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下關沱茶鑄就滇茶品牌

下關沱茶瑞貢京城

雲南沱茶最早產於下關,歷史悠久。下關沱茶是雲南茶中相當古老的一種茶品,早就名揚省外。清代末年,雲南茶業集散市場逐漸轉移到交通方便和工商業發達的下關。下關永昌祥、復春和等茶商改團茶製成碗狀形沱茶,經昆明運往四川省重慶、敘府(今宜賓)和成都等地銷售,故又稱敘府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雲南沱茶生產數量和質量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暢銷全國。雲南具有代表性的是下關沱茶。

一、下關沱茶的歷史

下關沱茶作為緊壓茶類的代表,型制經典,其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圓,其外型精巧玲瓏,色澤褐潤。現代形狀的雲南沱茶創製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明代的「普洱團茶」和清代的「女兒茶」(又叫私房茶)演變而成,1902年由下關「永昌祥」商號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早在明代(1368—1644年)謝肇浙的《滇略》一書在有「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的記載。普茶指普洱茶,說明當時已有將散茶蒸後,加工揉制壓縮體積,便於攜帶的壓制茶了。清代阮福《普洱茶記》載:「小而團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為婦女所采於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團茶也。」清人張泓《滇南新語》亦說:「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和女兒之號。女兒茶亦芽茶之類,皆夷女採制,貨銀以積為妝資,故名」。由此可見,到了清代,下關沱茶的加工雛形已形成。

下關沱茶的創始人為大理喜洲「四大商幫」之首的嚴子珍,他於1902年與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楊鴻春合資創立了「永昌祥」商號。在國內主要做滇藏和滇川貿易,國外主要做滇緬、滇印貿易。他們對原有的形狀加以改進,吸取了「月餅形」團茶的小巧和便於運輸,又充分考慮到了防止團茶因過厚而內生霉變,以及在運輸貯藏過程中的後發酵因素,創製了這種小碗臼形的下關沱茶,其最大的設計特點是:能使團茶在有限的空間內儘可能的增大表面積。如此精巧的設計,既保證了緊壓團茶良好的透氣性,又增大了團茶凹凸面與空氣的接觸,能有效地促進其緩慢地有氧自然發酵過程,對生料團茶的後發酵十分有利,能使其長期貯藏,彰顯沱茶品質。

「沱」是「團」轉化而來,在川、滇方言俗語中,人們習慣將團塊狀的固體物稱為「坨」,故而得名沱茶。也有說法,由於下關「敘府茶」銷川後,經沱江水沖泡,色、香、味俱佳,當地人為了表達對此茶的珍愛,遂將「沱江水」與「下關茶」進行文化聯繫,雅稱之為——「沱茶」。下關沱茶由雲南省下關茶廠生產,該廠創建於1941年,位於雲南省最大的緊壓茶加工中心和茶葉集散地——大理市。大理地區悠久精湛的制茶技藝和優良的生態環境為下關沱茶的優良品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下關茶廠是我國西南地區建廠較早、規模較大的茶葉加工企業,是弛名中外的「雲南下關沱茶」的發源地,也是國家定點生產邊銷緊壓茶的重點廠家。1941年春,雲南中國茶葉貿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員會合資興辦「雲南中國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康藏茶廠」,1948年4月改名為「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廠」。新中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於1950年4月接收了新康藏茶廠,將其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新康藏茶廠」,後又相繼改名為「中國茶業公司下關茶廠」、「雲南省下關茶廠」。1994年改製為「雲南下關茶廠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過國企改製成為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在已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和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和原料儲備企業。是雲南省現有茶葉企業保持傳統品牌地位並在市場一直處於穩步發展的重要企業。

二、下關沱茶的特點

由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下關沱茶,其曬青毛茶選自順寧、景谷、佛海等不同的州(縣)和緬甸鄰邦。80年代以來,茶廠開始擁有自己的茶園基地。由於在選料、處理方法上的不同,使成茶在色澤、香氣、滋味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區別。沱茶有兩種規格,各具特色。一種是選用優質青毛茶加工製成,具有色澤烏潤、湯色精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的品質特點,主銷國內市場。另一種是採用普洱散茶作原料,製成的沱茶遠銷至西歐、北美等國際市場。其色澤褐紅,湯色紅濃明亮,性溫味甘,滋味醇厚。

傳統的下關沱茶分為100克和250克兩種,其造型獨特,狀如碗臼,背窩深而窄。

三、下關沱茶在雲南茶產業中的作用

1、打造了雲南茶業的知名品牌下關茶廠自建廠以來,堅持以創品牌為核心,結合雲南的茶葉資源,努力將雲南的普洱茶打造成世界級的品牌。1992年前下關茶廠主要採用「中茶牌」商標,1992年正式採用「松鶴牌」商標。「松鶴牌」下關沱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先後三次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三次榮獲世界食品金冠獎,被評為「中國茶葉名牌」;2002年,「松鶴」牌下關沱茶通過了國家質監總局「國家原產地標記產品註冊」;2003年,「松鶴」牌下關沱茶榮獲「雲南省著名商標」。

2、開拓了雲南茶葉的國際市場茶葉市場化能夠大力推進茶葉品牌化。茶葉將主導21世紀的飲料市場。有機綠色食品茶將主導國際茶葉市場。1976年,下關製作了一批沱茶通過香港陸續銷往法國,稱為「銷法沱」。目前,下關沱茶銷往重慶、湖南、廣東、陝西、北京、上海等全國20多個省(市、區),並出口到歐盟、法國、德國、比利時、美國、哈薩克、俄羅斯、日本、沙烏地阿拉伯、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對積極開拓國內與國際兩大市場,確保市場經營行為不斷規範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3、豐富了雲南茶文化沱茶創製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沱茶名稱的由來,沱是由團轉化而來,有說由於過去遠銷四川沱江一帶,故而得名。從歷史的記載中蘊涵了下關沱茶作為雲南古老茶製品的深厚文化。今天的下關沱茶集團,把茶馬古道、白族文化、旅遊文化等與沱茶相結合,再現古典,提高文化內涵,擴大了下關沱茶影響力,其悠久的歷史不僅豐富了雲南茶文化內容,也增添了人們的品茗樂趣。

4、推動了雲南經濟的發展

下關茶廠利用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民俗民風,把白族的飲茶習俗和民居風格與沱茶的消費形式和飲用充分相結合,不僅推動了雲南茶產業的經濟發展,也為茶文化的內涵注入了新的血液。下關茶廠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依靠科技抓好種植、加工、營銷各個環節,融茶文化產業發展之中,豐富茶產業內涵,實現茶產業升級,同時促進茶產業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提搞茶產業的整體效益,實現農民、企業和財政三增收。

四、下關沱茶的發展前景

1、雲南茶葉生產現狀2005年,雲南省茶葉種植面積達297萬畝,比「九五」末增加52萬畝,增21%;投產面積251萬畝,比「九五」末增加43萬畝,增20.6%;茶葉總產量11.6萬噸,比「九五」末增加3.66萬噸,增長46%。茶園面積和茶葉產量分別居全國第一位和第三位。整個茶葉產業綜合產值達75億元,其中農業產值26億元,比「九五」末增加18.2億元。其中,2005年雲南下關沱茶集團居龍頭企業之首,產量6823噸,產值1.64億元。

2、從沱茶的發展空間看近年來,世界貿易量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這對於中國來講是很好的機遇。據我國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茶葉出口到113個國家和地區,茶葉出口28.7萬噸,同比增長2.3%,出口金額4.85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均價同比增長8.4%。在國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名優茶和禮品茶的消費比重逐年增加,而且茶葉消費趨向品牌化、安全化和多元化,這為沱茶的升級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3、從沱茶的發展潛力看雲南進一步發展茶葉具有資源優勢、品質優勢、品牌優勢和文化優勢。建設高優生態茶園,生產對人體無害的有機茶,是新世紀人們飲茶消費的迫切需要。沱茶是雲南茶葉的知名品牌,依託「生態旅遊」、「禪宗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優勢,深入挖掘沱茶的文化內涵,為下關沱茶注入文化理念,把茶與旅遊融合作為發展生態旅遊業和茶產業的一個亮點。

4、從沱茶的發展環境看農業稅和特產稅的取消,農民發展茶葉的積極性提高了,有利於提高農民種茶積極性。

5、從增加農民收入看茶葉是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對3300個農民抽樣調查,2005年農戶茶葉收入比上年增長45.8%,比家庭經營收入增長幅度高38.3個百分點,占家庭經營收入的比重5.9%,比上年高19.3個百分點。農戶出售茶葉收入比上年增長29.6%,比出售農產品收入高19.3個百分點。在茶葉市場形勢比較好的情況下,茶葉將繼續為農民增收作貢獻。下關沱茶在繼承和發展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結合雲南少數民族的民風民情和特色資源,豐富了沱茶的內涵,為雲南茶葉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順應了雲南經濟發展中「十一五」的戰略目標。隨著社會和雲南茶葉的發展,沱茶將在雲南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的傳播中,更加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作者:周紅傑(雲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院教授)

推薦閱讀:

品牌與IP有什麼不同?
拿什麼阻止洋品牌的宰割?
內衣品牌出新招 「透視美女內衣」雜誌受追捧 (8/15)
20個品牌logo進化史和它背後的故事(上)
現在的口紅熱賣排行榜前三都是哪幾個品牌,有沒有特別值得推薦的?

TAG:品牌 | 茶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