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最全的法國盧浮宮藝術(中)

《黛安娜出浴》(Diana Leaving the Bath),作者布歇(Francois Boucher )。

【小編有話】布歇是路易十五的宮廷畫家,這幅作品是公認的洛可可藝術(Rococo)的代表作。在這幅作品中,羅馬神話中的女神黛安娜,被表現為一個貴族小姐。

《蓬帕杜爾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作者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

《阿凱迪亞的牧人們》(Et in Arcadia ego),作者Nicolas Poussin 。

【小編有話】這個題材起源於拉丁成語Et in Arcadia ego,大意是:the person buried in this tomb has lived inArcadia,直譯為「埋葬在這個墳墓里的人曾經在阿凱迪亞生活過」,引申:人生無常,珍惜現在。

《埃涅阿斯向戴朵講述特洛伊的陷落》(Aeneas tells Dido about the fall of Troy),作者Pierre-Narcisse Guerin 。

【小編有話】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的王子,戴朵是迦太基的創建者,迦太基女王。由於希臘的美女海倫被帕里斯誘拐到特洛伊,引發了長達10年的特洛伊戰爭,最後希臘人用木馬計攻陷了特洛伊並焚毀了這座城市。埃涅阿斯帶領一小部分特洛伊人,逃離了特洛伊,輾轉6年後在義大利的台伯河畔建立了羅馬,後來發展成羅馬帝國。在埃涅阿斯王子輾轉地中海各地時,曾經在迦太基逗留了一年多,他和迦太基女王戴朵相愛了。後來,神諭要求他離開迦太基去「重新建立特洛伊人的城市」。他不得不離開後,悲傷的戴朵憤而自殺了。後來,迦太基帝國和羅馬帝國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迦太基戰敗亡國,羅馬帝國從此取得地中海的海上霸權。

《克呂泰涅斯特拉殺死沉睡中的阿伽門農之前的猶豫不決》(Clytemnestra hesitates before killing thesleeping Agamemnon),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

【小編有話】希臘聯軍起航攻打特洛伊之前,得罪了神明,沒有起風而艦隊無法起航,於是,希臘聯軍的統帥,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騙來自己的女兒獻祭給神明,才得以得風起航。為此,阿伽門農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女兒的死而非常嫉恨阿伽門農,在十年特洛伊戰爭期間,她找了一個姘夫Aegisthus(上圖中左邊的人物)。阿伽門農攻陷特洛伊,回到邁錫尼以後,克呂泰涅斯特拉在姘夫Aegisthus 的合謀下殺死了阿伽門農。

《The Return of Marcus Sextus》,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

【小編有話】這是一個虛構的歷史悲劇故事的形象化表現:經過多年流放生涯的Sextus 回到家裡時,他的妻子已經死去,他心如死灰的坐在妻子的屍體旁邊,兩眼茫然的盯著不知什麼地方,心中思考著生命的意義。當時是一個沒有上帝信仰的時代,這幅作品暗示了基督耶穌對人生的思考,而悲痛萬分地抱著父親大腿痛哭的女兒,正是基督教藝術中常見的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的化身。

《拿破崙寬恕了開羅的叛亂》(Napoleon Pardoning the Rebels at Cairo),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

《大宮女》(The Grand Odalisque),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小編有話】《大宮女》(安格爾 1814年完成)在巴黎展出時,引起了觀眾的抨擊。評論家德·凱拉特里說安格爾的這位宮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節脊椎骨。然而安格爾的學生、曾為其老師作傳記的阿莫里·杜瓦爾說得就更中肯:「他可能是對的,可是這又怎麼樣呢?也許正因為這段秀長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懾服住觀眾。假如她的身體比例絕對地準確,那就很可能不這樣誘人了。」

《波拿巴視察Jaffa的隔離病院》(Bonaparte Visiting the Pesthouse in Jaffa),作者Antoine-Jean Gros。

《羅傑拯救安格利卡》(Roger Rescuing Angelica),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對荷馬的禮讚》(Apotheosis of Homer),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波拿巴指揮下的1798年埃及遠征》(The 1798 Egyptian Expedition Under the Commandof Bonaparte)。作者Leon Cogniet。

《土耳其浴》(The Turkish bath),作者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列奧尼達在溫泉關》(Leonidas at Thermopylae)。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小編有話】波斯帝國的皇帝薛西斯帶領40多萬軍隊攻打希臘,希臘各個城邦聯合出兵抵抗,其中溫泉關由斯巴達負責防守。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300人,堅守三天,公元前480年8月,列奧尼達和300戰士全部戰死。美國電影《300勇士》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

《安德洛瑪刻為赫克托爾哀傷》(Andromache Mourning Hector),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小編有話】特洛伊戰爭中,特洛伊的主帥赫克托爾(Hector)被希臘聯軍的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殺死後,他的父親,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Priam),夜裡找到阿喀琉斯,請求歸還兒子的屍體。阿喀琉斯同意了。普里阿摩斯把赫克托爾的屍體帶回到特洛伊城裡以後,王妃安德洛瑪刻(Andromache )坐在丈夫的屍體前,懷裡是他們的兒子阿斯蒂亞納斯克(Astyanax):這個孩子在特洛伊城失陷後,被阿喀琉斯的兒子尼奧普托列墨斯(Neoptolemus)丟下城牆摔死了。

《荷拉提兄弟的誓約》(Oath of the Horatii),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小編有話】作品描述了荷拉提(羅馬語:Horatius)讓他的三個兒子對著寶劍起誓:為了羅馬戰鬥到死。根據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Titus Livy,公元前59-公元17年)的記載:羅馬的荷拉提家族的三個男性成員被選中,與Alba Longa 城的一個家族的三個男性成員決鬥,以解決羅馬城與Alba Longa 城之間的爭端。

《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Theodore Gericault作

《扈從給布魯圖斯帶回他兒子的屍體》(The Lictors Br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His Sons),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小編有話】布魯圖斯(Lucius Junius Brutus)是羅馬共和國制度的第一位建立者,按照後世傳統意義的定義:他應該算是公元前509年羅馬的第一位執政官。他的後人布魯圖斯(Marcus Junius Brutus the Younger)正是策劃和謀殺羅馬第一位「破壞共和制度」的獨裁者凱撒(Julius Caesar)的兩個主謀之一。

這幅作品描述:布魯圖斯的兒子試圖推翻共和,建立君主制度,在國家和兒子之間,布魯圖斯選擇了國家,處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保衛了羅馬的共和制。這幅作品創作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即將爆發,皇帝和國民議會矛盾激增,巴士底監獄已被攻克。大衛的這幅作品,被抬到街上展示,法國軍隊試圖驅散他們,大衛的學生們奮起保護這幅展品,成為一時的重大新聞。

《拿破崙的加冕禮》(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小編有話】著名典故:在拿破崙的皇帝加冕禮上,拿破崙拿起皇冠戴在自己的頭上,然後拿起后冠戴在皇后的頭上,這使得主持加冕儀式的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後來教皇庇護七世借故開除了拿破崙的教籍,拿破崙則把庇護七世抓起來監禁多年,直到拿破崙倒台。

《自由女神引導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小編有話】這幅作品描述1830年的法國革命運動,推翻了查理十世。這是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繪畫之一。

《薩爾丹那帕勒斯之死》(Death of Sardanapalus),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小編有話】以兇殘暴虐著稱的亞述帝國(Assyria)位於兩河流域,薩爾丹那帕勒斯是亞述帝國的末代君主,當他聽說自己的軍隊戰敗的消息後,下令禁衛軍就在他的面前殺死他的所有性奴隸和馬匹等動物。面對血腥的屠殺,冷漠的君主面無表情,與慘烈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幅繪畫是參考拜倫(Lord Byron)的戲劇《薩爾丹那帕勒斯》(Sardanapalus)創作的,而這幅繪畫又激發了柏遼茲(Hector Berlioz)的聲樂套曲《薩爾丹那帕勒斯之死》(La mort de Sardanpale)等若干音樂作品的誕生。

《海倫與帕里斯的愛情》(The Love of Helen and Paris )作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

《希阿島的屠殺》(The Massacre at Chios),作者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

【小編有話】1822年,希臘爆發獨立運動後,1822年4月11日,奧特曼帝國(Ottoman)的軍隊登陸希臘的希阿島(Chios),對島上平民展開軍事攻擊,這些土耳其軍隊在隨後的幾個月里大肆屠殺搶掠,造成2萬多平民死亡,並把「所有活著的剩餘的7萬多居民全部驅逐出島」成為奴隸。

德拉克羅瓦的這幅作品展出後,震動了藝術界,這幅作品也被稱為「對藝術的屠殺」。

盧浮宮裡倒置的金字塔

第43展廳(Room 43),希臘古陶器。

《帶有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肖像的蛋形瓶》

【小編有話】這位法國皇帝路易·菲利普一世1830年繼承查理十世父子,統治法國18年後,在1848年的又一次法國革命中被推翻了。

《維納斯與戴花冠的美女》(Venus having Beauty crowned),作者Louis-Simon Boizot (1743–1809)。

Duchess of Angoulême 女大公的王冠:金質,鍍銀,40個翡翠,1031顆鑽石。

【小編有話】女大公故事:她是被處決的路易十六夫婦的大女兒,在法國大革命中曾被囚禁。後來她嫁給查理十世的兒子,她的堂兄,太子路易十九,所以她曾經當過僅僅「20分鐘」的法國皇后:1830年的革命中,她的公公,法國皇帝查理十世簽署了「退位詔書」,她和她的丈夫成為法國皇帝和皇后,20分鐘以後,他的丈夫也不情願地簽署了退位詔書。當時,查理十世民怨沸騰,爆發革命,議會選舉路易的遠房堂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攝政,所以必須查理十世父子分別簽字移交權力。這兩個簽字純屬形式,目的是使得路易·菲利浦一世的續位合法化。

沒想到你心目中的《蒙娜麗莎》畫幅如此之小吧?全世界來看她的人不計其數,尤其是中國人。

《蒙娜麗莎》(Mona Lisa),作者達芬奇,盧浮宮鎮宮之寶。

《伊蘇斯戰役後,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Family of persian king Darius beforeAlexander The Great and his friend Hephaestion after Battle of Issus),作者Paolo Veronese。

【小編有話】伊蘇斯戰役第二年,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為了融合希臘民族和波斯民族,舉行了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集體婚禮:蘇薩集體婚禮(The Susa Weddings,右圖),按照亞歷山大大帝的命令,大約九千名(一說超過一萬名)希臘將士集體迎娶了波斯王族和貴族的女兒。當時,希臘和波斯的風俗,都允許娶多位妻子。亞歷山大大帝當時已婚,參加薩蘇集體婚禮的大部分希臘將士也都已經有希臘妻子。這幅作品描述的就是這個故事。

《迦納的婚禮》(The Wedding at Cana),作者Paolo Veronese 。

【小編有話】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是文藝復興晚期的「三傑」之一。這個故事是《新約》里記述的一個著名的神跡: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們參加在加利利(Galilee)的迦納(Cana)的一場婚禮,宴會的最後沒有酒了。耶穌吩咐將那些空的酒缸放滿水,然後他將水變成了酒。

《垂死的奴隸》(Dying Slave),米開朗基羅作於1513-1515 年。

《聖母升天》(The Assumption of Mary,直譯:接受瑪麗亞),作者Giambattista Piazzetta。作於1735年。

Cour Marly 展廳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盧浮宮Daru staircase 階梯。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大約作於公元前190年。

【小編有話】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是馬其頓國王德米特里一世(Demetrius I of Macedon,公元前337-283)的戰艦紀念碑前面的露天劇場或者聖壇上的一尊雕像。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的部將互相征伐,德米特里一世父子是其中的一派。後來他戰敗被囚禁至死。

如果從所用的大理石的原料,Parian marble大理石來看,這件雕塑早先應當屬於薩莫特拉斯神廟建築群(Samothrace temple complex)的一部分:只有這個地區出產和使用這種材質的大理石。這件作品,現在世界上通稱《勝利女神》。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近景

阿格里帕(Marcus Vipsanius Agrippa,前63-前12年),學過美術的人看著很親切。

阿格里帕是屋大維(Octavian)的親密朋友,主要將領和女婿(他的第三個妻子是屋大維的女兒),後來屋大維登基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阿格里帕指揮了奧古斯都的「大部分勝利的戰役」,尤其是戰勝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里奧派特拉的亞克興角戰役(Battle of Actium):這場大海戰中,阿格里帕是總指揮,安東尼的230艘戰艦中,200多艘被擊沉。這場大海戰,不僅決定了安東尼和埃及豔后的失敗和滅亡,也註定了羅馬共和制度的滅亡。

阿格里帕不僅具有驚人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是一個著名的建築師,他主持設計和建造了很多羅馬帝國的著名建築。奧古斯都誇讚說:「給他一座磚頭城,他會建成一座大理石城」。阿格里帕主持建造的「紀念亞克興海戰」的羅馬萬神廟(Pantheon),西班牙梅里達(Merida)大劇場建築群等,現在都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安提諾烏斯》(Antinous Mondragone)。

【小編有話】Mondragone是義大利卡塞塔省的一個區,安提諾烏斯(Antinous)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情人,在他生前和死後,哈德良為他製作了1000多個雕塑。這是其中之一,作於公元前130年。這座高達0.95米的特大型胸像,被很多遊客譽為盧浮宮「最漂亮的胸像」。

《赫拉克利斯和他的兒子忒勒福斯》(Heracles and his child Telephos),公元前1-2世紀羅馬帝國的雕塑。忒勒福斯在特洛伊戰爭中是支持特洛伊的一個城邦國家的國王。

《米洛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大約作於公元前130-100年的大理石雕塑,略高於真人,203厘米。

【小編有話】知道此典故的請飄過。Gregory Curtis在《斷臂的,米洛的維納斯的發現》(Disarmed, the Story of the Venus de Milo)中,詳細描繪了雕塑被發現的過程:1820年,23歲的法國海軍軍官Olivier Voutier(1796-1877)在愛琴島(Aegean island)上駐紮,由於他對希臘歷史很有興趣,所以,「有一天,他帶著兩個水手在島上的希臘古城Milo的一個古希臘劇場的遺址,希望挖掘出什麼。這時,他看見幾十米以外的一個土耳其農夫也挖出了什麼,並且正在掩埋它」。於是,Olivier Voutier走過去,看見這個農夫正在掩埋一個只有半個身子的殘破的雕塑。「這種物品,對農夫是無用的。於是,Olivier Voutier 給了這個農夫一點賄賂,然後他和兩個水手自己開始挖掘,幾個小時後,一個後來震驚世界的雕塑,出現了」。大約10天以後,另外一名法國海軍軍官,Jules Dumont d"Urville(1790-1842),認識到這件作品的重要性,他設法聯繫法國駐土耳其大使Charles Francois de Riffardeau(1763-1828),買下了這件雕塑運回法國。

古代文明時期的作品……古埃及,古中東,古希臘,古羅馬等

盧浮宮的斯芬克斯(Louvre sphinx)。斯芬克斯是來自古埃及的文物。

古埃及關於死亡的一本書的一部分。

【小編有話】約為公元前1391-1353年Amenophis III 統治時期,第18王朝。這本書的大意為:Nebqed 遇到了埃及的死神。這本書,書寫3300多年前的埃及生產的莎草紙上。埃及是世界上發明紙最早的國家:埃及人在5500年前發明了莎草紙,造紙原料是尼羅河流域的植物莎草。

《漢謨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中學裡學過的。

【小編有話】蘇薩(Susan)出土的另外一件重要雕塑,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統法典,共有條文282條。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Hammurabi,公元前1796-1750年在位)頒布,時間約為公元前1790年。正是這部法典第一次提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的懲罰規則。

伊朗,蘇薩(Susan),波斯帝國皇帝大流士的宮殿,覲見室(Apadana,英文:audience chamber)的雙牛頭柱頂。這件大型雕塑的製作年代約為公元前510年。作者不詳。

《男性軀幹》,出土於古希臘伊奧尼亞12 城邦之一的米利都(Miletus),約公元前480年的作品。

人首牛身帶翼的神獸。出土於亞述帝國遺址,公元前721-705年之間。

BorgheseVase 花瓶。這個名稱的來源並不清楚。

【小編有話】花瓶的尺寸:高度(with foot)1.7 m,高度(without the foot)1.2 m,直徑1.35 m。這個巨大的花瓶是1569 年從原凱撒大帝的莊園Horti Sallustiani 出土的,製作年代約為公元前40–30 年。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美食養身,美術養眼,藝術養心。

讓藝術點綴你單一機械的生活,

讓你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如果你希望每天都離藝術近一點,再近一點,

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你的朋友,

中國美術家協會微信號碼:chinaart-com

每天在這裡,讓你遇見最美的藝術。

中國美術家協會


推薦閱讀:

游法國:盧瓦爾河谷
法國戛納花園式別墅拍賣薄案別墅:楓丹聖喬治別墅
浪漫的法國咖啡文化

TAG:藝術 | 法國 | 盧浮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