:8】 人都吃飽了,把剩下來的碎塊收集了七籃子。﹝文意註解﹞ 『籃子』是用燈芯草和藤條混織而成的貯物器具。﹝靈意註解﹞ 「剩下來的碎塊收集了七籃子」『碎塊』表徵恩寵的餘裕;『七』是今世完全的數目;『七筐子』表徵主的供應綽綽有餘,享受之後所剩下的,依然豐富且完全。 【谷8:9】 人數約有四千;然後耶穌遣散了他們,﹝文意註解﹞

「人數約有四千,」這個人數並不包括婦女和小孩(參 瑪15:38)。﹝靈意註解﹞ 「人數約有四千,」『四』表徵受造之物(參 默4:7);這裡意指主的供應遍及一切受造之物。﹝話中之光﹞ (一)同樣性質的神跡,竟然重複了兩次,這表示如何以手中有限的餅,來供應眾多人的需要,這個功課是應該學而不容易學的。 (二)我們的眼睛所注視的,常常是手裡那有限的幾個餅,和面前龐大的群眾,而忘了仰望天上的祝福。求主也把我們帶到一個地步,轉眼仰望天主的祝福。 【谷8:10】 即刻同門徒上船,來到了達瑪奴達境內。﹝原文字義﹞「即劾」隨即 「達瑪奴達」慢燃的火把,菲薄的一份。﹝文意註解﹞ 「來到了達瑪奴達境內」『達瑪奴達』是加里肋亞海西岸的一個地區,又名『瑪加丹』(參 瑪15:39),確實位置不詳。 【谷8:11】 法利塞人出來,開始和祂辯論,向祂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想試探祂。﹝原文字義﹞ 「徵兆」神跡,兆頭,異兆,記號;「試探」試驗,考驗。﹝背景註解﹞ 「法利塞人,」他們起初是一班熱愛祖國、虔誠為天主的人,因著大司祭西滿為己而不為天主,他們就與馬克比黨分開了,所以他們的敵人叫他們為『法利塞黨』(意即『分開』)。他們儘力守法律和遺傳,叫自己高過普通的人們,所以法利塞人這名詞也就成了他們宗教的宗旨了。他們因著注重守法律,就漸漸趨於注重外面,而忽略了內心;他們在路口上祈禱,衣服襚子放寬了,行路仰天,免得看見婦女;他們對人嚴格,外面死守規矩,但內心卻依舊敗壞,所以『法利塞人』這名詞,後人竟把它作『假冒為善』解釋了。﹝文意註解﹞ 「向祂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截至此時,主耶穌已經『在地上』顯出無數次的神跡,但法利塞人仍舊愚頑不信,認為祂是靠魔王的力量(參 谷3:22),故要祂顯『來自天上』的神跡,例如從天上發出一個聲音,或使太陽、月亮倒退等,藉此以證明祂的確是從天主來的。 「想試探祂」『試探』是對主不信的表示。﹝靈意註解﹞ 「法利塞人」可以用來表徵基督教里守舊的基要派。﹝話中之光﹞ (一)宗教徒注重外面的現象與記號(「神績」),而忽略裡面的內涵與實意。 (二)追求神跡的背後,暗含著試探主的動機;今日熱衷於神跡奇事的信徒,往往存著逼令主照我們自己的心意和需要來顯神跡(如醫治)的用意,這也是一種的試探。 (三)向主祈禱,會蒙垂聽,但若妄求,或存心不良──「想要試探祂」,或目的不正,都會被主棄絕。 【谷8:12】 耶穌從心裡嘆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原文字義﹞ 「心裡」心神里;「心裡嘆息」吁出壓抑。﹝文意註解﹞ 『世代』指顯在眼前的時代。 「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這句話照原文必須另加一個修飾的子句,意思才算完整(參 ﹝原文直譯﹞),故這裡似乎『話中有話』。主的意思是:倘若須要顯一個神跡給這個世代看,那個神跡必須是另一類性質的神跡,也就是先知約納的神跡(參 瑪12:39)。﹝話中之光﹞ (一)對於不信的人,更多的神跡奇事也無濟於事。 (二)惟有死而復活的基督,才能應付這世代的需要,因此信徒所該追求的神跡,乃是在我們身上彰顯基督復活的生命(參 斐1:20)。 【谷8:13】 祂就離開他們,再上船往對岸去了。﹝原文字義﹞ 「離開」放棄,撇棄,拂袖而去。﹝文意註解﹞ 「祂就離開他們」這句話表明那班法利塞人故意試探主,反而遭受主的棄絕。 「再上船往對岸去了」『那邊』指加里肋亞海東岸。﹝話中之光﹞ (一)「祂就離開他們……去了」;錯誤的追求、外行的追求(求看神跡),反而成為看見啟示的攔阻。凡不以基督為目標的追求,是徒勞無益的。 (二)宗教徒故意不肯認真地認識主,所以主就捨棄他們,任憑他們(參 羅1:28)。 【谷8:14】 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文意註解﹞ 「門徒忘了帶餅,」他們此刻是從人煙稠密的加里肋亞海西岸,前往人煙稀少的東岸,在那裡不容易買到餅,所以此事對他們是一件不小的疏忽。﹝話中之光﹞ 船上(教會中)只要有主同在,雖僅有「一個餅」,卻足夠應付屬神的饑渴而有餘;因為基督自己就是那一塊宇宙中獨一豐滿的餅,能永遠供應人的需要。 【谷8:15】 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文意註解﹞ 「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酵母』是一種能使面包起發酵作用的單細胞菌體,經發酵後的麵包變得更可口。﹝靈意註解﹞ 「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酵母』指邪惡和腐敗的事物(參 出12:20;格前5:7~8)與教訓(參 瑪16:12;迦5:8~9);『法利塞人的酵母』指他們的教訓,會使人產生注重外表形式,假冒為善,矯柔造作,以博敬虔的虛名等後果。『黑落德的酵母

』可能有兩種:一是指他的世俗化壞榜樣,使人只顧肉體的生存,醉生夢死,而不顧天國的事;另則指他的居心險惡(參 路13:31~32)。﹝話中之光﹞ (一)『酵母』藏在麵包(『餅』的原文是麵包)里,使麵包變得好吃。在今天的基督教裡面,也有不少屬人的教訓,以天主的話(餅)為掩護,表面上似乎是幫助人,使人容易接受主;實際上卻叫人吃了而受其敗壞,故須小心防備。 (二)今日任何誤導人只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弟後3:5)的教訓,也就是「法利塞人的酵母」。 (三)錯誤的教訓會成為人臉上的帕子,攔阻人認識基督(參 格後3:13~16)。 (四)「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代表兩種極端錯誤的現象,是撒殫對付基督徒的利器:前者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墮落到表面上愛主,實際上並不愛祂的情況中;後者叫我們把主丟在一邊,索性去愛世界和貪戀情慾。 【谷8:16】 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文意註解﹞ 請參閱14節註解。﹝話中之光﹞ (一)門徒忘了帶餅是一個事實(參 谷8:14);過分注意主觀的事實,常叫人誤解天主的話。 (二)主所講的是屬神的事物(參 谷8:15),而門徒所想的是物質的事物。人屬神的竅若未被開啟(參 路24:45),就仍活在屬地的領域裡,而不明白主的話。 (三)物質的觀念,屬地的掛心,常是屬神認識的遮蔽。 【谷8:17】 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了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文意註解﹞ 從主對祂門徒的嚴厲責問,可以看出他們缺乏屬神的領悟力,令主深為失望。﹝話中之光﹞ (一)「耶穌看出來」主有透視的眼光,祂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默2:23)。 (二)信徒不應看重物質(沒有餅),而應看重屬神的層面(酵母)。 (三)我們對所看見、所經歷的事,應當存在心中,反覆思想(參 路2:19),才能「省悟」、「明白」。 (四)「愚頑」的人行事為人只憑眼見,不憑信心(參 格後5:7)。 (五)主對法利塞人的愚頑,斷然棄絕他們(參 谷8:13),但祂對門徒的愚頑,則耐心地啟發引導他們,其不同點乃在於人對主的存心;人若屬神的心竅遲鈍,但存心正直,還能蒙主恩眷。 【谷8:18】 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文意註解﹞ 一般人常犯的毛病乃是:『視若無睹』、『聽而不進』、『轉身即忘』。 【谷8:19】 當我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文意註解﹞ 詳情見六章34~44節。 【谷8:20】 「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文意註解﹞ 詳情見本章1~9節。﹝話中之光﹞ (一)主兩次變餅餵飽數千人的事,乃是特大的神跡,但門徒們還沒過幾天,就把它忘記了;可見追求神恩、注重神跡奇事,對於幫助人認識基督,並無太大的幫助。 (二)我們也常和門徒一樣,往往對屬世的事很精明,對屬神的事卻甚模糊,真要求主拯救! (三)主在此是在提醒他們已往蒙恩的經歷,藉以叫他們醒悟過來;所以我們若常常數算主的恩惠,對我們屬神的悟性也有幫助。 【谷8:21】 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了解嗎﹖」﹝話中之光﹞ 在屬神的事上,我們也常和門徒一樣,指餅為酵,或指鹿為馬,缺乏分辨的能力,以致被背道者所欺騙(參 羅16:17~18;弗4:14)。 【谷8:22】 他們來到貝特賽達,有人給耶穌送來一個瞎子,求祂撫摸他。﹝文意註解﹞ 「他們來到貝特賽達,」『貝特賽達』在加里肋亞海東北岸。﹝靈意註解﹞ 『瞎子』象徵心眼被這世界的神弄瞎(參 格後4:4),以致失去屬神的視力的人(參 宗26:18;伯後1:9)。 【谷8:23】 耶穌便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在他的眼上吐了唾沫,然後又給他覆手,問他說:「你看見什麼沒有﹖」﹝靈意註解﹞ 「領他到村外」象徵離開人群,單獨與主同處。 『唾沫』象徵主口裡所出的『話』。 『覆手』象徵聯合(參 弟前5:22)、傳遞祝福(參 弟後1:6)。 注意,這是主耶穌第二次帶領病人離開群眾,且同樣用『吐唾沫』的方式來醫治(參 谷7:32~35),正如第二次變餅餵飽大批群眾一樣,具有對祂門徒再三啟發、教導的用意。因此,馬爾谷第八章的一切事迹,主要目的是在訓練門徒。 【谷8:24】 他舉目一望,說:「我看見人,見他們好象樹木在行走。」﹝靈意註解﹞ 本節象徵當信徒的心眼被主開啟後初期,所見的景象並不十分清楚,屬神的認識有限(參 格前13:12);正如主的門徒,在祂死而復活升天以前,對主耶穌的認識『模糊不清』,須等到五旬節以後,才完全認識祂。 【谷8:25】 然後,耶穌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竟能清清楚楚看見一切。﹝原文字義﹞

「定睛一看」凝天主注視,看透出去;「復了原」復興,回復原狀。﹝靈意註解﹞ 這瞎子須經主耶穌兩次按手,他的肉眼才逐漸恢復視力;這象徵我們的神眼,也須經主重複的訓練,才能逐漸認識主並認識一切屬神的事物。﹝話中之光﹞ (一)屬神的看見,須要逐漸進步並非一下子就清楚的;所以我們應當追求更多讓主摸著,才能有更明亮的看見。 (二)我們千萬不可以為自己『已成為成全的人』,乃要『只顧向前跑,看看是否我也能夠奪得』(斐3:12)。 (三)初次的看見,雖不夠清楚,卻沒有錯;進步的看見,並非換了目標,乃是更加明亮而已。因此我們務要持定追求的目標,不要因為看不清楚就去追求別的。 【谷8:26】 耶穌打發他回家去說:「連這村莊你也不要進去。」﹝靈意註解﹞ 『他』(得醫的瞎子)豫表得著天主的啟示,看見屬神亮光的人;『村子』象徵屬人的意見和觀念。﹝話中之光﹞ (一)主醫治那個瞎子,是先『領他到村外』(參 谷8:23);醫好之後,又囑咐他「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是的,要有明亮的看見,必須先蒙主帶領脫離人意的範圍;看見之後,更不可回到原先的地位中去。 (二)真正有屬神啟示的人,要避免與屬血氣的人商量(參 迦1:16)。 【谷8:27】 耶穌和祂的門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問自己的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文意註解﹞ 「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該地位於加里肋亞海以北,近赫爾孟山麓,此地有濃厚的異教色彩。﹝話中之光﹞ (一)『凱撒勒雅』是遠離宗教氣氛與範圍之地,主特意把門徒帶到那裡,才問這一個切身重要的問題,是因為傳統的宗教知識與觀念,常會蒙蔽人,使人不容易接受屬天的啟示。 (二)認識耶穌基督,乃是進入屬天領域的入門;凡不認識耶穌基督的,就不能有分於教會與天國。 【谷8:28】 他們回答說:「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些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文意註解﹞ 「施洗的若翰」他的特點在於生活的見證(參 谷1:6);「厄里亞」他的特點是為天主大發熱心(參 列上19:14);「先知中的一位,」『先知』的特點是為天主說話。﹝話中之光﹞ (一)洗者若翰、厄里亞和眾先知,都是為天主所用、替天主說話的僕人,他們頂多在某些方面好像基督,卻不是基督。人若沒有啟示,就不能透澈的認識基督。 (二)門徒成天和主在一起,連他們也似乎對主不大認識;口裡說基督的人,不一定對基督有真實的認識。 【谷8:29】 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文意註解﹞ 「你是默西亞」『默西亞』基督,意即『受傅者』(達9:26),這是指主從天主所受的職份;天主用聖神膏祂,差祂來地上完成天主的使命(參 路4:18~19)。﹝話中之光﹞ (一)傳聞的、二手貨的認識(『有些人說』),不算數;親身的、頭手的認識「你們說」才算數。要緊的是我們自己對主有沒有真實的認識。 (二)認識主是我們撇棄一切,竭力追求得著基督的起點(參 斐3:8~12)。 (三)光是心裡相信祂不夠,還得口裡承認祂(參 羅10:9~10);主喜歡我們宣告:「你是默西亞」。 【谷8:30】 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祂。﹝文意註解﹞ 這是因為猶太人對『基督』(即默西亞)有錯誤的觀念,認為那要來的默西亞是他們民族的救星,要來率領猶太人反抗異族的統治,建立一個純猶太人的太平國度。所以若把『祂是默西亞』宣揚出去了,對祂的救贖工作不但無益,反而會生亂。﹝話中之光﹞ 屬血氣的人,不能領受天主聖神的事,因為為他是愚妄(參 格前2:14),所以不要隨便把神聖的事物和經歷告訴人(參 瑪7:6)。 【谷8:31】 耶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文意註解﹞ 「便開始」是指門徒認識了耶穌是基督之後。 「人子必須受許多苦」『人子』表明祂先作受苦的僕人,後才成為得光榮的默西亞(參 依53章;達7:13~14)。 主耶穌定意前往耶路撒冷受苦、受難,並不是逞匹夫之勇,乃是為遵行天主的旨意,完成救贖大工。 「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即受猶大公議會的逼迫;『長老、司祭長、經師』乃公議會的主要成員。﹝話中之光﹞ (一)信徒最深的十字架,不是不信的外邦人給的,而是在教會裡面有地位、有聖經知識的人(「長老、司祭長、經師」)給的難處,並且這些難處是多方面的(「許多苦」)。 (二)人認識了有天主性的基督(參 谷8:29)之後,還必須認識救贖代死的基督。 【谷8:32】 耶穌明明說了這話。伯多祿便拉祂到一邊,開始諫責祂。﹝原文字義﹞ 「諫責」諫勸,諫阻,責備,勸阻。﹝文意註解﹞ 「伯多祿便拉祂到一邊,開始諫責祂」原文的意思是『伯多祿就向前拉住祂,責備祂』。

﹝話中之光﹞ (一)伯多祿憑他天然的心思和情感,來勸阻主耶穌上十字架;可見天然的人不認識十字架,也不肯接受十字架。 (二)伯多祿顯然只聽進前半『受許多苦……被殺』的話,而沒聽進後半『三天以後必要復活』(參 谷8:31)的話;他代表了一般人所犯的毛病:只注意消極的話,而忽略了積極的話,其實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谷8:33】 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原文字義﹞ 「責斥」責備;「撒殫」敵對者,控告者;「體會」把心思放在。﹝文意註解﹞ 「撒殫,退到我後面去!」意指伯多祿的勸阻乃出自撒殫,或與撒殫一樣,因此不可在前面擋路。﹝話中之光﹞ (一)主責備伯多祿時,乃是「注視著自己的門徒」的;這意思是說,主對一個弟兄的管教,就是我們眾人的鑒戒。 (二)一個得天主啟示的人(參 瑪16:17),還應該作一個體會天主、遵行天主旨意的人。 (三)一個體會天主的人,也就是一個思念天主的人;思念才會體會,不思念不能體會。 (四)伯多祿一不體會天主的意思,而體會人的意思,就變成了『撒殫』。可見人的意思是和天主的旨意作對的(「撒殫」的字義)。 (五)體會人的意思,不體會天主的意思,就是只顧到人的得失,而犧牲天主的利益。 (六)撒殫會利用人性裡面『貪享安逸、害怕受苦』的傾向,使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成了牠的工具。 (七)伯多祿剛剛說了對的話(參 谷8:29),一下子就說錯話了。可見人無論多麼有啟示,多麼的屬神,若不小心,仍有被撒殫利用的可能。 (八)認識基督的人是有福的(參 瑪16:17),但一拒絕十字架,就立刻變成是「撒殫」,這說出我們不但要認識基督,也要認識十字架(參 格前2:2)。凡攔阻人背十字架的,就是出自撒殫。 (九)不只蛇(引誘人犯罪)是撒殫,連不明白天主旨意的天然愛心,以及人的意思,也是撒殫。 (十)仇敵一要竊取天主該得的敬拜,主立刻就說:『去吧!撒殫!』(參 瑪4:8~10)仇敵一要高舉人的意思而委曲天主的旨意,主也立刻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撒殫之所以為撒殫,就是因為牠在這兩件事上和天主作對頭。 (十一)基督降世最大的目的,是要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任何企圖攔阻主成功救法的人,都是和撒殫同心,該受主的斥責。 【谷8:34】 祂遂召集群眾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文意註解﹞ 「該棄絕自己」『棄絕』原文是『否認、拒絕、放下』,意思是不但否認了關係,也是斷絕了關係;意即不再以自己為生命和生活行事的中心。 「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十字架』有兩種:(1)基督的十字架──是為著贖罪(伯前2:24);(2)信徒個人的十字架(他的十字架)──是為著將自己與主同釘(羅6:6)。十字架包括三方面:受苦、被殺和復活;可惜一般基督徒僅僅認識並經歷受苦的一面,而缺乏被殺和復活的經歷。 要『跟隨主』,就必須放棄世上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念,捨棄自己,完全為著遵行主的旨意,這樣的人,才能從世界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跟隨』在原文含有『不斷持續下去』的意思。﹝話中之光﹞ (一)我們的『己』乃是攔阻人跟隨主的大患,必須拒絕自己,才能無條件的順服主的帶領,走主的道路。(二)十字架的口號乃是『除掉他』(若19:15),所以背十字架就是除掉自己,也就是舍己──向著世界,自己是死的(迦6:14)。 (三)我們要跟隨主,就必須舍己;要舍己,就必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主為每個人安排的十字架各有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十字架。 【谷8:35】 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原文字義﹞ 「喪掉」除滅,失去,毀掉。﹝文意註解﹞ 『性命』原文是『靈魂』,包括心思、情感、意志。 本節的意思是說,凡在今世追求安逸,讓自己的靈魂滿足的,必要在來世叫靈魂痛苦,失去靈魂的享受;凡在今世為著主的緣故,使靈魂受苦的,必要在來世得著靈魂的滿足。﹝話中之光﹞ (一)救則喪,喪則得;賺則賠,賠則得(參 谷8:36)。知所先後,才不致遺恨永年。 (二)背十字架、棄絕自己,總是會叫靈魂感覺痛苦的;凡不能叫靈魂感覺痛的,還算不得是十字架。 【谷8:36】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文意註解﹞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全世界』意指一切在今生可能成就或獲得的事物。 「賠上自己的靈魂」意即死亡。 人賺得全世界,只不過讓靈魂得著短暫的享受;賠上靈魂生命,卻叫靈魂受到永遠的虧損。兩相比較,何者有益,各人心中瞭然。﹝話中之光﹞ (一)世界只有在人還活著的時候,才有用處;但人不能用世界來換取性命,因此性命比世界更寶貴。

(二)由本節的話可見,『世界』是和『性命』相對的,貪愛世界,就會喪掉性命;所以我們不可愛世界,而應寶貴性命。 【谷8:37】 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文意註解﹞ 「拿什麼作為」原文意指『可銷售的等價物』。﹝話中之光﹞ (一)生命誠然寶貴,但問題是人的生命總有一天要死,所以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要能握住時機使用自己的生命(參 弗5:16原文)。 (二)我們的生命,不要為自己使用──即以賺得全世界為追求的目標(參 谷8:36),而要為主使用──即以主和主的道為光榮,為追求的目標(參 谷8:38)。 【谷8:38】 誰若在這淫亂和罪惡的世代中,以我和我的話為恥,將來人子在祂父的光榮中,同諸聖天使降來時,也要以他為恥。」﹝文意註解﹞ 「也要以他為恥」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表明當祂在光榮里再臨時,將會按照各人對祂的態度來施行審判。﹝話中之光﹞ (一)凡一心只想迎合併取悅這淫亂罪惡的世代,而不願跟隨並取悅基督的人,將來必無分於天主的國度。 (二)主所說「我和我的話」,就是指前面所說的『基督和十字架』(參 谷8:29,34)。凡以基督和十字架為羞的,他在國度里就是蒙羞的;反之,凡以基督和十字架為榮的,將來的榮耀,也必有他一份。 (三)我們若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光榮(羅8:17);但若貪享罪中之樂,就要受到該受的報應。 (四)本章啟示的次序是:(1)基督;(2)十字架;(3)光榮。基督是啟示的中心;十字架是彰顯基督的途徑;光榮是彰顯基督的極致。 (五)惟有認識基督,走十字架的道路,才能使基督得著完滿的彰顯,這就是光榮。 叄、神訓要義【七餅數魚餵飽四千人的意義(谷8:1~10)】一、表明主耶穌是造物的主二、祂是生命的糧,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三、祂所以能滿足人的需要,乃因祂是蒙祝福的,又捨身為我們被擘開四、祂的供應綽綽有餘,其餘分仍足以叫各世代的人得到飽足 【我們對主耶穌基督該有的認識】一、認識祂是我們生命的供應(谷8:1~10)二、認識祂的話(唾沫)是我們得以有屬神看見的要素(谷8:22~26)三、認識祂是天主的基督(谷8:27~29)四、認識祂是我們的救贖主(谷8:30~33)五、認識祂將要在榮耀里再來(谷8:34~38) 【我們如何才能對主有更深的認識】一、對主有更多的經歷(谷8:1~10)二、不可注重外面的現象和記號(谷8:11~13)三、要防備法利塞人的酵母(谷8:14~15上)──不要被屬人的教訓蒙蔽四、要防備黑落德的酵母(谷8:15下)──不要被實用主義蒙蔽五、要有屬神的心竅(谷8:16~21)六、要被主的話(唾沫)所塗抹和浸透(谷8:22~26)七、要隨主往凱撒勒雅(谷8:27~29)──脫離傳統的宗教觀念,才能認識祂是『基督』八、要舍己,緊緊跟隨主(谷8:34)九、要顧念永世的,不要顧念今生的(谷8:35~38) 【馬爾谷第八章里的對比】一、『七個餅』和『七個籃子的碎塊』(谷8:5,8)──有限變無限二、海的『那邊』和『這邊』(谷8:10,13)──主的憐憫和棄絕三、法利塞人的『看』和瞎子得醫治後的『看』(谷8:11,25)──企求神跡的看和經歷神跡的看四、『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谷8:15)──宗教的邪惡和世俗的邪惡五、瞎子第一次的『舉目一望』和第二次的『定睛一看』(谷8:24,25)──『領受主話』(唾沫)的看見和『與主合一』(覆手)的看見六、伯多祿的宣告耶穌是『基督』和『勸阻』主不要上十字架(谷8:29,32)──憑著『啟示』和憑著『人意』七、『體會天主的意思』和『體會人的意思』(谷8:33)八、『救命、喪命』和『喪命、救命』(谷8:35)──今生享受則來世喪失;今生喪失則來世享受九、『全世界』和『自己的生命』(谷8:36~37)──身外的和身內的十、今生『把主和主的話當作可恥的』和來世『被主當作可恥的』(38)──今生的態度和來世的報應 【心眼得開的過程】一、來求主耶穌(谷8:22)二、被主帶領而離開人的範圍──領他到村外(谷8:23上)三、因主話中生命的運行感動──吐唾沫抹在他眼睛上(谷8:23中)四、因著主的祝福與聯合──覆手在他身上(谷8:23下)五、心眼得開初期,視界仍模糊不清──人像樹木行走(谷8:24)六、因經歷與主更深的聯合──又覆手在他眼睛上(谷8:25上)七、心眼看得完全清楚──復了原,樣樣都看得清楚(谷8:25下)八、不要再受屬人的影響──不要進這村子(谷8:26) 【通往天國的道路】一、必須受許多的苦,被人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谷8:31)二、人一體會自己的意思,就被撒殫所利用,攔阻往前(谷8:33)三、要舍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主(谷8:34)四、要為主和福音喪掉靈魂生命的享受(谷8:35~37)

五、不要把主和主的話當作可恥的(谷8:38)

瀏覽19次
推薦閱讀:

誰說高領毛衣不是男人的福音?
福音的藍圖(創12:1-3) | 權璽
為什麼傳福音?
約翰福音6章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讓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2)

TAG: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