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南方大水,全球都在開啟災難模式,外媒如何報道?
武漢全城「泡湯」,台灣颱風大作,中國多地受災,外媒如何關注?互聯網時代,氣象災害報道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什麼?
by 陳洋、陳璐、劉若曦|整理 劉玉潔|製圖 季安|審編
氣象災害年年有,今年好像特別多。
入汛以來,長江中下游等地連續遭遇暴雨襲擊,洪水泛濫,武漢和安徽最為嚴重。據民政部7月8日9時統計,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已造成中國11省3100.8萬人受災,190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670.9億元。
但強降雨還遠沒有結束。8日超強颱風「尼伯特」登陸台灣,過境猶如原子彈轟炸。截至9日17時,颱風已造成台灣3人死亡、311人受傷。
連日的氣象災害不僅已經成為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的頭條,同時也引起了外媒的關注。近年連續襲來的氣象災害,已然讓媒體意識到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對氣象災害的報道也在不斷走向成熟。
除了關注中國社交網路
外國記者也去了洪災現場
儘管發生在中國,但是當洪水過境,許多外國媒體的記者還是選擇親臨現場,並通過網路信息的梳理還原最新情況,為受眾帶來第一時間的信息。
法新社對中國南方洪災的報道沒有局限在災難數字的轉述與受災情況的描寫,而是在新聞報道中加入了特派記者實地發回的報道,例如通過親臨鹽城市與下屬阜寧縣採訪災民經歷來還原暴雨肆虐時候的情景。
同時從法媒發回的新聞攝影作品中,可看出相較於對受災嚴重程度的表現而言,法新社強調對「人」的關注,畫面的故事性普遍比較強。
BBC的前線記者則親臨現場,發回了現場視頻,鏡頭中過膝的積水、涉水而行的市民以及無人機航拍畫面直觀呈現了武漢市內澇的嚴重程度。除了對受災情況的報道之外,BBC還發文關注中國社交網站上的人和故事:漬水中淡定複習的武漢理工大學大二學生、哭泣的安徽養殖場農戶(6000頭豬被淹)。圖片的選取來源很多出自新浪微博,突出生命個體的遭遇。
CNN採用了現場直播的方式報道了台灣的颱風受災情況。除了直播連線還原颱風過境畫面,CNN還關注了道路交通、食物救濟、颱風歷史等方面,呈現的信息比較全面。
除去對實時狀況的監控,外媒也更多關注事件發生的原因,許多問題與國內的報道相互呼應。
《紐約時報》的報道大部分轉發自路透、美聯等通訊社,9日發文《中國洪災已造成超160人死亡,政府面臨執政能力大考驗》,文章通過對中國環保組織人士的採訪分析了武漢城市排水系統存在的缺陷。
國際財經網站Quartz則聚焦武漢市內澇嚴重的原因,稱「腐敗和擴建是此次洪災的罪魁禍首」:
文中稱武漢市的擴張式發展破壞了原有生態,腐敗和資金浪費也是主要原因,並羅列出了其他城市的排水系統容量作對比。
而一直關注內陸問題的香港《南華早報》則開闢了「中國極端天氣」專題,對連日以來發生的氣象災害(多地洪災和台灣颱風)進行報道。關注重點和攝影圖片多為受災現場的情況,聚焦到很多具體災民的故事如計程車司機,並聯繫1998年洪災分析了今年災害不同以往的原因。
厄爾尼諾來襲
氣象災害報道同題競賽誰勝出?
氣象災害年年有,今年好像特別嚴重?
其實這並不是錯覺,今年南方地區頻繁發生強降水,與近年來全球的「厄爾尼諾」事件有一定聯繫,「環球同此涼熱」,正應了英國詩人約翰·多恩那句經典名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本次厄爾尼諾事件發端於2014年5月,到2014年10月正式「成型」,並將至少持續發展到2015、2016年冬季。中國氣象局有關專家在今年3月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綜合評估,赤道中東太平洋2014年持續至今的厄爾尼諾事件,是20世紀有觀測以來最強的。
受此輪「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
氣象災害頻發,媒體報道不再僅限於程式化、流於形式,如何多樣化呈現以引起關注,以及如何在紛繁複雜的現象背後,追究其深層原因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在這些報道中,一些優秀的案例值得關註:
1. 「颶風」席捲美國引發4個月關注
事件背景:2005年8月,「卡特里娜」颶風登陸美國佛羅里達州,橫掃墨西哥灣沿岸的大片城市,造成至少1836人喪生,財產損失達 812億美元,是美國史上破壞最大的颶風。
獲獎媒體:《太陽先驅報》(公共服務獎);《時代花絮報》(公共服務獎、突發事件報道獎);《達拉斯晨報》(突發新聞攝影獎)
報道特色:持續時間長、報道層次多
具體來說,前兩家報紙對颶風事件的報道從8月開始一直到12月,延續了近4個月時間。四個月內他們從最初的災情跟蹤到報道由颶風引發的社會治安事件,在更新事件信息的同時聚焦受災個體的命運,展現了諸多細節。這些我們從兩家報紙系列報道的題目中就能看出來:
普利策官網截圖(左《時代花絮報》,右《太陽先驅報》)
而《達拉斯晨報》攝影記者邁克爾·安斯沃思的作品因描述了「颶風中的混亂和痛苦」而獲突發新聞攝影獎。
2. 「雪崩」報道完美呈現新媒體技術
事件背景:2012年2月,美國華盛頓州卡斯凱德山區(Cascade Mountains)爆發雪崩,3名滑雪愛好者罹難。
報道特色:新媒體交互技術的完美應用
雪崩(Snow Fall) 報道了16名滑雪愛好者在安納爾溪遭遇雪崩的經過,包括六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由《紐約時報》普利策獲獎作家John Branch撰寫,此文的報道靈感來自於對滑雪場上高死亡率的高度關注。全景地圖、交互圖片、採訪音視頻、知名滑雪者的傳記等形式在頁面滑動的過程中一一呈現,產生了極佳的交互體驗。
文字中嵌入採訪視頻與人物介紹
普利策獎給這一多媒體項目的頒獎詞是這樣寫的:「《雪崩》對遇難者經歷的記敘和對災難的科學解釋使事件呼之欲出,靈活的多媒體元素的運用更使報道如虎添翼。」
《紐約時報》應用新媒體傳播方式的嘗試無疑取得了巨大成功,網站首發6天後就得到了350萬的頁面瀏覽量,它顛覆了自然災害報道的呈現形式,是以在眾多新聞報道中獲得了讀者的注意力。
在氣象災害報道中,新媒體在信息的呈現形式(利用直播、視頻、VR等技術)方面優勢明顯,而傳統媒體則提供著科學客觀的實時信息,對於細節的捕捉更為精準。
除了因普利策獎而大放異彩的美國媒體外,其他國家媒體應對氣象災難也有著不凡的表現。
以今年6月席捲法國中部的暴雨災害報道為例,《費加羅報》專門就此事件撰寫了一篇針對自身氣象部門問答的稿件,對暴雨天氣源自酷熱天氣等氣象原因進行了專業解讀,並對各個地區的受災時間節點進行了梳理。
法媒除了實時更新消息如簡短地發布政府所劃定的暴雨晨色預警的地區之外,報道的細緻程度讓人敬佩,如電閃雷鳴的受災實景、範圍廣大的受災地區、受到影響的農工業活動以及消防人員的救援行動。另外,因暴雨期間正在經曆法網比賽和高爾夫球比賽,也有一些報道講述了暴雨對比賽行程的影響。報道語言大多較為平和、中肯,並多以數據和專家引用為主。
而由於日本有著獨特的媒體體制,根據《氣象業務法》的規定,作為公共電視台的NHK必須履行及時報道自然災害的義務,而其他民營電視台則不受該條款的限制。因此在NHK播放節目期間,有時會出現「緊急速報」在電視畫面的上方。
在重大自然災害、政治選舉發生時,NHK等日本電視台經常採用L型畫面的電視報道模式,即在電視畫面的左側和下邊(或左側上邊)同步進行文字滾動報道。
這一播報模式始於1995年阪神大地震,優點在於可以在有限的畫面內,將信息充分地傳播出去。
莫讓報道也成災難
更應重視鏡頭後的眼睛
每一次突發災難都意味著無數個人間悲劇,因此在提供準確信息、追問和調查事故原因的基礎上,媒體對受害者的適當報道,可以不讓悲劇成為冰冷的「數字」,同時激發公眾的關注和同情,也能成為災難之後維繫社會的某種紐帶。
在2015年獲得普利策「突發新聞報道獎」的《西雅圖時報》在報道華盛頓州發生的一次嚴重的山體滑坡時,除了對災難進行橫向鋪陳和縱向挖掘外,還專門在官網為遇難者設立了紀念專題,裡面彙集了43位遇難者每人的照片與生平資料。據了解,記者們是在官方未公布具體姓名的情況下,向相關親屬及可靠來源確認遇難者的姓名,匯總出了準確信息。(點擊鏈接,閱讀刺蝟公社往期文章《普利策新聞獎青睞哪些突發災難報道|觀察》)
在災難報道中,人一直作為主要因素而存在,除了在鏡頭前的人外,最重要的就是鏡頭背後的眼睛和心靈。
在日本,節目主持人的實地採訪是新聞節目的特色之一。從演播室到現場,這將有助於新聞節目主持人更加客觀準確地理解新聞。
日本主持人櫻井翔在福島核泄漏事故進行現場直播
而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也是每個記者應有的基本職業素養。在今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地震發生14分鐘之後,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已經與資訊台連線進行直播。
「突發事件不是經常發生,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隨時都要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直播的準備。加入鳳凰4年,首相換了5位,日本政局不穩,有關日本的突發事件直播多得數不勝數。記者的應變能力和知識積累就要經得起考驗。」
除了臨場應變能力,記者在報道突發災害事件時還需要有對現場細節精準捕捉和還原的能力。2008年海地遭遇颶風襲擊,受災嚴重。《邁阿密先驅報》的攝影記者帕特里克·法瑞爾(Patrick Farrell)抓拍到了大風暴之後海地難民的生存狀態,用黑白兩色記錄了海地人民的悲慘生活。
他的攝影照片獲得了2009年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評委們給出的評語是「圖片對颶風過後海地人民絕望的刻畫既震撼又冷靜」。
在常人難以到達的現場,媒體一直作為民眾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平衡力量而受到重視和信任。而在其中媒體記者應當承擔的責任也是重如泰山。
在韓國「世越號」事故發生後,媒體的錯誤報道、官方的隱瞞信息,更讓政府和媒體深陷信任危機。痛定思痛,韓國記者面對了自己的失敗和教訓,也承受了見證災難所帶來的創傷。韓國SBS電視台資深調查記者、哈佛尼曼學者Chong-ae Lee和報道過該海難事件的記者交流後,總結出幾條經驗,其中一條是:
如果大量記者試圖接近受害者及家屬看上去已經害多利少,那麼試著建立一個消息源小組。家屬的痛苦情緒不是我們爭奪的對象。
正如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林照真所言:「電視媒體也是公民社會的成員之一,若不能好好報道災難新聞,至少要設法不讓自己成為另一種新聞災難。」
推薦閱讀:
※外媒:強推薩德是最大失敗 韓國把退路徹底封死
※外媒:阿里巴巴集團IPO在即 馬雲一躍成為中國首富
※外媒編輯眼中的終極筆記本
※外媒:中國在中美獲1塊「飛地」 達263平方公里
※外媒說中國人離了手機沒法活,擔心中國人會被吸到手機屏幕里,只有中國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