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進作品中的閩南風物
前言:
筆者兒時有幸,經常陪同張厚進先生清晨到當地的農貿市場買菜,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三餐,即成為了張厚進先生最醉心與營造的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作品背後包含了關於繪畫探索,對於本土意識的追溯與本土文化的一種回歸,在平淡之中卻能品味出永恆之大美。
本文為初篇短文,從其作品中出現的器皿、瓜果與水仙這三方面暢談,以物象中的格物,形成美術作品與民間習俗中的隱性關係,從圖像現象與民俗文化的互文關係,解析關於閩南地區漸漸被遺忘的一些傳統風土人情。
【關鍵詞】閩南 靜物鄉土美食水彩畫
——————————————————————
一.張厚進生平
張厚進(1925——2002)美術家教育家,水彩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原中國水彩畫家學會副會長、福建省美協水彩畫會會長、集美大學藝術學院創始人之一。張厚進先生1925年出生於永春縣仰賢村同慶堂,2002年因病去世於福建廈門。張厚進先生家族中,當地人把同慶堂俗稱「竹腳張」,即竹林腳落邊的張家老厝。
張厚進(1925——2002)
「厝」一詞,就有濃厚的閩南本地語言體系,「厝」用來表示具體的居住地,比如普通話中的「你們家」,在閩南語中是「恁厝」。在福建沿海地區的地名中,也有很多帶「厝」字的,比如莆田的石厝、前厝,泉州的肖厝、曾厝,廈門的曾厝垵等。
永春·同慶堂 2011年筆者拍攝
張厚進先生自幼年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這離不開永春的風土人情,青年時期曾就讀於永安師範藝術科和福建師院藝術系。他先後師從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朱鳴岡教授和謝投八教授習畫,從50年代開始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後任集美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一直默默耕耘,直至退休。基本其退休前大部分的時光,都以教育工作為主。
張厚進年輕時期就廚藝精湛,或許是受到其家庭影響,在很多好友與學生印象中,廚房一直都是他在掌勺,無論是一日三餐,還是家人團聚,還是給來訪的學生友人熬燒點心。記得他早年的學生,中國漆畫藝術家喬十光老師回憶:
「每逢節假日,老師一家人團聚之時,張老師都要親自到菜市場採購,又親自下廚掌勺,做一桌豐盛可口的飯菜,來招待兒孫們。這些菜籃里的東西與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成了張老師作畫的『模特兒』。」
靜物水彩畫,是在張厚進先生退休前,把所從事的美術教育系統中慢慢剝離之後,在多年的實踐與探索中,有意與無意的把其身邊的日常審美,化為他晚年可以持之以恆的創作題材。而這些靜物,並非僅僅只是美食,而包含了諸多複雜而又微妙的情感寄托在於其中。
圖為張厚進先生晚年的畫室,右為張厚進先生早年的學生 李志德先生
採訪視屏截圖 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
二、漆籃中的豬腳麵線
張厚進先生的作品,取名相對比較簡單,比如有一些作品直接根據根據畫面主題而取名,如《對蝦》、《荔枝》、《烏魚》、《籃里的蟳》等等,其畫面如同他為人一樣,樸實無華,回歸本真。但今天回想,這樣取名卻隱藏另外一種解讀方式,如同強調藝術的本質即是藝術,繪本的本體回歸於繪畫,無需尋求文學上與多重觀念的複合,直面作品中的各種元素的品讀。
《祝壽》張厚進 紙面水彩 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作品
《祝壽》這幅作品,選自2002年出版的《張厚進水彩畫集》中,其畫面與主題與命題有著直接的關聯性。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以下幾個元素:永春漆籃(一種閩南特有的民間工藝美術,下一章將細說)、豬腳(閩南語發音,也可雅稱豬蹄或者豬肘子)、香菇、雞蛋、杜康酒(十分有趣)、還有就是閩南特有的麵線。
各位看官可以腦補一下,這些風物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畫面會是什麼?沒錯,就是碗熱氣騰騰的閩南豬腳麵線糊(音譯)。先給看官們介紹一下,啥子叫麵線。
麵線是閩南地區的一種特有的麵食。據傳,泉州麵線至今有八百多年歷史。正宗的麵線為純手工拉成,面身細如髮絲,煮熟後成透明狀,入口綿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是老人、孩子、病人滋養身體之佳品。
麵線 (圖片來源自網路)
麵線製作場景(圖片來源自網路)
麵線蘊含著富貴吉祥、長命百歲的美好祝福。閩南地區一般給人祝壽或其他賀喜之事都會帶上麵線和雞蛋,表示祝福。麵線寓意頗多。送行,吃上一碗太平線面,希望一路順風。待客,吃上一碗豬腳線面,希望洗塵壓驚去晦氣。孕婦分娩後的調養非常重要,吃雞湯線面或糯米飯,調養身體,可以使奶水通暢。辦酒席如滿月酒時,頭道菜一般用麵線,取「福壽綿長 長命百歲」之意。泉州人喜食麵線糊,常在較稀的麵線湯中,加上各種佐料作為早餐和點心。泉州農村地區正月初一早晨給天地神靈祖先祭拜完會給家裡人煮上一晚麵線雞蛋。正月初九祭完天公,亦會來一碗麵線雞蛋。
《祝壽》作品局部
標配豬腳麵線,可看其配料,與作品《祝壽》中出現均為相同
(圖片來源自網路)
在泉州地區,但凡做壽、送行、壓驚或謝恩,老百姓總會選擇豬腳麵線作為最高禮儀。尤其是出嫁女兒返鄉為父母過壽的,須得以裝飾精美的漆籃為「禮盒」,一頭盛著豬腳麵線,一頭盛著雞蛋龜粿,鄭而重之地送回娘家。
如果你參加過泉州人的壽宴,會發現幾乎每一場都有一道麵線和豬腳作為壓軸菜。而最經典的做法,如同《祝壽》作品中的佐料,與照片中,以豬腳與香菇共同熬制湯頭,放入細潤的米線,加上滷蛋。這種最傳統的搭配,便是最經典的滋味。
在泉州人的觀念里,被拉得長長的麵線意味著「綿長」,取高壽的意思。至於粗壯的豬腳則意味著「強壯」,放在壽宴場合更有老當益壯的意思。
除壽宴以外,豬腳麵線的使用場合還不少。過去交通不便,家人遠行一趟格外牽掛著父母親人的心。這時候,一碗豬腳麵線是少不了的。泉州人相信,吃下這一碗豬腳麵線,遠行的親人便能平平安安抵達目的地。如果你湊巧給了泉州人一些幫助,他們若從家裡端出一碗豬腳麵線來,毫無疑問,這便是對方最真心誠意的謝恩。
大飯店做的豬腳麵線美照,我還是喜歡民間口味
(圖片來源自網路)
這幅作品,便是用其樸實而又細膩刻畫,以一些食材有機的放置與搭配,包含著最傳統而又源遠流長的一種祝福方式。這是閩南民間最高的禮。知道這個味,便知道了這份心。
《祝壽》作品局部
而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這瓶有標識的「杜康酒」。杜康酒是中國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源自於中原地區,有「貢酒」、「仙酒」之譽。此酒雖與閩南地區並無太大關係,但歷代墨客文人與它結下不解之緣,常以詩詠酒,以酒釀詩,詩增酒意,酒助詩興。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酬夢得比萱草見贈》寫到:「杜康能解悶,萱草解忘憂」。而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鷓鴣天·孟津作》也提到:「總道忘憂有杜康,酒逢歡處更難忘。」可猜測不知張老是否有其意,當然或許也就是家中舊藏,祝壽怎麼能少了美酒,正是南宋王十朋有詩云:「妙意能施杜康手」。
三、關於永春漆籃
還記得上文提到:「出嫁女兒返鄉為父母過壽的,須得以裝飾精美的漆籃為禮盒,一頭盛著豬腳麵線,一頭盛著雞蛋龜粿,鄭而重之地送回娘家。」漆籃即是在張厚進作品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民間工藝。
《祝壽》細節 永春漆籃
「巧手翩翩篾氣舞, 經線緯線入畫圖。竹籃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針大當櫥」。
這是吟詠永春漆籃的一首詩。永春漆籃是福建省特色民間傳統竹漆工藝品, 始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2), 至今已有500年的歷史。由於它的生產基地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 因此人們將這裡生產的漆籃也稱為「龍水漆籃」。大約在明朝,永春龍水村的手工匠就開始用竹子編製籃、盤、籮、籠等日用器具。他們對籃子的製作十分講究:要把竹子劈成薄如紗、細如絲的竹篾,編成籃後,抹上桐油灰,裱上布,上生漆,並在竹籃上精心繪飾各種金色圖案。這種漆籃,很快在閩南地區流行起來。
漆籃手工藝人(圖片來源網路)
漆籃作為副業是當地農民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曾經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漆籃。這種傳統手工技藝的發展與鄉村社會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 形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漆籃共有三大種類, 即扁籃、格籃和盛籃, 每類又分特級、甲級和光油等幾個級別, 規格大小達100多種。漆籃的製作主要有竹編、油灰、漆畫三大工序, 每大工序又分許多道小工序, 一個漆籃的製作完成需要50多道工序, 周期達1個多月。永春漆籃工藝把「竹籃打水一場空」變成「竹籃打水水不空」。過去能夠購置這種盛籃的人家,那可是非富即貴。
今天的老漆籃收藏者(圖片來源網路)
在張厚進先生童年時期,漆籃便是家中不可或缺之物。卻因為其特有複雜的工藝與禮儀,也視為代代相傳的家藏。如同《祝壽》中所盛滿麵線的漆籃,張老晚年定居福建廈門,但心中挂念的,還是永春老宅中的點點滴滴。
而值得提起的是,從十八世紀起,閩南開始有大量人口下南洋,離開故土的人們,在走親訪友、迎神祭祖、女兒出嫁時,仍然習慣用「漆籃」,因此回鄉時,就沒忘買了返回時帶上。漸漸地,這種做法變成了當地獨特的一種風氣,在當時的市場對漆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漆藍走向海外便變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記得2013年那時,我陪同華僑親戚回到家鄉永春探親,他們想要買個漆籃帶回馬來西亞,卻發現整個縣裡做漆籃的藝人已經寥寥無幾,僅餘下一些九十年代中後期樣式粗糙的四不像。他感慨當年家母的嫁妝,後從永春帶到馬來西亞的漆籃,做工精美細膩,想必是有百年歷史的精品。張厚進作品中所出現的漆籃,或許也他年輕時留下的家中親禮。這漆籃,便是一種漂泊在外的鄉愁符號,無時不刻的透在遊子心頭。
現在市面上的新工漆籃,少了一絲古風與味道
(圖片來源網路)
四、關於作品中的瓜果
《漆籃龍眼》 74x54cm 張厚進 紙面水彩
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作品
如果說《祝壽》可以聯想到春節的團聚,而作品《漆籃龍眼》,則是一番夏日景色。這幅作品創作與九十年代初期,畫面上這個漆籃,比起《祝壽》中,相對比較矮平,所盛的水果有龍眼、蘋果與旺來(閩南語稱呼,即是鳳梨)。
《漆籃龍眼》 作品局部
先說說「旺來」:(學名:Ananas comosus (Linn.) Merr.)在閩南民俗的祭拜中,有「五果」之說,即旺來、柑橘、梨子、紅棗、蘋果五種水果。而旺來,卻是閩南地區俗語稱呼,即是鳳梨。閩南語稱為「旺來」,取其「旺」音,寄予「興旺」之希望。
中國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有栽培。原產美洲熱帶地區。俗稱菠蘿,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
再聊聊龍眼,龍眼(學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又稱桂圓,益智。莆田當地百姓稱為三尺農味;常綠喬木,高通常10餘米;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果近球形,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夏間,果期夏季。
《漆籃龍眼》 作品局部
泉州與莆田地區周圍,自古盛產龍眼,品種眾多,風味不一。大概每年的八九月份,便是龍眼成熟的季節。自古就有南「龍眼」北「人蔘」的說法,龍眼果實富含營養,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
莆田龍眼,栽培始於公元前後的漢代,歷史悠久。據左太沖《蜀都賦》記:「旁挺龍目,側生荔枝。龍眼唯閩中及南粵有之。據《興化攬勝》載:興化在公元7-10世紀的唐代就已有龍眼種植,宋、明兩代尤盛。公元15世紀的明弘治《興化府志》載:仙游、莆田兩縣每年進貢興化桂圓乾有一千多斤。
民間流傳記載:1083年,宋徵宗即位的次年八月,皇后玉體欠安,御醫無策,恰逢興化進貢龍眼到京,皇后品嘗,頓覺生津,再食能吞食行走,皇后玉體康復,徵宗大悅,賜予「桂元」美名,並稱龍眼超眾果而獨貴,卓絕美而無儔。
這兩種夏季的本土特色的水果,在其水彩畫的表現中,充滿了濃烈的夏日風情,讓觀者可細看其作品的寫實功底之外,傳遞著也是對於生活細節的細膩刻畫,通過時令與本地農作物,傳遞出濃郁的地方特色風情。
三、初春水仙
曾經記得2014年春,乍暖還寒,我剛從廈門過完新年,回到杭州工作,一日晚去拜訪李桐老師,看著一屋子種滿了各式水仙,當時心中一顫,這般景色,不知我已十多年沒有再看見,今卻是異鄉中喚醒的記憶。第二天就草草寫起一篇《關於我爺爺的燉豬腳、紅酒與水仙》的短文。
李桐老師生於杭州,但家父是福建永春人,他們老家重慶堂與張厚進先生的老宅同慶堂在一個村子裡,相隔也就一公里多。水仙花這一地域性與季節性的植物,借用林語堂《記舊曆除夕》的其中一段話最為合適:
「回到家裡,同鄉送來了一盆家鄉著名的水仙花,我記得兒時新年,水仙盛開,發著幽香。兒時情景不自禁地出現在我眼前。我一聞到水仙的芬芳,就聯想到春聯、年夜飯、鞭炮、紅蠟燭、福建桔子、清晨拜年,還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緞袍。」
《水仙》 74x54cm 張厚進 紙面水彩
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作品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
中國水仙的原種為唐代從義大利引進,是法國多花水仙的變種,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經上千年的選育而成為世界水仙花中獨樹一幟的佳品,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
《水仙》 細節
漳州水仙原產亞洲東部的海濱溫暖地區;我國浙江、福建沿海島嶼自生。水仙花在漳州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到清末,漳州水仙花的種植面積已達八百餘畝,並開始銷往吳越等地。據《龍溪縣誌》所述:「閩中水仙以龍溪為第一,裁其根(鱗莖)至吳越,冬發花,時人爭之。」漳州水仙的產地主要有漳州龍海九湖鎮蔡阪、洋坪、新塘、下巷、田中央、梅溪等地。
漳州水仙花的「獨佔花壇,聲譽遠播」也是有原因的,這主要是因為九湖水仙花產地的地理、個冬暖夏涼的天然屏障。山下,九龍江支流和山谷泉澗縱橫交織,水源充足;花田土壤鬆軟,系砂質壤土;加上地質有溫泉經過,即使天寒地凍的季節,也能保持適宜的地溫。水仙花生長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下,因而品性十分優異。除了優越的地理條件外,更由於這裡的花農有著豐富的種花經驗和栽培技術。他們嚴格掌握節令,採用氣候得天獨厚,是三年放種和人工閹割等獨特的處理方法,來促進水仙花頭增大、成熟,因而產出的水仙花形似蟹爪,莖大花多,每個鱗莖一般都能長出三至七支花箭,最多可達十一支,每支花箭可開出五至七朵花蕊,最多可達十餘朵花,在水仙屬的植物中是十分稀見的。
水仙花的栽培,有一個特點,叫做刻水仙,水仙花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地方,多長在水中。如果它生活的地方溫度較高,就會吸收大量養料長出很多葉子,而開的花就少了。人們都希望水仙多開花,少長葉,花期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雕刻水仙。
水仙花的雕刻造型其目的是通過刀刻或其他手段使水仙的葉和花矮化、彎曲、定向、成型,根部垂直或水平生長,球莖或側球莖按造型要求養護、固定。水仙雕刻造型主要是對花、葉的雕刻,使花、葉達到藝術造型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雕刻的機械損傷、陽光和水分控制等辦法實現。雕刻時,使器官的一側或一面受損傷。這樣,葉片或花梗就發生偏向生長,即向受傷的一側或一面彎曲。利用植物的趨光性控制水仙生長是造型的另一手段。向光面細胞的生長速度較背光面細胞的生長速度慢,所以就形成了地上部器官彎向陽光的結果。
馨春 74x54cm 張厚進 紙面水彩
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作品
水仙花盆要放在陽光照射比較少的室內,室溫控制在8-10C左右,堅持每天換水。經過5-6天,水仙花的苞蕾就會一個一個地長出來,葉子會呈現彎彎的形狀。這時,它生長很快,應該適時調整溫度,使它在將近春節時開出花來。如果溫度、濕度控制得好,花期一般在半個月左右。如果雕刻技藝精湛,便創作出一盆盆花藝作品,使清香飄逸的水仙花更加多姿多彩。
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贈水仙花賀新春的習俗。其寓意是向親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萬事如水仙花盛開。說起這一習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龍海九湖蔡坂村有個在河南經商的商人叫張光惠,某日乘船出遊,在碧水連天的湖上,忽然見到前面出現一片仙景:殿宇巍峨,亭閣錯落,雲霞繚繞,仙樂陣陣。兩位身著白色、金黃色和素白淡黃色霓裳羽衣的仙女走出金碧輝煌的宮殿,翩翩向他們飛來。張光惠一家人見此美景,不由同時揉起眼睛,懷凝自己是否花了眼。待定睛細看時,仙境已煙消雲散,前面湖上漂浮著兩莖鮮花。張光惠急忙讓船家趕上,從水中撈起這兩莖美麗的鮮花。放在船上,芬芳朴鼻。細看,如亭亭玉玄的仙女,美麗、端莊、可愛。
《水仙》 51x76cm 張厚進 紙面水彩
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作品
張光惠一家回到故鄉——漳州南郊圓山腳下的琵琶坂村(今蔡坂村),在合家團聚"圍爐"守歲的除夕夜時,這兩球莖又抽出新的花箭開出鮮艷的花朵。來年,張光惠把這兩個球莖種植在自家花園裡,於是萌生出小球莖,越種越多。以後每年新春佳節前,張家就把這些花球分贈親朋好友,並附上一首贈花詩曰:「漳郡圓山穴鱉峰,花含仙露水流香。玉盤金盞仙祝酒,送給君家福壽堂」。人們問:"這叫什麼花?"張家人答"這叫"水上花""。因為年長月久,代代相傳,"水上花"便叫成了"水仙花"。(閩南語中,「上」與「仙」有諧音)
這段雖是一個傳說,卻也是一種美好的寄託。
《水仙》 局部
每到春節前,張厚進先生便開始在小案桌前雕刻水仙,在其晚年水彩作品猶如他的生活一般,如《水仙》,畫面的主體是一件那個年代的特定工藝的陶瓷花盆,所栽植的水仙,就是通過「雕刻」而分離出的兩株。配上鵝軟石與南方海濱城市特有的海螺,整體的顏色清新淡雅。水仙的雕刻,也是花藝的一門學問。但張厚進先生並非花藝師那樣的五彩繽紛,一定要賦予什麼豐富與喜氣的含義。回歸到最自然,最和諧的生長,無需拗出一些討人的姿態,也無需張牙舞爪,擺弄各種吸引眼球的造型。我們其實知道,違反自然規律的狀態,最終的生命都是不持久的。
張厚進作品背後的關懷,是一點一筆的、不緊不慢、萬物平和,回到物象最本真的和諧狀態,這樣的氣韻,可聯想到中國真正最悠久的樂器:古琴,聲音並非高昂,也並不低沉。靜水深流,看似簡單的音律,卻能表現出最豐富的變化。
結語:
對於了解中國畫而言,其詩書畫印的特點,相對有利於去了解作品的寓意與作者創作意圖,尤其在創作過程中,也更有自由的選擇。特別是可以細細關注作者選擇印章與經營位置上,可判斷作者的水平、成熟度與對作品的現實處境。
而西畫(特指水彩、油畫、版畫、素描等)傳入中國百餘年的歷史中,在寫實繪畫、尤其是靜物繪畫上,更最求畫面的完整性,色彩的協調與透視結構的準確,從材料特性上,也不適合於大面積的書寫與留白。這種不利,看似理性上的作繭自縛之中,卻可更深入的去看待生活,對客觀自然與氣候的敏感把握。如同《禮記·大學》里所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本文以張厚進先生作品為例,其在同一個時代與地域中、如張厚進先生的老師謝投八、朱鳴岡。與近幾年慢慢被大家所熟知的閩南籍畫家周碧初,與今天如洪瑞生、葉和平、再如今已八十六高齡,依然創作力不減的閩南籍水彩畫家鄭起妙。他們的作品,如風景寫生、人物寫生與靜物作品,看似簡單的一草一木,沒有所謂的一些主題旋律,但其如同回到繪畫本體感官上,其無需文字上的太多附會,但所運用的每一筆色彩,選的每一件器物的組合,大家之美就包含在這諸多細節之中,從而透露出推敲與聯想的蛛絲馬跡。不同人的經歷,能讀出不同的滋味。
這或許就是審美與鑒賞最簡單的快樂。
(完)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閩南文化概述
※台灣閩南語歌曲天后——江蕙歌曲100首
※石獅服裝進入終端革新管理時代 - 閩南網
※佛國文化之閩南厝意民俗
※泉州:眾神的應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