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濕疹的方法

治療濕疹的方法

疹的治療措施有哪些?中醫理論認為,急性者以濕熱為主;亞急性者多與脾虛不運,濕邪留戀有關;慢性者因病久傷血,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去濡養而成;發於小腿伴有青筋暴露者,常由於氣血運行失常,濕熱蘊阻所致。濕疹的皮損癥狀呈多形性,按發病緩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期。

方法/步驟

內治療法

  濕疹的治療目的在於抗炎、止癢。常用的有抗組織胺葯、鎮靜安定劑。對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或用普魯卡因作靜脈封閉。對用多種療法效果不明顯的急性泛發性濕疹患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一旦急性癥狀被控制後即應酌情減量撤除,以防長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有感染時應考慮加用相應的抗生素。

局部療法

  對症選用適當的劑型,外用藥物應根據需要及皮疹特點,選用清潔、止癢、抗菌、抗炎、收斂及角質促成劑等。

急性濕疹無滲出時可用爐甘石洗劑,滲出多時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濕敷,當滲液減少後可選用含有皮質類固醇的霜膏和濕敷交替使用。

亞急性濕疹一般常選用糠餾油、黑豆餾油和含有皮質類固醇的乳劑和糊劑等。為了防止和控制繼發性感染可在前述藥物中加入新黴素等抗生素。

慢性濕疹常用糠餾油、黑豆餾油、煤焦油和皮質類固醇類軟膏或霜,也可將這類藥物製成硬膏或塗膜劑。此外,對限局肥厚性損害尚可用皮質類固醇作局部皮內注射。每周1次,一般4一6次為一療程。

中醫療法

中醫中藥治療濕疹的方法很多,根據不同期的表現,治療也不同。

急性濕疹如濕熱重,紅腫滲出時宜清熱瀉火,涼血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亞急性濕疹宜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慢性濕疹則宜養血祛風,活血潤燥,方用四物消風湯加減。

一、龍膽瀉肝湯加減膽草12克,焦梔9克,黃芩9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車前子6克,澤瀉9克,木通9克,雙花15克,當歸12克,甘草12克,赤芍12克,連翹9克。

【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加減】癢感明顯者,加白鮮皮;若濕滯、食滯重者,加焦檳榔或伏龍肝。

【功效】健脾燥濕,和中利水。

【主治】帶狀皰疹(濕盛型纏腰火丹),濕疹(濕瘍),牛皮癬(濕寒性白疕)。

【各家論述】方中厚朴、陳皮、蒼朮、甘草燥濕和中;澤瀉、豬苓、茯苓、白朮健脾利水;赤苓、黃柏、滑石清熱利濕;枳殼行氣以助水濕之運化。臨床治療濕盛型濕疹,如有濕盛無熱的特徵,即可應用。

二、除濕胃苓湯加減

加減除濕胃苓湯是一組中藥,組成方是蒼朮2錢,厚朴2錢,陳皮3錢,滑石塊4錢,炒白朮4錢,豬苓4錢,炒黃柏4錢,炒枳殼3錢,澤瀉3錢,赤苓4錢,炙甘草3錢。

【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加減】癢感明顯者,加白鮮皮;若濕滯、食滯重者,加焦檳榔或伏龍肝。

【功效】健脾燥濕,和中利水。

【主治】帶狀皰疹(濕盛型纏腰火丹),濕疹(濕瘍),牛皮癬(濕寒性白疕)。

【各家論述】方中厚朴、陳皮、蒼朮、甘草燥濕和中;澤瀉、豬苓、茯苓、白朮健脾利水;赤苓、黃柏、滑石清熱利濕;枳殼行氣以助水濕之運化。臨床治療濕盛型濕疹,如有濕盛無熱的特徵,即可應用。

三、四物消風湯

藥物組成:當歸3錢,川芎2錢,赤芍4錢,乾地黃5錢,防風2錢,荊芥穗2錢,白鮮皮5錢,生薏苡仁6錢。

處方來源:《外傷科學》。

方劑主治: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手掌角化症,蕁麻疹。

方劑功效:養血祛風。

用法用量:水煎服。

針灸療法

  常選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針穴位如肺穴、神門、皮質下及內分泌穴等。


推薦閱讀:

改運方法分類
職業心理素質訓練方法指示
冬天怎麼調理脾胃 養脾胃的11種方法
咪蒙:看書是我治療自卑的唯一方法
這個降三高的方法,中老年人用最好使!

TAG:方法 | 治療 | 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