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桑蠶,這是我的簡歷
姓名:桑蠶
別名:家蠶、蠶寶寶
出生於:新石器時代
年齡:5000餘歲
代言人:螺祖
最喜歡的植物:桑樹
最喜歡的食物:桑葉
特長:產絲
┃家庭情況
家族:昆蟲綱、鱗翅目、蠶蛾科
親屬:柞蠶、樟蠶、樗蠶、天蠶等
家庭住址:浙江、江蘇、上海、四川、山東、安徽、重慶、廣東、廣西、遼寧等
住房面積:1242萬畝(2014年桑樹栽培面積)
家庭收入:1088.57億元(2015年1月-11月產絲收入)
┃教育培訓經歷
┃榮譽
蠶桑文化是中華文明的起點,從新石器時期,種桑養蠶就成為先民生活的一部分。
主演了一部曠古絕今的史詩大片,片名《絲綢之路》。講的是: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始,形成貫穿亞歐大陸延綿幾千公里的「絲綢之路」,有三條陸路並進,歷經一千多年之久,遠抵波斯灣、古羅馬;到唐代達到鼎盛,又辟海路抵達中亞、地中海各國,使長安、揚州、廣州成了世界貿易中心。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到達南中國海、印度洋、紅海、東非,後又轉到南歐直抵荷蘭。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蠶桑絲織包括:杭羅織造技藝、軋蠶花、掃蠶花地絲綢生產習俗等。
┃成長經歷
野外採集:約在距今六千年之前,我們祖先從野外採食桑椹、蠶蛹中,發現繭可抽絲、絲可織衣的利用價值,就從野外採集回來,做成衣服。
種桑引養:春秋戰國時期,絲綢生產已很普遍,民間、朝廷都建有作坊。《孟子》記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室內馴養:隨著先民生活的定居,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蠶繭,即開始了人工飼養,並把蠶移到室內來馴養。
┃關於我的神話
《搜神記》記載。
相傳在太古時代有父女二人,父親外出打工,僅留下女兒一人和一匹馬在家。女兒自己飼養此馬。
由於貧窮和寂寞,她非常思念打工在外的父親,就對馬戲言:「你要是能把我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你。」馬聽完此言後便掙脫韁繩而去,徑直跑到了父親打工的地方。父親見到馬後非常驚奇,就牽來騎上。
馬望著來的方向悲鳴不已。父親見狀,猜測家裡有事,就騎馬回到家裡。畜生有非常之情,所以父親就更加精心餵養。但馬不肯吃食,每見到女兒出入都要喜怒擊蹄。
父親覺得奇怪,就悄悄地問女兒。女兒只好如實相告。父親認為此事有辱家門,就用箭將馬射死,把馬皮剝下曬在院中。父親又出門了。女兒與鄰家女友來到馬皮前,對著馬皮嘲笑說:「你一個畜生為什麼要娶一個女人呢?招此殺身之禍,何苦呢!」
話音剛落,馬皮突然飛起,將女兒捲走。鄰家女友大驚失色,不敢搶救,只好去告訴父親。父親返回後到處尋找,未能找到。
數天後,在一棵大樹枝上發現了他們。女兒和馬皮同時化為蠶,生息於樹上,其繭厚大。鄰女取而養之。因樹為桑樹,又因桑與喪同音,故取名為桑蠶,老百姓普遍飼養,即為今天的家蠶。
┃自我評價
我嗜吃,一天24h都在不停地吃,生長極度時,我的體重能增長1萬倍。但我不只是一個吃貨,我的奉獻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說的便是我。而且,我產的絲是世間最好的纖維,號稱「纖維女皇」。從古到今,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對我產出的絲製成的衣料讚不絕口。
在古人眼裡,我是一種神聖的動物。吐絲成繭,而後化為飛翔的精靈,這是一個美好、圓滿的生命輪迴,並賦予絲綢神秘,高貴的人文色彩,使之蘊涵濃厚的哲學意味。
┃他人評價
11世紀馬可波羅在書中寫道:這些織物五光十色,目迷神眩,鬼斧神工,極其精巧。阿拉伯人稱它「像神話中的仙女一樣美麗」,歐洲人譽之為「大地的鮮花」、「 天空的彩霞」、「 像夢一樣神秘」。
┃家鄉美景
┃家裡特產
蠶絲
蠶沙
┃特長
產絲:我產的絲有珍珠之光,即使在化學纖維日新月異的今日,絲織品仍被譽為「纖維女皇」,它具有的一些衣料特性是其他纖維望塵莫及的。
┃詩詞歌賦
《豳風·七月》:春日載陽, 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大雅·瞻印》:「婦無公事,休其蠶織。」
《衛風·氓》:氓之蚩蚩, 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宋)范成大《村景即事》: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宋)戴復古《羅敷詞》:夫家重蠶事,出采陌上桑。
白居易《繚綾》:「去年中使宣口敇,天上取樣人間織,織為雲補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楊下採桑[南北朝]樂府詩 :飛絲惹綠塵, 軟葉對孤輪。
華山畿 [南北朝]樂府詩 :聞歡大養蠶, 定得幾許絲。
採桑一首[南北朝]姚翻:雁還高柳北, 春歸洛水南。 日照茱萸領, 風搖翡翠篸。 桑間梘欲暮, 閨里遽飢蠶。 相思君助取, 相望妾那堪。
贈王肅[南北朝]謝氏:本為箔上蠶, 今作機上絲。 得絡逐勝去, 頗憶纏綿時。
蠶絲歌[南朝宋]鮑令輝:素絲非常質,屈折成綺羅。
陌上桑 [南朝梁]吳均:裊裊陌上桑, 蔭陌復垂塘。
春 思 [唐]李白: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子夜四時歌 四首·春歌[唐]李白:秦地羅敷女, 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 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 五馬莫留連。
白田馬上聞鶯 [唐]李白:黃鸝啄紫椹, 五月鳴桑枝。 我行不記日, 誤作陽春時。 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繅絲。驅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
陌上桑 [唐]常建:翳翳陌上桑, 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 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蠶飢, 盈盈嬌路傍。
禽蟲十二章(其四)[唐]白居易:蠶老繭成不庇身, 蜂飢蜜熟屬他人。
廢室行[唐]張籍:宅邊青桑垂宛宛, 野蠶食葉還成繭。
采 桑[唐]王建:鳥鳴桑葉間, 葉綠條復柔。 攀看去手近, 放下長長鉤。
蠶 婦[唐]張俞: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春閨思[唐]張仲素:裊裊城邊柳, 青青陌上桑。 提籠忘采葉, 昨夜夢漁陽。
變 律[唐]蘇渙:養蠶為素絲,葉盡蠶不老。
採桑婦[唐]汪遵:本來若愛黃金好, 不肯攜籠更採桑。
桑婦[唐]劉駕:牆下桑葉盡,春蠶半未老。
汝川行[唐]歐陽詹:汝墳春女蠶忙月,朝起採桑日西沒。
采 桑[唐]李彥暐:採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
採桑女[唐]唐彥謙:春風吹蠶細如蟻, 桑芽才努青鴉嘴。
蠶 婦[唐]來鵠:曉夕採桑多苦辛, 好花時節不閑身。
怨婦詞[唐]鮑溶:百日織彩絲, 一朝停杼機。 機中有雙鳳, 化作天邊衣。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五代]貫休:蠶娘洗繭前溪淥, 牧童吹笛和衣浴。
郊行[宋]王安石:柔桑采盡綠陰稀, 蘆箔蠶成密繭肥。
蠶市[宋]蘇東坡:閑時尚以蠶為市, 共忘辛苦逐欣歡。
錦纏道·桑[宋]馬子嚴:雨過園林,觸處落紅凝綠。正桑葉、齊如沃。
東陽路傍蠶婦 [宋]翁卷:兩鬢樵風一面塵, 採桑桑上露沾身。
村舍雜書(其一)[宋]陸遊 :中春農在野, 蠶事亦隨作。 手種臨安青, 可飼蠶百箔。 累累繭滿簇, 繹繹絲上篗。 老子雖安眠, 衣帛可無怍。
春日田園雜興(其一)[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雞聲, 桑葉尖新綠未成。 坐睡覺來無一事, 滿窗晴日看蠶生。
望江南 [宋]仲殊 :人散後,繭館喜綢繆。柳葉已饒煙黛細,桑條何似玉纖柔。立馬看風流。
村景即事(宋) 范成大: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羅 敷 詞(宋) 戴復古:夫家重蠶事,出采陌上桑。
夏日田園雜興(宋)范成大: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思 歸(宋) 馮時行:秋稻水乾還築圃,春蠶桑盡欲鳴機。
題耕織圖(元)趙孟頫 :釜下燒桑柴,取繭投釜中。纖纖女兒手,抽絲疾如風。
宋·張俞·《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桑基魚塘
據史料記載,珠三角早在漢代已有種桑、飼蠶、絲織的活動。直到1522年(明嘉元年)明朝,廣東生絲對外暢銷,促進了蠶桑業的迅速發展。這一帶農民經過長期種桑養蠶的經驗,後來發現養蠶的蠶沙(蠶糞)可以養魚,逐漸了解蠶沙是塘魚很好的飼料。桑基魚塘這種特殊生產方式經過長期生產實踐,逐漸形成起來,並很快傳到三角洲各地。
「桑基魚塘」的立體農業耕作模式,即「塘基植桑——桑葉養蠶——蠶沙餵魚——塘泥肥桑」的良性生態循環模式。
在蠶桑生產鼎盛時間,珠三角集中了全省95%的桑園面積。但隨著上世紀80年代珠三角蠶桑生產逐漸萎縮消失殆盡,珠三角土壤出現了嚴重質量問題。
調查顯示,目前珠三角地區 28%的土壤存在重金屬超標,高於全國的平均水 平,而農藥化肥用量均超發達國家警戒值數倍,近三成的土壤屬於三類、劣三類。 珠三角農田土壤改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向土壤污染宣戰,是國家的戰略選擇。國務院今年 5 月 31 日正式發布《土 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提出我國到 2020 年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 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蠶沙改土,順天應時。
推薦閱讀:
※設計師求職指南(作品篇)
※寫簡歷絕不要出現的十五個問題
※用英文寫簡歷的16種弊病
※白帝少昊 簡歷
※用「職業信用」治「簡歷注水」浙江日報
TAG:簡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