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之意在言外

肢體語言之意在言外

一、身體語言——比說話更有效的溝通方式

與其祖先相比,現代人類解讀肢體語言的能力實在是太糟糕了,因為他們將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有聲的話語上。

20世紀50年代的一位研究肢體語言的先鋒人物阿爾伯特·麥拉賓發現:一條信息所產生的全部影響力中7%來自於語言(僅指文字),38%來自於聲音(包括語音、音調以及其他聲音),剩下的55%則全部來自於無聲的肢體語言。

二、心口不一的原因

目前,多數研究者都已經肯定了這樣的一個事實:話語的主要作用是傳遞信息,而肢體語言則通常用來進行人與人之間思想的溝通和談判。在某些情況下肢體語言甚至可以取代話語的位置,發揮傳遞信息的功效。

人類學家雷·博維斯特指出,假如不考慮文化因素的作用,同時發生的語言和身體動作所產生的作用應當是可以被預測的。因此,一個訓練有素的人應該能夠通過傾聽他人的話語而分辨出此人的姿勢動作。博維斯特甚至可以通過只觀察人們的動作而判斷出他們所說的語言。

許多人都很難接受把人類當做生物學層面的一種動物這樣的說法。我們人類即智人是一種靈長類動物,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其實就是一隻毛髮退化了的類人猿,而我們與其他猿猴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學會了用兩條腿直立行走,且有一個進化了的聰明大腦。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和其他物種一樣,要受到生物學規律的制約,所以我們的各種行為,對外界所做出的種種反應,以及我們的肢體語言和手勢都與生物學規律相吻合。有趣的是,作為一種動物,人類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通過各種身體姿勢、動作和手勢所傳達的信息與本人通過語言所傳達的信息常常背道而馳。

三、身體語言如何體現情感

肢體語言室一種體現個人情緒的外在表現形式。每一個手勢或動作都有可能成為我們透視他人情感、情緒的關鍵線索。

解讀他人肢體語言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夠以便傾聽對方的談話,一邊觀察他說話時的語言環境,從而了解他的內心情感。

四、女性的感知力更強

我們經常會用「感知力強」、「直覺靈敏」之類的話語來評價他人。其實,在這些評價當中,我們所談論的正是他們解讀他人肢體語言的能力,以及他們將肢體語言與有聲語言進行對比,幫助交流的能力。換言之,當我們說「直覺」或是「本能」告訴我們某人撒了謊,其實,我們的本意應該是,對方的肢體語言和他的話自相矛盾。

大體而言,女性的感知力遠遠勝於男性,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女人的直覺」。女性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洞察和破譯無聲信號的能力,與此同時,她們往往也獨具慧眼,能夠發現那些通常會被男性忽略了的細節。這也是為何幾乎沒有哪位丈夫的謊言能夠逃過妻子的法眼;反之,大多數女性卻能把男人忽悠得團團轉,而對方不自知。

五、生理因素

大部分女性都有一種腦部組織,也正是因為這部分腦組織才使得女性的交流和溝通的能力遠勝於男性。磁共振成像(MRI)腦部掃描圖清楚地向我們揭示了為何女性會具有遠勝於男性的交流及評估他人的能力的原因。女性一共有14—16塊大腦區域能夠幫助她們完成評估他人行為的功能,而男性卻只有4—6塊。這解釋了為何女人在參加宴會時總能很快便洞悉宴會中其他人之間的關係狀況——誰與誰之前有過爭論,誰又喜歡誰,等等。同時,也解釋了為何從女人的立場看,男人似乎總是少言寡語,而從男人的角度看,女人卻似乎總是喋喋不休了。

六、天生、遺傳還是文化熏陶

研究發現,雖然存在文化差異,但是人們用來表示情感的那些基本面部表情卻是相同的,因此,這些基本的面部表情和動作一定也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

至於某些面部表情和動作的形成究竟是因為後天的文化熏陶還是因為習慣成自然,或是基因遺傳所致,學術界仍然存在爭論。對於同一動作,男人們習慣於使用左半腦,而女人則更傾向於使用右半腦。

七、身體基本動作的產生根源

大多數基本的交流訊號都是全世界通用的。當人們高興時微笑,當他們敢打悲傷或憤怒的時候,他們會皺眉或怒目而視。在大多數情況下,點頭通常都是用來表示「贊同」或肯定,其表現形式就是低下頭。點頭很可能是一種天生的本能動作,因為那些生來就失明的人也懂得使用這一動作。和點頭一樣,搖頭也是一種普遍的動作,其含義與點頭相反,表示「反對」或否定。而與搖頭不同的是,搖頭可能是人在童年時期通過後天的學習所掌握的一種動作。當嬰兒吃飽後,他們會用搖頭的方式來躲避媽媽的乳房,從而拒絕媽媽繼續餵奶。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用搖頭來表示拒絕或否定他人的做法和思想。

在人類進化歷程中,一些面部表情和動作的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遠古時期。比如,大多數肉食動物會用微笑這種表情來傳遞危險的信號,但對靈長類動物而言,這種表情卻與危險無關,它傳遞的是一種表示妥協和屈服的信號。

齜牙和擴張鼻孔這兩種面部表情源自於動物間的攻擊行為,也是其他靈長類動物經常使用的最簡單的表情之一。動物用齜牙咧嘴來警告對方,假如有必要,他們將會用自己的牙齒來保護自己或攻擊對方。對人類而言,雖然我們並不會像動物那樣用牙齒來攻擊對方,但是,我們在人類的身上也發現了類似的表情和動作。擴張鼻孔可以使肺部吸入更多的氧氣,從而為戰鬥或逃跑做好準備,而在靈長類動物的世界中,這一動作意在告誡其他在場者,要想化解即將降臨的威脅,充足的後備支持是必需的。對人類而言,這一動作通常是由於憤怒而引起的。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或心理受到了威脅,或是認為某件事不正確時,也會流露出這種表情。

八、全球通用的表情和動作

聳肩同樣也是一個很普遍的肢體動作。人們聳肩,則說明他們不知道,或不明白你所說的內容。聳肩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簡單動作,而是包含三個主要的部分:攤開手掌表示手中沒有隱藏任何東西;收縮肩膀以保護咽喉不受攻擊;揚起眉毛的動作本身也是一個通用的表情,是一種表示順從的問候方式。與有聲的話語一樣,有些看似相同的肢體語言信號也會因為文化差異的緣故而表示不同的含義。一個動作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也許很普遍,而且表意明確,然而,假如置於另一種文化中,它很有可能就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單純的動作,甚至它表達的意義會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含義。

九、正確解讀身體語言的三大規則

規則一:連貫地理解

初學者經常會犯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將每個表情或動作分離開來,在忽視其他相聯繫的表情或動作以及大環境的情況下,孤立、片面地理解他人的肢體語言。譬如,撓頭所表示的含義有很多,比如說尷尬、不確定、去頭屑、頭癢、健忘或撒謊等等,所以,其具體含義應當取決於同時發生的其他表情和動作。和說話一樣,肢體語言也有片語、句子和標點之分,每一個表情或動作就好比一個單詞,而每一個單詞的含義都不是唯一的。

因此,只有當你把一個詞語放到句子里,配合其他詞語一起理解時,你才能徹底弄清楚這個詞語的具體含義。以「句子」的形式出現的動作或表情被稱為肢體語言群,就好比我們如果想說一句話,就至少需要用三個詞語來組織才能清除地表達說話的目的。如果一個人能夠讀懂無聲的肢體語言長句,並且準確地將他們用有聲的話語表達出來,那麼,他的「感知力」一定很強,或者說他的「直覺」一定很靈敏。

所以,如果你想獲取準確的信息,就應該連貫地來觀察他人的肢體語言。當我們感到無聊,或是有壓力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不斷地重複做一個或者多個動作。不停地摸頭髮或玩頭髮就是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可是,假如不考慮其他動作或表情,同樣的動作卻很可能表示這個人心中很焦慮,或是不確定。人們之所以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出摸頭髮或摸頭部的動作,完全是因為當他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們的媽媽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安撫他們的。

規則二:尋找一致性

研究表明,通過無聲語言傳遞的信息所產生的影響力是有聲話語的5倍;而且當兩個不同的人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時候,尤其當這兩個人都是女人的時候,她們幾乎會全部依賴於無聲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而無視話語所傳遞的信息。

當一個人的話語與他的肢體語言相矛盾的時候,女性聽眾大都會忽視他的話語意思。

觀察肢體語言群組,注意肢體語言與有聲話語的一致性就好比兩把金鑰匙,能夠幫助我們打開肢體語言的寶庫,從而正確地解讀無聲語言背後的真正含義。

規則三:結合語境來理解

對所有動作和表情的理解都應該在其發生的大環境下來完成。所有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都應該結合當時的情景來理解,同時,也應當結合前後動作和表情,連貫地思考問題。

十、為何我們容易產生誤解

一個人如果和他人握手時總是軟綿綿的沒有力氣,或者握手的方式很溫柔,尤其是男人,人們就很有可能會因此得出結論,他是一個性格懦弱的人。然而,假如某人有關節炎,那麼他也很可能會採取這種輕柔的握手方式,從而避免強硬握手而帶來的疼痛感。藝術家、音樂家、外科醫生以及那些從事的職業十分精細且需要用到雙手的人,在多數情況下,都不喜歡和他人握手,在不得不握手的情況下,他們會採取「一帶而過」的輕柔的握手方式,從而達到使自己的手不受傷害的保護目的。

有些人,由於身著的服飾與自己的身材不合或過於緊繃,很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做出某種動作而影響肢體語言的使用。

我們應該明白,對於理解無聲的肢體語言而言,全面細緻地思考問題是關鍵一步。只有徹底地了解個人能力及其身體的局限性對肢體語言的影響,我們才能正確地領悟無聲語言背後的含義。

十一、為何孩子的身體語言容易理解

與年輕人相比,要想正確理解老年人的面部表情和動作似乎是一件更加困難的事,這是因為老年人面部肌肉的伸縮能力比年輕人差得多。

完成某些動作和表情的速度,以及在他人眼中,完成動作和表情的明顯程度與每個人的年齡息息相關。例如,一個年僅5歲的孩子撒了謊,他很可能會在說完之後就立刻用一隻手或雙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孩子捂住嘴巴的動作往往提醒父母,孩子正在說謊。而這一動作也很有可能會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只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動作的速度發生了變化。當一個10來歲的少年說了謊,他也會把手移到嘴邊,不過,與之前迅速地遮住嘴巴不同的是,他只是將手指放在嘴邊,輕輕地在嘴邊摩挲著。成年後,人們在年幼時養成的一撒謊就捂嘴巴的習慣動作的速度甚至變得更快了。當一名成年人說了謊話,他的反應和5歲的孩子以及少年說謊時的反應一模一樣,將手向嘴巴的方向移去,就好像他的大腦向手發出了指令:捂住嘴巴,從而不讓那些不真實的話說出口。但是最終,他舉起的手並沒有放在嘴巴上,而是輕輕地碰觸到鼻子之後就又重新放下了。這就是一名成年人在試圖掩飾謊言時經常會用到的一種肢體動作,其本質上和5歲孩子捂嘴巴的動作是一致的,只不過方式發生了改變而已。

這表明,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大,他們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也就隨之變得不再那麼明顯,所以,同樣是解讀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孩童和中老年人,難易程度是不同的。

十二、你能偽裝表情、做假動作么

通常情況下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假如我們對肢體語言弄虛作假,那麼,在同一時間發生的主要肢體動作和表面表情,肢體細節所傳遞的微信號以及我們的話語,這三者之間必定無法達成一致。這樣,我們的交流對象,尤其是女人,通常都不會相信。

十三、如何成為身體語言解讀專家

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抽出15分鐘的時間來研究和學習他人的肢體語言,與此同時,也對自身的肢體語言獲得一種更深入的認識。凡是有人出現,有人交際的地方,就是我們學習肢體語言的場所。你可以在公共聚集場所,選一角落,然後安靜地坐下來,觀察人們的肢體語言,揣摩他們的心思,這將是一個美妙的時刻。

電視也同樣可以成為我們學習肢體語言的好幫手。

學習解讀他人的肢體語言不僅能夠讓我們更加準確地明白他人控制和操縱事物的方法,而且只有通過學習,我們才能意識到其實他們對待我們的方法與對待這些事物的方法並無區別。而且最重要的是,學習和了解肢體語言能夠讓我們更加關心和在乎他人的感受和情緒。


推薦閱讀:

調情行為中的肢體語言
別讓肢體語言搞砸你的面試
最強肢體語言讀心術,教你5招讀懂你的甲方,設計師拿走不謝
看懂狗狗的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上)

TAG:語言 | 肢體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