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又開學了,不舍「十二點」生活

北大才女的創意MV《開學恐懼症》火遍網路又開學了,不舍「十二點」生活

圖/

  羊城晚報記者林世寧實習生沈逸雲

  近日,北大才女高姍自唱自拍自演的創意MV《開學恐懼症》火遍網路,一句類似「你幸福嗎?」的發問——「你想開學嗎?」各式各樣的回答引起不少學生的共鳴。已經習慣了在假期里沒有上午的生活,擔心開學後學業任務繁重,又要面對冷戰的室友……記者採訪發現,讓大學生們不想開學的焦慮理由還真不少。

  「一個星期總有那麼七八天不想上課」

  寒假涵蓋了春節,好吃好睡,不少學生在家過著「十二點」的生活:晚上不過十二點睡不著,白天不過十二點起不來。短短一個多月的假期,生物鐘還沒來得及調過來便開學了,這讓很多人直呼「不想上課」。

  「放假久了,整個人會比較懶散,隔天突然就要開學上課了,肯定調不過來」,已經大四的陳同學回憶起前三年的大學生活,表示每個學期剛開學那會兒,由於作息習慣還未能及時調整過來,「一個星期總有那麼七八天不想上課」。

  「床鋪太硬了,我剛開學兩天每晚都失眠,做噩夢」,大三的林同學告訴記者,即使開學後想要刻意調整作息時間,儘快適應開學生活,但學校宿舍睡的是床板,家裡睡的是床墊,還不能習慣二者的轉換。睡眠時間不足、質量不高直接影響林同學第二天的上課狀態,「我睡不夠就一直打哈欠,眼睛狂飆淚」,她表示自己很想翹課回宿舍「補眠」。

  「戀家、戀人,我還不想開學」

  「很多人提前一周就返校了,而我會等到星期天才收拾行李回去。」與不少外地學生相比,廣州娃林同學顯得更戀家,「臨走前兩個鐘頭才收好行李」。林同學「不想開學」還有另外的原因:上學期曾與一名室友由於作息不同而發生爭執矛盾,「完全不想回學校,不想見到她,不想吵架」。

  在外地讀書的大二學生小潘在臨出發的前一晚仍不願意收拾行李,「回學校會很焦慮,因為習慣了在家裡與從小相知的人相處,自己會比較真實,而回學校後就不能表現得太真實,大家都只是表面熟悉,實際上心理隔閡挺大的」。此外,開學後與男友相隔兩地也讓她焦慮不已,「異地了不能見面,一想到就煩」。

  「那些總也修不夠的學分讓人焦慮」

  還在上大三的韓同學是醫學專業的,這次開學最讓她焦慮的是繁重的課業,「大三下學期的課非常多,而且大部分又是與將來臨床工作緊密相關的專業課,非常重要」。除了擔心那些總也修不夠的學分外,她也開始考慮大四的實習與未來的發展前途,「大四要實習了,現在會開始考慮找實習單位,還有畢業後到底是繼續讀研還是就業」,她笑稱自己年齡越大,考慮的東西也會越多,「因為越來越接近畢業,準備接觸社會,那種緊迫感就會越強烈」。

  記者採訪發現,反而是大四學生對開學的感受不那麼深刻,「大四下學期都已經沒課了,開學了我的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改變」,陳同學坦誠,這次「開學」不過是提醒自己是時候交畢業論文了,「要好好珍惜僅剩半年的大學時光」。

  TIPS

  運動有助於排解心理壓力

  據了解,「開學焦慮症」是常見的心理現象,多集中於成績優異、追求完美的學生和適應能力、處理人際關係能力較差的學生群體,其主要癥狀是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渾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有的還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癥狀。

  有專家表示,學生應該在假期中適當地調整作息時間,鬆弛有度,避免將作業或是任務堆到開學前才來著手完成,同時適時地進行運動,通過運動排解心理壓力,才能有效地緩解「開學焦慮症」。

推薦閱讀:

解開學習與記憶之謎(7)
【法學】開學致辭哪家強? ——南開、北大、清華、法大法學院校的開學致辭輯合
207.與喵共舞107~開學啦
開學前就做這件事
寒假不規劃,開學差距大

TAG:生活 | 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