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之心學
07-27
王守仁之學是孔門大乘,說心外無物,徹頂徹底,一無能貫通三才。當時禪者皆雜學,西來之一枝遂墜地矣。然而王氏之子,卻以達磨之真詮起心學,可謂偉也。 用儒家的辭彙闡揚禪,主張致良知:良知,不學而知,是心的原態、原貌,是原本的,不是學來的。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慾(私心),就是要追求原本的自我而肯定它。 王陽明的四料簡,又叫四句究竟話頭,他畢生講學,皆以此為指針。四料簡第一句 無善無噁心之體 ,跟主性善的孟子,主性惡的苟子並不吻合。心的原態、本體無所謂善惡,善惡是價值標準。原本沒有地球、人類,哪來的善惡?"有善有惡意之動",有了分別心時才有相對觀念的產生。因此,王陽明的究競話頭,是典型的禪,但恐別人誤會,所以才言必堯舜,學宗孔孟,那是護身符、擋箭牌,其實他所說的是佛法。第一節王守仁王守仁,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嘗築室于越城東南二十里陽明洞,學者稱曰陽明先生。幼穎悟,每讀書,靜坐凝思,深志聖賢之學。明孝宗帝弘治二年,年十八謁婁諒,學宋儒格物致知之義,奮然懷為聖賢之志,弘治十二年登進士第,授刑部主事。武宗帝正德元午,閣人劉瑾專權,害忠直之士,守仁抗疏救之,觸瑾怒,下獄廷杖四十,謫為貴州龍場驛丞,既至龍場,建龍岡書院教授子弟,學術大進,遂自得良知之學.時正德三年,守仁三十七歲也。正德五年,劉瑾等伏誅,任用守仁為廬陵知縣,由是歷吏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升進南京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時閩地有巨寇,兵部尚書王瓊,特舉守仁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以巡撫南贛,未幾年漳南,橫水、桶岡,大帽、猁頭諸賊。正德十四年奉敕勘處福建叛軍,至豐城,聞寧王宸濠圖叛,返吉安,起兵討之,三戰,俘濠於樵舍,因功進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時正德十六年,守仁五十歲也。世宗帝嘉靖六年兼左都御史.征思田二州,平定之,同七年府卒南安,年五十七。第二節守仁之性善說 守仁學術精髓在其《大學問》.守仁以性為至善,為絕對善.是仿禪來之談心性也.故云:至善是心之本體。(《傳習錄》卷上8頁右) 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日至菩.止之是復其本然而已(同上24頁)斷謂至善非善惡相對之善,至善不與惡對,故云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同上27頁左) 性固無善惡,但其發用上,不免有過不及,是所以有善惡之名。問:「先生嘗謂善惡只是一物,善惡兩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謂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體,本體上才過當些子,便是惡了,不是有一個善,卻又有一個來相對也。」故善惡只是一物,直因聞先生之說,則 知程子所謂善固性也,惡亦不可不謂之性。 又曰:「善惡旨天理,謂之惡者本非惡,但於本性上過與不及之間耳,其說皆無可疑。」(《傳習錄》卷下7頁左)性固無善惡,然所以有性惡之說者,著眼於其流弊故也。故云: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的。發用上也,原是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孟子談性,直從源頭上說來,。。。荀子性惡之說,是從流弊上說來。(《傳習錄》卷下25頁右)第三節 良知說是以守仁認人皆有良知,其說云: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王陽明全書,卷二十六7頁左)這個良知,人人皆具足,故云:這良知人人皆有。(《傳習錄》卷下6頁右)故無私慾之浮雲則良知之光明炳然矣。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傳習錄》卷上8頁右)良知是無凡聖之別。自己良知,原與聖人一般,若體認得自己良知明白,即聖人氣象,不在雖人而在我矣.(《傳習錄》卷中19頁右)聖賢與凡愚之差違,惟在為私慾之所蔽與否。聖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賢人如浮雲天日,愚人如陰霾天日;(《傳習錄》卷下20頁左)良知是人心本體,雖有私慾之蔽。常無不在.良知者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傳習錄》卷中21頁左)良知之為物普泛廣大。良知之昭明靈覺,圓融洞徹,廓然與太虛同體。(《王陽明全書》卷六14頁左)故以良知為本體之心性之外,無有何物。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傳習錄》卷上14右)可以見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之旨。良知不但共通人類,且共通萬有。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傳習錄》卷下17頁左)良知是人性,同時為天命,故: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旨從此出,點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見,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問更有何樂可代。(《傳習錄》卷下14頁左)第四節 格物致知與心即理之說 《大學》所謂格物是在去私慾之蔽,而復其本體之良知。故云: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傳習錄》卷上6頁右)又所謂致知,即致良知非他,故云: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同上卷中6頁右)良知即天理也,天理與人慾非有二心。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同上卷上2頁) 此心若無人慾,純是天理。(同上)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同上7頁左)曰心、曰理.曰性原是一物,故云。心即性,性即理。(同上卷上14頁右) 性一而己,自其形體也謂之天,主宰也謂之帝。流行也謂之命,賦於人也謂之性,主於身也謂之心。心之發也。遇父便謂之孝……看得一性字分明,即萬理燦然。(同上15頁左)守仁所謂心即理,與禪家所謂心即佛同趣。此守仁所以說。良知……二字真吾聖門正法眼藏。(《王陽明全書》卷五11頁左)聖經賢傳不過是說這個心。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書也者,志吾心之紀綱政事者也,詩也者。志吾心之歌詠性情者也,(同上卷七40頁左) 蓋《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傳習錄》卷上14右)是非與禪者常談,四十九年之說法,不過說一心字同耶?第五節 知行合一說守仁有知行合一之說,是固不自守仁始,既言之矣。但詳密力說之無及守仁者。如云: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傳習錄》卷中3頁左)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同上卷上3—4頁左)未行不可謂知,未知不可謂行,知行所以一也: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向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耶。必有欲行之心然後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所而已先知路歧之險夷者邪。(同上卷中2頁左)守仁所以說知行合一,為救學者偏知不重行之病也。且彼立言宗旨,有一念不善,直以與行一不善同,務在克服去之。故云:問知行合一,先生日,「此須識我立言宗旨。……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同上卷下7頁右)第六節 靜坐與事上磨練之說 守仁為學工夫,在先以靜坐澄清心念,復於天理.然主靜坐時,不免沉於寂靜之病,故云:吾昔在滁時……姑教之靜坐……邇來只說致良知。(同上卷下15頁左)又教事上磨練之工夫。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日:「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同上卷下12頁右)子事事物物上致良知,是主一之工夫也。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同上卷上10頁左) 以良知一貫萬法,是所謂一貫之大道也。一以貫之,非致其良知而何?(同上卷中12頁左)如斯良知則同於禪家之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來面目耳,體段工夫大略相似。(同上卷中26頁左)所云暗示其工夫之仿禪。第七節 良知與形骸 良知者心之天理,真箇之目己也,而形骸亦真己之軀殼,二而不二也。故云:心之本體,原只是個天理,原無非體。這個便是汝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若無真己,便無軀殼。(同上卷上34頁左) 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同上卷下l頁右)禪家所謂身心不二之旨,又可見也。 守仁為學,以透脫死生為事,其極與禪無異,故云:學問工夫。於一切聲利嗜好,俱能脫落殆盡,尚有一種生死念頭.毫髮掛帶,便於全體有未融繹處,人於生死念頭……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同上卷下18頁左)守仁之學,孔門之大乘也,故有勝於佛家之小乘,乃云:先生嘗言,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實不著相。請問.曰:「佛怕父子累,卻逃了父子……怕夫婦累,卻逃了夫婦,都是為個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便須逃避。如吾儒有個父子還他以仁…-- 有個夫婦,還他以別。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婦的相。「(同上卷下9頁左) 第八節 禪學之素養 與講友守仁禪學之素養,據彼所自語人而明也。蕭惠好仙釋,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篤志二氏.自謂既有所得,謂懦者為不足學,其後居夷三載,見得聖人之道若是,其簡易廣大。(同上卷上35頁右)因求諸老釋,欣然有會於心,以為聖人之學在此矣。 立說太高,用功太捷,後生師傅,影響誤謬。未免墜於佛氏明心見性定慧頓悟之機。(《傳習錄》卷中2頁右)加之守仁有講友湛甘泉,為陳白沙之高弟,其說最近禪,守仁嘗評甘泉之學云:甘泉之學務求自得者也,世未之能知,其知者且疑其為禪。(《王陽明全書》卷七8頁右)有此講友,有此素養,守仁人禪乃自然之勢也。守仁高弟王畿云:「我朝理學開端者是白沙也,至先師而大明。」白沙之學,其為王學之陳(勝)、吳(廣)可知也。第九節禪學之造詣 次所錄詩,可測守仁禪學之造詣:無題 岩頭有石人。為我下嶙峋。腳踏破履五十兩,身披舊衲四十斤。 任重致遠香象力,餐霜生雪金剛身。夜寒雙虎與溫足,雨後禿龍來伴宿。 手握頑磚鏡未光,舌底流泉梅來熟。夜來拾得遇寒山,翠竹黃花好共看。 同來問我安心法.還解將心與汝安。(《王陽明全書》卷二十57頁左) 詠良知 問君何事日憧懂,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同上68頁左) 答人問良知 知得良知卻是誰,自家痛癢自家知。著將痛癢從人問。痛癢何須更問為? 答人問道 飢來吃飯倦來眠,此是修行玄更玄。 說與世人諢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同上69頁左) 中秋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月。(同上7l頁右) 第十節王門高弟及其末流(第一)王門有錢德洪、王畿,宛然如五祖門下有神秀、慧能.德洪之學漸修,畿之學頓悟。故德洪於徹悟不如畿,畿於持循不如德洪。前者不失儒者之矩鑊,後者所以評為入禪去也。至其末流,乃沒入禪海,而王學失其傳。 一、錢德洪 錢德洪.字洪甫,號緒山,餘姚人,王守仁門人。嘉靖十一年始赴廷試,補國子監丞,尋升刑部主事,次遷員外郎,因事下獄,講《易》不輟。至穆宗帝時致仕,在野三十年,無日不講學。萬曆二年卒,年七十九。 德洪嘗言及良知與太極之關係云:充塞天地間,只有此知,天只此知之虛明,地只此知之耀聚,鬼神 只此知之妙用,四時日月,只此知之流行,人與萬物只此知之台散,而 人只此知之精粹也。此知運行,萬古有定體,故曰太極。原無聲臭可即,故曰無極。太極之運無跡,而陰陽之行有漸,故自一生二生四生八,以至庶物露生。極其萬而無窮焉。是順其往而數之,故日數。往者順自萬物 推本太虛以至於無極,逆其所從來而知之,故曰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世,蓋示人以無聲無臭之源也。(《明儒學案》卷十一8頁左) 良知之普泛本王學之通義,而適用之於從太極、無極,陰陽之消長,萬物之生滅,則可驗德洪之力量。 二、道破王學之真髓 又論良知云:良知廣大高明,原無妄念可去,才有妄念可去,已自失卻廣大高明之體矣。(周上12頁右) 知善知惡,為知之極,而不知良知之體,本無善惡也。有為有去之為功,而不知究極本體施功於無為乃真功也。正念無念,正念之念,本體常寂。(同上11頁左)所示能契合王學之本義。又:至菩之體,惡固非其所有,善亦不得而有也。至善之體虛靈也,猶目之明,耳之聰也。虛靈之體,不可先有乎善,猶明之不可先肯乎色,聽之不可先有乎聲也。日無一色,故能盡萬物之色,耳無一聲,故能盡萬物之聲。心無一善,故能盡天下萬物之善。(同上18頁右) 如所云是能遭破王學之大頭腦者。德洪不重事上磨鍊,故云: 吾心本與民物周體,此是位育之根,除卻應酬更無本體,失卻本體便非應酬,苟於應酬之中,隨事隨地不失此體,眼前大地,何處非黃金。者厭卻應酬,必砍去覓山中,養成一個枯寂,恐以黃金反混作頑鐵矣。(同上17頁右) 應酬萬變而不失心之本體,是事上磨鍊之板也,應酬萬變而不失心之本體,則如德洪之言,腳下步步踏著黃金地,王學所以為孔門之大乘也。 三、王畿 王畿,字汝中,號龍溪,浙之山陰人,王門高弟也。以嘉靖五年舉進士,及王守仁門人益多,畿與錢德洪不廷試而歸。嘉靖十一年與德洪同廷試,授南京兵部主事,進郎中、給事中,後稱病歸休,由是務講學四十餘年,足跡遍東南,吳楚、閩越.江浙皆有講會,無不以畿為宗盟。年八十餘,猶周流不倦,萬曆十一年卒,春秋八十六。 王守仁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以之為定本,不可移易,然畿以四句教為權法,以為體用一原,則心意知物,必定只是一件,若悟得心體無善無惡,則意知物亦無善無惡。乃與錢德洪俱質之王守仁,守仁云:「吾教法原有此兩種,四無之說,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說,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者即本體便是功夫,頓悟之學也。中根以下者,須用為善去惡功夫,以漸復其本體也。」由是畿唱四無之說,以正心為先天之學,以誠意為後天之學,從心上說則心意同為無善無惡,先天統後天,從意上說則不免有善惡抉擇,是後天復於先天。德洪之學似神秀之見,漸次為善去惡。畿之學似六祖之見,頓悟本來無善無惡 四、畿之良知說 畿之說良知較王守仁更一步近禪。 良知一點虛明,便是人聖之機,時時保住此一點虛明,不為旦晝悟亡,便是致知。(《明儒學案》卷十二12頁右)所云以虛明一片之田地為良知,又說; 千古聖學,只從一念靈明識取,當下保此一念靈明便是學.「此觸發感通便是教,隨事不昧此一念靈明。謂之格物。(同上19面右)所云以虛心應物為致知,故公言; 致良知只是虛心應物。(同上4頁左)且良知虛明則無而能出有。故云: 良知原無一物,自能應萬物之變。(同上19頁左)是為老子之虛無與禪之心性合而為一者,良知與造化為一物,是與陽明無異。云: 「良知是造化之精靈,吾入當以造化為學,造者自無而顯於有,化者自有而歸於無。吾之精靈,生天、生地、生萬物,而天地萬物復歸於無。 無時不造,無時不化,未嘗有一息之停。(同上11右)良知為造化之精靈,為吾人之精靈,固不待論。 五、王畿之學風畿之學貴活潑脫灑之機,故云。靜者心之本體,濂溪主靜,以無欲為要。一若無欲也。則靜虛動直,主靜之靜·實兼動靜之義。……無欲則雖萬感紛擾,而未嘗動也,從容則雖一念枯寂,而未嘗靜。(同上9頁左)所云要無欲洒脫,又斥沉空守寂。 近溪解離塵俗,覺得澄湛安閑,不為好惡馳逐。……此非但認虛見為實際,縱使實見,亦只二乘沉空守寂之學。(同上28頁右)畿以為:寂之一字,千古聖學之宗。感生於寂,寂不離感。舍寂而緣感,謂之逐物.離感而守寂,謂之泥虛。(同上30頁左)所云與禪家雲寂而照、虛而靈同。 六、三種之悟入嘗說三種之悟入 有人悟三種教法,從知解而得者,謂之解悟,未離言詮。 從靜中而得者,謂之證悟,猶有待於境。從人事煉習而得者,忘言意境,觸處逢源,愈搖蕩愈凝寂,始為徹悟。(同上20頁左)可以知其與禪家之悟入同其趣。 七、調息說與知行合一說畿有調息之說云: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坐時鼻息出入覺有聲,是風相也。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 喘相也。息雖無聲.亦無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坐時無聲,不結不擔,出入綿綿,若存若亡,神資沖融,情抱悅豫,是息相也。守風則 散。守喘則戾,守氣則勞,守息則密。前為假息,後為真息,欲習靜坐,以調息為入門,使心有所寄,神氣相守,亦權法也。調息與數息不同,數 為有意,調為無意,委心虛無,不沉不亂,息調則心定,心定則息愈調, 真息往來.呼吸之機。自能奪天地之造化,心息相依。是謂息惠歸根,命之蒂也。一念微明,常惺常寂,範圍三教之宗,吾儒謂之燕息,佛氏謂 之反息,老氏謂之踵息,造化闔辟之玄樞也。以此征學,亦以此衛生了。此便是徹上徹下之道。(同上23一24頁左)調息之說出於《安般守意經》,既言之矣。畿不過採用之耳。畿論知行合一之旨;知非見解之謂,行非履踐之謂,只從一念上取證。(同上16頁左)所道破乃徹底遵從王氏立言之宗旨者。一念惡印一念之惡行,一念善即一念之善行,善惡不必現於行為而後有是非,是王氏立言之宗旨也。 -----摘自《中國禪宗哲學史》日本忽滑谷快天2013年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關於康德現象與物自身的現代玄幻解讀
※二十八個字說清楚陽明心學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源頭活水
※為什麼王陽明的「心學」和佛教禪宗的理論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王陽明的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