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華:讓文化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作主旨發言

  

編者按:5月15日至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國際會議在杭州召開,來自82個國家和26個國際組織的近500名代表出席開幕式。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會議開幕式並致辭。浙江省省長李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等出席會議開幕式並致辭。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在隨後進行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作了主旨發言。

  此次會議是自1982年墨西哥世界文化政策大會和1998年斯德哥爾摩文化發展政策政府間會議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又一次重要國際文化大會。3天里,在「文化、貧困與幸福」「文化部門對減輕貧困與促進經濟增長的貢獻」「文化:社會融合的推進者與實現者」「文化: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者」「可持續城市、遺產與創造力」等分論壇上,與會代表生動呈現了世界各國的文化政策、文化遺產保護實踐案例,並深入探討了文化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會正式通過了《杭州宣言》,號召政策制定者重視宣言中提出的做法,將文化置於未來可持續發展政策的核心地位。

  本版特刊登趙少華的主旨發言及李強、伊琳娜·博科娃在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

  很高興藉此次會議的機會與大家交流。劉延東副總理、博科娃總幹事剛剛在開幕式上對於這次會議的重要意義、對於文化在當今時代乃至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做了深刻而精彩的講話。下面,我也想利用這個講台,向大家介紹中國政府在發揮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用方面所秉持的主張和採取的行動。

  朋友們知道,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經濟社會呈現出繁榮發展的光明前景。與此同時,中國當前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發展的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經濟發展為文化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文化發展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文化要素滲透到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和方方面面,文化資源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文化創新日益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支點。特別是當文化表現出比物質財富更加強大的力量的時候,當經濟發展體現出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時,經濟發展才能進入更高的階段,才具有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明確提出的,「發展最終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創造了歷史悠久、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奮發圖強、前赴後繼、上下求索的精神已經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成為潤澤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經歷了屈辱的歷史,在尋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道路中,我們更加深切認識到,一個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在未來發展中,文化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增進人民的幸福指數、提升國家綜合國力、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將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久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描繪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理解,「中國夢」凝聚著中國人民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願望,同時也承載著中國人民對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發展、持續繁榮的殷切期盼。我們認為,文化的繁榮發展必將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必將成為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最嘹亮的號角。

  當下,中國正在加快現代化建設,文化正在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精神力量。中國政府提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加快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今年中國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要將文化改革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各級政府效能考核體系,充分說明中國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文化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為此,我們的主張與行動是:

  第一,文化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繁榮發展文化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在文化建設上,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把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提高人民的文化創造力作為文化發展的出發點,堅持一手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將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視為保障公民文化權益、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滿足人民多樣性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方面,我們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注重文化的均衡發展和公平發展,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文化發展差距,使文化資源更多向少數民族地區、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現在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六級公共文化設施網路,推動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機構實現了免費開放。同時,高度關注老年人、未成年人、進城務工人員、殘疾人等群體的文化權益保護。

  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國家制定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和《「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11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2.85%。各地充分挖掘地域歷史文化和少數民族特色等文化資源,積極制定相應的文化政策,建立區域文化聯盟,發展文化旅遊業,通過文化博覽會、文化產業展覽會、文化貿易交易會等多種形式,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當代文化,努力維護文化多樣性,是經濟社會充滿活力的源泉。中華傳統文化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在今天同樣閃爍著時代的光焰,為中國走向現代化提供豐厚的價值支撐和精神基礎。千百年來,中國人在社會生活中奉行以和為貴的處世觀,在國家政治倫理中崇尚仁愛與道義,在對外交往中主張親仁善鄰、和而不同,並以此作為重要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追求,持續推進自身的發展、倡導構建和諧世界。可以說,中華文明雖歷經幾千年的滄桑歲月,但和諧的文化精神價值觀始終得到延續與發揚。今天,我們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和吸收世界各國文化優秀成果基礎上,不斷提煉中國核心價值與理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核心價值的重要內涵。

  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我們加快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立了以《文物保護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核心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加強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建立健全保護名錄製度,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保護,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遺產宣傳教育活動,文化遺產保護卓有成效。目前,我國已擁有世界文化遺產43處,總數居世界第三,有2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項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入選優秀實踐名冊,總數位列世界第一。對世界遺產的冠名和保護,促進了文化旅遊的發展。2012年全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29.6億人次,中國文化遺產地成為眾多遊客的旅遊首選。

  在創新當代文化方面,我們堅持把促進文化創新作為增強社會活力的重要方面。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積極鼓勵更多的主體參與文化創造。加快推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不斷培育新的文化業態。特別是網路技術的發展孕育了具有信息時代特徵的文化形態,催生了新的文化樣式,極大提高了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效率,極大豐富了文化服務的領域和內容,為文化創作生產、傳播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我們堅持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營造寬鬆和諧的文化氛圍,促進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催生了一批當代中國著名的藝術家和優秀作品。

  我們高度重視保障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尊重文化的差異是人類倫理的核心支柱。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尊重不同民族文化,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加強不同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已成為維護中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們實施國家崑曲藝術、重點京劇院團、民族音樂等多項保護和扶持工程,保護了傳統藝術多樣性。

  第三,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增進中華文化與世界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合作,是增進不同文明相互學習與理解,維護世界和平與和諧的重要內容。中國高度重視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文化領域的對外開放,目前中國已與149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定,與97個國家簽訂並執行485個文化交流合作執行計劃,增進中國與這些國家、地區之間的理解、信任和友誼。中國重視不斷鞏固雙邊合作機制,推動了中美、中英、中歐、中俄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建立,深化了中俄、中日、中德等10多個雙邊文化磋商機制。中國廣泛參與國際和區域文化合作,促進中阿、中非以及對歐盟、東盟、上合組織等區域性多邊合作機制下的人文交流,不斷深化與政府間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參與制定國際文化規則。我們重視文化交流品牌的培育,近年來,中國的「歡樂春節」、文化年(節)、「相約北京」等品牌活動影響深遠。「歡樂春節」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了4屆,今年共在99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多個城市開展了近400項活動,吸引了多國政要出席和民眾廣泛參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在分享中國春節體現的「親情、團聚、和諧」的文化內涵中,體驗和感知了中國文化。我們重視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不斷拓寬領域、培育主體、提升模式,加強中外文化產業合作,鼓勵文化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推出一批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優秀民族文化品牌,使之成為溝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載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60多年來,在全球文化的保護、發展和交流方面成績卓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等公約,確認了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對世界上那些保護不充分、遭受自然或人為破壞、甚至瀕臨滅絕的有形或無形的文化遺產提供了法律、經費和項目的支持,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從中受益。斯德哥爾摩文化發展政策政府間會議上通過的《文化發展政策行動計劃》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文化首次納入發展的範圍,為重新認識文化與經濟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繫提供了新視角。《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提高了人們對不同文化平等性的認識,增強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尊重和交流。里約熱內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通過的文件《我們想要的未來》,又提出了若干對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觀點。今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的杭州召開此次大會,探討文化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倡導將文化納入全球、區域和地方各級發展戰略規劃的目標、指標和任務之中,充分發掘文化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並將此作為2015年聯合國千年發展峰會確定「千年發展目標」實現之後的新的發展目標,意義十分重大。

  中國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要會員國,歷來高度重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項目和交流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文化領域,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了多個層面的交流合作。中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締約國,並積极參与公約框架下的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各級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密切配合,成功地舉辦了多項重要國際會議和文化活動,如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節首次走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在中國開幕,孔子文化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成功舉辦等,很多活動我本人也參與其中,體會良多。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相關工作,進一步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領域各個級別、各個層面的合作,推動文化在新的歷史契機下,以新的歷史角色,促進人類社會發展。

  在結束我的發言之前,我想在此提請各位代表,在大會安排的議題框架下就各國所關心的共同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一是文化的多樣性決定了社會發展方式和國家道路的多樣性。除了研究一些國家的成功經驗之外,建議重點就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進一步進行深入探討,共同釐清和把握各自國家的文化脈絡,增強各民族的文化自覺與自信,讓各個國家都能找到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之路。二是就文化對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及衡量指標等問題進行廣泛的討論,達成一定的共識,提出合作框架,並積極付諸行動。

  最後,我衷心地希望,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中,讓我們本著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繼續以文化為紐帶,在不斷豐富世界多樣文化的形式和內涵的同時,共同開創人類社會更加美好、幸福和繁榮的明天!  

推薦閱讀:

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景德鎮浮梁瑤里鎮
成化鬥彩雞缸杯,一段帝王情感的見證
一覺醒來已是萬年之後,你希望會是個怎樣的世界…?
大年初一绝不能做的6件事有哪些?

TAG:社會 | 經濟 | 文化 | 可持續發展 | 發展 | 動力 | 強大 | 社會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