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拉魯島和邵族
07-27
拉魯島即邵語「Lalu」之漢語音譯,是日月潭中的一個小島,這個小島於今所見大約只剩四十坪寬的土地露出在潭面,這是因為日治時代日月潭的水力發電工程築壩攔水,將潭面水位提升二十餘公尺所致,原本未淹水的拉魯島應有相當寬闊的面積,並且還是邵族的舊社之一,如康熙年間來臺灣採硫黃的郁永河在其《裨海紀遊》中即曾記載:「水沙廉(水沙連)雖在山中,實輸貢賦,其地四面高山,中為大湖,湖中復起一山,番人聚居山下,非舟莫即,番社形勝無出其右。」可見康熙朝的時候,日月潭的邵族人仍然居住在拉魯島上,而且他們已經向清政府輸貢納賦了。嘉慶年間漢墾民大量入墾水沙連之後,邵族可能因為瘟疫而遷離拉魯島,在不同的年代和背景中,拉魯島還有其他不同的稱呼:潭邊的閩籍漢人稱為「珠仔山」;清末文獻以「珠嶼」、「珠山」、「珠仔山」等稱法互見;日本人稱為「玉島」;國民政府來臺以後改稱「光華島」。拉魯島就邵族而言有其神聖性和象徵的意義,邵族人相信本族最高祖靈就是居住在此島上,依照傳統,凡是想學做「先生媽」(邵族人對傳統女性祭司的稱呼)的婦女,都必須由資深的先生媽陪同,乘船登上拉魯島,去感受最高祖靈的啟示,得到應允之後才算是正式入門。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部落重建的過程中,邵族人以祖靈聖地之名爭取得此島的支配使用權,並且回復原始地名為「拉魯島」。自日治時期,邵族的定位一直處於模糊地帶,其族分位置常引發不同的爭議:清領時期,邵族人多與漢人接觸,加上族性溫和,因此官方政府便以「溫順歸化」的原住民—「化番」來稱呼之;日治時期,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等人的九族分類,將臺灣原住民分成「生番」與「熟番」,而臺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延續日人的族群分類,將「生番」與「熟番」轉為「高山」與「平埔」原住民,邵族則劃分成「熟番」之一。不過,由於該族與鄰近的布農族群,有著密切的地緣與婚姻關係,因此日人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也曾將之視為布農族的一支。 日本學者森丑之助根據邵族人從阿里山追逐白鹿到日月潭的傳說,做出居於該地的「水社化番和阿里山番是同族的結論」,將邵族視為阿里山北鄒族的一支,也因這則傳說的緣故,邵族在政府的官方認定中,一直被視為阿里山鄒族的分支;1951年所舉辦「山胞身分」調查時,邵族被劃為鄒族(早期稱為曹族)的分支,因此戶口名簿上註明著該族群為「曹族平地山胞」,意思是鄒族人在平地的原住民。民國以後,學者們陸續從語言學、人類學、生物學…等觀點,投入對族群分類的關注與研究行列,認為邵族與平埔族的關係較為密切,也有學者認為它與布農族的關係較為密切,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族群應視為獨立的一支。而族人認為,他們既不是鄒,亦不是平埔,於是部落內引發一連串「正名」運動的請願,經過多年來族人的努力與學界的支持,2001年9月,中央政府提請陳總統宣布:「邵族正式脫離鄒族」,成為臺灣原住民第十族群。 邵族分布於臺灣中部的南投縣境內(東經120°55",北緯23°52"),環繞著日月潭居住。日月潭位於中部群山之間,湖面海拔高度約為740公尺,該潭在地形上為一個構造湖,粼粼波光的潭水分兩半,南半細長狹小,稱為月潭,北半圓大,稱為日潭,早年日月潭為臺灣八景之一,遊客如織,享譽盛名,一般人到日月潭,顯少不經過潭東南方的邵族聚落遊歷。 潭之周圍群山環繞,海拔多超出1,000公尺,例如東側有卜吉山、水社大山,北側有貓蘭山,西境有阿里眉山,潭南有沙巴蘭山、頭社山,山巒遼繞、景色天成。日月潭在未興建水力發電工程之前,面積較小,潭之間有一小島,名為Lalu島(昔日稱為珠仔山、珠嶼或光華島)。 邵族的先民原居住在Puzi(土亭)的地方,康熙年間他們搬遷到Lalu島去,當時島嶼上除了房屋所佔的基地之外,四周還有些許的田地圍繞。道光以前,住在日月潭珠仔山的邵族先民放棄居地,遷徙到日月潭潭岸地區,分別在魚池(審鹿、沈鹿、沈祿或作審轆)、貓蘭(今中明村)、水社(包括水社、石印、茅埔等地)、頭社等形成聚落。光緒年間由於漢人勢力入侵,居住於魚池居民移居於其北的新興庄,原居於貓蘭的聚落遷至其北二十餘里的小茅埔,而居於水社的住民則分別散居於大茅埔、石印、竹湖等地,頭社聚落移居於其南畔的山下,魚池、貓蘭、水社、頭社等地成為漢人的村落。日治初期,他們又有一次重大的移動,新興庄、小茅埔、竹湖等諸部落合併於石印,頭社的若干戶則遷徙至大平林。 日本大正8年(1919年)成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昭和9年(1934年)7月大觀發電所完工,潭邊之低地盡被水淹沒,原小丘如向山等地變成了小半島,月潭東岸的沙吧蘭社完全被淹沒;二潭間的小島,露出湖面的高度僅剩5公尺,島嶼四周的田地房舍,淹入水底。昭和9年(1934年)便將居於潭南邊石印的邵族人,被迫遷徙至原漢人聚落卜吉一帶(即剝骨,亦或稱為北窟,今稱為Barawbaw,即日月村),住在卜吉社的漢人則移至員林、二水等地;遷居卜吉社後,日人便對邵族人實施隔離政策,邵人不得遷出他處,本島人也不得遷入;日人建立水庫之後便大力推廣觀光,邵族人便開始涉入觀光事業。光復後,漢人移入漸多,卜吉社也更名為德化社,但族人認為德化社有國民政府「以德化人」之貶意,因此,建議不用,而改由邵語「Barawbaw」稱之,目前社中呈現漢邵共處的狀態。 現今邵族僅存兩個聚落中,即德化社與大平林,是目前邵族最大的聚落地,在行政區域上歸屬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位於臺灣最大的內陸湖泊—日月潭的東南岸;社中主要的聯外道路為日月潭環潭公路臺21甲線,往北可連接魚池與埔里,每天早、中、晚各有三班固定班次的南投客運往返埔里。環潭公路往西南可達到頭社,即文獻記載的舊部落,目前已少有邵族人居住於此;頭社繼續往南,即到達水里鄉頂崁村的大平林,是目前邵族第二個聚落地。 德化社隔潭對岸的聚落為水社,是日月潭最主要的觀光地區,過去水社原本是邵族的聚落地,目前則為漢人居住,主要的街道上擁有多家飯店與土產店,日月潭重要的觀光行政機構—南投縣風景管理處,以及日月潭遊艇工會…等都位於水社。除了主要的環潭公路外,德化社部落的南方有一條小路可通往布農族的卡社聚落潭南,並且一路可直達信義鄉的布農聚落地利和雙龍兩地,部落經往東北方通過魚池,可到達仁愛鄉的過坑、武界等布農聚落,此二處的布農聚落都與邵族保有深厚的姻親關係。自日治時期,邵族的定位一直處於模糊地帶,其族分位置常引發不同的爭議:清領時期,邵族人多與漢人接觸,加上族性溫和,因此官方政府便以「溫順歸化」的原住民—「化番」來稱呼之;日治時期,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等人的九族分類,將臺灣原住民分成「生番」與「熟番」,而臺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延續日人的族群分類,將「生番」與「熟番」轉為「高山」與「平埔」原住民,邵族則劃分成「熟番」之一。不過,由於該族與鄰近的布農族群,有著密切的地緣與婚姻關係,因此日人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也曾將之視為布農族的一支。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回溯2006年高雄市長選舉(上)
※台灣媒體對李欣頻的深度人物採訪!
※美國重申遵守台灣關係法 將履行對台義務
※康熙統一台灣始末
※2018台灣縣市首長選舉分析——雲林縣
TAG: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