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姥姥門上唱大戲·山西地方戲之祁太秧歌

山西地方戲之祁太秧歌

敘:祁縣、太谷秧歌是山西梆子的母系成分之一,她與當年的蒲州梆子共同孕育了山西梆子。我雖沒有親眼觀賞過祁太秧歌,但早知道她與山西梆子的淵源。近年來,在山西省電視台「走進大戲台」欄目看過不少祁太秧歌的精彩表演,其特有的晉中韻味唱腔,極富生活情趣的反映普通百姓悲歡離合的戲劇情節,都可觀可聽,耐人尋味。在戲劇界,冠名秧歌、道情者,全國各地都有,尤其秧歌,多與各地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祁太秧歌當然也不例外,僅看其傳統保留劇目便略知一二。秧歌是中華老祖先留下的「玩藝兒」,娛樂與教化的作用並存,較之於純娛樂的搖滾樂、街舞等舶來品,其傳承華夏文化的功效自然不言而喻。可惜小青年們少不諳事,拿洋垃圾當寶貝,數典忘祖,自行丟棄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符號,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對洋玩意兒、洋垃圾倒是如數家珍、趨之若鶩。若當他們飄洋過海、寄居國外多年後,縱然想聽、想看自家的鄉土戲劇也恐尚不能夠,空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羈旅愁思罷了。是故,奉勸趕時髦的小青年,要抽時間多了解一些家鄉戲曲常識,培養一些聽、看地方戲劇的情趣,如此,才無愧于山西小老鄉之稱謂,何況,在聽看家鄉戲曲的耳濡目染的漸次中,你會在不知不覺之中提升「仁、義、禮、智」的自我修養水平,當年古希臘統治者伯利克里給看戲的人民發看戲津貼之用意,約或也在於此。

按:祁縣、太谷秧歌是以祁縣、太谷為軸心,輻射周邊10餘縣的鄉土小戲。它以農村生活故事、民間習俗、傳聞軟事等為題材,以優美的曲調和表演形式,真實地反映人民生活,它是山西省戲曲花籃中一支絢麗多彩的奇葩。

明代正統到崇禎年間,是小曲(亦稱時曲或俗曲)廣泛傳播的時期。祁縣文化館曾搜集抄錄了不少古代小曲,如:《編根羅》、《並蒂蓮》、《一塊銅》、《小尿床》、《高老莊》、《小二姐拜媒》、《銅青螞昨》等。它們大都是反映當時當地民間生活故事。據明英宗朝廷禁唱「妻上夫墳曲」條令稱:正統間,北京滿城忽唱《妻上夫墳》 (亦稱《小寡婦上墳》曲,祁太秧歌中亦有此曲。)等曲,與祁太秧歌小曲不但同名,而且形式也大同小異。

明代萬曆刊本《玉谷調簧》里,有詠私情的問答體小曲,同祁太秧歌小曲《娘問女》、《挑水》的題材和體裁極其相似。可見明代小曲盛行之時,晉中平原的小曲亦在廣泛流行。

晉中地區元宵節鬧社火時,在舞蹈間歇唱支小曲,渲染氣氛,載歌載舞,歌舞結合,這種形式就是祁太秧歌的起源。關於「祁太秧歌」較多描述最早的是在安徽,據史料記載,真正形成目前「祁太秧歌」的是由清雍正時期安徽「小歌舞」注入之後才形成。目前流傳較廣的「祁太秧歌」其曲調、曲牌多為晉中原有,但表現形式,尤其是表現題材多由安徽傳入。

清康熙四十七年,孔尚任《平陽竹枝詞》第一首「踏歌詞」有:「鳳陽少女踏春陽,踏到平陽勝故鄉。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斷路人腸」。從詞中可以看出鳳陽少女在平陽(今臨汾)表演鳳陽花鼓踏歌的情景。祁太秧歌歌舞節目《打花鼓》中亦有此等詞句。可見鳳陽花鼓於清初就流行到了山西南部、中部一帶。《平陽竹枝詞》第二首中的。「踏歌詞」「蹴鞠場中不用球,輕輕對踢眼斜瞅,分明學得秦樓舞,五彩裙邊露鳳頭。」描繪了兩個秀麗女子表演踢球遊戲的情景。祁太秧歌中的《踢蹴球》,又名《踢繡球》,也是姐妹二人表演踢球。又如《採花》、《採蓮》、《珍珠倒捲簾》、《十二月對花》、《茉莉花》、《小放牛》等一批節目,也是當時流傳到晉中一帶的歌舞節目。鳳陽花鼓藝人的活動形式,被晉中民間藝人吸收、溶化,逐漸發展成了踩街秧歌隊。

踩街秧歌隊的表演形式,是由俊扮和丑扮兩個公子相配,手持摺扇領頭,帶領身背花鼓的女角色和拍小釵、敲小鑼的男角色共二三十人,分兩行沿街行進表演,炮聲響處,走至迎接的戶主門口,由領隊公子詠頌,如:「男人種地女織布,和和氣氣鬧家務,指望今年收成好,兒孫滿堂全家福。」之類的即興順口溜,朗誦完畢,兩三個演員進入場地中央,邊舞邊唱小曲,表演歌舞小戲。之後繼續前進,直至踩遍各街為止。踩街秧歌活動的時間一直延到民國初年,才逐漸消失。

唱鳳陽花鼓藝人到了北方,也隨著北方的風俗習慣唱秧歌了。雖然鳳陽歌與秧歌的曲調,在調式、調性、音韻等方面不盡相同,但互相吸收、溶化,逐步成了一體,統稱秧歌,而鳳陽歌的名稱在北方也逐漸消失了。另外,祁太秧歌還吸收了「蓮花落」的格調。這都對祁太秧歌的豐富、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清嘉慶、道光年間,祁縣、太谷、平遙等縣的商業蓬勃興起,商業的發達也促進了文化的廣泛交流傳播。當時人們對時興小曲,流行小戲倍感興趣。如:《走西口》、《金全賣妻》、《小上墳》、《放風箏》等劇目,都是這一時期由外地傳來的。在這些劇目的影響下,啟發了民間藝人編唱反映當地農村生活的口頭劇目,如《割田》、《回家》、《柚筒記》、《換時花》等。這說明秧歌成為戲曲的條件,已經具備了。道光年間,晉中平原農村,成立了許多「自樂班」組織,當時農村一般是踩街秧歌活動,後即登上檯子演出。台後設一卯桌,上插「同樂班」、「喜樂社」等類的幔簾。節目有小曲曲、歌舞小戲、雜說、秧歌等。民國15年前後,祁縣、太谷秧歌藝人,根據當地真人真事編出了一批揭露當時社會黑暗生活的秧歌戲,並創作出一些新曲調,一直流傳至今。如:《喚小姨兒》、《做小衫衫》、《十家排》、《送櫻桃》、《跟大嫂頂工》等曲調。在這一時期,有些晉劇藝人,曾與秧歌藝人合作,改編和創作過不少優秀秧歌戲。晉劇和秧歌,這兩種姐妹藝術的藝人,還一起組織「風攪雪」班子,同台演戲,既演晉劇,也演秧歌。晉劇藝人在表演、化妝、服裝等方面,給秧歌以重大影響,對提高秧歌藝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1955年,榆次縣成立了第一個專業劇團:榆次縣秧歌劇團。演出了很多移植現代戲。同時,全部劇目增加了弦樂伴奏,豐富和發展了打擊樂鑼鼓點;改一劇一曲為一劇多曲。在表演、導演、舞台美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改進。

祁太秧歌傳統曲目以及現在流傳的曲目主要有:《換碗》、《偷南瓜》、《賣高底》、《割田》、《喚小姨》、《送櫻桃》、《賣元宵》、《看秧歌》、《切草帽》、《縫小衫》、《牆頭記》、《上包頭》、《算糧》、《送醜女》、《游神頭》、《十勸勸》、《洗衣計》、《賣燒土》、《賣柴計》、《賣豆腐》、《割青菜》、《游鐵道》、《盤五更》、《斷料子》、《勸戒煙》、《偷點心》、《打凍漓》、《清風亭》、《看鐵棍》、《小姑賢》、《奶娃娃》等。

2013年1月13日星期日筆談梨園


推薦閱讀:

山西超生二胎最新政策 山西超生罰款標準最新消息
山西太原: 凈因寺
【山西貪官錄】之六:白雲失足陽泉
山西「盲井案」一審:4人偽造礦難敲詐獲死刑
山西農谷有個「番茄小鎮」

TAG:山西 |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