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灸經圖》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與橫向經脈

敦煌《灸經圖》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與橫向經脈

敦煌遺書針灸卷子《灸經圖》出土於1900年中國甘肅省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它包括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院圖書館的 (stein6168、stein6262)。《灸經圖》背部腧穴取2.3寸與《內經》、《針灸甲乙經》、及北宋天聖五年所鑄針灸銅人等傳統針灸在它們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異同?帶脈是傳統針灸沿人體各部橫向分布的唯一經脈,除了帶脈外人體還有沒有橫向分布的經脈?2.3寸與橫向經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這便是本文的目的,現探討如下:

1.背部俞穴取二寸三分與橫向經脈:傳統針灸俞穴均位於膀胱經1.5寸和3寸線上,而《灸經圖》選用腰背腧穴取椎節兩邊相去2.3寸。如大杼,大椎下第二節兩邊,相去2.3寸;其它如風門、小腹俞、聶俞、肺俞、三焦腧、大腸俞、膀胱俞、大小腸俞。共有9條注文是採用2.3寸取穴法,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臟腑腧穴取穴法。這樣可以斷定其它臟腑腧穴在《灸經圖》中均取椎節兩邊相去2.3寸。雖然《灸經圖》有穴無脈,但如果把2.3寸各腧穴連成一條直線,位置約在膀胱經腰背部1.5寸和3.0寸二條循行線的中間,二條循行線的中間線是2.25寸,按慣例用四捨五入原則正好是取椎節兩邊相去2.3寸,在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南宋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卷四中也有類似2.3寸取穴法。為什麼《灸經圖》臟腑腧穴不取1.5寸和3寸,而偏偏非要在2.3寸取腧穴?歷代也還有取椎節兩邊相去2寸、2.5寸、3.3寸臟腑腧穴法, 這麼多腧穴被發現並被臨床驗證療效顯著,這種常見的現象使古代醫家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點與點之間貫穿著一條線,如果把背部1.5寸、2寸、2.3寸、2.5寸、3寸、3.3寸各腧穴點連成一條直線並向肋間胸腹延伸,可形成多條與帶脈平行橫向的經脈。這些由點成線的經脈發自督脈兩側,內連臟腑向外穿夾脊透太陽橫向循行於軀幹,交匯與任脈。督脈任脈就像縱橫交錯公共交通道路的主幹道、樞紐道路。這決非古人隨意叛經標異和叛腧標異,而是臨床實踐的結果。針灸治療有一條原則:「寧可失穴、不可失經」。而《灸經圖》選用腧穴取2.3寸也就是揭示臨床診斷和治療可以捨棄傳統腧穴但是不可離失橫向經脈就能夠取得好的診療效果。《灸經圖》選用腰背腧穴從大椎開始止於十九椎,它涵蓋了所有人體五臟六腑及臟腑腧穴,它們共有19條橫向經脈。傳統針灸在第8胸椎下沒有腧穴分抪,而《灸經圖》卻在第8胸椎下旁開2.3寸布有聶腧穴。它提示人體胸腰骶椎區域每一個椎節下旁開都有臟腑腧穴存在,每一個椎節下旁開都有橫向循行經脈存在,強調了督脈與橫向經脈是完整無缺的統一整體,缺一不可。

2.夾脊穴與橫向經脈: 夾脊穴又可以稱得上夾督穴,因督脈沿脊柱而行,夾脊穴沿脊柱兩旁排列。夾脊穴是數千年來古人所揭示的橫向經脈概念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各橫向經脈的首站穴。夾脊穴最早出自《內經》,《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脊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而痛。刺入傍三痏,立已」。夾脊穴的位置最早記錄於《後漢書?華佗別傳》一書。書中曰:「有人病腳坐不以行。佗切脈,便使解衣,點背數十處,相去四寸或五寸(分)……,言灸此各七處, 灸則愈即得也。後灸愈,灸處夾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勻如引繩」。 《後漢書?華佗別傳》、《肘後備急方》、《針灸集成》定夾脊穴距背中線相去4分、5分、1寸、1.5寸不等。近代承淡安著的《中國針灸學》首先提出了「華陀夾脊穴」的名稱。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為止,每穴從脊柱旁開5分,一側17穴,左右共有34個華陀夾脊穴。但從古到今有夾脊穴的提法但無夾脊經的提法,如此眾多的有規律排列的穴位有穴無經,列為經外奇穴,這是常理難以解釋的問題。早在《後漢書·華佗別傳》就提出「上下行,端直均勻如引繩」。 沿著這條條引繩, 把上下各夾脊穴相連成一條直線就形成一條條與足太陽平行縱向的的經脈。如果把背部0.4寸、0.5寸、1寸、1.5寸各夾脊穴點連成一條直線並向肋間胸腹延伸,可形成多條與帶脈平行橫向的經脈;縱橫交錯是經脈在人體軀幹最重要的特徵,夾脊穴點與臟腑腧穴同源同脈,其位置大體與臟腑所在部位相對應,其二者的功能主治也相一致。

3.腧募穴與橫向經脈:「腧募配穴」是古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也是人體橫向循行經脈最具體臨床應用典範,《灸經圖》中有許多腧募穴位。如果把腧募穴點沿背胸腹貫任督連成一條延伸直線,可形成十二條與帶脈相似走向的橫向經脈: 肺腧——中府;心腧——巨闕;心包腧——膻中;肝腧——期門;脾腧——章門;腎腧——京門;膽腧——日月;胃腧——中脘;三焦腧——石門;小腸腧——關元;大腸腧——天樞;膀胱腧——中極。腧募穴生理上是五臟六腑之氣轉輸和匯聚的處所,在病理上腧募穴是內臟和體表病氣出入的部位,其臟腑氣血以橫向流注現象而存在,其分布為橫貫臟腑經絡,前後相連,以橫向的形式將臟腑與其在體表相應的部位緊密聯繫在一起。腧募同用屬於「前後橫向配穴」。由於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因此屬於陰性的病症(臟病、寒證、虛證),可以取治位於陽分(背部)的背腧穴;屬於陽性的病症(腑病、熱病、實證),可以治療與其相應的位於胸腹部的臟腑"募穴"。同時針刺腧穴和募穴可使針感迅速到達臟腑,更好地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同時腧募二穴也可相互診察病證,作為協助診斷的一種方法。所謂「審募而察腧,察腧而診募」,說明「腧募配穴」在古代是重要的診療手段。

4.帶脈與橫向經脈:帶脈是傳統現有針灸經絡文獻沿人體各部橫向分布的唯一經脈,帶脈的「帶」字,含有腰帶的意思。因其橫行於腰腹之間,統束全身直行的經脈,狀如束帶,故稱帶脈。帶脈的主要功能,總的說來是「約束諸經」,足部的陰陽經脈都受其約束。《素問?痿論》:「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說明帶脈失調不引,可發生痿症。「督脈為陽脈之總綱」,故以督脈為十四經之首,不但從第二腰椎發出的帶脈失調可發生痿症,而且從所有脊椎發出的橫向經脈失調均可發生痿症。華佗灸夾脊穴各七處冶足痿不能行走即是例證。痿症是指肢體筋脈弛緩,痿軟無力,日久不能隨意活動,或伴有肢體麻木、肌肉萎縮的一類病證。臨床上以下肢痿弱無力較為多見,故又稱「痿躄」、「足痿」。西醫學的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運動神經元病、重症肌無力、肌營養不良及周圍神經損傷等引起的肢體癱瘓屬於痿證範疇。截癱是因脊髓損傷或病變引起受累平面以下的雙側肢體癱瘓。中醫學對本病認識較早。《靈樞》認為此症多因外傷引起,稱其為體惰,也屬於痿證範疇,其治療以督脈與橫向經脈為主。帶脈僅僅是數千年來古人所揭示的多條橫向經脈最典型一個範例,手足部的陰陽經脈都受這些橫向經脈的約束。

5.十二皮部與橫向經脈:在傳統針灸十二皮部是沿人體上下縱向的分布, 人體上有沒有橫向分布的十二皮部?既然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那麼帶脈的皮部應當是橫向分布圍腰一周的。織布時線有縱有橫相互交錯才能織成結實的布,橫豎交織才能結成蜘蛛網一樣、二者缺一不可。人體上皮膚和布、網的構成是同出一轍。上下縱向的皮部與橫向分布的皮部共同組成人體完整皮部。循經感傳這一現象是我國兩千多年前古代醫家的一個重要發現,它包括循經感傳、循經疼痛、循經皮膚病和循經感覺障礙等。循經性皮膚病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的是後天的,橫豎分布發病的都有。如帶狀皰疹、病毒皰疹多密集成群橫向帶狀排列,多沿神經走行分布,其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三叉神經、腰、骶、頸神經分布區,因多侵犯人體腰脊肋間,故中醫稱「纏腰火龍」、「蜘蛛瘡」,也不乏見到典型橫向感傳現象。臨床上常見在病人身上發現有橫向循經性疼痛,如肋間神經痛、其癥狀就是沿一根或數根肋間神經支配區分配的刺痛或灼痛,多沿肋間神經放射橫向疼痛,好發於胸5—9肋間。中醫學根據疼痛部位將其歸屬於「脅痛」、「胸脅痛」範圍。這也是人體上有橫向分布的經脈、皮部客觀存在的一個重要証據。

6.人體皮節過敏帶與橫向經脈 十九世紀末季西方開始注意牽涉感覺的問題,Ross,Dana,Nackenzie,Head等都有成就,其中Head的研究最為廣博深入。他就大量的內臟疾患細心觀測表裡的對應,繪製了體表的過敏帶圖。因此,後人稱為海氏帶或連同俄羅斯學者札哈林(3axa-PbHH)稱為札海二氏過敏帶,也稱皮節過敏帶。後來他人在體表又發現多個牽涉點投射點等。深部器官的疾患致使體表特定地點感覺過敏或疼痛。反過來說,處理表面這個地點通過中樞和有關的神經反向作用,可改進治療這個內髒的疾患,這與幾千年來中醫腧募穴—循經感傳功能的描述雷同。脊椎,作為人體的中樞部位,在結構上位於軀體的中心,從脊髓發出31對脊神經(頸8對、胸12對、腰5對、骶6對、尾1對),分布於軀體四肢,協調並管理這些部位皮膚感覺與肌肉運動。從每一對椎間孔發出的脊神經,控制著全身的感覺和運動功能,有12條胸神經在肋骨下緣橫向行走,支配胸腹部肌肉皮膚。自主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從腦幹與脊髓胸、腰、骶段發出,分布於各臟腑並支配臟腑生理功能活動。皮節是一個脊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域,一個脊神經、一個節段支配前後皮節。皮節橫向繞胸腰骶一周,在人體軀幹有12條橫向皮節過敏帶,這與橫行於腰腹之間、狀如束帶的帶脈相似,也與中醫夾脊穴、腧募穴、皮部、循經感傳等橫向經脈功能結構相似。說明神經系統與經絡系統有著密切關係。經脈有感傳作用,如同神經傳導功能,神經系統的分布也印證了《灸經圖》所提示的橫向經脈的客觀存在。

7.針灸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體軀幹是經脈循行和腧穴分布爭議最多、臟腑之腧穴最多樣化的部位。這種差異使我們看到了古代早期經脈、腧穴產生、發展、過渡、更替的歷史痕迹。在針灸療法產生的早期,大量發現並使用臟腑之腧穴、夾脊穴、腧募穴、符合針灸治病經驗積累、發展的規律,符合百家爭鳴、流派眾多旳歷史現實。敦煌遺書《灸經圖》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經內外還有經、臟腑之腧內外還有臟腑之腧的經穴現象與其它古典經絡理論共同揭示了橫向經脈概念。數千年豐富多彩的臨床實踐如帶脈、十二皮部、循經感傳及現代人體軀幹橫向皮節過敏帶也印證了橫向經脈的存在。這些橫向循行經脈與傳統上下循行的經脈共同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統一整體的經絡系統,使「經絡」這個針灸學的核心概念漸露全容、趨於完善。橫向經脈具有很高的理論指導及臨床使用價值。這些橫向循行經脈擴大了腧穴的主治範圍,它們不但對臟腑疾患有良好的診斷和治療作用,而且對普通疾患也有良好的診斷和治療作用。在治療各臟腑和頭面四肢疾患時,用橫刺的手法在2.3寸腧穴或反應點向督脈透刺1.5寸腧穴、0.5寸夾脊穴;在治療胸脅疾患時在2.3寸腧穴進針橫向透刺3寸腧穴會取得較膀胱經上下曲直迎隨補瀉腧穴更好的臨床效果。如用較大艾柱、艾條在2.3寸俞穴施灸,其力度可旁及上下兩側經絡及更遠之點面,在治療臟腑經絡疾患時就會發揮最大的作用。它使針灸治療更上一層樓,眼光更寬廣,取穴方法更為全面和富有靈活性。今後對橫向經脈的進一步研究探討認定,將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灸經圖》是敦煌醫學寶庫中的滄海一滴,這個針灸流派獨具的特色風貌蘊藏著我們已知的和未知的財富,需要我們繼續努力挖掘整理,發揚光大,以推動祖國醫學進一步發展。以上觧析尚很浮淺,意在拋磚引玉,敬請同仁斧正。


推薦閱讀:

《敦煌不了情》:從百年酒庄到千年壁畫,沙漠與酒的傳奇
敦煌夜行記
沒去過敦煌,別談什麼詩和遠方
安史之亂「導火線」,竟然是這幅畫?
【敦煌莫高窟】羅寄梅與敦煌石窟(四)

TAG:背部 | 敦煌 | 經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