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圍棋等級制度

古代圍棋等級制度   古代圍棋     ---等級制度 我國古代對某種技藝有最高成就的均稱為「聖」,晉葛洪《抱朴子》說:「故善圍棋之無比者,則謂之『棋聖』。」 棋聖是給棋藝家的最高榮譽。 東漢初期桓譚所著的《新論》,將棋手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家之類也。上者,遠棋疏張,置以會圍,因而成得道之勝;中者,則務相絕遮,要以爭便求利,故勝負狐疑,須計數以定;下者,則守邊隅,趨作罫,以自生於小地。」 魏晉南北朝時,按當時的官階等級「九品中正制」,制訂棋士等級,共分「九品」,這也許是日本圍棋「九段制」的歷史淵源。 明陶宗儀《說郛》引魏邯鄲淳《藝經?棋品》說:「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鬥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一品「入神」。能高瞻遠矚,放眼全局,計算準確,神遊局內,令人感到高深莫測。 二品「坐照」。「照」意為明察秋毫;「坐照」即對棋局形勢能了如指掌,與「入神」的水平相差半先。 三品「具體」。意味能掌握圍棋的各種技能,在對弈中「如遇戰則戰勝,取勢則勢高,攻則攻,守則守。」與「入神」相比,差一先。 四品「通幽」。「幽」即深遠,達到這一等級的棋手,「臨局之際能善應變,或戰或否,通亦通幽,厥品中上。」 五品「用智」。 「知也,未至於神,未能灼見棋意,而其妙意不能深知,而必用智深算而入於『妙』。」這一品級的棋力與「入神」、「坐照」不同,屬純「計算型」棋手,不是一見對手落子就能知其用意,而是要通過智力細算,才能了解其中的奧妙。 六品「小巧」。是有小小技能之意,指棋手對全盤「雖不能大有布置,而縱橫各有巧妙勝入」。但從全局看,則有「不務遠圖,為施小巧」,目光不夠遠大,故厥品中下,一品可讓其四子。 七品「鬥力」。這又不如「用智」與「小巧」了。對弈中不用智勝而用力勝者,是一種笨拙的著法,一品可讓其五子。 八品「若愚」。古代棋藝家對此品有不同解釋。《弈藪》從八品的等級來解釋說:「暗於弈理者,愚也。今則局勢已敗而不覺,豈不若無知之愚人耶!」   九品「守拙」。 「不知攻守,隨手而應,以圖自全,乃守拙之徒也。」
推薦閱讀:

論當代中國的制度優勢
【唉】紐西蘭養老制度讓中國人看完都哭暈了!
電子檔案存儲管理制度
如何看待江蘇人對本省教育的優越感?

TAG:制度 | 古代 | 圍棋 | 等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