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馬! 跨界融合的城市嘉年華!
82歲大爺何志衡 汪曉筠 攝
起跑瞬間 汪曉筠 攝
親子家庭跑 章斌 攝
老兵杭馬全程完賽 周藝凡 攝
國際友人跑團亮相
拍下杭馬精彩瞬間 周藝凡 攝
奔跑在濱江跑道 汪曉筠 攝
商報記者 汪曉筠 周藝凡 鄒焙靈 章斌
「這是我堅持跑步的第58個年頭。」82歲的大爺何志衡一早便在黃龍體育中心網球館附近的戶外健身區域熱身。高挑的身材加上結實的肌肉,紅色的背心和跑褲,將這位82歲的大爺映襯得格外精神矍鑠。
「我家住在朝暉八區,我就是一路跑過來參加比賽的。」自1959年參加全運會選拔賽以來,何大爺堅持跑步,先後參加了上海馬拉松、成都馬拉松等。
昨天上午7:30杭州馬拉松鳴槍開跑,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0名參賽選手齊聚杭州,一同參與這場全民健身的體育盛宴。最終,衣索比亞的選手MOLALIGN、肯亞的選手Mwannlki、衣索比亞選手Nigasse分別以2小時10分33秒、2小時10分36秒、2小時10分41秒的成績分列男子組冠亞季軍。杭州馬拉松的賽會紀錄是2小時11分22秒,男子組前三名都跑進2小時11分以內,打破杭馬的賽會紀錄。
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馬拉松賽事之一,杭州馬拉松於去年獲得了國際銅標賽事、蟬聯中國馬拉松金牌賽事、浙江十大商業體育賽事等榮譽。今年,馬拉松共設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小馬拉松、情侶跑、家庭跑等5個項目。今年,杭馬在文化、服務、參賽體驗、科技四方面均做了提升。
過去的30年里杭馬取得了傲人成績,隨著群眾健身意識的增強,杭馬已經成為時尚和杭州文化的代名詞。如今,將杭州的美麗景色、傳統文化、互聯網基因與體育賽事深度融合,杭馬已經不僅僅是體育賽事,而是全方位展現杭州的平台,是全民參與的一場跨界融合的城市嘉年華。
杭馬眾生相 講好杭馬故事
身著藍色比賽服的小朋友姜奕韜在歡快地跑著,媽媽吳曉露已經有些氣喘吁吁。「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杭馬那麼熱門,就想親身感受一下。再就是平時忙,就尋思著帶小朋友出來玩玩。」吳曉露說,「不僅可以玩,還可以培養小朋友的體育精神,體驗休閑健身的樂趣。馬拉松不像學校里的運動會,休閑健身的樂趣比競技性強,這次來就讓他不要考慮成績,就感受運動的樂趣。」
吳曉露還表示,馬拉松不僅是一個賽事,還是一個讓小朋友認識更多朋友的小聚會。「之前我就帶孩子參加過毅行,後來很多朋友也都加入進來,逐漸形成一個圈子。這次跑完親子跑後,孩子很開心,朋友圈裡有很多朋友表示來年也想參加」。
對於馬拉松初體驗,姜奕韜小朋友激動道:「很好玩,很刺激,下次還想參加。就是家庭跑有點短,下次想跑個『小馬』試試。」
杭州人覃棟是阿里巴巴的一名程序員,第三次參加杭馬的他取得了大會第25名、國內男子組第16名的成績。「這比我預期要好,也是破了我自己的記錄,超過了整整2分鐘」。
與覃棟不同的是,部隊老兵王焙是第一次來杭州參加馬拉松。他表示,離開部隊多年,一直堅持訓練跑馬拉松,之前去很多地方跑過,但在杭州跑馬讓他覺得別有風情。
賽場上跑馬老將,北上廣各大賽事幾乎都有她的身影。來自東北的李付梅今年第一次參加杭馬,一舉獲得國內女子組第三名的好成績。「跑完全程,欣賞著杭州這座城市的美麗,市民的熱情以及組委會的負責,我已經愛上了這個賽事」。
山東小伙宋洋洋在此次比賽中取得了大會第17名、國內男子組第7名的好成績。目前就職於深圳一家傳媒公司的他是馬拉松的業餘愛好者,今年是他第一次參加杭馬,跑過賽道後他不禁感嘆:「杭馬的幾個賽段太美了,尤其是經過西湖的時候,看著美景,讓我的疲勞感也減少了許多。」
國際跑團亮相杭馬 賽事架起文化交流橋樑
在半程馬拉松終點有一群身著紅衣的小夥伴,他們是來自日本岐阜的跑團。在其中一位帶隊人、日本一般社團法人、日本中部中華總商會會長、杭州市僑聯海外委員林梅香的回憶中,早在30年前,她就參與組織了日本岐阜市民來杭參加了西湖馬拉松。「杭州和岐阜是友好城市,此前,我們也陸續組織了岐阜當地的市民來參加。今年是第31個年頭,我們與岐阜新聞社及朝日大學組團再次來杭參加馬拉松,希望將這個傳統繼續持續下去。」林梅香說。
岐阜新聞事業局局長小島義弘表示:「岐阜和杭州建立友好城市以來,一直都保持友好關係。為了促進岐阜市民與杭州市民的友好交流,促進兩地文化交流,我們希望通過賽事架起文化的橋樑。」
這次岐阜跑團中,速度最快的要數高羽健太。當他得知胸前的完賽獎牌上鐫刻的正是剛到杭州時所去的雷峰夕照之時,他顯得有些激動。而獎牌的反面則是由西泠印社名家篆刻的「杭馬印」。前天,高羽健太與跑團一行人到達杭州,準備參賽之餘,他們遊覽了雷峰塔、西湖、花港觀魚等景點。這次比賽不僅讓他對杭州文化有所了解,在奔跑途中,市民的吶喊讓他更深刻地記住了杭州這座休閑文明之城的風土人情。「我在奔跑的途中,很多人看到我衣服上印的字樣後了解到我是來自日本的跑友,一起跑的人與我互相勉勵,賽道旁的觀眾為我拍手、為我加油、給我拍照,我感覺非常親切,讓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希望明年還能來參賽。」高羽健太說。
而松下周平是岐阜跑團中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事的。「第一次來杭州,也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以前,我對杭州並不了解,深入了解之後,杭州不僅是個歷史底蘊豐厚的城市也是一座極具現代感的國際城市。作為一名大四的學生,明年我即將畢業走上社會,希望我日後可以和家人一同再來杭州。」松下周平說。
山本英弘是朝日大學體育專業的教授,他表示:「這次馬拉松中,杭州市民朋友的加油,讓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拉松比賽是短暫的,由此帶來的國際交流是長久的。我希望在馬拉松之後也能有一段交流的時間,最好是在寒暑假期間有合適的賽事可供參加,我們可以在此停留相對較長的時間。」
打造體育旅遊「超級IP」 旅行社掘金杭馬
今年杭馬有四大提升,服務便是其中之一。據介紹,組委會今年首推「杭馬信使」,為跑友提供如何在杭州吃住、跑步的跑馬行程建議。這場跑步拉動的全民健身嘉年華,也將體育與旅遊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
不少杭州旅行社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省中青旅營銷總部總經理朱小軍介紹:「我們有個專門的項目叫跑馬團,比如新加坡、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等地的馬拉松信息我們都會發回來給遊客,並為其組團,去年這項目做得還不錯。」
朱小軍認為,旅遊市場已經發生一定變化,從原來的觀光游轉變為現在主要以體驗游為主的遊覽方式。「現在跑馬跑友在杭州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行業話就需要細分客戶群體,跑馬現在是一個非常有體驗性代表性的旅遊產品。」他說,馬拉松的市場前景,群體會越來越大,去年馬拉松做得有起色,今年我們會跟一些好的馬拉松產品進行合作。
省中旅也曾推出過不少馬拉松相關的旅遊產品。「我們主要為跑友提供機票加酒店預定的服務。馬拉松的市場,人群越來越多,大家全民健身的風潮越來越高,市場會越來越大,專業性也會越來越高,這對旅行社資源性的要求也會比較高。」省中旅朱瑾說,體育旅遊概念中容易落地有馬拉松、騎行等,比較適合大眾,費用也不太高。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副教授呂佳穎認為,用當下的一個熱詞「超級IP」來形容杭馬,那是極好的。「通過持續創造優質內容而吸引大量粉絲參與和傳播,從而使內容本身擁有廣泛的合作能力和變現能力的文化符號。超級IP是特色和個性的縮寫,也是品牌與品質的象徵。杭馬,依託杭州的城市品牌優勢以及其自身的不斷發展、完善和創新,也有望成為未來體育旅遊中的超級IP。」
如今杭馬在把杭州美麗風景不斷加入線路圖的同時,還推出了更多關於跑友細節的服務。在呂佳穎看來,通過合理有序的賽事組織和旅遊服務細節,從而讓賽事形成一種粉絲信任力,而跨界合作與產業融合,讓其產生更大的關聯效應。
在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體育學系教授鄭芳看來,體育與旅遊結合是當前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體育產業可以作為旅遊產業的核心內容,旅遊產業可以成為體育產業的主要載體,二者具有融合發展的文化基礎與內在驅動力。「體旅融合發展可以有效地促進體育產業與旅遊產業消費提質擴容,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通過體育旅遊產品的創新供給,不斷激發潛在的消費需求,以更好地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從發展趨勢看,隨著全域旅遊觀念的推進,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體育旅遊產業將成為杭州市支柱產業。在政策利好,需求倍增的前提之下,對企業而言,提供有品質的產品是至關重要的,其次通過營銷創造需求。」鄭芳分析,「體育旅遊的關鍵之處在於提供難忘的體驗,對於體育產業與旅遊產業的管理者而言,更多的是如何管理『意義』,而不僅僅是管理人和資源,這個地方到底意味著什麼?什麼值得嘗試,什麼值得感覺,最終記住什麼?從而促使消費者有一種『暢』的心理體驗,而具有重複購買的慾望。」
體育賽事向城市嘉年華的
華麗轉型
在賽道路線設計中納入了杭州美麗風景的基礎上,今年的杭馬更是致力於將傳統文化以及互聯網基因也一併融入這場全民健身的盛宴中。而杭馬也不再僅僅停留在競技賽事的層面,而是成為了杭州展示自身體育精神與各界文化跨界融合的平台。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體育學系教授鄭芳認為,「杭馬印」等杭州元素的融合,反映了賽事管理者逐漸清晰。「馬拉松不僅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次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運動可以改變一個人,更能型塑一座城市,馬拉松代表的是一種積極的奮進的生活方式,闡釋了新時期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去完成一個一個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家庭將這個活動視為一次重大的節慶、嘉年華,體現了城市人民的認同感,凝聚力。」她說。
在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李華看來,馬拉松不僅是體育賽事,更重要是城市文化的展現,城市能力的象徵。「今年在提升馬拉松賽事品質方面,我們著重在提高參賽者的體驗,增加參賽者和城市市民之間互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包括設計杭馬信使,加強了第一秒的服務,讓來自各地的跑友一到杭州就讓他感受杭州馬拉松的服務。比如在機場、碼頭等一些地方設立了一些接待站,以及免費乘車等服務。」
「此外,今年,我們也跟阿里進行了合作,加強了報名系統的暢通性。再加上我們延長了報名關門的時間,加強了賽事的服務工作,包括領參賽包、寄存包等,加強了一些能量的供應,物資的供應,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實際上就是希望加強參賽者對杭州的文化的了解,經濟社會的了解,建立和杭州城市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希望通過這些改進使杭州馬拉松在今後的發展過程當中,真正成為杭州城市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李華說。
如今,馬拉松賽事遍地開花,鄭芳分析,賽事審批權的取消,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等都是馬拉松賽事井噴的原因。「將有市場基礎的項目資源釋放給市場與社會,多元化的馬拉松賽事的出現便也不足為奇。」她說,杭州還可以在品牌賽事的引進、自有品牌賽事IP培育、職業體育市場的扶持與培育等方面大做文章。
從杭馬的角度來說,李華表示,這些年一直和杭州市政府密切合作,不斷擴大參賽規模。「如今馬拉松賽事遍地開花,這說明馬拉松在我們國家,在這全民健身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家對全民健身越來越重視,參與者越來越多。但這相對以前來說確實相對多了,但和與國外相比還不能算多。馬拉松賽事在國內的發展還會進一步提升。而我認為,組織馬拉松的關鍵是真正以參賽者為中心,做好賽事的各項服務,保證參賽者的安全,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