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北京的剃頭挑子(專輯)

目錄(1)老年間的剃頭挑子_惟我獨尊(2)老北京的剃頭挑子(3)剃頭挑子--老顧(4)消失了的行當:剃頭挑子(5)從剃頭挑子說到過年怕剃頭--周簡段(6)老北京的行當—剃頭挑子(7)老北京的行當—剃頭挑子(8)老北京的剃頭匠_北京往事孟掌柜(9)老北京的服務修理業----剃頭挑子_五色土(10)老北京民俗:剃頭挑子必會的16種技能(11)淺談剃頭挑子--李楊(12)剃頭的(13)剃頭匠與整容行--滿恆先(14)京城剃頭業漸趨失傳--田衛平(15)京城百歲剃頭匠走完傳奇一生--劉歡(1)老年間的剃頭挑子_惟我獨尊老北京有句口頭語叫「飽洗澡、餓剃頭」,這洗澡前些日子咱們說了,就是那篇《金雞未叫湯先熱》,澡洗完了,今兒該說就剃頭了。這早年間論起剃頭講究兒還真多,除了剛說的「飽洗澡、餓剃頭」,還有「正月里不能剃頭」每到年前,這家裡有舅舅的主要不主動,要不就被家裡人催著,趕緊頭年兒把頭剃了,放著舅舅的事承擔不起不說,這要瘋長一個月不成了長毛靼子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所以每到頭年兒,理髮挑子、理髮館就忙開了。

0說起剃頭,這老北京自打清朝入關那起兒是免費的,不是有這麼句話嗎「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漢人個個都得按規矩把頭剃了,留起髮辮,您要捨不得頭髮,哪您就把腦袋摘了。您說,頭髮又不頂飯吃,腦殼留下還餵食兒哪。聽老人們說,那時剃頭的地方叫官棚,剃頭不要錢。根據史料記載:清朝入關以後,下令剃髮梳辮,遭到漢民反對。直到入關一年以後,南京明弘光小朝廷覆滅,清政府為了統一全國人民的家冠裝束,於1645年8月(順治二年七月)再下令強迫人民一律剃頭梳辮,並限十天內全國人民全部剃頭,違抗或逃避者,殺無赦!北京是都城,對這項命令執行得更嚴。攝政王多爾袞下令派包衣三旗的剃髮匠在地安門、東四、西四、正陽門等主要路口,搭起席棚,內供清帝聖旨牌,凡過往行人有留髮者,便拉入棚內強行剃頭,違抗者當場殺死,把人頭懸在棚桿頂上示眾。當時這種剃頭棚,全是執行命令的官棚,不收費用。要論起來,這京城推頭的屬順義、武清、三河、香河、寶坻人為多。剃頭挑子又分為了「下街挑子」和「橋頭挑子」。下街的拿著「喚頭」走街串巷,到我小的時候,還能在街上看的到,也在這剃頭挑子上理過。

我查了查資料,這剃頭講究挺多:什麼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學剃頭的小徒弟兒,那得先在冬瓜上煉,用剃頭的刀子,在削冬瓜皮。早些年播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有這麼個情節挺逗。劉羅鍋在馬路上閑溜達,見一熟悉的理髮鋪坐下里打尖聊天,見小徒弟兒老再邊兒上練削冬瓜,就對掌柜的說,來讓這小兄弟也上上手吧。這掌柜的礙著劉羅鍋的面子,讓徒弟上了手,這小子高興的不得了。給人推了半截兒,正好有個小姑娘叫她,這小子還以為是冬瓜哪。把剃頭刀子一傢伙給插到人家腦殼上了。別瞧這剃頭,和它有關的俗語還真不老少,什麼「剃頭的罵街——頭兒著的」;管領導叫「頭兒」;「剃頭的砸挑子——不給頭兒幹了」。「豬八戒剃頭——道兒太多。」曾寫過喜歡到王府井八面槽的清華園洗澡,有人就問,你家離哪兒近啊。我說不是,是因為我喜歡在旁邊的「四聯理髮館」理髮。先在四聯理個髮,再多對過洗個澡,有現在的話說就叫「爽呆了」。順便再說點況外的,這推頭行兒,是我們常說的360行之一。齊如山先生的著作《北京三百六十行》里對老北京行業進行了統計。統計的結果是:工藝方面447行;商業、服務業265行,總計達742行。 書上還說了,老北京的工業主要是手工手坊,從業者謂之「匠」,例如木匠、銅匠、 鐵匠、瓦匠、石匠、皮匠……僅屬於木工、鐵工作坊的就有:桌椅匠、大車 匠、轎車匠、轎子匠、馬鞍子匠、壽木匠、剃頭挑子匠、鞋楦子匠,約有40多行。皮革工業10多行;製造各種器具、物品的148行;紡織服飾工業的42行;做裝飾品的15行;食品製作的54行;製作文具、裝訂書籍、裱畫等業29行;牙雕、雕漆、景泰藍等特種工藝31行。還有說書、唱戲、唱大鼓、掛牌當醫生的,以及宗教職業者約57行。商業上則分為坐商、行商、攤販、遊動小商販等。其中經營服飾類的46行;飲食類64行;材料類34行;百貨類38行。服務行業有旅館、棧房17行,修理舊貨業38行,出賃物品21行。其中,出賃行業多與民俗有直接關係。如服務於舊婚禮的喜轎鋪;服務於舊喪禮出殯抬靈的杠房;搭喜棚、喪棚、涼棚的棚行;應婚喪壽慶彩子的彩子局、經綢局、出賃傢伙等、出賃孝衣等行業。此外,與民間俗信的有關行業還有糊紙活的冥衣鋪、香蠟鋪、官吊作等。現而今,老年間的剃頭挑子沒有了,造型屋、造型師多了。這早年的事兒,也就剩下回憶了,也許這樣才有意思吧。(2)老北京的剃頭挑子

(一)剃頭的興起剃頭這行是清朝入關以後興起來的。清朝以前漢人一直是攏發包巾,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清朝入關以後,下令剃髮梳辮,遭到漢民反對。直到入關一年以後,南明弘光小朝廷覆滅,清政府為了統一全國人民的衣冠裝束,於一六四五年八月(順治二年七月)再下令強迫人民一律剃頭梳辮,並限十天內全國人民全都剃頭,違抗或逃避者,殺無赦!北京是都城,對這項命令執行得更嚴。攝政王多爾袞下令派包衣三旗的剃頭匠在地安門、東四、西四、正陽門等主要路口,搭起席棚,內供清帝聖旨牌,凡過往行人有留髮者,便拉入棚內強行剃頭,違抗者當場殺死,把人頭懸在棚桿頂上示眾。當時這種剃頭棚,全是執行命令的官棚,不收費用。後來清政府為了徹底貫徹這一命令,便擴大剃髮隊伍,准許清軍入關時在京東各縣虜來的民夫(當時稱為「左翼匠役伙夫」)向清政府請領牌照,在各街道、衚衕建立剃頭棚作剃頭生意。從此以後,北京就開始出現了私營剃頭行業。當時幹這一行業的大部分是武清、三河、香河、寶坻等京東各縣的人,尤以寶坻人最多。從清初直至民國二十年左右約三百年里,北京的剃頭行業大都由寶坻人擔任。清初,剃頭的這一行業,除剃頭棚之外,還有剃頭挑子。剃頭挑子分「下街挑子」和橋頭挑子」兩種。前者是流動走街串巷的。後者是固定在某個橋頭的(如後門橋、北新橋、銀錠橋等)。清初這種挑子也是清政府剃髮令的執行者,也是有定額的官差。剃頭挑子上所有的工具,都有其來歷、用途和行話。

(二)挑上各種工具的來歷和用途先說大銅盆,行話叫「海」,是三旗兵役(剃頭匠)的銅盔。取水用的木瓢,行話叫「鎮海」,是旗兵用來飲水的水葫蘆。煮水用的水罐,是軍用的火藥罐。放火罐的紅圓籠是專門裝違抗剃頭人的頭顱的。圓籠旁邊立著一根刁斗旗杆, 是懸供皇帝聖旨用的。刁鬥上掛著的剪刀布,便代表剃髮令的敕軸。扁擔另一頭紅色的小凳,是梟人腦袋的木墩。圍在剃頭者胸前的大藍布圍巾(行話「大竹藍」)是圍裙。長木扁擔上捆著的白色長繩,是綁人用的「法繩」。紅色小凳下面抽屜里的大小剃頭刀,叫做「小傢伙」,是用來凌遲人犯的用具。刁斗左右盤繞的銅絲,叫「耳扦子」,用來穿扦犯人耳朵的。接剃下短頭髮用的笸籮,是軍用的「藤牌」。剃頭匠手持的「喚頭」,是用來換人出來剃頭的。以上這些工具在清初都是官發的,私人不準製做,不得私自增減。不論剃頭匠到什麼地方,只要一響「喚頭」,百姓必須出來請剃,不出來剃頭則為抗旨,剃頭匠便首先放下「敕軸」(磨刀布),用扁擔上的白繩把不剃頭的綁起來,推在墩上,就地正法,割下左耳,穿在耳扦上,以此回營報「功」。假若有人鬧事,毆打剃頭匠,砸毀挑子等,便按毀壞聖旨罪,對為首的用「小傢伙」當場凌遲,把人頭放在筐內,帶回營中示眾。因為人們說,當時的剃頭匠都是執行剃髮令的劊子手。

(三)剃頭行業的祖師爺羅道士據說,有一年雍正皇帝頭上生瘡,每天梳辮子時很難受。便懷疑剃頭太監有不軌行為。連續殺了幾個剃頭太監。當時白雲觀里有一位祖籍湖南的羅姓道士(一說江西人),他很同情這些死於無辜的剃頭太監,便研究製造了剃頭刀、刮臉刀、取耳、清眼等剃頭用具和梳辮子用的的刷子、攏子、篦子和掏耳朵的「耳挖勺」等,此外還研究出捏、拿、捶、按等按摩術。他把這些工具的用法和按摩術傳授給宮裡剃頭的太監。這些太監再為雍正皇帝剃頭時,雍正皇帝不但不再難受,而且頭瘡也很快痊癒了。雍正皇帝對羅道士製造的這些工具賜以「半朝鑾駕,小執事」的稱號。後來羅道士圓寂以後,便葬在白雲觀里,即現在的「羅公塔」,雍正封他為「恬淡守一真人」。從此以後,理髮業便稱羅道士為「羅祖」,早年理髮店供奉的祖師爺,便是這位羅道士。

(四)「三不剃」與「三不鳴」清初有三種人不在剃髮令內,俗稱為「三不降」,他們是:婦女、出家人(僧、道、尼)和乞丐。這三種人不作服飾上的降清。當時漢人男子必須剃髮梳辮,穿著頂翎袍褂、婦女則仍按明制鳳纏足,上衫下裙,當時有「男降女不降」之說。道士修鍊,以不剪不剃為玄規,和尚以六根清靜,拔除煩惱為三寶戒律,頭髮早己剃去;況且道士、僧人的服裝也不便更換,所以他們不剃髮,也不從服裝上降清,當時又有「長不剃、短不編」的俗諺。乞丐的衣食全是討來的,無錢剃頭換衣,所以也在「不降」之列。「三不鳴」是:一過廟不鳴,怕驚了廟內的鬼神;二過橋不鳴,怕驚了龍王;三過剃頭棚不鳴,怕攪了同行的生意。俗話說「行對行不響喚頭」,這項行規的建立,是因為清初剃頭棚是奉旨特設的剃髮處,剃頭匠是剃髮處派出的兵役,同是官差,不能互相用軍令打招呼。所以剃頭匠必須熟悉行規,在清光緒朝以前,凡投師學剃頭手藝的,必須將「淨髮須知」背熟,方可出師。但那時也常發生「盤道」的糾紛。

(五)同行盤道剃頭匠把「淨髮須知」當作祖傳道範,把學到的手藝當做「師傳衣缽」,如果只能耍手藝而不知「淨髮須知」,叫做「有師無祖」,必受同行的排擠。排擠的方法叫做「盤道」,盤道分「文盤」、「武盤」兩種方式。「文盤」是兩挑相遇,彼此以「祖傳范道」進行口試。「武盤」是兩挑相遇,或剃頭挑子走道到剃頭棚前,忘記行規而鳴響了「喚頭」,對方疑為有意挑戰,待誤鳴「喚頭」的挑子走到自己面前,則急將「大竹藍」(即剃頭時所圍之藍布大圍巾)或「小竹藍」(小圍巾)橫鋪地上,誤鳴「喚頭」挑子便不敢前進(因為兩塊藍布是祖師爺一一羅祖的兩條青龍)。假若他直闖或繞「竹籃」走過,或退回另走他路,則對方便可把他的剃頭挑和「喚頭」奪過沒收。如因此發生糾紛,則可將他的挑子砸毀,或把他打傷。誤鳴「喚頭」者倘若懂得行規,他便走到「竹籃」前將挑子放下,彎下腰去用雙手拿著「竹籃」的邊沿,撕一寸小口,隨撕隨高唱:「你要青龍攔道。」然後站起,把自己的小藍布放在左臂上,把剃頭挑子捧起,用左臂擔著(不放在肩上),踏著藍布圍巾向前走,邊走邊唱:「我就跨海登山。」走過藍圍巾後,便連續不斷地鳴響「喚頭」,揚長而去,對方不得攔阻這是因為「大竹籃」代表青龍,而剃頭挑的圓籠煮水的鍋則代表「海」,用臂擔著挑子走過,表示跨「海」,意思是跨海降龍,將龍收入海中。這種不對話的盤道就叫做「武盤」。白雲觀羅公塔

(六)剃頭十六技老北京的剃頭匠必須會十六種技能,既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統稱為「整容行的文武不擋」。梳、編是梳發編辮;剃是剃頭;刮是刮臉;掏是掏耳;剪是剪鼻毛;剔是清眼(俗稱打眼);染是染髮染鬢;接是接骨(早年有關節脫臼者多到剃頭棚去治療);捏、拿、捶、按,即現在的按摩;活、舒、補,即舒筋活血補碎的正骨手術。剃頭匠因為有上述十六種技能,所以清朝時在宮內為皇帝剃頭的機關,叫「按摩處」,其中剃頭太監稱為「清發太監」;按摩的稱「按摩太監」。給皇帝理髮的剃頭刀,是用兩層竹板夾著刀片,只有二分寬的刀刃露在在外邊,這是為了防備剃頭太監御前行刺。

(七)髮辮類型男子梳辮,從清軍入關到民國,有二百六十多年的歷史。髮辮的樣式大體分兩類,即官派辮子和土派辮子。官派辮子又稱文派辮子,留這類辮子的,大都是官員和文人墨客。這類辮子辮頂不大不小,一般是青年人留的大些,老年人小些。最大的辮頂,旁邊留的頭皮,不過辮頂的三分之一,辮根不扎繩,編得是不松不緊,後垂辮穗與臀部相齊,辮頂四周一圈短髮,半寸左右長,也有不留短髮的。這種髮辮梳編好以後,講究戴上官帽或瓜皮小帽,不能有辮頂露在帽外,也不能把帽子支起,這就要手藝。留這類辮子的,當時多半穿兩截接褂,腳下支福字履鞋,顯得規矩斯文。土派辮子又叫匪派辮子。這類辮子又分文、武兩派。文派多半是大辮頂,周圍短髮一寸長,辮根鬆散,疏疏落落,辮梢很長,還用加大加長的辮穗和燈籠錦或蛇皮錦的辮帘子(用黑絲線編製,三根為一副,帘子下端連著辮穗)續著,後垂辮穗直垂過腿窩。留這類辮子的,多半是那些花花公子,其中各別的還梳「五股三編」的辮子,續著五個辮帘子,透著那種匪氣。清末民初,有些女子也編這類辮子。武派是小辮頂,不續辮帘子,也不留辮穗,辮子編得又緊又硬,有時在頭髮中間續些鐵絲,為的是使辮子硬梆;辮梢不用繩扎,而是用布條捻起來扎著。辮長一尺左右,辮梢向上撅起,當時人稱「蠍子尾巴緊小辮」。留這種辮子的都是些地痞流氓,耍胳膊根兒的,腳下穿雙螳螂肚靴子,鼻子上抹著煙灰,抹成大蝴蝶狀。他們走起路來,晃著膀子,常在街上遊盪,找個便宜。這些人吃倉庫、開賭局、撂跤、打架,無惡不作。小孩在三四歲以前,多半留「墜根兒」或「歪毛兒」(即小辮兒);四五歲以後留「鍋圈兒」或「碼子蓋」,這是為給以後梳大辮子打基礎,當時北京有「留鍋圈兒長大辮子」的俗話。小孩的辮子沒什麼講究,只用紅絨頭繩扎辮根,系辮梢兒。也有扎幾個小辮,用紅色絨線的,俗稱「王八辮兒」;還有扎一個衝天杵的辮子。到十六七歲,進入青年時期,便要梳大辮子,但不扎辮根,要在辮梢續辮帘子。(完)

(3)剃頭挑子剃頭匠, 俗稱「待招」,南方一些城市喊走了調,都一律叫作「帶帶兒」,剃頭匠也不好作解釋,講祖師爺在皇帝頭上如何動手的業績,好漢不提當年勇嘛。老顧主都是戀舊的,紛紛過來,圍著剃頭挑子擺起了龍門陣,剃頭匠給大夥點頭打招呼,就開始幹活。剃頭匠的記憶很好,對客人可以做到不問什麼,他能記住原來的要求。理完髮,舀來熱水沖頭,接著開始掏耳朵、修面。為討好顧主,剃頭匠就拿出絕活,進行按摩。睡落枕的脖子,寒食瘀積的腰背,剃頭匠三招五式,簡直是手到病除,還把頸椎、腰椎端得卡卡發響,看看顧主們,都舒服得鼻歪眼斜了,怎會不滿意?(4)消失了的行當:剃頭挑子

暖洋洋的冬日下,這愜意的場景似乎遠去...剃頭挑子是用扁擔挑著,一頭是紅漆長方凳,是涼的一頭。凳腿間夾置三個抽屜。最上一個是放錢的。錢是從凳面上開的小長方孔塞進去的。第二、三個抽屜分別放置圍布、刀、剪之類工具。另一頭是個長圓籠,裡面放小火爐,是熱的一頭。上面放置一個大沿黃銅盆,水總保持熱度。下邊三條腿,其中一根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桿上掛鋼刀布和手巾。這樣的形式,從黑龍江到四川沒有兩樣,說明清朝當年政令統一的程度是很高的。現在遠鄉還有這樣的挑子,旗杆形式依舊。

舊時剃頭剃頭業的來歷在古代,中國人本不剃頭,因為剃頭是不孝的行為。《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於是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里中國沒有理髮業。三國時有曹操割發代頭的故事,說明頭髮的重要。男人留長發,就要講究衛生。朝代不同,處理頭髮衛生的方法也就不同,各個時期對各自的處理方法稱呼也不同。遠的不講,明代即稱剪髮為"篦頭』,清代稱為"剃頭』,辛亥革命以後,人們的頭上沒了辮子,於是又稱之為"剪頭』或"推頭』,直到解放以後,"理髮』一詞才時興起來。

熱氣騰騰...明朝時,有"篦頭匠人』,用一塊方布包著簡單的工具,奔走於富貴人家,替人篦頭,被稱之為"篦頭的』。在皇宮內,則有專門的篦頭房,"近侍十餘員,專為皇子、皇女清發、留髮、入囊、整容之事。』國人理髮始於滿清入關,清廷強令漢人按滿人習俗剃頭梳辮,曾在北京東四、西四、地安門與正陽門前搭建席棚,勒令過往行人入內剃頭,違者斬首,這便是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京城地面廣闊,僅四地設棚仍不能及時讓漢人剃去頭髮,朝廷又批准軍中伙夫申領牌照,在各處街巷建棚或擔挑子串戶剃頭,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髮業。

越上了年歲,剃頭人越精心...當時幹這一行業的大部分是武清、三河、香河、寶坻等京東各縣的人,尤以寶坻人最多。從清初至民國二十年左右約三百年里,北京的剃頭行業大都由寶坻人擔任。理髮業大致有兩種經營方式:一種是設有鋪面,坐店經營;一種是挑擔下街,走街串巷。這後一種,出門經營時須隨身擔一個剃頭挑子。挑子一頭是洗頭銅盆,下面有個圓桶,內裝炭火小爐;另一頭是坐凳,凳側有抽屜,內盛理髮用具。銅盆那端還豎著一根小旗杆,桿上有鉤,懸掛毛巾、鋼刀布等,據說旗杆是當年強令漢人剃髮留辮的法令標誌。下街剃頭匠手持一個鐵制器具,名曰"喚頭』,形狀似大鑷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撥,便發出"嗆啷』一聲,隨走隨響,以召喚主顧。解放後實行公私合營,下街的剃頭師傅大都進了國營理髮店,僅剩下些"散兵游勇』仍以走街串巷為生。這時的剃頭挑子已簡化為一個小小的布挎包,內裝理髮工具,只是"喚頭』依然在手。下街師傅收費比理髮店便宜,受到大雜院居民的青睞,常被他們請進院中,而顧客多為老人、孩子。"文革』時期全面禁止個體經營,下街師傅從此絕跡。剃頭匠的"十六招』北京的剃頭匠必須會十六種技能,即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小孩兒在三四歲以前,多半留"墜根兒』或"歪毛兒』(即小辮兒),四五歲以後留"鍋圈兒』或"碼蓋子』,這就為以後梳大辮子打下了基礎。當時北京有"留鍋圈兒長大辮子』的俗話。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一邊兒是帶抽屜的小凳子,一邊兒是炭火盆子和手巾桿。"喚頭』是剃頭匠招徠生意的響器。剃頭挑子——一頭熱剃頭匠人擔著挑兒,手裡拿著一尺余長的鑷子狀的金屬"音叉』,俗稱"喚頭』,以鐵棒在其中間撥動,發出幽長的顫音,用以招徠顧客。為用熱水方便,只要出"挑兒』,小火爐的火就得生著。因而便引出了"剃頭的挑子——一頭熱』,用以說明事情的雙方,只有一方表示熱情、關心、主動,而另一方則表現得冷淡、漠然、遲緩。"剃頭的不打喚頭——沒想(響)了。』借"想』與"響』諧音,變成"沒想兒了』,說明一件事沒有希望,沒有成功的可能。往日場景

剃頭也成為老人們重要的社交場所

你刮鬍,我剃頭

簡易的臉盆架卻洋溢著沖洗中的舒適

剃頭

隨意

舊式躺椅已不多見

刮臉

剃頭也逐漸開始演變為剪髮消失篇

一個地方,老人已經坐了幾十年

剃髮

刮臉

還有高深的掏耳朵功夫

面對社會發展,老人無奈訴說

逐漸遠去...

到底誰是過客?(5)從剃頭挑子說到過年怕剃頭--周簡段明代,士人之發,系留全部,謂之「攏發包巾」,狀如道士之髮式。至清兵入關,則令世人將髮辮放落,四圍皆剃去,僅留存頂中之一部分,名之日「剃四外,留中原」;違令者則斬首,謂之「留髮不留頭」。官辦的剃頭挑子,遂由此而興起。早年,北京的剃頭匠皆穿官衣,領俸祿。其挑子的前後兩部分,均漆成硃紅色,以示尊嚴;挑子上的旗杆,懸掛龍旗,牛皮製的鋼(讀去聲)刀布,象徵著聖旨。因系官差,故不向被剃頭者索取分文。久住在北京的滿族士人對髮辮極為講究,如「松辮」、「緊辮」、「鍋圈辮」、「前後孩兒辮」,梳理修飾頗為費工,故每每賞剃頭匠以酒錢,久之遂成為定例。清亡以後,剃頭匠由官差變為個體經營,並集中在比較繁華的地區;為避風雨,搭布棚或席棚營業。1935年前後,一些剃頭棚進一步發展為小規模的理髮館,並增設了女部。原始的剃頭挑子,並未因理髮館的出現而消失,它與日趨華麗的理髮館共存長達20年之久。當年那些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只要路過理髮館門口,就要暫停打「喚頭」(用優質鋼材製成的一種招徠顧客的響器,形狀近似音叉),以此表示恭謹和謙讓;倘若破壞了這條規矩,理髮館掌柜必正顏歷色斥責一番,並從旗杆上摘下鋼布條,以示處罰。由剃頭挑子進化而成的理髮館,為圖發財,而陸續增添了「打眼」、「掏耳朵」、「放睡」等服務項目。所謂打眼,即眼部按摩。顧客輕閉雙目,剃頭匠手持一根兒四寸長,頂端呈珠子狀的骨頭棍兒,令珠狀物在眼皮上輕輕地滾動;大凡有眼睛乾澀、視物模糊或眼離,眼跳者,一經打眼,各種不適感即時消失。掏耳朵,人人皆會,但不如剃頭匠掏得那麼熟練,那麼輕鬆,那麼舒服。一根兒耳挖勺和一根兒耳絨,先後在耳朵里連掏帶捻,隨著一陣陣的快感,耳垢被掃蕩得一乾二淨。至於放睡這種從頭到腰眼兒的按摩,更是剃頭匠的拿手好戲。但見他兩手並用,忽而捏,忽而扭,忽而捶,穴位找得是那麼准,勁頭使得是那麼勻,節奏感又是那麼鮮明。這種令人心滿意足的享受,是現代化的美髮廳不可比似的。對於成年人來說剃頭也許是一種享受,可對小孩子來說無疑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而且有個說法叫「過年怕剃頭」。此言對於現在的讀者聽了會感到很奇怪,但舊時過年與剃頭卻是不可分的。要說清楚這個,還要從五六十年前(註:文章寫於八十年代,現在得再加三十年)北京兒童的髮型說起。那時北京男孩子的髮型大約可分四種:一種是留個小辮,這是最老氣、最守舊的;一種是剃個精光,這種是最鄉里氣,有點土頭土腦的土勁兒的;一種是小平頭,這種是理髮推子推的,比較文明一些了;一種是小分頭,這是最洋氣的,那時多是富貴人家的孩子才留這種頭。由於這四種髮型不同,所以用的工具亦不同。第四種如在理髮館理,那什麼剪子、推子都是要用的。第三種用推子,上海人叫「軋剪」的那種工具。第一、第二種則用的是在小孩子看來很可怕的東西——剃頭刀。亦許有人問:既然留小辮子,還用剃頭刀作什麼用呢?現代人是想不出那時小孩留小辮的樣子了。那是在頭心,或是正中,或是偏一邊,留下碗口大的那樣一片頭髮,養長了,梳一根筷子粗細的小辮,其他部位的頭髮都剃掉。那小辮戴上帽子便看不見,摘掉帽子便露了出來,跑起來飄在頭上,像條蚯蚓一樣,十分好玩。孩子們還編了歌兒唱道:小辮兒劉,蒸窩頭,半拉生,半拉熟,熬白菜,不擱油,氣得個小辮兒直發愁。小辮周圍的頭髮,用剃刀剃掉時,剃得頭皮發青才算完。因此留小辮亦免不了一剃之苦。我那時沒有留小辮,剃成一個禿和尚。鄰居孩子雖然有留小分頭的,但是我家裡大人不許我留。說是長長的頭髮生長在頭上上火,趕明兒長大就沒有記性了,還是剃光好。剃光頭用不著上理髮館,只是在門口叫「剃頭挑子」來剃。那時「剃頭挑子」用的都是老式剃頭刀,木頭柄,很厚的刀背,那刀刃似利又不利,刮到頭髮根上連割帶拔,其疼無比。所以小孩幾乎無例外的都怕剃頭,於是難免被大人按住,一邊哭,一邊剃,那個罪真難受。平時,大人嚷剃頭,還可以推三阻四,拖延幾天。而一年到頭,要過大年了,還能不剃頭嗎?只好哭喪著臉忍痛犧牲了。所以我說「很愛過年,很怕剃頭」,此之謂也。(6)老北京的行當—剃頭挑子在古代,中國人本不剃頭,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於是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里,中國沒有理髮業。清入關後,頒布使漢人滿化的「薙髮令」,強迫漢人依滿俗剃去前半部頭髮。薙髮令規定:凡大清軍所到之處,漢民限於十日之內,盡棄明朝衣冠,盡行薙髮改裝,服飾儀節,皆遵滿制。清朝廷在北京東四、西四、地安門與正陽門前搭建席棚,勒令過往行人入內剃頭,違者斬首,這便是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京城地面廣闊,這四處地方並不能很快地給北京人剃去頭髮,於是,朝廷又批准軍中伙夫在各處街巷建棚或擔挑子串戶剃頭,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髮業。老北京理髮業當時在大街上有門臉的叫剃頭棚兒,同時也有挑挑走街串巷的。他們大都手裡拿有一鐵器,當時人稱為「喚頭」,形狀似大鑷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撥,便發出「嗆啷」一聲,隨走隨響,以召喚主顧。當時,他們除剃頭刮臉外,還為客人掏耳朵、按摩、推拿、正骨。有的上年紀的老人理髮剃頭時愛睡著,這個時候剃頭師傅就會順式給你按摩一陣兒。有的胳膊腿腳不舒服的,他還給你推拿。他們的剃頭挑更是有講究,有句俗話「剃頭挑子一頭兒熱」,是因一頭兒是專為客人洗熱水頭的地方。上邊是一銅盆,下盆架為放熱水的小火爐,而圓籠邊立一旗杆,旗杆上有青絲穗,其下邊有一寸斗。民國初年,人們思想落後守舊,婦女不敢進理髮店理髮,這時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理髮行當,一些原是在大都市替富宦人家的太太、小姐梳妝打扮的婦女開始為北京婦女理髮,大家叫這些人為「梳頭婆」。1926年有了專門為女子理髮的理髮店,或在理髮店裡專設女部。店鋪設備、匠師技藝、所用器具和材料都逐漸西化,改用推子、剪子、洋刀、沙發轉椅和厚玻璃長鏡。解放初期,走街串巷的理髮師傅仍是只會理男發,女發要到理髮館去理。這些走街串巷的剃頭師傅給小孩剃頭都功夫了得,他們能在小孩的哭鬧亂動中給孩子把頭剃好,那鋒利的剃刀還不傷著小孩子嬌嫩的皮膚。北京人有為嬰兒剃胎毛的習慣,因那時的孩子太小,不少家長不願抱著孩子跑到理髮館去理髮,當聽到門口傳來「喚頭」的聲音後,便會把理髮師傅請來為孩子剃胎毛。那些目睹過剃頭師傅下街剃頭的老北京們,或許仍記得「喚頭」清脆悠揚的「嗆啷」聲在寂寥悠長的小衚衕里回蕩……(7)老北京的行當--剃頭挑子

剔透挑子  剃子這行是清朝進關以後興起來的。清朝以前漢人一直是攏發包貼,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清朝入關以後,下令剃髮梳辮,遭到漢民反對。直到入關一年以後,南京明弘光小朝廷覆滅,清政府為了統一全國人民的家冠裝束,於1645年8月(順治二年七月)再下令強迫人民一律剃頭梳辮,並限十天內全國人民全部剃頭,違抗或逃避者,殺無赦!北京是都城,對這項命令執行得更嚴。攝政王多爾袞下令派包衣三旗的剃髮匠在地安門、東四、西四、正陽門等主要路口,搭起席棚,內供清帝聖旨牌,凡過往行人有留髮者,便拉入棚內強行剃頭,違抗者當場殺死,把人頭懸在棚桿頂上示眾。當時這種剃頭棚,全是執行命令的官棚,不收費用。後來清政府為了徹底貫徹這一命令,便擴大剃髮隊伍,准許清軍入關時在京東各縣虜來的民(當時稱為「左翼匠役伙夫」)向政府請領牌照,在各街道、衚衕建立剃頭棚做剃頭生意。從此以後,北京就開始出現了私營剃頭行業。當時幹這一行業的大部分是武清、三河、香河、寶坻等京東各縣的人,尤以寶坻人最多。從清初直至民國二十年左右約三百年里,北京的剃頭行業大都由寶坻人擔任。今年已96歲高齡的靖大爺至今仍在北京走街串巷為老人「剃頭」,這位老北京「剃頭匠」曾給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理過發。有機會您可以去後海轉上一轉,去尋尋這位化石般的剃頭匠,體驗這把即將失傳剃頭功夫。(8)老北京「剃頭匠」

「剃頭的」這一行是在清朝入主中原後興起來的。在此以前漢人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訓,一直是束髮包巾。清朝入關以後,為了維護滿族的裝束,強迫漢人剃髮梳辮易服,並以此判定漢人是否臣服。也正因此,清政府頒布的「剃髮令」遭到了漢人的強烈反對。但清政府認為,如今天下是皇朝大一統,而服飾裝束不統一,成何體統。於是在順治二年七月 (1645年8月)再次強令全國人民十日之內一律剃頭梳辮,違抗或逃避者,殺無赦!這種強行改變傳統服飾的做法,對漢人來說,從民族心理和習俗上是很難接受的,但在「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命令下,自然留頭更現實的多。於是,地安門、東四、西四、正陽門等主要路口,都搭起席棚,凡過往行人有留髮者,便拉入棚內強行剃頭。有違抗者,剃頭匠便放下手裡的小剃刀,操起大剃刀,當場斬首,然後把人頭懸在棚桿頂上示眾。因此當時的剃頭匠也就是執行「剃頭令」的劊子手。剃頭這一行也是帶著血腥應運而生的。除了剃頭棚以外,還有剃頭挑子,剃頭挑子分「下街挑子」和「橋頭挑子」兩種。前者是流動走街串巷的,後者是固定在某個橋頭的(如後門橋、北新橋、銀錠橋等)。俗話說「剃頭的挑子── 一頭熱」。那是因為挑子的一頭是一個高圓籠,圓籠中放火盆。看似普通的挑子,可挑子上的工具卻都有來頭。圓籠是專門裝違抗剃頭令的人的頭顱的;圓籠旁邊立著一根旗杆,是懸供聖旨用的,後來改為掛毛巾、磨刀布了;顧客坐的紅色小凳原來是梟人腦袋的木墩;木凳下有抽屜,放著大小剃刀,是用來剁人的;扁擔上捆著的長繩,是綁人用的「法繩」。說起來滲人,當然,這只是在清初時期。剃頭是手藝活,老北京的剃頭匠必須會十六種技能,即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這其中包括梳發、剃頭、刮臉、掏耳、清眼、染髮、按摩、正骨等。因舊時剃頭的多為挑擔流動服務,在固定處所營業者不多,因而屬於江湖行當之一。《北京民間風俗百圖·剃頭圖》描述了剃頭匠經營方式:「其人挑擔游於街市之間,手執喚頭,串走衚衕,每到大街,將挑放地,等待來往之人刮臉、打辮子、剃頭,方便之至。」《燕市貨聲·工藝·剃頭匠》則描述了剃頭挑子的內容:「挑擔,前小紅圓籠,中藏炭爐,坐水,鋦上置盆,旁豎旗杆、刁斗;後挑紅櫃,可坐,中匣藏梳、抿、篦、刀……。」買賣就應有招幌,鑷叉,又名「喚頭」就是剃頭匠特有的招徠樂器。舊時剃頭匠的主要理髮工具,一是剃刀,二是鑷子。敲剃刀作為招徠顯然不雅,明晃晃的刀子極易令人同兵刃聯繫起來,產生不悅的潛意識。而以「鑷叉」之鑷子模型為招幌,鑷叉形如一把大鑷子,上下兩片,一端有柄,以鐵棍從另端划出即和振而發出顫音,既不失行當特點,招徠效果亦好。關於剃頭匠何時起以鑷叉為招徠樂器,最早的文獻記載當屬明代《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二五所輯《淨髮須知》三卷。《淨髮須知》卷上《說鑷子》載:「鑷子瀟洒,身材玲瓏。格範金花鏤錯別,翻騰時樣巧功夫……制自妙工,用由巧匠。手中纏然,悠揚聲繞碧宵空,指上謾彈,滴釘韻和清叮耳,街方過處,把來做響底招牌。」又載,「肩搭紅巾,艷色照人金閃爍;指彈清鑷,響聲入耳玉玲瓏」。其所謂「清鑷」,便為「喚頭」。由於清朝的「剃髮令」,遂有了「剃頭的」這一行。「剃頭」在清代專指剃髮梳辮,民國以後人們剪掉辮子,通稱理髮,但「剃頭」這一稱呼仍沿用下來,如今上了年歲的人還是說上理髮館剃頭去。(9)老北京的服務修理業-剃頭挑子

一副擔子喚吆喝,銅盆清湯偎熱火,去辮留頭滿清起,精神煥發又蓬勃。白布圍巾似呆鵝,街邊坐穩迷眼佛,快刀斬去煩惱絲,白亮油光像彌陀。老北京有傳統的剃頭挑子或廉價的剃頭鋪和當時很新潮的「理髮館」。新式的「理髮館」一般都是新派人物、學生、職員等人的去處,而老派守舊的人絕不會去門前轉著紅藍白三色「走馬燈」的外來戶,他們認為從理髮館出來的人都是油頭粉面妖艷無比,且世風日下全不像好人,歸根到底還是老祖宗留下的「剃頭」家什最好不過!說起中國的「剃頭」行當,歷史尋根起生時間並不是很悠久!老北京有一句歇後語:「剃頭的挑子 —— 一頭熱」!意思是說只有一廂情願。剃頭的擔子一頭是一個方木架,中間一支小火爐,爐子上永遠坐著一隻裝有熱水寬檐淺底黃銅盆,架子上還搭著毛巾一面鏡子,旁邊一條磨刀用的「杠刀皮」;擔子另一頭是上小下大帶抽屜矩形小木櫃,抽屜里裝著剃頭理髮一應工具,木櫃高矮正好適合人的座位。剃頭匠人挑起擔子穩穩走街串巷,左手拿一個鋼製像大夾子一樣的「喚頭」,右手拿了比筷子稍粗的鐵棍插在喚頭中間往前一撥!「喚頭」就發出特殊的「嗡嗡」聲!那聲音似鍾似罄,遠處聽聲音悠遠悠揚悅耳動聽,近處聽卻是耳根發麻渾身雞皮!北京電視台曾經請了一位「講古」的人在節目里信口說道管「喚頭」別稱「驚閨」,這就十分不妥,難道叫女人出來剃頭不成?「喚頭」就叫「喚頭」!所以講說過去的事情要準確無誤才是正理,不然篡改歷史歪評胡說就有不懂裝懂貽誤後代的嫌疑!清代以前沒有「剃頭」,只有「梳頭(或叫:蓖頭)」行業,梳頭的匠人穿戴乾淨利索,腋下夾一藍布小包袱,裝著刀、剪、梳、篦、頭繩、辮梢及「刨花(注)」。滿族人統治中國男人腦後都梳一條大辮,哪家的男人叫來了梳頭匠人,先用剃刀把腦袋前半部的發茬剃光再按摩通脈,然後打開發辮洗凈,用細竹蓖仔細通發梳理梳掉碎發以後抹上「刨花水」再次竹篦梳光理順,編好髮辮續上辮梢接好流蘇,編完的辮子看上去油光水滑一拖落地,整個人也增加了無限風流倜儻!清朝滅亡以後袁世凱作了大總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人們被強制剪去辮子。可是辮子沒有了更覺難看至極,腦袋前半部寸草不生,右半部齊肩短髮,走起路來一飄一搖,這就是人們戲稱髮型為「馬子蓋」是也!張勳復辟失敗,「髮型革命」又來「二茬」,這才生出了「剃頭挑子」行當,直至後來的幾十年,剃頭挑子已經蔚為成風遍布全國各地。剃頭匠人為客人剃頭,圍好大布,先用熱水悶濕頭髮,拿出鋒利的剃刀在「杠刀皮」上翻飛兩面「啪啪啪!」背完快刀,左手扶住頭皮,右手準確下刀,手穩,刀快————只見:頭頂寒光閃閃,煩惱頓時全完,頂上光禿無垠,腳下生出毛氈。值得說的是這把特殊的剃刀現在已經徹底不見,刀子用精鍊鋒鋼打制,大約1.5寸寬,2.5寸長,有可摺疊的竹管刀柄,拿在剃頭匠手裡運用自如鋒利無比,真可說吹毛斷髮!剃頭匠為客人剃凈頭髮收了刀具,再拿出「耳挖勺」依次把客人的耳屎挖得乾乾淨淨,客人閉起眼睛舒服得齜牙咧嘴。這時銅盆的水也熱了,客人在盆邊低了頭,匠人手撩熱水仔細給客人洗凈擦乾,客人直起身子,匠人又使出十八般武藝在客人的頭、頸、耳、肩、背、臂、盡情的推、捏、拿、揉、打、掐、摁、搖、各種按摩推拿功夫,此時再看那位客人像是散了架子已經騰雲駕霧了。到此剃頭的全部過程就完結了,客人暈暈乎乎給了錢鈔道聲「辛苦」站起身摸著光頭走了。有一句俗語:「飽洗澡,餓剃頭!」。剃過了光頭肚子真是餓了,晃著亮亮的「電燈泡」去飯鋪叫了一盤炒菜二兩燒酒開葷去了!還有一件令人稱奇的事,所有的剃頭匠人身懷一件別人不會的技術————捏骨接傷!誰家有摔傷、脫臼,只要傷者咬牙禁得住「疼」則請來剃頭匠人三下兩下就能治癒。剃頭匠人沉住心氣穩拿穩推,捏的病人嗞哇喊叫滿頭大汗!剃頭匠捏准部位猛地一下,病人大叫一聲昏死過去!家人趕忙手掐「人中」頭蒙涼水毛巾,不一會傷者緩過氣來慢慢活動就可以運動自如了。剃頭行業捏骨的規矩是分文不取,只要病家謝過回身就走。這也彰顯過去與人為善的社會良好風格!如今,剃頭挑子早已不見。大街小巷儘是現代的超新式的「美髮」「髮廊」「髮屋」,做出的頭髮也是新潮時尚,年輕人盡做潮流時尚的「先驅」!剃頭挑子再見了!你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留在浩瀚歷史紀錄的史冊中!(注)刨花,就是老榆樹的木頭用刨子刨出的「刨花」,這種刨花富含蛋白質具有很強的粘性,把刨花用溫水泡上,過一會刨花中的粘性物質就溶於水中。用它抹在頭髮上光亮貼實,現在京劇旦角化妝梳頭還在用此種方法。

(老北京)剃頭挑子到理髮館剛剛解放的時候,北京的理髮業是理髮店和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並存的。理髮館一般開在比較繁華的街道兩邊,到理髮館理髮的人一般以年輕人為多,他們為了美,寧願多花一點錢到理髮館理出一個比較時尚的髮型。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服務的對象則主要是老人、小孩和為了節約一點理髮錢的青年人。當然剃頭挑子還有一個重要的服務對象,那就是身體有病行動不便的病人,他們可以在家中請理髮師傅給自己理髮,有些坐立都有困難的病人還可以躺在床上理髮、刮臉。剛解放時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數量不小,剃頭師傅手裡拿著喚頭,一邊走著一邊使手裡的喚頭髮出「噌、噌」的聲音。人們或是把剃頭師傅叫到家中或是在街上便理起了頭髮。北京有一句歇後語,說是「剃頭挑子一頭熱」,這是因為在挑子的一邊有一個小煤球爐子,在爐子上面放著一個黃銅的臉盆,用來把水燒熱,以便為理髮的人刮臉時用熱毛巾捂軟客人的鬍子;另外則是在理完髮後為客人洗頭洗臉。在銅盆的上方還有一處掛著備刀布的「刁斗旗杆」。據說「刁斗」「旗杆」是用來懸掛皇帝那「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聖旨用的。在剃頭挑子的另一頭,則是一個帶有幾個小抽屜的小凳。理髮人在理髮和洗頭時可坐在小凳子上,理髮師傅使用的推子、攏子、剃刀等則放在小抽屜中,可以隨時取出使用。剃頭師傅們無論天多熱,都會穿得整整齊齊。因為他們要走街串巷,要登堂入室,穿戴整齊是他們自覺遵守的行規。您在赤日炎炎的夏天,絕對看不見一個一邊打著喚頭、一邊赤胸露背的理髮「膀兒爺」。解放初期挑剃頭挑子的理髮師傅一般只會理男發,女發要到理髮館去理。那時這些剃頭匠大多繼承了老一輩師傅的技藝,在理髮時不僅要為顧客理髮、刮臉,還會剪耳毛、鼻毛、用剃刀把客人的眼皮刮乾淨。在理完髮後還會為客人捏、拿、捶、按一番。這些走街串巷的剃頭師傅給小孩剃頭都很有功夫,他們能在小孩的哭鬧亂動中給孩子把頭剃好,那鋒利的剃刀可以不傷著小孩子的嬌嫩的皮膚。北京人有為嬰兒剃胎毛的習慣,因那時的孩子太小,不少家長不願抱著孩子跑到理髮館去理髮,當聽到門口傳來「喚頭」的聲音後,便會把理髮師傅請來為孩子剃胎毛。在公私合營、合作化以後,小手工業者和手藝人都加入了合作社,理髮師傅也加入到了理髮館中,這樣在北京的街巷中便聽不到了那「噌、噌」響的喚頭聲了。理髮館一般在店外設立一個紅藍相間、不停旋轉的燈作為幌子,告訴來往的行人這裡是理髮館,請大家來理髮。那時的理髮店裡的設備比較簡單,一般有手推子、刮臉刀、備刀布、小抄子、攏子、剪子、刷子、耳挖勺等,另外就是一套洗臉、洗頭的衛生設備了。在最時髦的理髮館中則掛有一台用來電燙的電燙工具。當時還有一種理髮館中都備有、而現在早已看不見蹤影的東西,那就是「火剪」。「火剪」是用來給客人燙髮用的,把它放到煤爐中燒熱,再把它夾到客人的頭髮上,把頭髮燙出捲來。由於熱的作用,頭髮捲曲後便定下型來,在梳理後就能成為很漂亮的捲髮。那時不光女人有燙髮的,男人也有一些愛美者去燙髮。「火剪」燙髮比電燙價格要便宜一些。另外,「火燙」出的頭型比較結實,能保持較長時間,這也是人們願意採用的原因之一。理髮館中還有一件必備的工具,那就是吹風機,用來為客人吹乾頭髮和將頭髮定型。在剛解放的時候,吹風機都是老式樣的,電機在工作時發出很響的嗡嗡聲,只要有一隻吹風機在工作,整個理髮館就都吵得慌。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中期,生產出一種叫「無聲吹風機」的吹風機,這種吵鬧現象得到改變,理髮館中變得安安靜靜的。剛解放時理髮館還有項功能,那便是正骨。老北京的剃頭匠必須要掌握十六種技能: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這些技能在滿清滅亡後在北京還有一些傳承,故老北京的理髮店還能正骨、按摩等,在北京剛解放的時候理髮館還有一份正骨的兼職。(10)老北京民俗:剃頭挑子 必會的16種技能

老北京的剃頭匠必須會十六種技能,即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統稱為「整容行兒的文武不當」。小孩兒在三四歲以前,多半留「墜根兒」或「歪毛兒」(即小辮兒),四五歲以後留「鍋圈兒」或「碼蓋子」,這就為以後梳大辮子打下了基礎。當時北京有「留鍋圈兒長大辮子」的俗話。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一邊兒是帶抽屜的小凳子,一邊兒是炭火盆子和手巾桿。「喚頭」是剃頭匠招徠生意的響器。清代男子由於留辮子,頭頂的前部都要剃光,理髮館的出現是民國以後的事。北京有剃頭鋪,也有剃頭棚。剃頭棚是用一根杉篙,頂部橫豎穿上兩根木頭,呈十字形;蒙上一方白布就成了遮陽棚;裡面支上一條板凳,一個燒熱水的爐子,一把「王麻子」剃刀,一條磨刀的鋼布,買賣就開起來。街角、城門口、廟會上多見剃頭棚。北京的剃頭棚幌子上直書廣告詞:「朝陽取耳,迎風剃頭。」「取耳」就是掏耳朵,剃頭師傅在陽光下用長柄耳勺先為客人取出耳垢,再用小刀颳去耳內的汗毛,最後拿撣子一清理,分外舒服,「迎風剃頭」就不知是個什麼說頭,剃頭棚還有一絕,就是剃頭匠個個都會推拿,剃完頭他們肩到背按穴位輕捶慢打,讓你神清氣爽,俗稱「放睡」。輕則睡落枕,重則關節脫臼,剃頭後也能幫助立即複位,頂半個外科。修腳就是治療這些腳病的民間傳統服務技藝。從業者民間稱為「修腳匠」,他們運用鋒利的修腳刀,施行修、削、剜、劈等技巧,對症下刀,大多能為患者解除一段時間內的行動不便和痛苦。修腳業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在街頭(包括廟會、集市)行藝的,行話叫「剜窩的」。他們和江湖郎中混在一起,一般搭一白布棚子,地上鋪一塊紅布,叫「靠地布」,上面擺放修下來的腳疔、腳墊等皮肉,牆上掛一畫著各種腳病圖樣的白布,行話稱作「點張子」,按圖指畫講說以招攬生意。其中常在一處擺攤的,行話叫「常靠地」.傳統的修腳業,因手法、刀技的傳授不同可分三大派:以北京為中心的河北派,以濟南為中心的山東派,以揚州為中心的江蘇派。封建社會有「下九流」之說,其子弟不能入科舉的考場,剃頭匠即受此不公正待遇。而修腳匠須坐著施行技藝,與腳病病人平起平坐,不低人一等不算下九流,其子弟可參加科考求取功名,說明社會對這行當還是尊重的。圖並文/舊京民俗楊信衚衕藝術工作室提供(11)淺談剃頭挑子作者:李楊2008 年春節,首都博物館舉辦的《老北京傳統節令風情展》上展示了一副館藏剃頭挑子(圖一),由刁斗旗杆、小凳、喚頭等組成。看到這副剃頭挑子,上了年紀的人總能聯想到剃頭匠擔著挑子遊走於老北京街頭巷尾的情景,而年輕人不禁會問這剃頭挑子從何而來,它又見證了怎樣的歷史,由此衍生出了什麼民間習俗?

一、剃頭挑子的由來剃頭挑子的出現最初源於清朝初年頒布的剃髮令。而在剃髮令頒布與實施的過程中,漢人為維護民族利益,與清軍及清政府頑強抵抗,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另一方面,清政府為了維護其民族利益,保持其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以及更有利的統治漢族人民,便以滿族髮式、服飾等為標準對全國進行統一併強制實施。所以,剃髮易服也就成了歸順清朝的象徵。順治元年(1644 年)四月二十二日,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前拜見多爾袞時以剃髮表歸順之心。入關後,清政府本想下令國民一律剃髮,但抵抗者眾多,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又已稱帝,尚不知南北何時統一。為了緩解民族矛盾,鞏固已有的統治,使征戰「南明」能夠順利進行,便下了一道暫緩剃髮之令。五月二十四日,多爾袞諭兵部:「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①順治二年(1645 年)五月二十九日,多爾袞曰:「本朝何嘗無禮樂制度,今不尊本朝制度,必欲從明朝制度,是誠何心!若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猶自有理;若諄諄言禮樂制度,此不通之說。予一向憐愛群臣,聽其自便,不願剃頭者不強,今既紛紛如此說,便該傳旨叫官民盡皆剃頭」。②六月初五日,令江南各處文武軍民,盡皆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③南北統一後,六月十五日,清廷下剃髮令,「向來發之制,不即令劃一,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乎,若不統一,終屬二心。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若有復為此事瀆進奏章,欲將朕已定地方人民仍存明制,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④為了使剃頭令得以實施,清政府在全國各地的街道等處設立了剃頭棚兒,見留髮之人便強行為其剃髮,抵抗者當即殺頭,將其頭懸掛於棚竿或挑子的刁斗旗杆上以示眾。多爾袞就曾下令由「包衣三旗」(即內務府三旗,原來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組成的剃頭匠在北京正陽門、東四等要地搭棚,為過路人強行剃髮。不過,抵抗者眾多,甚至有很多人寧可「不留頭」而選擇「留髮」。可見,頭髮對於漢人是多麼的重要,甚至超過生命。清代以前,漢人男女都是滿蓄髮,男人也是在頭上挽髮髻,更重要的是漢人自古以孝為立身之本,尊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古訓,剃髮便是對父母最大的不敬不孝,是人們難以接受的。由此可知,剃頭棚、剃頭挑子原都是官辦的,剃頭匠原是官差,而且是不招老百姓待見兒。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對這種髮式習慣了而不想再改變,再到後來人們便把剃髮當成一種習俗繼承了下來。二、剃頭挑子的組成剃頭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剃頭的傢伙兒一挑子足矣,而且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來歷。挑子的一頭——「前小紅圓籠,中藏炭爐,坐水,鋦上置盆,旁豎棋[ 旗] 桿、刁斗」。⑤最下面是木製圓籠,底有腿,放在地上可支撐。圓籠並不是一般的木匠活,系羅圈鋪所制。木製圓籠上面是盛有水的大銅盆,因圓籠內有炭爐(炭的燃燒時間較長),故水始終是溫的。只是「每日街上什麼人兒都剃,那股子氣味就不用提啦」。⑥關於這「熱」的一頭還有這麼句歇後語,叫「剃頭挑子一頭熱」,用以比喻相關的兩方只有一方有熱情。從圓籠的一側向上延伸出旗杆,桿上懸掛著用生土布做成的長條形帶子狀的鐾刀布(即磨刀布,把刀在布上面反覆磨擦,使鋒利),其象徵著最初懸掛在竿頭的剃髮聖旨。至於刁斗旗杆,它標誌著特權與威嚴,美國人康士丹在民國時期著錄的《京都叫賣圖》中有這樣的記錄:「"桿』和"斗』合稱刁斗旗杆,你可以在四合院的門口和清政府一些重要的衙門所在地看到它,它標誌著這些衙門能直接與皇帝通話,象徵著特權。」⑦而剃頭挑子的扁擔也是有講究的。扁擔靠近「熱」的那一端的繩子盤繞的方法不同於另一端。如果將扁擔豎起,這一端朝上,繩子盤繞的形狀頗似劍柄,同樣這也象徵著特權。挑子的另一頭——「後挑紅櫃,可坐,中匣藏梳、抿、篦、刀」。⑧「紅櫃」即紅漆小凳,一是顧客坐的;二是存儲用的。凳腿間有三個抽屜,似個小櫃,下面兩層抽屜放的是剃頭的工具,如圍布、木梳、撣刷、篦子、剃刀等。而最上面的一層是存錢用的,就像現在的「撲滿」一樣在凳的上面也有個小孔,將錢投入便自然落入了第一個抽屜。雖說這剃頭的掙得不多,但也有人惦記,相聲大師郭全寶先生曾口述留下個相聲素材《騙剃頭挑》,說得就是兩人合夥將剃頭的傢伙兒全騙了,先騙的就是這存錢的小凳。連闊如先生的《江湖叢談》中也對騙子的伎倆做了詳細地描述,大意是:一人冒充顧客要求剃頭的師傅為其刮臉,在洗臉時這人主動站起身來上前去洗;這時另一人便由拐角出來,沖師傅擺手兒、比劃等,同時伸手將小凳拿走,意思是我和你的顧客是朋友,把凳子拿走叫他摔個屁股蹲兒,剃頭的師傅會意了,便不好說破;待洗完臉後,刮臉的人往後一坐果真摔了, 便質問剃頭師傅,剃頭師傅向他說了剛才的情況,這人便假裝好人告訴師傅他和那個拿凳的人不認識,叫師傅趕快去追。師傅追到半路醒過懵兒來,回到原處,可那個假顧客也不見蹤影了,一副剃頭挑子就這樣被騙得乾乾淨淨。⑨剃頭挑子的響器——喚頭。喚頭,又名「梭子」。齊如山先生曾對其考證:「此物製法,與古樂之簧極相似……但此器全國各地皆無,惟北京有之,則系由滿洲傳來無疑。蓋宋以後,內地失其傳,而傳於滿洲,則此二物,或有連帶關係,以其形極似也。」⑩具體到形態,它就像個帶短棒的金屬大鑷子,通常長35 厘米左右,連接一端稍寬,叉頭呈尖形,兩尖相對;另附一個鐵棒撥桿,通常長15 厘米左右。剃頭匠用此鐵棒從這個「大鑷子」中間由下至上快速抽出就會發出響聲,並且傳得很遠,人們聽到這聲音,便知剃頭匠來了。至於打喚頭也是有規矩的,一般是過廟不鳴(或改使用小木梆)敬神靈,過橋不鳴畏龍王,還有遇同行不鳴,也許是因為做生意也有個先來後到、相互照應吧。三、剃頭匠最初,人們對剃頭匠是相當仇恨的,甚至稱他們為執行剃髮令的劊子手。因為一旦有人抵抗或拒絕剃髮,剃頭匠們就會行使他們特有的權利:首先放下挑子上象徵聖旨的「磨刀布」,表示宣布「剃髮上諭」,然後再用扁擔上的白法繩綁起來,就地把犯人的頭放在當作剃頭的紅漆小凳上砍掉,並割下左耳,穿在耳扦子上,以此回營報「功」。假若有人鬧事,毆打剃頭匠、砸毀挑子等,便按毀壞聖旨罪對為首者用「小傢伙」(剃刀)凌遲處決,把人頭放在筐內帶回營中示眾。或是如前面所提的將砍下的人頭掛在刁斗旗杆上以示眾。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剃頭匠的態度逐步改觀,剃頭的也逐漸形成了行業。剃頭的本屬整容行,故這行的師傅除掌握梳頭、打辮子、剃髮、染髮、刮臉、掏耳朵等技藝外,還有推拿、按摩、正骨等醫術方面的專長。如清代《北京民間風俗百圖》中繪有一幅《剃頭棚放睡圖》(圖二)就能充分的說明這點,圖旁另有這樣的描述:每日將頭剃完,筋骨疼痛者,剃頭的坐於高凳之上,其人躺在剃頭(的)腿上,令其捶拿,其快活勁(兒)無比。剃頭的師傅手藝不錯,不過也有一項很有名的毛病——話多。《燕市積弊》中也有描述:「這行兒人姑無論手藝好歹,有一頂大的毛病,就是沒活愛衝盹兒,有活話就多,只要一給人搭上那條手巾,立刻他也不困啦。聽啵,南天北地,苦這們一說,甚麼"北邊兒快來一隻雞』啦,"雞來了要吃蛆』啦,諸如此類,實在說不盡。你越忙著有事,他越慢條斯理兒的不忙,而且各種謠言,多由這們傳染……」另外,這行的規矩中有一樣可算是特色,就是顧客要給剃頭師傅「酒錢」。清末待餘生《燕市積弊》注中是這樣解釋「酒錢」的:「"山兒錢』:即酒錢。此處所說而今在剃頭的正價之外還要給"酒錢』,乃是說在正價之外還要給小費。」 《京華百二竹枝詞》中也有「牟利各行有秘傳,剃頭鋪子最新鮮。要他不惜工夫好,給了活錢又酒錢。」看來若不給這小費,指不定剃得有多疼呢。

四、相關民俗及價值至於剃頭挑子的生意嘛,在臘月頭春節那幾天最「旺」。俗話說「二十四,掃房日」,這一天家家都大掃除,個人衛生更不容忽視。無論多窮的年前也得剃頭洗澡,因為人們相信這樣便可去掉一年的晦氣,來年便可時來運轉過上好日子,這正是老百姓單純而樸實的願望!而且對於窮苦的老百姓來說,年前剃頭是必辦的事,被當成「盼頭」。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節前,一個窮人的小孩兒和幾個富人的孩子在一塊兒玩,富人的孩子這個說過年媽媽給自己做什麼好衣服,那個說爸爸給買什麼好玩具,還有的說家裡給準備什麼好吃的。最後,窮人的孩子說:「過年俺爹說給俺剃個頭。」另外,老話說「正月里剃頭——死舅舅」,所以人們在正月都不剃頭,直到二月初二。關於「正月里剃頭——死舅舅」大體有兩種解釋:一是「正月里剃頭——思舊」,清初的剃頭令是在殘酷的統治下才得以實施的,因此,漢人為了緬懷、紀念先祖形成了「正月里不剃頭」的習俗,後以訛傳訛變成了「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第二種解釋是「正月里剃頭——思舅舅」,後念白了即成「死舅舅」。剃頭挑子是一件很不起眼的物件,但它的歷史價值、民俗價值應值得我們肯定。首先,它作為歷史文物能證明清軍入關之後,強迫漢人剃髮的歷史史實。清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統一中原後,必定會用專制的手段統一人們尤其是漢族人民的衣冠髮式、思想等。而統一衣冠髮式是第一步,因為衣冠髮式歷來被看作一種象徵,或代表著歸順或代表著同化。所以,作為統一的手段,剃頭棚兒、剃頭挑子便出現了。其次,它作為民俗老物件見證了剃頭整容行業的興衰演變,見證了從起初非專業的「官剃」到專業化剃頭匠的轉變,見證了由固定地點支起剃頭棚兒強制剃髮到遊走於老北京的街頭巷尾為百姓剃髮的發展;同時,也形成了不少相關的民間習俗。如春節期間不剃髮、二月初二「龍抬頭」才可剃髮,清人的《帝京歲時紀勝》中也有:「二日為龍抬頭日……士民又於是日櫛剃,蓋取龍抬頭之意雲」;又如,五月俗稱惡月,因此有諸多禁忌,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剃頭,所以又有「五月多不剃頭,恐妨舅氏」 的說法;再如,剃頭行內部也有定期祭祀祖師的習俗,《燕市積弊》注中對此也有較詳細的描述:「舊時各地理髮業公會大多供奉羅祖為祖師,於農歷七月十三日傳為羅祖生日時舉行祭祀並演戲敬神。」剃頭挑子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如同其他民俗老物件一樣,它記錄了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寄託著老百姓樸實而純真的感情;曾經在展廳看到這樣一幕:上了年紀的爺爺指著剃頭挑子慢慢地給小孫子講著「這是我小時候……」,這也許就是它作為民俗文物最好的價值體現——老百姓最真摯的情感傳承。注釋:①史松、林鐵鈞:《清史編年》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年版,第26 頁。②史松、林鐵鈞:《清史編年》第一卷引《多爾袞攝政日記》,第76 頁。③史松、林鐵鈞:《清史編年》第一卷,第77 頁。④史松、林鐵鈞:《清史編年》第一卷,第78 頁。⑤⑧曲彥斌:《中國招幌與招徠市聲》中收錄(清)閑園菊農編、曲彥斌校點:《燕市貨聲》,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309 頁。⑥(清)待餘生:《燕市積弊》,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 頁。⑦(美)塞繆爾·維克多·康斯坦特:《京都叫賣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年版,第36 頁。⑨連闊如:《江湖叢談》,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 年版,第433 頁。⑩齊如山:《北京三百六十行·古都市樂圖考·中國固有的化學工藝》,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217 頁。常人春:《老北京的穿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年版,第226 頁。(清)佚名繪:《北京民間風俗百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年版,第17 頁。(清)待餘生:《燕市積弊》,第106 頁。(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23 頁。(來源:北京文博)(12)剃頭的

剃頭的就是理髮匠。剃頭的挑子很有特色,一端是剃頭用的銅盆,有個旗杆,上掛"杠刀布"以及剃頭專用的響器"喚頭"。另一端是上窄下寬的凳子,凳面上有縫兒,可以放入銅圓,下邊是三層抽屜,可以放入其它用具。據說那旗杆原來是掛聖旨的,意在強制漢人剃頭,後來聖旨不用了,留下旗杆。剃頭的《賣布頭》的墊話里提到過「剃頭的」這一行業——「剃頭的,哪兒人多?」在京津一帶,剃頭匠多出自寶坻縣。因為寶坻曾是貧困地區,常鬧水災,收成不好時,當地農民就到處找人學剃頭的手藝,久而久之,學習剃頭在當地成為了一種時尚。這一點上好象相聲演員達成了共識,只要在段子里出現剃頭匠,指定是一口寶坻縣口音,比如《大上壽》和《鋼刀子》,或者《范家店》和《怯剃頭》。 剃頭匠作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誕生得很晚,直至清朝才出現——眾所周知,清朝以前的漢人都是留滿發的,小孩一生下便任頭髮生長,不剪不剃。讀書時,把頭髮因勢理順,綰成髻,喚做「束髮受書」。除非出家當和尚,削髮為僧,否則頭髮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孝經》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至也」。但在1644年滿清王朝取代明朝之後,漢族人愛護頭髮的傳統也受到了致命一擊——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剃頭挑子便從那時候興起了。剃頭匠沒有鋪面,沒有門臉,他們的工作地點就是一條條大街、一條條小巷。剃頭挑子上的一頭是小爐子和銅盆;另一頭就是供客人落座的凳子。這個凳子相當於一個工具箱,幾格小抽屜里裝著不同的工具———推子、剪子、刀子、梳子、毛巾、布單,有時還帶著一個收拾碎頭髮的笸籮。還有一件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便是由一鉗形鋼片和鐵棍組成的「喚頭」,剃頭匠通過敲「喚頭」發出的「嚓———嚓———」聲來招攬生意,而不是像一些買賣那樣靠用嘴吆喝。羅榮壽、高鳳山版《賣布頭》里提過這事兒:「……剃頭的沒有吆喝的。」大清的滅亡,讓人們腦後的辮子也跟著消失了,民國時的剃頭挑子也漸漸有些進化成為理髮館,陸續增添了「掃眉」、「掏耳朵」等服務項目。所謂「掃眉」,即眼部按摩。顧客輕閉雙目,剃頭匠手持一根兒四寸長、頂端呈珠子狀的骨頭棍兒,令珠狀物在眼皮上輕輕地滾動;大凡有眼睛乾澀、視物模糊或眼離、眼跳者,一經打眼,各種不適感即時消失。掏耳朵,人人皆會,但不如剃頭匠掏得那麼熟練,那麼輕鬆,那麼舒服。一根兒耳挖勺和一根兒耳絨,先後在耳朵里連掏帶捻,隨著一陣陣的快感,耳垢被掃蕩得一乾二淨。至於「放睡」這種從頭到腰眼兒的按摩,更是剃頭匠的拿手好戲。但見他兩手並用,忽而捏,忽而扭,忽而捶,勁頭均勻,節奏感又是那麼鮮明,顧客不一會兒就能進入夢鄉——《同仁堂》里也唱到了這事兒:「……剃完了頭,掃掃眉,然後再打五花錘;五花錘,打得脆,取了個名兒叫放睡……」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華北地區的城市裡,走街串巷的剃頭匠已經不再背著剃頭挑子,而是拎著「喚頭」,斜挎著個小布包,布包里是剃刀、布單、剪子、磨刀布、木梳,銅盆火爐早就不見蹤跡。他們的服務對象也大多變成了老年人,因為愛時髦的年輕人統統跑到理髮館去了。到了今天,街頭又生出不少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頭髮,更有了不少離子燙、玉米燙等亂七八糟的新名詞,在剃頭不僅僅是將頭髮剪短的年代裡,這一切都是當年的剃頭匠無法想像的;剃頭匠也不再叫剃頭匠,而被稱為美髮師,或者髮型設計師,理髮店也改稱髮廊、美容院(還有一層含義)。那「嚓———嚓———」悠長的「喚頭」聲似乎只能迴響在翻過去的書頁里……(13)剃頭匠與整容行進了臘月,人們講究要收拾收拾頭面,乾淨利落的迎春節。一來漂亮,二來正月里講究多,好多人得強忍一個月不剃頭呢。中國古代沒有剃頭一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損傷,只可攏發束冠。清兵入關,為了摧毀漢和其他民族的抵抗意志,下令剃髮梳辮,並於順治二年(1645)發布「剃髮令」,限十日內一律剃髮,違令者,殺無赦。一時間,大江南北民怨沸騰,有寧願留髮不留頭的,真就被砍了腦袋。江陰人先是請願,繼而守城抗命,堅守三月,城破時十數萬人頭落地。最早的剃頭匠是軍人,具體說,是包衣三旗的兵。他們奉攝政王多爾袞之令,在北京的前門、東四牌樓、西四牌樓和地安門等路口,高搭席棚,內供聖旨,拉過行人就剃,稍一反抗就砍頭,還要懸首示眾。後來因人手不夠,又從京東寶坻等縣強征民夫,充當剃頭匠。因為是軍人最早幹這一行,所以早期的剃頭工具多與軍隊有關。比如盛水的瓢,是士兵的行軍水葫蘆;燒水的罐兒,就是軍用火藥罐;紅漆小凳也與殺人有關。除了路口的剃頭棚,還有剃頭挑子。剃頭挑子有把橋頭的,最著名的在後門橋;也有打著「喚頭」走街串巷的。那時的剃頭挑子真是威風八面:長扁擔上掛著綁人的「法繩」,挑子上綁著旗杆,上面高懸聖旨。百姓聽見「喚頭」響,就得出來剃頭。有不聽召喚的,剃頭匠拿「法繩」就捆人,當場凌遲,還要挑了人頭回營領賞。等到國人都拖著辮子做了順民,剃頭也就成了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行業。剃頭匠們不但精通剃頭刮臉,還會梳理髮辮;不但要為顧客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睛,還要會染髮、染鬢角。老剃頭匠大多還會按摩外帶接骨。有文雅之士美其名曰「整容」。同時,在剃頭行內也漸漸形成了許多「行規」。比如,挑著剃頭挑子串衚衕,對面來了同行,就要收起「喚頭」,不能再打。如果附近有剃頭棚,也不能打「喚頭」。這既是行規,也有照顧同行生計的意思。光緒末年,社會風氣漸開,北京的行業公會多起來。1909年,「內廷剃頭首領王殿臣等」醞釀成立「京師整容行公益會」。規定「京師各剃頭棚及擔挑之人,每人每月銅圓六枚,名為整容行公益會,所為祭神並同行有病老之人,埋葬置義地……」領了王供奉的令,有東安門內騎河樓剃頭棚的張某、驢蹄衚衕剃頭棚的某甲,帶著幾個人,到各處鍋伙(認捐)。鼓樓東的方家衚衕,住著祁姓等十幾位寶坻縣的剃頭匠。他們信奉天主教,一聽說花錢祭羅道士(剃頭行以羅道士為祖師爺。羅是康雍年間北京白雲觀的道士,曾發明剃頭工具,提供給宮中太監並獲雍正帝賞賜)死活不認捐。由此引起數十處的剃頭棚與鍋伙人發生衝突。張某與祁姓人同到西什庫教堂,面見林牧師。官司打到京師第二審判庭,審判官向他們說:「認捐出於自願,沒有勒令的道理。」沒了轍的張某又求助王供奉。王殿臣寫了呈子,跪了朗貝勒:「祁某等抗捐不交,聚眾群毆,懇請拿辦。」這位朗貝勒爺倒是識時務,「惟恐一動壓力,反致無益;派員密訪,再行核辦。」到了民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北京城裡又興起「剪辮風」。剪掉垂在腦後的大辮子,對於前清的遺老遺少乃至那些守舊之人,倒成了難事。為此,有識之士成立「剪髮同志會」,還在街頭宣傳剪髮。有報章報道,1912年7月20日(正是暑熱時)「順治門外大街國風報館門首,有熱心之士,各手持剪刀,對眾宣布:願剪髮者,贈洋一元。」兩天工夫,「剪辮僅三十餘條」。北京五塔寺的「石刻藝術館」有一通「整容行公益會」碑(早年立於前門外小馬神廟)。不過,這通碑所記述的「整容行公益會」大概不是王供奉張羅成立的,因為那上面沒見王殿臣的名字,立碑時間也不是前清,而是「民國十年」(1921年)。碑文記述了清末民初北京人頭上從大辮子到半截刷子,再到分頭的歷史變遷。(14)京城剃頭業漸趨失傳消失的風景  近日,漫步北京街頭,發現「理髮店」已成了歷史辭彙,代之而起的是「美容院」、「美髮店」等稱呼,望著美容院門前不停旋轉著的那藍白紅三色轉筒,不覺想到京城理髮業的種種變遷。在古代,中國人本不剃頭,因為剃頭是不孝的行為。《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於是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里中國沒有理髮業。男子束髮留須,要梳理美容,一般是自己動手。國人理髮始於滿清入關,清廷強令漢人按滿人習俗剃頭梳辮,曾在北京東四、西四、地安門與正陽門前搭建席棚,勒令過往行人入內剃頭,違者斬首,這便是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京城地面廣闊,僅四地設棚仍不能及時讓漢人剃去頭髮,朝廷又批准軍中伙夫請領牌照,在各處街巷建棚或擔挑子串戶剃頭。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髮業。老北京理髮業大致有兩種經營方式:一種是設有鋪面,坐店經營;一種是挑擔下街,走街串巷。這後一種,出門經營時須隨身擔一隻剃頭挑子。挑子一頭是洗頭銅盆,下面有個圓桶,內裝炭火小爐;另一頭是坐凳,凳側有抽屜,內盛理髮用具。銅盆那端還豎著一個小旗杆,桿上有鉤,懸掛毛巾、鋼刀布等,據說旗杆是當年強令漢人剃髮留辮的法令標誌。剃頭挑子可謂昔日京城一景,後來還被北京人編成歇後語「剃頭挑子—一頭熱」,用來形容一方熱情、一方冷淡的情形,使用至今。下街剃頭匠還手持一個鐵制器具,名曰「喚頭」,形狀似大鑷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撥,便發出「嗆啷」一聲,隨走隨響,以召喚主顧。解放後實行公私合營,下街的剃頭師傅大都進了國營理髮店,僅剩下些「散兵游勇」仍以走街串巷為生。這時的剃頭挑子已簡化為一隻小小的布挎包,內裝理髮工具,只是「喚頭」依然在手。下街師傅收費比理髮店便宜,受到大雜院居民的青睞,常被他們請進院中,而顧客多為老人、孩子。「文革」時期全面禁止個體經營,下街師傅從此絕跡。筆者幼年家居衚衕,目睹過剃頭師傅下街,仍記得「喚頭」清脆悠揚的「嗆啷」聲,在寂寥悠長的小衚衕里回蕩……改革開放前,京城理髮店都是國字型大小招牌,可等級不同。王府井的「四聯」、西單的「第一理髮店」等老字號名店,是考究的顧客的去處。而小街道、小衚衕等居民聚居之處那不大起眼的小理髮店,卻是北京普通市民經常光顧的場所。小理髮店僅有三四張理髮坐椅,一兩個白瓷臉池,舊白布罩單漂洗得雪白,理髮師身著白凈的大褂,一度還像大夫似的在工作中戴著口罩,設備有些老舊,但服務周到,有些細節今已失傳,比如男顧客不論老幼理髮後,都要用剃刀沿著髮際,把細小雜柔的毛髮刮凈,稱之「刮邊兒」。洗完頭後,顧客自己從保溫桶里取一條高溫消毒後的熱毛巾,香噴噴地把頭臉一擦,那真叫爽快。「四聯」等名店是上海遷京的,揚州師傅多,而小理髮店的理髮師一般是老北京,他們不論男女一律愛聽評戲,記憶中上個世紀60年代我常去的那家小理髮店,老式收音機里總是咿呀著當時最流行的曲調「水鄉三月風光好……」如今京城已很少能夠見到國營理髮店,代之而起的是星羅棋布而質素不一的各類私營美容美髮店。本人不入理髮店大約已有十幾年。當初是因嫌理髮排隊耽擱時間,便買了推子,大膽地把腦袋交給妻子打理。前兩年到台灣,頭髮過長,不能不理,便走進一家不大的理髮店。老式皮椅、老式吹風機等陳設,理髮、刮邊兒等程序,刷在唇旁的雪白泡沫,尤其是剃刀在鋼刀布上的上下翻飛,這一切熟悉而親切的情景,一下把我帶回三四十年前的北京,沒承想在北京消逝的風景竟在台北尋到……(15)京城百歲剃頭匠走完傳奇一生京城百歲剃頭匠走完傳奇一生

2012年2月23日,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時年99歲高齡的靖奎老人在家為一位慕名而來的顧客剃頭。本報記者方非攝(資料照片)本報記者劉歡「報紙來了!」昨天下午,在景山西街狹窄的高卧衚衕里,郵遞員跟往常一樣,跨坐在自行車上,在一扇裝有扶欄的大門前張望。一連幾天,平日總是準點兒等在門口的靖奎老人都沒出現。今後,老人再也無法趁著拿報紙的功夫跟郵遞員聊上兩句了——這位擁有傳奇一生的京城剃頭老人昨天上午去世了,享年101歲。靖奎是個普通的手藝人,可他理過的「腦袋」卻都名氣不小。上世紀40年代,梅蘭芳、傅作義都曾是老人的主顧。那時的他,在清華大學和地安門開著兩家理髮店,上至軍閥官吏、梨園名宿,下至百姓、學生,他的理髮店一直門庭若市。新中國成立後,靖老爺子把兩家理髮店都上交了,從此開始了走街串巷給人剃頭的生活。不僅如此,作為京城最長壽的理髮匠,老人頗引以為豪。九十多歲高齡時,他還經常騎輛三輪車穿梭在衚衕間,登門為那些幾十年的老主顧理髮刮臉。2007年,靖老爺子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他本人還因本色出演,在印度的國際電影節上拿下了「金孔雀」獎。自打那以後,北海周邊的老北京幾乎沒人不知道他,不少遊客還會慕名到他家中請老人理髮。一張令自己滿意的遺照,一身體面的中山裝,一份500字的生平簡介……在電影里,靖大爺表達過一個心愿,那就是「能夠乾淨、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現實中,老爺子的兒女們幫他了了這個心愿。昨天下午,老人平日居住的那間小平房被簡單布置成靈堂。床前的小柜子上擺著水果、香爐和老人的遺像。照片上的靖大爺慈眉善目,一頭銀髮梳得一絲不亂。整個下午,小院里靜悄悄的,沒有賓客,甚至連街坊鄰里也沒人過來串門。「大家都還不知道,我們幾個兒女只想安安靜靜地把老爺子送走。」在醫院和家裡來回奔波了一天,靖大爺的大女兒靖秀芬有些疲憊。「老爺子因為肺炎住院好幾天了,今兒一早,他自己拔了輸液的管子,非吵著要回家,還拿過我手機給我妹妹打了個電話。我們沒想到這是迴光返照……」回想父親臨走前的情景,靖秀芬有些後悔,後悔沒來得及通知家中其他親友,「後來我好不容易哄著他睡了。老爺子是睡著走的,很平靜,一點兒沒遭罪。」靖老爺子從十多歲學徒出師後,剃了八十多年頭,也收過幾個徒弟。可自己的兒孫們卻沒一個學這門手藝的。「也奇怪了,我們好像就沒遺傳這基因似的。」靖秀芬說。靈堂里,有個長頭髮梳著辮子的男人一直忙前忙後,他就是老爺子的徒弟張德祿。說起這段師徒緣,張德祿自認是誠心打動了老人。三年前,他慕名而來時,老人以年事已高為由拒絕了他。但張德祿沒放棄,三次登門拜師,最終磕頭敬茶認了師傅。「師傅身體一直挺硬朗,沒想到……他老人家冥冥中可能有預感。」一個多月前,靖老爺子突然把張德祿叫到家中,從床底下翻出一個黑皮兜子,裡面裝著他用了一輩子的傢伙什,傾囊相贈。說著,張德祿掏出手機給記者看照片,「這是刮刀……這是胡刷……這塊磨刀石可有年頭了,是師傅的師傅傳下來的。師傅非常看重這套工具,這兩年不怎麼動刀了,也會時常拿出來摸摸、看看。」近兩年來,由於歲數太大,靖奎已很少動剃頭刀了,但從未疏於對徒弟的指點,師徒二人一有空便切磋技藝。老人自己的髮型也都放心交給徒弟打理。如今,在張德祿自己開的理髮館裡,能動腕子給客人刮臉的只有他一人。「師傅教的絕活兒不敢忘,他說過"這門手藝在他手裡不能放下』,在我這兒,也絕對不會放下。」
推薦閱讀:

18歲的北京城,一個您不知道的北京城!
老北京旗人有多少種行禮方式?
這些老北京的規矩講究,您忘了嗎?
老北京兒時白塔寺廟會記憶

TAG:北京 | 老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