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觀點用於「內風」治療的臨床研究
07-27
參見附件(0kb)。 [關鍵詞] 內風;治血;行血[中圖分類號] R242[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5(a)-129-02「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為宋代醫家陳自明治療婦人邪風久留筋絡之法。因風邪入侵、流竄經絡、阻礙氣血、血絡閉阻,以致出現肌膚麻木,半身不遂等一系列動風之狀。治療時從養血行血著手,使血脈通利、血液暢行,則邪風自無可容之地。借用陳氏的這一理論觀點,可以闡釋「內風」的病機,且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內風就是肝風所謂「內風」是病變中出現動搖、眩暈甚或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等類似風邪為病的一類病症。因其非外感風邪所致,故稱為「內風」。因內風之症大多關係於筋、目、精神的異常,而肝主藏血,淫精於目,淫氣於筋,又和精神活動有關,故此,風從內生則主要責之於肝的功能失調。故《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實際上,就臨床所常見的風氣內動的幾種不同類型來看,亦無一不與肝的病變有關。如肝陽化風,乃為肝腎陰虧肝陽上亢而化風;熱極生風乃為邪熱熾盛,煎灼津液,傷及營血,燔灼肝經而生風;陰虛風動乃為陰液枯竭,無以濡養筋脈而動風;血虛生風,乃為肝血虧虛,筋脈失於血養而生風。由此說明,內風實為肝的功能失調以致風從內生而然。故此「內風」即所謂「肝風」。2肝風乃由血病王冰注釋《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肝主血海故也」。說明肝有貯藏血液與調節血量的功能,故有「血海」之稱。而其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正如《素問·痿論》所說:「肝主身之筋膜」,《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肝受血而能視」。由此可見,肝可以主宰人身之血液,調節濡潤於全身各處之筋脈和目竅。故凡血液之病,則無不引起肝的這種調節功能的失常,甚至引起整個肝臟機能的紊亂,從而導致筋、脈、目,甚則百骸諸竅之病變,呈現肝風內動之症。其或因血隨氣逆,阻閉清竅;或因邪熱熾盛,傷及營血,血行逆亂;或因血虛陰虧,筋脈失養;或因陰血枯竭,虛陽上亢。因而出現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四肢抽搐,手足蠕動,頭目眩暈,半身不遂等一系列肝風內動之症。由此說明,血液之病可引起肝風內動;換言之,肝風內動,則主要緣於肝血受病,二者為因果關係。如前已述及的肝風內動的四種類型,儘管其病機各異,但均離不開「血病」這個根本病機。如肝陽化風,其病機是肝腎陰虛,陽亢化風,而陰虛為血虛之甚,故陰虛的出現,首先必有血虛之過程。熱極生風的病機是邪熱熾盛,煎灼津液,傷及營血燔灼肝經,使其筋脈失養,陽熱亢盛而生風。其中邪傷營血,血行不暢,筋脈失養為病機之關鍵。至於陰虛風動,及血虛生風之病機乃為血病日久,筋膜失養而動風,與血病的關係則不言而喻。3治風必先治血既然內風之病,血病為由,故治風之時就不能見風治風,而應本著治病求本的原則,先從治血著手。若見風治風,則違背了審因論治的根本原則。例如治療熱極生風的代表方羚角鉤藤湯,用羚羊角、生地、白芍等先清熱涼血,以平肝熄風;治療肝陽化風的代表方鎮肝熄風湯用白芍、天冬、玄參、龜板等滋陰養血之品為先,滋陰補血以潛陽熄風;治療陰虛風動與血虛生風的代表方大定風珠,用阿膠、白芍、生地、麥冬等滋陰養血之品為先,以使血寧風可自熄。4血行方能熄風所謂血行,本文不僅僅指血液暢行,而應是指針對血病的病因,採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清之的原則,使血病得以治癒,達到寧靜無病的正常生理狀態,從而保證血液能正常暢行於血脈之中這樣一個治療過程。由於血液恢復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後,能順利地輸佈於全身四肢百骸,以濡養筋脈諸竅,從而達到不治風而風自熄的目的。筆者理解,無論寒、熱、虛、實諸因,均可引起血液的運行不暢,導致血病。內風的產生,儘管病因各異,但因血液受病,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血液運行不暢之病理變化。因而治療之時,消除各種病因,以使血病得愈,就是使血行流暢,風病便能不治自愈。例如,熱極生風,由於邪熱熾盛,侵及營血,煎灼津液,可使血行逆亂,血液運行不暢;肝陽化風,由於陰血虧虛,虛陽上擾,亦可使血行不利;至於陰虛風動及血虛生風,由於陰血虧虛,筋脈失養,通行不利,以致血液不能正常輸佈於諸筋之末,亦有血行不暢之病機。這猶如乾旱之年 ......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治療毛囊炎,中醫內治8種驗方,方方對症療效佳!
※治療痤瘡妙方
※癌痛治療,阿片類藥物你用對了嗎?
※反後絕穴治療肩痛及胳膊不能後伸
※[轉貼]為什麼激素治療感冒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