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跟我學中醫 | 腎與形、竅、志、液、時的關係

臟象學說認為,形體官竅雖為相對獨立的組織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們又都從屬於五臟,分別為某一臟腑功能系統的組成部分。

腎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骨要靠骨髓來充養,腎精能夠生髓,而髓能養骨,故稱「腎主骨」。

髓,還可分為骨髓和腦髓。中醫認為,腦為髓之海,腦髓也依賴於腎精的充養。腎精充足,髓海充盈,則思維敏捷,耳聰目明,精神飽滿。腎精虧虛則髓海不足,腦失所養,在兒童可見智力低下,甚則痴呆,在成人可見反應遲鈍,思維遲緩,記憶衰減,耳聾目花。

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牙齒亦由腎中精氣所充養。牙齒的生長與脫落,與腎中精氣的盛衰密切相關。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易於鬆動,甚則早脫。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發,即頭髮,中醫稱「發為血之餘」。腎其華在發,是指腎精能生血,血能生髮。人在幼年,腎氣逐漸充盈,髮長齒更;青壯年,腎氣強盛頭髮濃密烏黑而有光澤,進入中年老年,腎氣逐漸衰減,頭髮花白脫落,失去光澤。所以臨床上對於頭髮枯槁或過早花白脫落,中醫往往責之於腎,從腎而治。

腎在竅為耳及二陰

《靈樞·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中醫認為,耳的聽覺功能與腎的精氣盛衰有密切關係。腎精可以充養腦髓,腎精充足,髓海得養,則耳的聽覺功能正常,故如果人的腎中精氣虛衰,髓海空虛,則可見聽力減退,或見耳鳴、耳聾。老年人腎中精氣多有衰減,腦海空虛,則可見耳聾失聰。

二陰,即前陰和後陰。前陰具有排尿及生殖機能。尿液的生成與排泄雖由膀胱所主,但要依賴於腎的氣化功能才能完成。腎主水,司膀胱的開合,故排尿與腎關係十分密切。腎的氣化功能失常,則可見排尿困難、癃閉;而腎的封藏不固,則可見尿頻、遺尿、尿失禁。腎藏精,主人體的生長發育與生殖。腎的生理功能失常,可導致生殖機能障礙,男子可見精少、遺精、陽痿;女子可見月事不調、不孕等。後陰,即肛門,其功能是排泄大便。糞便的排泄,本為大腸傳化糟粕的生理功能,但亦與腎的氣化功能有關。腎陽可以溫脾陽,有利於水谷的運化;腎的陰精可濡潤大腸,防止大便乾結不暢。如腎的生理功能失常,則可致大便異常。如腎陽虛不能溫脾陽,導致脾運化功能失常,水谷並走大腸,可見五更泄瀉;腎陰虛,大腸失潤,可見大便秘結不通;腎虛,封藏不固,可見久泄滑脫等。

腎在志為恐

腎在志為恐。恐是人們對事物懼怕的一種精神狀態,是一種不良的刺激。驚恐雖然屬腎,但總與心主神志相關。心藏神,神傷則心怯而恐。故《素問·舉痛論》說:「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即是說明驚恐的刺激,對機體氣機的運行可產生不良的影響。「恐則氣下」,是指人在恐懼狀態中,上焦的氣機閉塞不暢,可使氣迫於下焦,則下焦產生脹滿,甚則遺尿。「驚則氣亂」,則是指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可因驚慌而產生一時性的擾亂,出現心神不定,手足無措等現象。故《素問·舉痛論》說:「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腎在液為唾

唾與涎一樣,為口腔中分泌的一種液體。古人云清者為涎,稠者為唾。《難經·三十四難》說腎液為唾。唾為腎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若多唾或久唾,則易耗傷腎中精氣。所以,養生家以舌抵上齶,待津唾滿口後,咽之以養腎精,稱此法為「飲玉漿」。但唾與脾胃亦有關,故《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說:「唾為腎液,而腎為胃關,故腎家之唾為病,必見於胃也。」

腎應冬,是中醫藏象學說的一個理論觀點。其核心是說。人體與腎相關的生理機能變化和自然四時中的冬季相適應,即隨著冬季時令的變化,與腎相關的人體生理機能會表現出與之同步的協調變化。冬天有一個特徵,陽氣是潛藏的,是與我們的腎的封藏的功能是一致的。故在冬季適應天時以補腎。

作者簡介

王鵬:碩士,副主任醫師,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繼承人。蘇藩國家級名醫工作室秘書。雲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分會副主任委員,中醫體質學分會委員,中醫眼耳鼻雲南省中醫藥學會委員。擅長運用中醫治未病思想防治眼底血證、黃斑病變、乾眼症、視疲勞等眼科疾病。中醫膳食養生調攝指導。

推薦閱讀:

每年做1次中醫體質辨識
博粹堂中醫館—偏方秘方—外科偏方—燒燙傷偏方
論中醫成才之路
中醫眼中的腎病
中醫藥治療中晚期肺癌

TAG:中醫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