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之批判何以理解
07-27
發布日期:2017-03-21作者:張欽亞 編輯:盧芳萍 審核:楊衛紅字體大小[]瀏覽次數:31次我們在閱讀馬克思主義的一些經典著作時,經常會看到一些標題上都有「批判」二字,如《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哥達綱領批判》,《資本論》的副標題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神聖家族》一書的全名是《神聖家族,或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駁布魯諾·鮑威爾及其夥伴》。如何理解這裡的「批判」含義,是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內涵和理論意義的重要前提。應該說,這裡的「批判」肯定不同於我們平常所理解的批判,也不是政治學意義上的批判,比如「批駁」「駁斥」「否定」「消滅」等,而是特指哲學意義上的「批判」,或者說是特指德國古典哲學傳統意義上的「批判」。這種德國古典哲學傳統意義上的「批判」也不同於古希臘智者學派的「論辯」和黑格爾的「揚棄」以及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批判」。古希臘智者學派的論辯是通過尋找對方的邏輯漏洞或借用一定的修辭學手法以達到辯論取勝的目的,有時也稱「詭辯」;黑格爾的「揚棄」是指既克服又保留,即克服消極因素,保留積極因素,是否定之否定,是正反合之合;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批判」則是一味對現代敘事的徹底解構,反對元敘事、邏各斯、統一性、現代性等,相對缺乏建設性維度,與馬克思「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的哲學批判思維迥然不同。這一哲學意義上的「批判」明義於康德。康德有著名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在「第一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康德就對自己哲學的「批判」概念作了明確的說明:「我所理解的批判,並不是對某些書和體系的批判,而是就其獨立於一切經驗能夠追求的一切知識而言對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而是對一般形而上學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的裁決,對它的起源、範圍和界限加以規定。」簡要講就是「澄清前提、劃定限度」。這一批判定義與康德的哲學任務相關。康德哲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回答休謨的兩個疑問:一是從「印象」到「觀念」是否可靠(從經驗到理性的可靠性),二是從「是」到「應該」是否可能(從事實判斷到價值判斷的可能性)。面對自培根「知識就是力量」和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所開啟的理性知識論傳統,休謨發出這樣的疑問,無疑是近代哲學史或思想史上的一聲驚雷。為了回答「休謨疑問」,也是為了反對當時盛行的經由萊布尼茨闡發再由沃爾夫發揮的「理性獨斷論」和神學主義的回潮對理性主義的否定,康德以這種「批判」的特定思維方式,對純粹理性進行前提性和限度性審視,從而得出兩個結論,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兩句話:一是「人為自然立法」,二是「為信仰留出地盤」。這實際上是為理性知識進行了「劃界」:一是理性認知只能依據「先天綜合判斷」(依據12個先天範疇並置入「時間」中介)在「現象界」中把感性的直觀雜多可靠性地「整理」為抽象理性,而在「物自體」中則不能;二是理性只能限定在純粹知識系統中,而不能跨界到價值系統。可見,哲學思維不僅要把握世界,還要把握思想,對構成思想進行反思批判。具體說就是對構成思想的基本信念的批判、對構成思想的基本方式的批判、對構成思想的基本邏輯的批判、對構成思想的歷史限度的批判等。哲學思維不是一種簡單的「符合論」程式,而是對認識世界和構成思想的雙重審視和考察。比如常識認為三角形內角和等於兩個直角和,但反思批判要澄清這個結論的前提條件,即只有在歐式幾何中才能成立,如果在非歐幾何如黎曼幾何和羅巴切夫幾何中則不能成立,通俗講在球面幾何或凹面幾何中就不能成立;再比如馬克思之前的經濟學多是講物與物的關係,而馬克思則批判反思前人的經濟學的物物關係從而揭示出人與人的關係。馬克思對構成思想的反思,使當時經濟學上升了一個更高的層面。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里提到的「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就是指對構成思想的可靠性的考察。康德的「理性批判」就是「澄清理性的前提、劃定理性的限度」。康德的哲學思想也是哲學史上的劃時代成果。他為理性劃界同時又挽救了理性,強調理性是手段、人是目的的哲學思想影響了他之後直到今天的人類思想。馬克思的經典著作中所講的「批判」是沿用康德意義上的「批判」,展開講就是「澄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條件,劃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限度」,簡言之就是考察「資本的產生前提、資本的運行邏輯、資本的歷史限度」。這是馬克思《資本論》或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基本運思路徑和思維方式。當然馬克思的哲學批判超越於康德哲學的批判之處,還在於馬克思的哲學批判更是一種實踐性批判,而不僅僅局限於純粹知識範疇內的批判。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概念是實踐,只有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批判才具有現實的意義,它不僅是思維獲得真理性的依據,也是人獲得真正自由和幸福的前提。正如馬克思所言:「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這種哲學批判的意義在於對抽象觀念及其附加其上的抽象力量的自身膨脹而生髮出來的控制一切的慾望與存在的一種限制,並以此開啟思維的豐富性和生長性的新空間,防止或杜絕抽象觀念對人的統治。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當時盛行並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的批判,就界定其為「虛幻的共同體」的「虛幻的形式」,「把特殊的東西當成普遍的東西」進而「把普遍的東西當成統治性的東西」,其批判的深刻性就在這裡。在馬克思《資本論》中對資本的批判,恰恰也揭示了資本這一現代資本主義現實存在的「普遍形式」所體現出來的「異化勞動」「人的異化」即把人的生命片面化為完全動物般的存在的本質規定。在馬克思看來,哲學的批判就是對絕對話語及其所代表的壓迫性力量的反抗和抵制,是對壓迫於這種絕對話語及其所代表的壓迫性力量之下的生命與靈魂的拯救與解放。在馬克思的哲學視野中,批判不是一種思想傲慢和話語暴力,而是一種建立在實踐基礎和理性對話之上的真實性和徹底性過程,是對人在知識和實踐探索中的自由和平等的信仰追求。哲學之批判的深層價值最終指向人的生命的「自由」和「幸福」,這是馬克思哲學之批判的真正價值旨歸。以此觀照,我們傳統的「批判」思維往往表現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互否式、對立式的極化傾向。這種思維方式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對一些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看法,相對缺乏理性的批判精神。這種思維方式也造成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諸多誤讀。因此,學習哲學,更為重要的是自覺培養這種哲學思維方式,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對立論」思維方式。同時,這種運思路徑和思維方式也有助於我們改變傳統的「符合論」的哲學視角並以超越其上的「思維的真理性」視角來重新把握經典作家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並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和實踐基礎上繼續深化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研究。傳統的哲學學習往往停留在「符合論」的層面,只關注一種把握世界的方式,而忽略通過把握思想進而把握世界的哲學方式,這與中國傳統的「實用理性」有關。實事求是本應是求本質求規律,而我們卻常把它簡單地理解為求符合求效用。儘管這也是哲學思維的重要方面,但卻相對缺失了對形成思想的可靠性和限度性的批判反思,以致我們的認識多停留在直觀符合、當前有效和為我所用的粗淺層次,缺乏深刻性、預見性和至上性,其負面作用多是付出沉重代價後的矯枉過正和囿於自我局限的偏執任性。這種傳統思維方式及由此所決定的行為方式是需用哲學批判思維方式予以改造的。這是我們學習馬克思批判哲學的一個重要啟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敢談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嗎?
※我為什麼要上批判性思維課?
※余敦康《易學的現代詮釋》之批判
※上海交大校長:中國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
※中國人很難對自己的哲學進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