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蘋果,為什麼誰也賣不了 3000 元以上的智能手機了?
現在走進任何一家賣場挑選手機,你基本上只有兩鍾選擇:5000 以上的 iPhone 和1000 - 2000 元的 Android 手機。曾經活躍的 3000 - 4000 價位中端產品已經基本消失了。
國慶前,iPhone 6s 開始正式發貨,起價 5288,曾經定位稍低的 c 系列停產。同一周里,兩個活躍的中國互聯網手機品牌小米、魅族也發布了新機。小米的新機小米 4C 售價 1299 元。目前在售的8 款小米手機里,除了 1999 的小米 Note 以外,售價均低於 1500 元。而魅族在發布會前宣稱要突破 3000 價位的新一代產品 MX5 Pro,最終定價也只有2799 元,並且看上去更像是刺激提升品牌形象的產品。
2010 - 2015,手機平均售價的變化。很顯然,除了 iPhone 以外其它手機越來越便宜了。
最近一年半中國主流手機廠商發布 104 款手機,只有 14 款定價高於 3000。而這幾款定價稍高的手機並沒能賣出一個好數字。根據最大手機電商京東的數字,目前銷量排名前 30 的 Android 手機里,平均售價不過 2102。而中國最大 Android 應用統計工具友盟的數字顯示,目前中國地區使用最多的 Android 手機是小米手機 3:
友盟、京東手機平均價格
今天已經不再是 Android 手機可以賣出高價的時候了,曾經將主力產品價格定到 iPhone 水平的三星和 HTC 經歷了兩年的快速下滑。三星賣得最好的是 3000 出頭的 Galaxy A 系列,而 HTC 已經沒什麼機型能賣好了。
僅僅三年前,HTC 還在賣 5000 元以上的 HTC One X。而三星賣得最好的手機也是它最貴的 Galaxy S 和 Note 系列,上市價格都超過 5000 元。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只要是智能手機,看上去都差不多今天的智能手機,除去 iPhone 以外,基本全都採用 Android 操作系統,使用相同的第三方應用。
同類型產品想賣不同價格,必然得通過足夠的差異化讓用戶掏錢。但從最基本的外觀開始,智能手機已經沒有什麼差別。走進商店,櫃檯上是一排又一排薄薄的小平板。
在蘋果進入手機市場之前,手機界的外形曾經豐富得多:
到 2010 年,隨著 iPhone 地位的穩固,廠商已經基本放棄在鍵盤手機上的創新,手機通通變成了又薄又輕的方塊狀了。曾經的翻蓋、滑蓋以及各種千奇百怪的手機造型都消失了,幾經進化後的智能手機通通變成了 iPhone 一樣扁平沒有按鍵的直板觸摸手機。
為了強調外形上的不同,廠商們只有挖掘曾經不被人重視的細節:
除了廠商市場部和媒體記者,沒有人真正在意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缺少變化的硬體,不只是手機外殼獨有的新技術是產品賣得更貴的一個好理由。但今天手機裡面用到的所有元件也變得千篇一律,處理器、屏幕、攝像頭、指紋識別等關鍵元件基本都只有兩三家公司的產品可供選擇。
以計算設備最核心的處理器(更準確地說,SoC)為例,Android 手機廠商除了自行生產處理器的三星和華為以外,基本只有高通和聯發科兩個選擇。比如高通 801 這一款處理器便是小米 Note、一加、OPPO N3、鎚子手機 T1 等不同品牌機型的共同選擇。
5 年前,手機廠商的選擇除了高通和聯發科外,還有德州儀器(TI)、英偉達(Nvidia)和飛思卡爾(Freescale)這三個選擇。
隨著競爭加劇,後三家公司已經基本與手機處理器市場無關。德州儀器和飛思卡爾早期都曾依靠諾基亞。隨著諾基亞衰敗、蘋果和三星選擇自己的處理器,德州儀器在 2013 年宣布退出智能手機市場處理器市場;今年,飛思卡爾被恩智浦(NXP)以大約 118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偉達的移動晶元未能佔據市場,依然在依賴 PC 圖形晶元業務,今年甚至傳出要被聯發科收購的消息。
即便是有選擇的部分,也變得無關緊要2011 年的小米手機和高端的 iPhone 4S 採用同樣的雙核處理器,這曾被當做一個巨大的賣點。
而今天四核、六核甚至八核不但稀疏平常,對於用戶來說也沒什麼意義。任何一款 2000 元甚至 1500 元價位的手機應付應用商店排名靠前的遊戲都綽綽有餘。今天的手機遊戲都希望吸引儘可能多的人免費下載來玩,隨後靠售賣虛擬物品賺錢。
同樣和手機性能相關的內存也變得過剩起來。今天,2000 元價位的一加手機 2 和小米 Note 的內存都達到了 3GB,魅族的 MX Pro 5 提供了 4GB 內存的版本。
但這二者的差別只是規格表裡的數字而已,並不會給你的使用體驗帶來直觀影響——更貴的 iPhone 6 只有 1GB 內存。
甚至連手機上最大的元件屏幕,也不再是拉開手機價位的保證。
蘋果在 2010 年發布了使用「視網膜屏幕」的 iPhone 4,像素密度達到了 326 PPI——喬布斯說,「視網膜屏幕」指的是人類肉眼從 10 到 12 英寸(約合 25 到 35 厘米)的距離,看不到手機屏幕上的像素點。
2012,第二代小米手機發布,在維持 1999 定價的同時採用了 341 PPI 的顯示屏。之後雖然索尼、HTC、OPPO 也有像素密度更高的屏幕出現,但高於人眼識別能力的解析度並不能說服用戶多花錢。而曾經昂貴的 IPS、全貼合屏幕等技術,也已經普及到今天所有千元以上機型都能用得起的地步。
未來的創新,看起來很難而接下來的技術創新看起來非常遙遠。
現在,Google 和蘋果都將前沿的技術延伸到人工智慧,蘋果計劃招聘至少86 名全職人工智慧專家,這些技術人員將被應用到軟體開發,這裡指的是 iOS 系統以及語音助手 Siri。
Google X 的實驗室里正在鼓搗會深度學習的機器人,Google Now 這個語音助手也在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成為焦點,它現在可以做智能推薦以及語義識別。
不過人工智慧這種投入巨大、回報緩慢的項目,短期內是不會讓我們的手機有什麼突飛猛進的變化了。
當然,手機廠商也嘗試了其他小型創新,比如三星的手寫筆 S Pen、魅族的 Smart Bar、華為在 iPhone 6s 發布之前就用上了類似 3D Touch 的技術。
但對這些 Android 手機廠商來說,這樣的新技術難以被普及,這就讓大多數的應用開發者失去適配的耐心。拿 Smart Bar 來說,主流的應用都無法兼容它,用戶體驗也就大打折扣。
想要看到手機的下一次「革命」,我們可能要等很長一段時間了。
另一方面,互聯網讓廠商並不一定需要靠硬體賺錢在互聯網還沒有現在這樣普及的時候,手機和家電甚至快消品一樣有著層層的線下分銷體系。
一部手機從出廠到終端零售店銷售,中途需要經手多少人,以及最終的售價里包含有多少經銷商成本,消費者是永遠不會知道的。手機賣場的店員會極力向你推銷某個熱銷機型,這背後的動機是店員的銷售業績。
但是電商的模式繞過了所有中間代理商,手機以直供的方式從工廠發貨。現在,小米線上渠道佔據小米7 成的銷量。
黃牛依然存在,但線上渠道讓價格更為透明,溢價的空間就變少了。在官方零售價基礎上增加的每一分錢都會讓用戶不爽。
硬體不再是主要利潤來源,它變成了互聯網服務的入口。每一個智能手機內置的應用商店都是盈利渠道,遊戲和應用開發者會為了商店內一個更好的推廣位付錢。
在《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雷軍稱小米的應用、遊戲、支付等「移動服務」今年的收入將達到 10 億美元,是去年的三倍。
按照之前小米的預測,2015 年它的總營收將達到 160 億美元,也就是說互聯網服務占 6%——但如果按照利潤,互聯網服務賺取利潤的效率會比低價手機高得多。
對於大多數互聯網服務來說,用戶規模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 Android 手機公司都將主要產品線放在 2000 甚至 1000 以內價位,而不再試圖用比小米更好的產品賣更高的價格。
而互聯網服務的收入也讓中國智能手機的競爭不同於此前的影碟機和筆記本電腦大戰,以整個市場走向 0 利潤而終結。這一次,手機廠商能在低價硬體以外賺到錢,前提是它賣掉的手機足夠多。
題圖來自海洛創意
喜歡這篇文章?請在 App 商店搜索好奇心日報,讓好奇心驅動你的世界。
推薦閱讀:
※三星的市場份額強勢回暖,還是曇花一現?
※摺疊屏手機怎麼使用?
※廣東手機簡訊紅段子日趨流行
※手機排行榜2017前十名產品對比?
※周鴻禕爆小米手機利潤近800 或因推360特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