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攝影教程技巧總貼
1
2
3
4
5
6
以上圖片均是本人拍攝,轉載請告知!!
先談微距的表現手法:
配合適當的構圖,微距的表現手法有細節,質感,光影,色彩,畫面節奏感,畫面趣味性等。因此,在按快門的時候,就要考慮清楚在當時的拍攝條件下應該表達什麼內容。當然幾者的綜合會更好,但這種機會少之又少。
然後,說說大家比較關心的對焦問題:
微距拍攝,用MF還是AF呢?永遠是新手抓起微距鏡頭的第一個問題。這也是微距拍攝所面臨第一個難題。
俺用的第一台單反相機是sony的a100相機,其慢無比的對焦速度(配合SP90,針對微距AF對焦速度而言)和拖拉機似的對焦聲音,讓我不得不放棄了採用AF的念頭。當然,af也未嘗不可使用,但對s家,機身對焦所產生的噪音在一定距離內足以嚇跑你所拍攝的對象,而且,近距離對焦拉風箱的現象可能會錯失很多良機。這點,canon鏡頭的usm馬達和全時手動對焦具有相對的優勢。
就Af的適用範圍,對相對大型的目標如大型蝴蝶、蜻蜓一類的,可以1m左右距離拍攝的對象,s家的af比較適用。尤其是a700,對焦速度尚可接受。反之,對象比較小的時候,建議使用mf的方式,mf熟練了,既沒有對焦的聲音,對焦速度也快,准。
然後,我想說如何理解清晰度問題:
清晰度我的個人理解是由細節和質感組成的綜合體。就微距照片而言,影響照片清晰度的因素有幾點:1、身體前後晃動;對手持拍攝而言,身體前後晃動是影響照片清晰度的個人因素,而且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當然,如果拍攝現場又可以依靠的支撐物體就不說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每個姿勢所產生的晃動幅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彎腰俯拍和半蹲姿勢晃動最大,站立姿勢次之,蹲姿更小,趴姿拍攝幾乎可以避免身體晃動。因此,面對一個拍攝對象,對象高度決定了我們所需要採取的姿勢,這是客觀因素,但如何有效避免呢?身體前後晃動過程中,在某個瞬間,焦點是絕對精確的。所以說,我們要練習的就是把握這個瞬間,具體點,就是按快門的時機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是否需要在快要清晰的瞬間按快門呢?還是等拍攝對象完全清晰了再按快門?這是個手、眼、腦的協調性配合的問題,所以多作訓練,身體前後晃動是有辦法避免的。也有個比較笨的辦法,就是在身體晃動過程中使用連拍,挑選出清晰的照片。2、MF或者AF的焦點不準;微距拍攝要求焦點精準,焦點靠前或者靠後都能給人帶來照片模糊的感覺,對焦准並不難,只是個練習的熟練程度問題,不再多說。3、手震,也就是你的相機握持能力不足以支持你的快門速度;正確的握持相機姿勢能有效降低手震,這個google 一下就能找到。當然,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握持能力,以便把握各個快門速度及放大率下的成功率,方便把握時機,並且能夠在不斷訓練過程中得到提高。4、風的影響;對於風而言,也是個客觀的因素,人為是無法改變的。在風大的時候,地點上我們可以選擇山或者樹林的背風面尋找拍攝對象,風的影響會小很多。其次,在允許使用三腳架的前提下,也可以選擇防風夾等微距專業器材固定拍攝對象。再次,只能等風停的間隙拍攝,這需要耐心等待。5、焦平面選擇,這點等下再談(調戲嘛)6、景深問題;景深控制是昆蟲微距攝影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影響景深的因素是光圈大小、焦長和對焦距離,先說光圈,沒拍過微距的人很多會想到用大光圈來虛化背景,但在拍蟲時,大多數情況下已經用到1:1-1:2的放大比例,即使收到最小光圈,景深也只有幾毫米。所以,背景能否虛化已不是主要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收小光圈增加景深。只要快門速度允許,況且,一般鏡頭的最佳成像光圈都不是最大光圈。所以根據拍攝距離和拍攝主體大小,光圈選擇的範圍在F5.6-F16之間最佳。再說焦長,按常規的道理,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在微距拍攝中這個差距並不明顯。舉個例子,用t180mm和sp90拍攝同一隻蒼蠅,並且都拍成原大,也就是通常說的1:1,雖然sp90的鏡頭佔有景深大的優勢,但相比t180mm而言,它需要更靠近蒼蠅,工作距離縮短了,景深也淺了很多,二者相抵消,對比看sp90的焦短景深大的優勢並不明顯。很多朋友是選擇100mm,還是150mm、180mm,更注重的是它們工作距離的差別,而非景深。還有一個原因是焦段和手持成功率的關係,焦段越長,需要的安全快門速度就越高,如果沒有經常訓練。拍攝成功率會低很多。再說對焦距離,攝影界有句名言:你拍的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這也適合微距攝影。儘可能的接近拍攝對象,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像。而且距離越近,你會發現照片的細節越豐富,焦外也越柔和,最終片子也會更細膩。
接下來談談拍攝角度問題:
焦平面是微距拍攝初學必須經歷的一個練習過程。微距的不同於其他拍攝,清晰範圍本來就小,因此,更多的清晰細節能給人帶來更愉快的視覺感觀。無論鏡頭焦距是多大,微距的景深都是按mm計算的,所以在拍攝時應該盡量仔細選擇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現的細節盡量放在一個平面內,並使這個平面與ccd或者cmos平面(相機後背)平行。舉個簡單的例子,拍攝蝴蝶,如果蝴蝶的翅膀是並在背上的,那麼最保險的辦法是把機背調整至與翅面平行。這種情況下即使f8、甚至f5.6的光圈也可以擁有足夠的景深(視具體放大倍率而定)。焦平面的快速選擇實際上是拍攝中的一個積累過程,經過精心的選擇,圖片的質量可以得到明顯的提高。當然,焦平面的選擇也沒有什麼絕對角度,蝴蝶也可以從頭部正面、側面、甚至尾部拍攝。原則是:一定要把你要表現內容盡量放在一個平面內,拍攝時要做到心中有數,哪些東西在照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
再說說微距用腳架還是手持的問題:
微距拍攝首先要解決問題就是能夠拍到,想要拍到就必須了解昆蟲的一些基本活動特性。我總結了9點:
1. 氣溫越高活動能力越強,反之,氣溫越低活動能力越差;
2. 清晨、傍晚、陰天和雨天活動能力降低;
3. 對快速移動的物體敏感;
4. 某些昆蟲對聲音敏感;
5. XX的時候活動能力降低(廢話,你也降低);
6. 對色彩鮮艷的物體敏感;
7. 對停靠點的人為晃動敏感;
8. 對飄然而至的陰影敏感;
9. 剛羽化的昆蟲活動能力非常低;
根據這些規律,以及平時對拍攝對象的經驗了解,可以迅速的判斷是否採取手持還是腳架。一般微距拍攝者都有這個體會,白天要想接近昆蟲是非常困難的,像蝴蝶一類,一丁點響動它們就會飄然飛走。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這種情況下,接近都非常困難了,使用腳架的機會當然少之又少。因此,需要適當的手持接近技巧,避免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盡量輕的響動,盡量緩慢的動作,最好彎著腰或者蹲著逐步接近,有條件的話做好適當的偽裝,比如迷彩服等。簡單來說,手持和腳架,清晨、黃昏和寒冷天氣的更適合腳架的使用,昆蟲活躍的白天手持能把握更多的機會。
再講講,光線情況的處理問題:
作為業餘愛好者,時間畢竟有限,我們沒法選擇和等待光線,只能利用好每次拍攝所面臨的光線。先說陽光下該如何處理呢?我覺得首先要避免過於刺眼的直射光線,我會選擇從逆光方向接近目標,一是可以避免人的陰影對拍攝對象所造成的干擾,二是,通過合理補光,逆光角度也通常能降低順光下的大反差,得到我們想要的光影效果。也能避免陽光直射帶來的高光溢出問題,以及光線過硬導致照片色彩發乾發澀等問題。然後是陰天,陰天的情況相對特殊。自然界的大柔光創造了表現質感和細節的最佳機會,帶來美妙的質感表現和柔和的背景,但表現手法會相對單一。值得注意的是雨後和清晨的驚喜。雨後和清晨葉面的水滴,配合拍攝對象能帶來更迷人的拍攝效果,值得一試,拍攝的時候記得合理補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光板補光是最合適的,能有效保持當時的環境氣氛,但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選擇閃光燈補光,既然是補光,閃光的光源只能作為輔助光源,不能破壞環境氣氛,也就是fill-flash,填充式閃光。閃光燈的曝光補償也就尤為重要,簡單來說淺色的拍攝對象需要-2以上輸出,深色的需要增加閃光輸出。
最後講講如何獲得細膩的微距照片:
為了保留更多的細節,減少畫面的噪點,微距前期需要向右曝光。當然,向右曝光有個限度的。一般而言也就是+1/3--2/3ev。控制高光部分不溢出為準。對黃色及紅色另當別論。那是相機的缺陷,其次需要合理的iso,過高的iso會帶來粗糙的畫面,不利於細節表現,何況拍片的時候不是為了測試相機,挑戰iso限度。對50D而言,一般情況下,iso設置到100-400比較合適。450D控噪能力差點,400盡量少用,再次存貯格式,為了得到更好的細節,理所當然應該選擇raw格式,方便還原到更真實的色彩,也能彌補測光時出現的少許偏差。
最後要忠告朋友們的是,拍微是個苦力活,手持能力和對焦能力,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而且,一定需要耐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