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幸福感十大標準

國人幸福觀(資料圖)

   幸福,在詞典中的定義為: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然而,幸福,在人們心中的定義卻又因人而異,幸福的方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幸福的姿態各式各樣、風情萬種,幸福的標準更是與每個人的思想、觀念、慾望及生活態度等緊密相連,無法進行統一的測量與評定。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手中握著的幸福,不要被我們自己所忽略。

  「你的幸福在哪裡?」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雜誌社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在對千餘名受訪者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還對近百名不同行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層次的勞動者、學生等進行了深度訪問。

  從大家手中握著的幸福生活里,《小康》試圖用十個手指頭來「數」出新時期,中國人的十大幸福標準。

  NO1 最具資本的幸福:身體健康

  「一個健康的乞丐勝過一個多病的國王」,因為人最寶貴的既不是金錢、財寶,也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健康。這種健康,不僅是軀體上的,也該是心理上的。

  《小康》調查顯示,六成受訪者會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擔憂,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覺得健康對自己的幸福感受會有很大影響。「身體健康才是幸福的本錢」,因此,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擁有一輩子的健康。

  近百年間,中國人的健康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若問一個你身邊八九十歲的老人是怎樣保養的,大部分人可能只會告訴你,「心態要好,多鍛煉」,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理解,為什麼現在電視、報紙上的醫療廣告那麼火,為什麼很多年輕人要花大價錢去買保健品。中年一代信奉「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老話,他們的鍛煉場所多在附近公園,居住小區。他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膽固醇、血糖、甘油三酯。人們厭倦了煙酒生涯,越來越多的開始戶外休閑。70後、80後甚至90後們則認為「工作第一」,他們希望在年輕的時候多賺些錢,於是習慣了熬夜和在電腦前一坐長達數小時的生活,等發現自己有了頸椎病或者輕微脂肪肝的時候,「小資」們便去健身館辦卡了,但是開了卡之後,也許一年過去了,去運動的記錄卻屈指可數。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越來越關注自己身體與心靈的時代。

  NO2 最具成就感的幸福:  收入滿意

  在「2012中國幸福小康指數」之「影響公眾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中,收入排名第一。中國人對於收入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去年,甚至也超越了健康。在影響職業幸福感的因素中,收入亦排行第一,並且在「最能夠提升工作幸福感的福利」排行中,位居前三位的年終獎、帶薪年假、績效加薪均直接與「收入」相關。

  這個調查若是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進行,估計大部分受訪者只能在心底默默地想一想,「要是能有錢多買一個雞蛋,或者多給孩子買幾袋牛奶就好了」,收入多不多無所謂,「夠吃的」才是第一要務,況且,整天想著收入,沒準還會被家人朋友教育,「怎麼一點兒螺絲釘精神都沒有?要樂於為人民服務嘛!這樣才是好同志!」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到七八十年代,人們開始對收入「想入非非」;而九十年代,中國人對收入有了腳踏實地的追求。現在,在家人朋友面前講自己的理想收入,在求職的時候和HR甚至老闆把收入問題擺在桌面上去談,都沒有必要「臉紅」或者「不好意思」。在接受《小康》採訪時,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收入正是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體現。

  但是,調查顯示,高收入者並不一定活得幸福快樂,低收入者也並不一定過得悲催鬱悶。那些對於自己的收入感到滿意者,才能將錢和幸福統統抓在手中。

  NO3 最溫馨的幸福:和家人在一起

  無論哪個年代出生的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重視家庭。這一點和西方有著明顯的差異,在西方人看來,個人價值觀的實現才是值得追求的理想。國人普遍看重家庭,講究「家和萬事興」、「常回家看看」,因此「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往往都有著較高的幸福指數。

  在接受《小康》記者採訪時,60後的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姚中秋、70後的北京東城區西羅園菜市場糧油攤主弓俊紅,和80後的哈爾濱市公安局煙草稽查大隊副大隊長田鋒等人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家人」。即便是出生於2010年的2歲多的孩童張晨露,在表達「最幸福的事情」的時候,開口說出了很臭美的「抹香香」後,還不忘歪著頭補充了一句,「還有和爺爺奶奶在一起!」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中,沒有孩子的小家庭是不完整也不幸福的,「2012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生兩個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如果能有一雙兒女,湊成一個「好」字,家庭便會更美滿。

  NO4 最浪漫的幸福:得到愛

  愛,有許多種。爺爺奶奶的喜愛、父母的關愛、情人的深愛、領導的厚愛……得到愛,便是幸福。

  「2012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發現,單身人士們所期待的「愛」更多地來源於和他/她在一起時的感覺,他們希望理想中的「另一半」能儘快出現,並幻想著那種美好而浪漫的感覺;而已婚人士們所期待的「愛」更多地來源於和他/她之間的情感,他們希望彼此間能夠用溝通和理解搭起「心橋」,攜手走過風風雨雨,然後一起慢慢變老。

  不過,不管是給愛「尋找感覺」還是為愛「堆積情感」,只有用兩顆心一起去擁有它、培育它、呵護它、滋養它、維護它,才能「鎖定」一輩子的幸福。

  NO5 最安心的幸福:  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

  中國人一直用「安居樂業」來形容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其中的「安居」無非就是擁有一套能夠起居的住房,從1949年至今,中國人的安居之夢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上世紀60年代,很多私房被「積極交公」,一家兩代甚至三代「擠」在又小又破的房子里成了每個四合院里的常態;80年代,「售房」和「提租」成了執行房改的兩個具體辦法。在上世紀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終止了福利分房,迎來了市場化住房時代。伴隨國人思想轉變的幾年間,則是房價與購買慾共同茁壯成長的歲月。今年6月,《小康》獨家發布了四十城市萬餘人參與的「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報告,自2009年以來有超過七成(71.4%)國人購買了住房,其中用於滿足剛性需求,佔總比例六成以上。這樣的數字足以說明,在中國,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哪怕它只是一個小小的空間,卻是能夠為人生擋風遮雨的地方。

  NO6 最超值的幸福:  自身價值和能力得到體現

  穩定的職業能帶來安全感,而自我價值的實現則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感。

  《小康》向千餘名勞動者發問,「就職業而言,您認為對幸福感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什麼?」除了「收入」之外,回答最多的就是「個人能力得到體現」,而在50後受訪者眼中,「個人能力得到體現」和「收入」同等重要。

  在所有的幸福感受中,「自身的價值和能力得到體現」這一條或許是最「超值」的,也是最被西方人認可並被東方人逐漸認同且越來越注重的一個「必要條件」,若將它掌握在手心中,它能如同孫悟空一般「72變」,將一種幸福生成、發散為更多的幸福,如被朋友喜歡的幸福、被同事尊重的幸福、被領導重用的幸福、被社會承認的幸福;得到尊重的幸福、得到財富的幸福、得到地位的幸福、得到權力的幸福,等等。NO7 最實在的幸福:  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今年,一部以介紹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為主要內容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吸引了無數國人的眼球。節目火爆的原因無疑是公開的——中國人重視對「吃」的體驗。

  「民以食為天」,講究「吃」的中國人將「食」融入到了文化之中。從「溫飽」跨越至「小康」階段後慶賀勝利的方式又怎能少得了吃呢?上世紀80年代,國人對於「吃飽」的基本訴求變成了「讓孩子吃好」;90年代,「既要讓孩子吃好,也要讓老人們吃好」;跨入新世紀,前五年還在追求「全家人都要吃好」,接下來的五年就變成了「要吃得健康、有營養」,《這樣吃最健康》《吃的真相》等一批和「吃」有關的書籍被炒得很火。

  中國人不會忘記,「民以食為天」後面還有一句,叫「食以安為先」,今年7月發布的「2012中國平安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在公眾「最擔憂的安全問題」中,食品安全居首,81.8%——這個數字,真實地表明了中國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在千人幸福指數的調查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對人們幸福感的提升,從去年的第七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三位,甚至超過了人們對住房、醫療保障的需求。

  NO8 最基本的幸福:  在優良的自然環境中生活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南亞小國不丹就把「環境保護」與「政府善治、經濟增長和文化發展」一同作為組成「幸福指數」的四大要素,足見環境的重要性。從很多國家的「幸福秘笈」中都可以看出,環境保護越好,國民幸福指數就越高;環境污染嚴重,國民幸福指數就會降低。

  中國人也同樣對優良的自然環境充滿期待。《小康》於今年5月發布的「2012中國生態小康指數」調查顯示,63.0%的受訪者感覺所遭受的環境污染對自身健康危害「比較大」。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是否宜居,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有新鮮的空氣和潔凈的水源,這不僅僅是環保的核心,也是幸福的內涵。

  NO9 最長久的幸福感:社會安全

  很多採訪對象說,他們所認為的幸福感是可以與安全感畫等號的,但幾乎也有同樣多的採訪對象抱怨說,自己太缺乏安全感了。

  「2012中國平安小康指數」調查結果印證了這些採訪對象的擔憂與抱怨:僅四成人不缺乏安全感,影響人們安全感的五個最主要原因是:環境污染嚴重,食品安全不能讓人放心,經常聽到或看到新聞媒體關於社會治安混亂的報道,所在城市貧富差距過大和親眼看見過違法犯罪事件發生。

  讓我們來學習一下老外們的幸福狀態,或許可以借鑒和參考。國力並非最強、國民並非最富的丹麥為何會贏得「幸福考試」的狀元?哥本哈根大學社會學家彼得·古內拉克的調查表明,幸福感高的丹麥人的共同感受是:身處環境中接觸到的人社會地位、價值觀和財富與自己類似,同時在生活中感受到「安全」。

  NO10 最可靠的幸福:  有值得信賴的朋友

  在中國人的幸福生活里,朋友是不可或缺的。

  古詩中有「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名人名言中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魯迅);流行歌曲中有「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周華健《朋友》)。而今,當「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觀念深藏心底,中國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孤獨,擁有幾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竟成為了一種「奢望」。

  今年9月發布的「2012中國信用小康指數」調查發現,有1~3個可信任的人,在受訪者中佔比最大,為41.1%。而在前年,卻是身邊有4~6位可信任的人在受訪者中占多數。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信號,人際信任圈子在縮小。隨著這個圈子的縮小,看似最簡單、最觸手可得的幸福,卻極有可能與這個時代漸行漸遠。

  (鏈接)

  新時期國人十大幸福標準

  NO1 身體健康

  NO2 收入滿意

  NO3 和家人在一起

  NO4 得到愛

  NO5 擁有個人住房

  NO6 自我價值實現

  NO7 吃到安全食品

  NO8 人居環境優良

  NO9 社會安全

  NO10 有可信賴的朋友

  願境 福壽康寧,祝頌語,謂幸福、長壽、健康、安寧,諸福齊備。出自宋代陳亮《喻夏卿墓誌》:」福壽康寧,子孫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於夏卿亦何所負哉!「

  發達國家三種不同的國民幸福觀

  幸福不同於財富,後者更容易量化;也不同於地位,後者沒那麼抽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觀察童話之國丹麥、亞洲島國日本和世界頭號大國美國的國民幸福狀態,或者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借鑒和思考

  文|馮薇

  童話之國丹麥、亞洲島國日本和世界頭號大國美國,來自三個洲的三種不同政治環境、不同文化背景,各自的國民幸福狀況如何、對幸福又有怎樣差異的態度……

  稅收最高國為何是「幸福考試」的狀元?

  2012年4月2日,聯合國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共同發布《世界幸福報告》。作為聯合國首次發布以幸福為主題的世界性排行榜,這份長達170頁的報告以10分為滿分比較了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成績」,丹麥以接近8分的得分位居榜首。

  國力不是最強,國民也不是最富,丹麥何以贏得「幸福考試」的狀元?

  此次的幸福大調查顯示:收入水平與幸福指數不存在絕對的正比關係,但是「幸福的國家確實都比較富裕」。丹麥人均GDP為56000美元左右,排行世界前五;平均工資僅次於瑞士。但是工作時間卻是全球最短的國家:根據丹麥《貝林時報》刊登的瑞士銀行調查報告披露的數據,丹麥處在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工人,年工作時間為1658小時,比西歐國家少100小時,比東歐國家少167小時。

  大街小巷閑庭信步的丹麥人很容易使人認定這是個慢節奏的國家,其實不然。無論社會生活還是商業領域,丹麥都是個高速高效運轉的機體。而信任感在這種運轉中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比如:哥本哈根地鐵基本不設檢票口,更甚少遇到檢票員。不要覺得公共交通免費也是丹麥高福利的一項,價格最低也要三歐元的地鐵票,購買全憑自覺,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丹麥人會逃票。超市裡自助結賬台比人工結賬台多,顧客選好東西後自行掃條碼並刷卡付賬,而大多數中小型超市大門口連防盜器都沒有。

  丹麥社會在這種人與人之間高度信任的環境下,節約了設備和人力成本,也使生活更加便捷。

  丹麥無疑是世界上收稅最高的國家之一。佔據國家稅收一半的個人收入稅(所得稅)最高稅率達到68%,商品的消費稅為25%。稅收雖然高得驚人,但豐厚的稅收被政府用來維持豐厚的福利體系,也讓丹麥人交得相對心甘情願:丹麥人享受終身醫療和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大學生可以領到政府的補助;如果失業(三年內工作總時間不到52周)則可按照前三年平均收入的90%領取失業保險,並可參加政府開辦的多種「下崗再就業」課程。丹麥即使在2009年歐洲金融危機後,也一直保持很低的失業率。

  丹麥以「殺富濟貧」的方式,解決貧富懸殊,也降低了可能引發的社會不安定。

  哥本哈根大學社會學家彼得·古內拉克曾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幸福感高的丹麥人的共同感受是:身處環境中接觸到的人社會地位、價值觀和財富與自己類似,同時在生活中感受到「安全」。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特派記者丹·比特納在他的新書《去最幸福的四國找幸福》中展示了一位叫簡的42歲丹麥垃圾清運工的生活狀態:每周工作21小時,年薪8萬美元,業餘時間健身、訪友、輔導孩子功課,開著賓士,偶爾干點副業,每年帶家人去希臘度假……這就是簡口中「雞蛋黃般幸福」的生活,也是最普通丹麥人的寫照:富足、安逸。

  丹麥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給予婦女投票權的國家,也率先允許同性戀結婚。

  自殺榜居首的日本追求「何種幸福」

  今年初,一則關於2011年「自殺報告」的報道顯示:日本以「平均每天85人自殺,連續14年超過三萬」再次位列全球「自殺榜」首位。日本從來就不是一個幸福感強的國家,2011年英國路透社和調查機構益普索共同進行的幸福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6%的日本人認為自己幸福。

  大多數外國人來到日本,最大的感受是拘束。公車、地鐵上不能大聲說話(其實是因為日本人乘車時鴉雀無聲)、飲食,排隊時要站得規規矩矩,稍稍與旁人有肢體接觸也要鞠躬致歉……很多人覺得日本人活得真累!其實他們自己也這樣認為,卻依然遵守。

  日本人一向都是「工作狂」的代名詞。在其他國家的人看來,日本人的幸福似乎就是「快速吃完飯後開始工作」,這句話從東京眾多午餐時間生意興隆的沒有椅子的快餐店可見一斑,此種餐館顧客幾乎全部都是上班族,他們站在餐台前,或沖窗戶或面壁,以平均10分鐘左右的時間結束自己的午餐。這種方式可能是丹麥人永遠無法理解並苟同的。

  日本老百姓對政治毫不關心,他們對換相如走馬燈的政府失望已久,普遍認為:靠政府不如靠自己;日本也很少爆發類似於歐美國家的大規模勞資糾紛方面的罷工或遊行。在他們眼中,一切的夢想、財富和幸福都要靠拚命工作來換取。超時工作現象在日本普遍存在。

  有60%的日本人認為家庭是幸福與否的最重要因素。一般的夫妻,婚後尤其是有了孩子後,妻子就很少繼續工作了。日本人認為丈夫工作賺錢、妻子相夫教子是最穩定和諧的家庭模式。

  多數日本人雖然勤奮,但並非真心愿過這種為工作和社交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的生活。日本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實行「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制」,員工流動率低、工資待遇論資排輩,一旦成為「終身員工」就等於為自己中年和退休後的老年生活買了一份高回報的保險。所以日本老年人的生活普遍優渥,很多老年人選擇旅行、泡溫泉等方式享受生活,這也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個「銀色旅遊」市場的原因。

  近年來,由於勞動形態的變革,加之金融危機、大地震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對待工作與幸福的關係有了嶄新的認知,覺得不該把生活全部寄託於工作。2011年,「絆」成為日本年度漢字,寓意牽絆、情誼、紐帶,反映了日本人在災難後對與家人、朋友和他人心靈相通的渴望。

  美國:有信仰、工作著的人幸福感最強

  大多數人在對美國人真實生活狀態和價值觀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容易下「美國人=無拘無束+成功富有」的定義。但著名經濟學家、美國企業研究所主席阿瑟·C·布魯克斯總結說:信仰、工作、婚姻、慈善、自由才是組成美國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宗教信仰在美國社會生活和價值觀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國社會調查顯示:有宗教信仰者中43%認為自己是幸福的,而無宗教信仰者中只有23%。美國是個多宗教國家,80%以上國民信奉基督教,另有天主教、猶太教、佛教和摩門教等。教會除了供信徒們學習教義、參加儀式外,觸角延伸至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基督教青年會YMCA幾乎在每個城市設有其管理的健身房,為國民提供覆蓋最廣、設備齊全、價格低廉的運動場所。

  與此同時,宗教為美國人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接觸慈善、做善事的機會和方式。美國長期規律性做義工的人更是超過50%。美國人從「給予」的行為中獲得極大滿足。數據顯示,「感覺幸福的美國人」中,捐贈者比不捐贈者多43%,志願者比非志願者多42%。

  大多數美國人重視家庭和婚姻,諸多美劇中塑造的「今天A明天B」的自由輕率的愛情觀與真實生活其實差距頗大。子女是否健康成長也是美國父母們幸福感高低的重要因素,這點與中國是極為相近的。美國的父母們會為了確保子女的身體健康購買昂貴的有機食品而自己只吃普通的;也會為了孩子能上個好一些的學校不惜傾囊而出爭搶好學區的房子。但大多數美國人卻沒把老年幸福寄托在子女身上,他們只是指望子女能夠自食其力,別在成年後還回來伸手找他們要錢。

  不過,美國人基本不會在大學畢業以後「啃老」,多數人在18歲就已經獨立。

  「想要幸福就得工作」是美國人普遍的認知。美國人熱愛工作、勤奮、對事業有追求,這與收入高低並無太大關係。金融危機後,美國人本就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進一步加劇,也為社會帶來了諸如國民情緒不穩定、對未來絕望等心理問題。但多數美國人依舊理智地面對目前的生活,一些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選擇了沒有工資的志願者職位,先積累經驗再等待「轉崗」的機會。


推薦閱讀:

成家後昔日情史被曝光很尷尬的十大明星
那些死活嫁不出去的十大絕色女星(圖)
母親八十大壽之五
盤點自曝「同房陪睡」的十大女星
十大弟子

TAG:中國 | 中國人 | 幸福 | 幸福感 | 標準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