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董明珠
董明珠是個異數。
面對格力2157.76萬「騙補」,董明珠堅持不道歉,這讓董明珠社會形象減分不少。人們依稀記得,此前她曾對行業的騙補行為進行過猛烈抨擊,而這一回,「騙補」輪到了格力頭上。
堅持不道歉,是因為董明珠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什麼,「沒有做錯為什麼要道歉呢?」而「沒有做錯」的依據就是報銷標準,格力是按發改委標準上報的,而審計署是按自己標準審計的。審計署和發改委在報銷標準上,本身就存在分歧。
實際上,董明珠內心有一個基本邏輯:2012年,格力為國家納稅74個億,為區區2000萬元去騙補,合乎情理嗎?
這就是董明珠,一個寧折不彎的人。
中國家電行業有句調侃,「一幫老爺們干不過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董明珠。在男人一統天下的中國家電行業,董明珠絕對是個另類。這種另類色彩,在其性格上表現得最為充分。
董明珠的個性
直率、直筒子、直腸子,凡是和董有過交往的人,都會留下這樣的印象。的確,董從不掩飾自己的好惡和心情,不論在什麼場合。有董明珠的地方她就是焦點,不言自威,人稱「氣場強大」。
曾有人問她:做這麼大的企業,享受什麼級別的待遇?她說我什麼待遇也沒有,「我就是一個賣空調的」。這幾乎是自降身價,完全不把自己當回事。實際上,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家,更願意把自己打扮成「教父」、「大師」,甚至「政治家」。
格力的人對董明珠的評價最直接,說「這個人有道德潔癖」。的確,與99.9%的企業不同,在格力,任何人接受客戶的饋贈必須上繳,這個制度已經實施了近20年,現在仍在繼續。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上繳,前提是你不要被公司發現或者被客戶舉報,一旦發現則格殺勿論。
還有,一個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相信也不敢相信的事實是,格力竟然沒有媒體關係維護預算。在當下的媒體環境下,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於是,當格力的市場部人員想和媒體通融一下的時候,就必須自掏腰包。很多和格力打過交道的媒體,都覺得格力的媒體關係比較生硬,不冷不熱的,甚至不少記者感覺「格力的人傲慢」,在董明珠不給他們費用的情況下,他們能做的事情不多,也只能這麼繼續「傲慢」下去了。
董明珠是個一旦轉動就停不下來的陀螺,停下來就會倒。因此,給她當秘書是份苦差事,她沒事秘書卻累出一身病。還有人說,和董一起散步不叫散步叫跑步。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這就是董明珠生活狀態。
家電圈裡有個說法,張瑞敏和董明珠的接班人最難當。張是個政治家、戰略家,高度太高,一般人難以企及;董明珠要自己的接班人「愛格力勝過愛自己的家」,這個標準咋一看沒什麼,卻是神仙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有人說,「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的確,格力身上烙下太多董明珠的痕迹。也有人說,朱江洪對格力貢獻更大。在我看來,完整的說法應該是: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沒有朱江洪就沒有董明珠。但是,我還要補充一句:格力身上的董明珠色彩大於朱江洪色彩。
單一產品年營收超過1000億(預計2013年格力電器營收在1200億元左右,其中格力空調營收將首次突破1000億元),「中國家電第一股」,連續十幾年納稅額家電行業第一,因為空調做得太過強大導致三星等國際巨頭不得不收縮空調戰線……諸多奇蹟,疊加發生在格力身上,絕不是偶然的。
有人說,如果格力誕生在美國而非中國,格力會發展的更好。在市場秩序與法律環境不成熟的中國,做一個完全遵紀守法的企業,你需要付出的代價要高得多。
中國人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承認別人的道德水平比自己高。所以,「有道德潔癖」的董明珠並不總是受到歡迎,沒有幾個人願意拿她反襯自己。所以,總有人覺得董明珠這個人「怪怪的」、「不合群」。
實際上,作為企業家的董明珠,不僅個性迥異,更在於她對企業戰略、技術、營銷乃至廣告的理解,超乎大多數企業家之上。
董明珠對營銷的理解
許多人將董明珠定位為「營銷女皇」,依據就是董明珠一手架構的格力專賣店渠道,成為大連鎖時代格力電器持續盈利的法寶,並為諸多企業所模仿。的確,這個獨立的專賣店渠道為格力贏得不少尊嚴,成為支撐格力電器走得更遠的力量。但是,如果認為董明珠的營銷貢獻僅止於專賣店,那顯然是對董缺乏更深入的認知。
在我看來,董的營銷貢獻,還包括她對廣告的深刻理解。以央視廣告投放為例,大多數企業的投放策略是「朝三暮四」,核心訴求及風格定位一年幾變,結果導致消費者對多數廣告沒有留下印象。格力則不然,「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一做就是兩年,至今已深入人心,對建立格力科技領先的形象居功至偉。營銷人常說「企業的廣告費有一半打了水漂」,但是,這一半到底浪費在哪裡?沒有人知道。在我看來,企業核心訴求及表現風格變換不定,才是造成浪費的罪魁禍首。
營銷學上有個「開水理論」,即企業核心定位必須精準,訴求必須聚焦,通過持續不斷的廣告投放及公關傳播,才能將企業觀念轉化成為公眾觀念。這就好比燒開水,只有把水燒到100°才能喝,即使1°之差的99°都不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企業的廣告投放都是燒溫水,淺嘗輒止,從而造成資源浪費。
董明珠對企業戰略的理解
對於企業經營而言,品質、技術與營銷,誰更重要?放在十年前,大多數中國企業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營銷;而今天,他們更願意認為是品質與技術。但是,在二十年前,朱江洪與董明珠領導的團隊,就堅定地認為品質與技術比營銷更重要,在他們看來,沒有良好的產品就不可能有良好的銷售,品質才是銷售的基礎,因此,格力總是重獎技術人員,而不是重獎營銷人員。
董明珠的企業經營觀念,與國際企業不謀而合。
對專業化近乎固執的堅持,是董明珠企業管理風格的另一大顯著特徵。不少人建議格力電器應適時多元化,否則難以支撐企業規模的持續擴大。甚至在多元化這件事情上,董明珠和朱江洪曾在媒體上發出過不同的聲音。董明珠有自己的邏輯:我在空調上優勢,在其他產業上不一定有優勢,我為什麼要做沒有優勢的事情呢?
五年前,中國家電企業曾經很流行「打新股」,董明珠堅決不做這樣的事情,她說,做實業心裡才踏實。
董明珠對技術的理解
一個做營銷的人,卻擁有對技術近乎痴狂的追求,這是董明珠「硬幣的另一面」。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2000年,董明珠率隊去日本考察「一拖多」空調技術,並希望購買此技術。但是,無論格力給多高的價錢對方都說「這是我們最先進的技術,不賣」。此事給董很大刺激,「從那時我才意識到,核心技術是企業的生命線,誰會把自己的生命線拱手相讓?」自此,格力下定決心走自主研發之路。十年面壁,終於修成「技術霸權」的正果。
而今,董最得意的一句話就是,「格力技術投入上不封頂,要多少給多少」。
在我看來,中國家電行業最缺這種為技術痴狂的企業家。這也是朱江洪卸任後,人們並不擔心格力失去技術優勢的原因。那些認為董明珠營銷出身,不懂技術、不重視技術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然而,成功並不能掩飾董明珠的孤獨,她只在自己的軌跡上運行。
實際上,卓越的企業家都是孤獨的。任正非幾乎沒有朋友,既不和其他企業家打交道,也不和官員來往,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
據說,喬布斯最喜歡的休息方式,就是一個人在斯坦福大學的校園裡散步。
孤獨,是思考的最好夥伴,因此,孤獨總和深度連在一起。當今中國缺乏大思想家和大戰略家,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人嚮往喧鬧與浮華的生活。
修為與深度需要思考,只有孤獨最適合思考。
推薦閱讀:
※音樂:在溫暖當中的孤獨,孤獨里的溫暖(華語群星)
※孤獨是半身浸江,秋水涼
※悟示弱,悟放棄,悟心境,悟孤獨
※孤獨症恐懼心理的處理對策|精神之家
※唯美句子:花開幾度,葉落幾秋,穿過歲月的滄桑,我期盼的目光,可曾溫暖過你的心房?曾經的約定,遺忘在夕陽下,孤獨了形隻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