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活血化淤法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了淤血在糖尿病發病中的機理,提出活血化淤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途徑,應貫穿糖尿病治療始終,從調整臟腑氣血功能、結合現代研究、標本兼治、祛淤不傷正等方面探析了治療用藥原則。

關鍵詞:糖尿病; 活血化淤法; 臨床治療

糖尿病屬於中醫「消渴」範疇,歷代醫家多以上消、中消、下消「三消」立論,論其治法,上消清肺潤燥,中消清胃瀉火,下消滋腎降火,例為常法。隨著對糖尿病認識的逐步深入,活血化淤法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探析淤血對糖尿病發病、轉歸、預後的影響和活血化淤法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對於提高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1 活血化淤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途徑

1.1 淤血貫穿於糖尿病的整個過程 糖尿病在發病過程中,每兼有淤血的病理變化。其機理在於一是津血同源,互為滋生,陰血不足,脈道不充;二是燥熱又可消爍津液,耗傷陰血,血行不暢,淤血停滯,此即「血如象舟,津如象水,水津充沛,舟始能行,若津液為所灼竭,則血液為之淤滯」;三是陰虛津虧,傷及陽氣,鼓動無力,淤血內停;四是糖尿病多纏綿難愈,久虛入絡,久病入絡,氣血不暢而成淤,此即「病久入深,營衛行澀」。淤血內結,郁久化熱,熱灼陰傷,則會導致或加重消渴。唐容川在《血證論》中說:「淤血在里即渴……血與氣本不相離,內有淤血,故氣不得通,不能載水津上升,是以口渴……淤血去則不渴也」。淤阻氣滯,水液代謝障礙,津不得布,水谷精微不得濡養臟腑組織、四肢百骸,反隨小便而去,發為消渴。陰虛燥熱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機,而淤血與陰虛燥熱又互為因果,隨著病情的發展,導致陰陽失衡,產生諸多併發症。

淤血是糖尿病常見的病理產物和致病因素,血淤證在糖尿病中具有普遍性,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 50%~77.3%[1]。研究表明,微循環障礙存在於糖尿病的早、中、晚各期,持續的高血糖常造成微血管特異性障礙,還可促進動脈硬化,並存在血液流變學改變和血液凝固性異常,這也成為「消久必淤」的有力佐證。糖尿病血淤證患者甲襞毛細血管視野模糊、管襻不整齊、粗細不均勻,管襻畸形及管襻迂曲擴張的數量明顯多於正常人[2]。血液流變學改變在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血液呈高凝狀態、血流速度減慢和微血栓形成。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漿比粘度、血沉、體外血栓長度、濕重、乾重、血小板粘附率及纖維蛋白原等多項指標均高於健康人,經活血化淤治療後,這些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3]。因此可見,淤血貫穿於糖尿病的整個過程。

1.2 糖尿病淤血證候特點

糖尿病臨床表現個體差異較大,早期可見煩渴引飲,多食易飢,五心煩熱,便秘溲赤,舌質紅絳,苔少或兼有裂紋,脈細數,隨病情發展,可出現神疲乏力,懶言少動,口乾,多飲,多尿,便溏,消瘦,脈絡淤阻可致視物不清、肢麻肢痛、中風、脫疽等,導致出現嚴重的心、腦、腎的併發症。有研究總結糖尿病血淤證的臨床特徵為:舌質紫暗,舌體有淤斑淤點,舌下靜脈曲張,表現了淤血證的共性;視網膜微小血管瘤形成、出血、增生,反映了糖尿病血淤證的特性;頭痛、心前區疼痛、雙側肢體麻木或疼痛,為糖尿病血淤證的常有癥狀[4]。

2 活血化淤法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原則

活血化淤法近年來已成為糖尿病治療的一種重要方法而被廣泛使用。正確應用活血化淤法,對提高臨床療效具有積極作用。

2.1 活血化淤法應貫穿治療始終 淤血既是一個致病因素,又是一個病理產物,淤血既可引起糖尿病,病後又易產生淤血,使病情加重,而且又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所以淤血貫穿於糖尿病的整個過程。糖尿病血淤證雖有顯性血淤和隱性血淤之分,但活血化淤應貫穿治療的始終。研究證明,活血化淤葯能改善微循環障礙,使微循環血流速度加快,降低血粘度,促使毛細血管網開放增加,對體內不同部位(心腦腎等)和不同類型(小動脈、小靜脈、微動脈、微靜脈毛細血管)的血管均有擴張作用,從而增加局部血流量;對於已經形成的血栓,活血化淤藥物則是通過抑制血小板功能,抗凝血作用,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粘度等環節達到治療的效果[5]。任繼學名老中醫認為,病邪入絡,須活血化淤,淤血不行,新血斷無生機,欲致新生,必先推陳,通補並行,每加行血葯於補劑中,其功倍捷,故在治療的過程中,丹參、川芎、丹皮、紅花、雞內金、鬱金、酒大黃、鬼箭羽等可酌情加入。鬼箭羽的提取物草醯乙酸鈉能刺激胰腺β細胞增生,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起到降血糖作用。

2.2 審證求因,靈活施治

2.2.1 注意臟腑氣血功能調理 糖尿病就其發病屬本虛標實,因此在治療中要注意補腎健脾,燮理陰陽,活血化淤。腎虛之中,陰虛為常,陽虛為變,滋陰補腎可用都氣丸化裁,藥用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五味子、黃芪、麥冬、葛根、天花粉、地骨皮、黃精、玄參等;陰陽俱虛者燮理陰陽方用金匱腎氣丸加巴戟天、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等,《證治匯補》曰:「蓋五臟之津液,皆本於腎。故腎氣上升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枯,故腎氣丸為消渴之良方也。」施今墨老中醫認為治療糖尿病除滋陰補腎外,健脾補氣實為關鍵一環。健脾益氣方用參苓白朮散,誠如《證治匯補》所說「五臟之精華悉運乎脾,脾旺則心腎相交,脾健則津液自化,故參苓白朮散為收功之神葯也。」施老認為尿糖多因脾腎不足,中氣不足,固攝失權,精微下泄而成,血糖升高乃脾失健運和鬱火內蘊,傷及氣分營血所致,所創降尿糖對葯黃芪配山藥、降血糖對葯蒼朮配玄參,一陰一陽,一脾一腎,除尿糖,降血糖,證之臨床,誠屬經驗之談。對於氣陰兩虛夾淤可用人蔘、黃芪、山藥、玄參、生地黃、丹參、川芎、葛根、天花粉、枸杞子、何首烏等益氣養陰活血;脾陰虛夾淤者可用黃精、山藥、茯苓、扁豆、丹參、益母草、葛根、薏苡仁、地骨皮、炙大黃等滋養脾陰化淤;濕淤為患者可用鬼箭羽、當歸、川芎、紅花、白朮、桑椹、葛根、澤瀉等化濕行淤;糖尿病久治不愈出現陽虛及血淤者,可用附子、川芎、乾薑、肉桂、黃芪、山藥、丹參、白朮、葛根、蜈蚣、水蛭粉(沖)等溫陽化淤。

2.2.2 結合現代研究,辨病用藥 現代藥理研究為糖尿病治療開闢了新的視野。如血液粘稠度高者多選用桃仁、紅花、丹參、益母草、地龍等,血栓形成試驗的長度和濕度均大於正常時多選用紅花、川芎、鬱金、山楂等,微循環障礙時多選用紅花、當歸、川芎、丹參、益母草、山楂、丹皮等。糖尿病中晚期,合併冠心病見胸悶、心悸、氣短、乏力,舌質暗紅,脈細澀者,酌加薤白、丹參、玄參、合歡等,合併腎病以持續的蛋白尿為主時酌加牛膝、益母草、丹參、桃仁、生蒲黃、金錢草等,合併眼病視網膜病變、視物模糊或眼底出血時酌加白茅根、密蒙花、蟬蛻、三七粉、草決明、茜草等,合併下肢酸痛、抽痛或麻木刺痛時酌加雞血藤、紅花、地龍、丹參、水蛭等。

3 掌握用藥法度

3.1 標本兼治,合理用藥 應用活血化淤藥物治療糖尿病,除要注意標本兼治、調理臟腑陰陽外,還要根據病程長短、病情輕重而選用不同作用、不同層次的活血化淤藥物,要求醫者要對活血化淤藥物特性功效瞭然於胸,如當歸、赤芍、雞血藤之類活血養血,川芎、鬱金、丹參、丹皮之類活血和血,延胡索、紅花、五靈脂、蒲黃、三七之類活血化淤,桃仁、三棱、莪術、乳香、沒藥、血竭之類破血逐淤,水蛭、虻蟲、土鱉蟲、穿山甲之類活血化淤,搜淤剔邪,善通經脈,根據養血、和血、活血、化淤、逐淤的不同層次,恰當選用藥物,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療效。

3.2 顧護氣陰,祛淤不傷正 由於「消渴」以陰虛為本,淤血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故在應用活血化淤的時候要注意顧護氣血和滋養陰液,做到祛淤而不致耗氣傷陰,養陰又不致留寇戀邪,以期達到較好療效。糖尿病又是一個治療周期較長的疾病,要制定一個長期的適合個體特徵的治療計劃,達到祛淤不傷正、「以通為補」的效果。

近30年來,活血化淤法治療糖尿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是一個熱點領域,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由於糖尿病血淤的產生與許多因素有關,所以在運用活血化淤治療糖尿病時,要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調整臟腑氣血功能,又要結合病因、病位施治,同時結合現代臨床及藥理研究成果,兼顧個體因素,將諸因素綜合分析,靈活施治,以期提高臨床療效。


推薦閱讀:

胰島素的強化治療
治療帶狀皰疹效.密方
盆腔瘀血綜合征治療方
治療鼻炎按摩穴位法 足底按摩治療鼻竇炎
我治療慢性胃炎的過程

TAG:糖尿病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