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詳解道諦:從凡夫道至無學道之修行五個階段
什麼叫上師的心?上師的心不是雜念,不是五根識與第六意識,不是末那識,也不是阿賴耶識。上師的心就是如來藏光明,與上師心心相印、融為一體,就是與如來藏無二無別。--主題摘要
(一)總述五道
道諦可以分五道或四道。四道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與修道。五道就是在此基礎上,加上成佛以後的無學道,但因為成佛以後沒有什麼可以修學的,所以只有四道也可以。修道的方向一定要明確,如果方向失誤,學佛不但不會有進步,反而會背道而馳。《入中論》、《現觀莊嚴論》與彌勒菩薩的其他論典中,非常清楚地宣說了從菩薩一地到十地的過程。彌勒菩薩的很多論典既不是唯識宗,也不是很強調中觀,而是闡述中觀的修行次第。資糧道和加行道,屬於凡夫道。此時的修行人還是凡夫,尚未成為聖者。見道和修道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了凡夫階段,是真正的菩薩聖者了。剛剛學佛首先要進入的階段,就是資糧道。什麼時候算是進入資糧道呢?小乘行人進入資糧道,與生起真實不虛的出離心是同時的。大乘行人進入資糧道,與生起不造作、真實不虛的世俗菩提心是同時的。有了世俗菩提心,就屬於資糧道。反之,就不叫資糧道。如果連世俗菩提心都沒有,那就只是一個佛教徒,還沒有進入資糧道。獲得資糧道最關鍵的因素,是菩提心。另外,哪怕對佛有信心,行善斷惡、燒香、拜佛、念經,都不能稱為佛教徒。只有受了皈依戒,才能稱為佛教徒。什麼時候算是進入加行道呢?證悟的時候,從見解的角度而言,就已經進入了加行道。如果密宗修行人在菩提心的基礎上證悟大圓滿,從見解方面來講,就已經進入加行道了。但從修行的力度、層次方面來講,還不一定到了加行道。顯宗認為,資糧道的時候雖然有修行,但仍以積累資糧與聞思為主。當對修行有一定的體會,對人無我和法無我的空性有一定修證經驗的時候,就進入了加行道。
(二)詳解五道
1、資糧道
資糧道也要分小中大三個階段:剛剛進入的資糧道,叫小資糧道。小資糧道的時候,是修四念處,也即三十七道品裡面最前面的幾個。南傳佛教一開始的時候,就是修四念處。我們雖然沒有這樣修四念處,但在五加行的修法裡面,已經包含了四念處。譬如說,觀輪迴的痛苦,就是觀受念處。
(1)四念處
第一,身念處小乘佛教的身念處,是把自己的身體觀想成不凈物。大乘佛教的身念處,可以分為世俗諦和勝義諦。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講,一切都是空性。觀察身體,最後斷定為空性,叫大乘勝義的身念處。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講,觀身體的如幻如夢,也可以修身體的不凈觀,就是大乘世俗的身念處。密宗的身念處,是把身體觀想為佛的壇城,另外還要在世俗菩提心的基礎上發心:「我一定要以密宗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方法即生成佛!」發了這個心,再加上受灌頂,從此以後才算進入了密法的資糧道。三種不同的身念處,分別是小乘、大乘與密乘資糧道修行人的功課。小乘佛教身念處的對境,僅僅是自己的身體。大乘佛教身念處的對境,不僅是自己的身體,也包括所有眾生的身體,以及山河大地等色蘊範圍內的所有東西。為什麼第一個念處要觀身體呢?因為絕大多數的煩惱,來自於身體,所以先要對身體修空性。
第二,受念處受,也即觸覺,五蘊當中的受蘊。為什麼要觀受蘊呢?因為絕大多數的貪慾心,來自於觸覺、受蘊,所以要修受念處。小乘佛教修受念處,是觀想一切受,也即有漏的觸覺都是痛苦。有些是苦苦、有些是變苦、有些是行苦,但都離不開痛苦。大乘佛教在此基礎上,又加上了如幻如夢。密宗與小乘恰恰相反,認為痛苦不是受的本質,受的本質是快樂。但此處的快樂,並不是一種感受,而是遠離一切變化無常,遠離一切輪迴過患,所以叫快樂。但這是密宗的最終極見解,前期的密法修行人,也要修有漏皆苦,即四外前行的輪迴痛苦等修法。
第三,心念處為什麼要觀心無常呢?因為我們會對自己的精神產生我執,所以要對精神修念處。小乘佛教的心念處,是修心是無常。大乘佛教在此基礎上修心是如幻如夢,密宗修心是本來清凈、佛的智慧。但像無常這樣的基礎修法,大乘和密宗也要修,比如:密宗外加行的人生無常、壽命無常,不僅包括了心的無常,還包括了外在物質世界,與內在精神世界的變化無常。大到春夏秋冬的變化,小到一秒鐘的千萬分之一的變化,都包含在心念處當中。
第四,法念處法,即除了上述三蘊以外的所有內容。小乘佛教修法念處,是修人無我。在任何輪迴涅槃的諸法上,不存在人我。大乘佛教不僅僅是修人無我,還要修輪迴涅槃所有法都是空性的法無我。密宗修法念處的時候,不僅修一切都是空性,更是在此基礎上,修諸法是佛的壇城,是無離無合、無取無舍的清凈本質。其實,在《維摩詰經》等比較深奧的大乘顯宗經典當中,也講過密宗法念處的境界,所以這並不是密宗嘩眾取寵、標新立異的做法。任何一個修行人只要按照密宗的修法去修,都能達到此境界。
密宗的四念處修法非常具體,修行方法、修行次第都講得很規範、很清晰。在內外加行裡面,已經包含了人無我、法無我等在內的所有四念處的修法。譬如,在修上師瑜伽的時候,觀想上師融入心間,之後修空性,就是法念處的修法。修了加行,就已經修了四念處,資糧道的全部修法都包含其中了。
(2)資糧道的六個要點所有大乘經典中講資糧道的時候,都會講六個或五個要點:第一,持戒。戒律分好幾種:皈依戒,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等等。小乘資糧道首先要守的,就是別解脫戒,也即居士戒和出家戒;大乘資糧道,就要守菩薩戒;密宗的資糧道,就要守與密宗灌頂相應的密乘戒,如密宗十四條根本戒等等。一定要嚴守凈戒,如果犯戒,必須及時懺悔。懺悔完了以後,再去受戒,這非常重要。第二,守護根門。在無著菩薩的《大乘阿毗達摩》當中,就講了守護根門。所謂根,也即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按照小乘佛教的觀點:不聞思修行,整天看電視、看電影、逛街、旅遊或瀏覽無聊的網頁,聽沒有意義、無聊甚至讓人生起各種煩惱的音樂、歌曲等等的散亂行為,叫不守護根門。盡量少看電視、少看電影,多看佛教書籍,多聽經聞法等等,叫守護根門。按照大乘佛教的觀點,守護根門包括了智慧和方便兩個方面:以智慧守護根門:在眼睛看到任何東西的時候,知道都是如夢如幻,這叫以智慧來守護根門。若能堅持這樣守護,就可以控制一些煩惱。在沒有證悟或修行力度不夠的時候,也許需要刻意地去修如夢如幻。比如,在生起嗔心或貪心的時候,需要用中觀的方式去推理、分解、觀察,最後把它斷定為空性,從而控制自己的嗔恨等煩惱。當修行到一定境界的時候,就能在感覺到事物的同時,了知到如幻如夢,不需要刻意去觀察。若能以智慧守護根門,就能少造很多業。
以方便守護根門:所謂方便,也即慈悲心。在看到任何事物,或聽到任何聲音的時候,盡量讓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一切,都成為利益眾生的事情。對眾生有利,就盡量去看、去聽;對眾生無利,就不要刻意去看、去聽等等。比如,學佛對眾生有利,所以要多看書、多聽課,盡量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轉為利益眾生方法。
第三,飲食適量。飲食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太少身體缺乏營養,會生各種疾病,以致影響修行。除了像米拉日巴那種內在氣脈明點修法非常厲害的人,或四禪八定的修法修到相當境界的人,可以不需要依靠外在的飲食來維持生命以外,像我們這些既沒有氣脈明點的修行,也沒有禪定功夫的人,還是要依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同時,貪吃、貪喝對修行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晚飯吃多了,會感到昏沉,根本無法打坐,所以晚上盡量不要到餐廳去應酬聚餐,就在自己家裡,簡單、營養、少量地吃一點即可。《俱舍論》中講得很清楚:人的胃可以分為四部分,一部分容納飲料、茶水等液體,一部分盛裝固體食物,一部分是空氣,剩下一部分什麼也不裝。這是最有利於修行的食量。第四,初夜後夜不睡眠。晚上不要太早睡覺,早上也不能睡懶覺,要利用一切時間來精進地聞思修行。包括雙休日都是一樣。第五,勤修止觀。精進地修持寂止和勝觀的修法,也即四念處的修法。如果是密宗弟子,修外加行和內加行就可以了。第六,正知而住。無論是行住坐卧、所思所言,都要具備正知正見,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件事情能不能做,是否違背佛法,對眾生是有利還是有害。有些事情雖然表面看來是好事,但卻會間接地演變成對眾生有害,或影響自己的聞思修行的事情,如果不具正知、喪失覺察,盲目地做了這些事,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見,時刻觀察自己的身、口、意,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我是發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我是希求解脫的人,我做的這件事與我的追求有沒有矛盾?我應不應該做?資糧道的修行人很容易犯錯誤,所以一定要自我警戒。我們不要覺得學佛太難、約束太多。萬事開頭難,初學者必須這樣。剛剛進入資糧道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從來都沒有踏入解脫之門,現在好不容易進入解脫之門,走在菩提之路上,所以一定要珍惜機會,本來凡夫的定力、見解和修行就弱,雖然發了菩提心,受了密乘戒,如果不小心,仍然有可能失去機會,犯了密乘戒或菩薩戒,或者對因果生起邪見,又拒不懺悔,死後很可能會墮入地獄。一旦墮入地獄,何時再能進入解脫之門,就很難說了。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凡夫的一切,都依賴於外緣,如果日常相處的人,都是有正知正見的師兄,或者能長期待在善知識身邊,也許就能順利地度過小、中、大資糧道,然後進入加行道。如果遇人不淑,或環境低劣,就有可能下墮。當然,因為曾經發過菩提心,受過灌頂,所以即使墮入惡趣,很久以後也會有解脫的機會。在進入加行道後期,雖然還不是完全不退轉,但從此以後永遠都不可能墮落地獄、旁生、餓鬼三惡趣。尤其是登地以後,內心已經獲得了相當大的自由,一般的煩惱根本不會擾亂其心,也不可能去做對眾生有害的事情,那個時候就根本不需要約束了。我們要下決心,有生之年即使不能進入加行道,也必須要進入資糧道,否則以後就沒有希望了。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乃至成佛,並不像顯宗所講的至少需要三個無量劫那麼漫長。大乘修法可以瞬間圓滿多世累劫所積累的資糧,更何況密宗?
2、加行道資糧道結束以後,就是加行道。資糧道和加行道的區別在於,資糧道主要以積累資糧和聞思為主,雖然大資糧道的時候會修四禪八定,根機好的利根修行人在大資糧道的時候,可以通過禪定的力量,到十方諸佛菩薩的剎土當中親聆佛的教言。但只有到了加行道的時候,才真正是以修行為主,同時也要兼顧聞思。不僅是加行道,哪怕在菩薩的三地,都會有聞思,但此時主要是修行。很多顯宗經典講過,加行道包括四個階段: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第一,暖位。「暖」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證悟空性的智慧,能夠驅除所有的無明黑暗,就像一把火。如果一地菩薩的智慧是火焰,則加行道的時候已經體會到了這種空性,雖然還不是火,但已經離火很近,可以感覺到火的溫暖。從證悟的角度來說,加行道的時候,已經比較接近於一地菩薩的境界,有真實的證悟空性的感受,所以叫暖位。暖位雖然證悟了人無我與法無我所有的空性,但在修行的時候,對外界,也即內心以外的物質空性的證悟更為明顯、清晰。一般大圓滿初步的證悟,也屬於加行道的暖位。但證悟大圓滿有很多的層次,有些利根在證悟的當下,不需要經過其它階段,直接就成佛或登地了,但這種情況非常少。禪宗的明心見性也應該有很多層次,不排除有直接證悟一地的可能,但一般初步的證悟,也應該是加行道,而不是成佛或登地。包括初步證悟大手印、中觀等等都是一樣,都應該屬於暖位。我們不能以為,證悟了就是成佛了,從此萬事大吉,再不需要修行了。其實,證悟以後,才是真正的開始修行了。在證悟之前,所有的修行就好比走路閉著眼睛,根本不知道眼前是怎樣的一條路。不管佛經講得再好,中觀講得再細,自己都沒有什麼體會。證悟以後,才算睜開了眼睛,看到了要走的路,但只是在這條路上剛剛走了一步,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行道時候的體會,不是聽龍樹菩薩、佛陀、上師講的體會,而是自己已經有了親身的感受、見解和體悟,所以像睜開雙眼,看到眼前的路一樣確定無疑。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當中也說過一句話:證悟的時候,就像直接看眼前的虛空,正在思維的念頭也是空性。這不是理論、推理,而是要覺悟、體會到,這叫初步的證悟。在初步證悟以後,若能精進修行,其進步的速度將遠遠勝出顯宗加行道的修行人,因為密宗是一條快捷的路。從證悟見解的角度而言,初步的證悟者已經達到了加行道。但從禪定與神通、神變等其他功德的角度來說,他們還沒有達到加行道的境界。但修顯宗法門達到加行道境界的人成就的速度,卻沒有剛剛證悟大圓滿或大手印的人快,雖然其禪定的力量,可能已經超過了剛剛證悟大圓滿的人。因為大圓滿的修行人不一定會修四禪八定,甚至連一禪的境界都沒有達到,但仍然可以證悟,這是密宗的優點。在《現觀莊嚴論》當中,針對加行道的本質是什麼這一問題,有非常多的爭論。最後的結論是,加行道的本質還不是智慧,還屬於八識當中的第六意識。是第六意識在證悟空性,而不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更不是末那識,因為我執不可能證悟空性,它不但不是智慧,而且是和智慧對立的愚昧,是要被推翻的對象。當然,證悟空性的,也不是阿賴耶識。此時的意識還沒有轉化為智慧,哪怕聞思修所得的智慧,都不是真正的智慧,其本體還是意識,所以是有漏的、無常的、有執著的幻覺。證悟占的比例多,執著就少一些,實際上也是有執著的,甚至還會執著在證悟當中。第六意識首先是執著一切,創造了所有的煩惱。之後意識經過聞思修行,又可以證悟空性,斷除煩惱。意識怎麼能證悟空性呢?意識實際上無法直接證悟空性,但它可以用間接的方法,變成類似於空性的感覺,實際上只是一種念頭而已。因為是念頭,所以也是無常有漏的。有時候念頭變成貪心,有時候念頭變成嗔恨心、菩提心、出離心。此時,就變成了類似於證悟空性智慧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叫類似呢?因為雖然有空性的感受,但空性的感受非常模糊。真正的證悟,就像六祖惠能大師在證悟以後寫的那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中所表達的意思,與大圓滿、大中觀完全一樣。其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話非常重要,包含了所有層次的證悟境界。阿底峽尊者當年也講過:一天產生了一百個念頭,那就去尋找一百次。每一次尋找的時候,就有一次的不可得,每一個不可得,都是法界、法性、如來藏,這就是證悟。想達到這樣的證悟,前提是什麼?阿底峽尊者講得很簡單,就是七支供。廣一點、圓滿一點的七支供,就是五加行,所以五加行是必須要修的,還要反覆地修。過去的很多大圓滿成就者,都修了許多遍加行,只有具備堅韌的毅力,最後才可以證悟。我們雖然沒有這麼多時間,但也一定要修一遍非常完整、標準的加行,否則今生就沒有證悟的機會了。如果五加行全部修好了,還是比較容易證悟的。第二,頂位。頂,也即頂尖。雖然加行道還沒有修完,但在進入此階段以後,永遠不會再產生不相信因果、輪迴等等的邪見,邪見永遠不會斷除這種人的善根。在超越斷滅善根方面,已經達到了頂尖,善根永遠都不會斷,所以叫頂位。第三,忍位。忍什麼呢?無論是對空性、大空性、遠離一切執著一切戲論的空性、大圓滿、大手印,以及密宗所說的一切都是佛的顯現、佛的壇城等等,都能接受,不會有疑問、質疑,也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因為已經開始親身體會到這些境界了,所以叫忍。進入此階段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墮惡趣。修到忍位後期以後,大乘修行人永遠都不會退轉到小乘,永遠都不會發心成就聲緣阿羅漢的果位,一定會沿著大乘解脫道最終走向成佛。前三個階段的修行境界基本上一樣,只是對外境的體會有比較模糊、清晰、非常清晰的區別,境界的深度也在不斷增長。到忍位的時候,不僅是對外界,而且對內在的心也證悟了空性。雖然三個階段都一起證悟了諸法無我,但修的時候重點還是有點不一樣。就像看圖片,雖然整幅圖片都看到了,但看得最清晰的,還是眼睛專註的那一部分。若要記住圖片的全貌,還是需要再去看一看。同理,證悟的時候,雖然內在、外在所有的空性都證悟了,但修的時候還是有一個過程。首先是外在的證悟會比較清楚,內心更清晰的證悟會慢一點。忍位時對內在精神的證悟,已經達到了中等的清晰,還不是很清晰。但對外在世界的證悟,已經很清晰了。第四,世第一法位,也即世間第一、世間法中最殊勝的果位。此處的世間法,不是沒有出離心的那種世間法,而是指一地以下的境界。為什麼說世第一法位是所有世間法當中最殊勝的呢?因為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產生過無漏的智慧,如今依靠有漏的修行善根,將於第二瞬間產生見道的無漏智慧,這是需要強有力的善根才能產生的,所以稱為世間第一。這已經是凡夫修行的最頂尖,過了以後就不是凡夫,而是菩薩一地的見道聖者了。關於五道十地的詳細內容,在《現觀莊嚴論》和《入行論》裡面講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參看。
3、見道
見道,是真實的證悟。登地菩薩已經從本質上發生了突變——有執著、有漏的意識,轉化為無漏、無執的智慧。內心獲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所有後天學到的各種因邪見而產生的執著、見解等遍計煩惱已經斷除。已經明顯地體會到一切法的本性法界,從此不會有任何邪見與能夠導致輪迴的執著和煩惱。但因為俱生煩惱或比較細微的煩惱是先天性的煩惱,從無始以來積攢至今,在每個人心裡已經根深蒂固,所以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容易一下子就能斷除。只能將俱生煩惱分成十個部分,從一地到十地之間慢慢斷除。無論如何,在見道的時候,已經斷除了一地時可以斷除的煩惱,菩薩可以在一瞬間幻化出一百個身體,每一個身體都可以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在見道以後,顯宗、密宗便成為一體,再沒有顯密之分。修學顯宗見道的時候,也就等於證悟了密宗的見道。在見道之前,雖然也要利益眾生,但因為力量很弱,直接利益眾生的因緣還不是很成熟,往往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剛剛發菩提心的時候,還會有自私自利的心,菩提心的力量不夠,見解也不穩固,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煩惱,甚至有可能退失信心,覺得大乘佛法很高深,離自己很遠,自己根本不是修大乘法的料,這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能夠發心,就已經非常不錯了,斷除煩惱只能一步一步來。初發心的時候,要想盡一切辦法去保護菩提心的幼苗。此時不能做太多事情,也不能接觸太多的人。要知道,有些眾生是非常野蠻的,如果遇到這樣的人,讓自己好心沒好報時,就會因承受能力不夠而退卻,甚至有可能徹底摧毀菩提心。《入行論》中講過,舍利子開始發菩提心時,都示現因失望而退失菩提心,我們更應該身處靜處,以聞思修為主,努力培養菩提心,加強菩提心的力度。但在一地菩薩以後,因為已經證悟了空性,身體與心靈不再有痛苦的感受,所以永遠也不會退失。即使對方以怨報德,也無怨無悔。哪怕有人拳打腳踢,也心若止水。此時雖然也要修行,但已經有很大的能力去幫助眾生,所以應以利益眾生為主。通過直接度化眾生,既可以利益眾生,同時也可以積累資糧,以促使自己從一地提升到二地,從二地提升到三地,乃至最終成佛。
4、修道證悟見道或一地以後反覆修持的過程,叫修道。從二地到十地,修道共分為九個層次。其中二地到七地之間,是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在七地結束的時候,集諦所包括的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等三十種煩惱障都已經斷除。八地以上只有所知障,沒有煩惱障,所有的我執,都斷除得一乾二淨。資糧道和加行道的菩薩雖然修行境界不錯,但由於還是凡夫,所以投生的時候,只是偶爾會以願力投生,比如發願生生世世能夠投生到有大乘佛法的地方,能投生到有機會利益眾生的地方,但大多數仍然是以業力去投生。修道的菩薩就不一樣了,證悟一地以後,就不再有業力的投生,而只會是以願力投生。修道菩薩會發願,當眾生遇到戰爭的時候,就投生為可以息滅戰爭的生命;當眾生遇到飢餓的時候,就變成很大的動物,死了以後以自己的身體布施給飢餓眾生;當有瘟疫的時候,就投生為醫生,或以願力而化現成藥物等等。佛經里說過,佛菩薩的化身不一定都是佛教徒的身份,也可能會以婆羅門、世間國王、外道信徒、醫生或其他沒有信仰的人的身份來利益眾生。一地和二地菩薩在投生之前,尚需要這樣發願;從第三地到第七地的菩薩,已經不需要願力,通過禪定的力量,隨時都能投生到需要的地方;在八地以後,已經斷除了所有的煩惱障,雖然個人的修行與佛還是有很大區別,但在度化眾生方面,已經相差無幾,能夠自由自在地投生利眾;成佛以後,就完全是任運自成,只要眾生善根成熟,隨時隨地都可以現前佛的化身,以各種身份去度化眾生。從證悟的境界而言,一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看到的境界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但清晰度有所不同。十地菩薩看到的心的本性法界非常清晰,一地菩薩相比而言,就要模糊一些。由於修道能力的差別,所以斷除煩惱的能力也有差異。按照大乘顯宗的說法,從一地到九地,需要很長的時間。最利根的修行者,都需要兩個無數大劫的漫長時日。但實際上並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在證悟一地以後,一瞬間就能圓滿普通人幾百萬年當中所積累的資糧,由於具備如此之多的功德,所以如果想成就,七天之內也可以成佛。到了八地以後,不僅修行境界顯密一致,一切現象也開始成為佛的壇城。
5、無學道
無學道就是到達了滅諦的成佛境界。滅諦是常住不滅的、永恆的;道諦雖然是無漏的,但它是無常的。如果是恆常,就只能一直保持某種狀態,不可能有變化,這樣就不會進步,就不會從一地逐步提升,乃至成佛。一地菩薩進入根本定的時候,能體悟到證悟空性的智慧和法界是無二無別的,這與上師的心和我們的心無二無別是一個道理。什麼叫上師的心?上師的心不是雜念,不是五根識與第六意識,不是末那識,也不是阿賴耶識。上師的心就是如來藏光明,與上師心心相印、融為一體,就是與如來藏無二無別。但實際上一地菩薩還不能完全證達無二無別,雖然一地菩薩自己感覺已經完全無離無合、無二無別,但實際上還是有界限的。因為一地菩薩證悟空性的智慧是無常的,而他所證悟的境界卻是恆常的,無常和永恆不可能無二無別。在上地菩薩來看,下地菩薩的境界都有待提升。隨著修道的增進,永恆不變的滅諦和無常的道諦之間的距離會慢慢縮小。到了八地的時候,雖然道諦仍然無常,但此時的無常已經很細微了。到十地最後一個瞬間,在進入十一地也即成佛的時候,無常的道諦完全消失、不復存在,滅諦徹底顯現。此時如來藏的出現不是誕生,而是現前。佛的化身、報身、法身,都包含於如來藏當中。正如《六祖壇經》所云:「自性具三身」,在本性如來藏上面,具備了化身、報身、法身。這與大圓滿等所有密法的觀點是一致的,只有第三轉才會這樣講,第二轉 不會出現這樣的詞句。為什麼自性具備三身呢?三身有兩種,外在的三身與內在的三身。前面所述,即是內在的三身外在的三身分別為,化身是釋迦摩尼佛這樣的化身,無論福報大的普通眾生,還是經常誹謗釋迦摩尼佛的外道都可以看見;報身有很多種,有一地菩薩到十地菩薩能看見的報身,也有從八地菩薩到十地菩薩才能夠看見的報身,還有十地菩薩才可以看到的報身等等;但法身不會有內外之分,唯有自己證悟的如來藏法界。《六祖壇經》和《寶性論》卻認為,三身不是外在的,而是本質上的。從空性的角度來說,如來藏是法身;從光明的角度來說,如來藏是報身;在空性和光明無二無別當中,有一種無形的能量。當眾生根機成熟以後,光明如來藏隨時會出現化身,就像沒有修行的時候,隨時都會出現無明意識的振動一樣。就像在沒有佛的時候,只要祈禱如意寶,即使如意寶不會聽見別人的祈禱,也沒有思維,但它卻可以讓祈禱者心想事成一樣,佛沒有分別思維,一直都安住在光明的境界當中,但依靠佛在三個無數大劫當中的願力與修行的力量,只要祈禱佛,隨時隨地都會出現佛的加持與化身,像如意寶一樣利益眾生。不需要重新去設計,在眾生根機成熟的時候,所有佛的功德——包括菩薩看到的報身,普通人看到的化身都會現前,但前提是對佛的信心和虔誠的祈禱。如果沒有信心,也沒有虔誠的祈禱,佛的加持也無法激活。佛是什麼,是成就的境界已經達到最高程度的人,他的境界,我們的語言無法表達。證悟的時候,就基本上可以知道佛的境界,知道如來藏是什麼樣的概念,同時也知道上師的心與自己的心融為一體是什麼樣,這叫頓悟、恍然大悟。若能在證悟大圓滿的境界當中停留一分鐘,這一分鐘的境界,就比較相似於如來藏和佛的境界。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機會,因為我們都有如來藏。山、河、大地、石頭、磚瓦沒有如來藏,它們永遠都不能成佛。當所有的障礙驅除以後,佛就會自然顯現。證悟的條件,就是出離心、菩提心等前行。沒有這些條件,永遠都不要想達到這個境界。有了這些條件,從此暢通無礙,自然而然就會證悟。
------摘自堪布《四諦》講解
推薦閱讀:
※【有聲晨妙】自己修行、了脫生死才是根本,其他事不要緊
※我行我素wxws的文件夾【修行理論-道經每天清修】
※古訓:乾淨,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為什麼古代修道簡單?人心?環境?
※修行日課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