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拆書

新零售班拆書會時間:2018.04.24書籍:《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拆書同學:小圓參與人員:廈門混沌商學院新零售班同學分享形式:微信群直播

心理學的迷人之處在於

「讓我們不斷的突破舊局限性,

用科學的方法客觀對自我內心的探索。」

這個世界上,有兩門學科是真正迷人的。一是物理學,它讓我們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二是心理學,它讓我們了解自己。然而,人類對於自己的內心的了解遠不及幾億光年外的宇宙,而且大部分要不是想當然的猜測,要不就是武斷的哲學「思辨」。我們迫切需要用客觀科學的方法進行對自我內心的探索。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從歷史的角度,以簡潔的語言,清晰的思路,向我們展現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內容涵蓋「生物學與人類行為」、「知覺和意識」、「學習和條件反射」、「智力、認知和記憶」、「人的發展」、「情緒和動機」、「人格」、「精神病理學」、「心理治療」和「社會心理學」十個心理學專題,涉及生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多個心理學領域。每項研究以題目、作者、原始出處、問題提出的背景、理論假設、研究方法、結果、討論、意義與批評、近期應用和參考文獻的統一格式撰寫,條理清晰,思路明確。作者深入淺出,在保持實驗精華部分的適當簡化下,儘可能地將實驗者的研究方式還原給讀者,對讀者的理解和形成學術性思維有一定的幫助。

01.讀後感

書中的每一項研究都讓我驚嘆、折服,這裡選取一些讓我特別震撼,特別有感觸的,我將它們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讓我領略了心理學實驗的精確性、客觀性,實驗設計的巧妙讓我對實驗者的研究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是對實驗本身的設置的關注。比如亨利·哈洛在研究嬰兒和母親間愛的需要時對實驗條件控制而製作的代理母猴,通過用棉毛織物包裹的母猴和鐵絲母猴實驗條件的控制,得出接觸安慰在幼猴依戀關係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的結論;還有羅漢森為了研究精神病診斷過程中環境場合的要素將實驗搬進精神病醫院這個大膽甚至有些瘋狂的行為;還有在研究迷信行為時著名的「斯納金箱」等等。

  第二類讓我認識自我,對人類這個特殊研究對象產生了更深遠的思考。鮑查爾和萊肯通過對於分開撫養的同卵雙胞胎的研究推翻了經驗是人性塑造的基本因素這一結論,讓人們認識到了基因在人格塑造中的決定性作用,對於人類重新認識自我,定位自我產生了積極效果。斯納金「迷信的鴿子」實驗讓我們相信迷信行為和某些強化性的結果之間存在聯繫,促使我對自己的某些行為進行反思。伊麗莎白·羅夫斯特關於人類記憶的研究推翻了過去人們對自身記憶的常識性認識,讓人們認識到回憶是一種對實際發生事件的一種重構,在重構的過程中包含了用新信息和現存信息去填補記憶漏洞的過程,所以提取的記憶會調整和改變,往往不是實際發生的事件,這讓我們對記憶的可靠性產生了質疑。馬丁·塞里格曼通過狗在箱子里的電擊實驗證實了控制缺失的泛化現象。當我們在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敗後,我們將停止嘗試,這讓我們重新看待失敗。利昂·費斯廷格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奇怪的「認知失調」現象,還有貝姆帶給我們的全新的性別觀,這些實驗讓我們看到了人類自身的局限性,給了人們突破自身發展自我的機會,還有一些實驗不斷探索著人類的生存需要。亨利·哈洛告訴我們愛是一種需要,艾格·蘭格和朱迪斯·羅丁通過在養老院進行的一系列實驗告訴我們我們有自我選擇的權利,我們需要對自己生活有足夠的控制力,我們有責任感的需要。

  第三類讓我驚嘆人類對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巧妙應用,看到了心理學對於人類生活改進產生的長遠影響。比如人類將認知地圖這種人類思考認知的方式應用於網路搜索,識別出個人的搜索策略,提高了網上搜索的效率;還有人們在研究重構性記憶時對目擊證人證詞的司法公正產生的質疑;還有解釋旁觀者圍觀的社會現象的「責任擴散」理論等等。這些研究無一不推動著人類擺脫自身局限性而前進的腳步。

  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第三章學習和條件反射。行為主義研究的興趣是外顯的、可觀察的行為。所以我認為相比較於用其他方式(如量表、訪談等)間接了解人類內心,行為主義通過對人類行為的直接觀察、測量控制更具有客觀性,更能減少其中人為因素產生的質疑。特別是巴普洛夫經典的條件反射實驗以及之後以此為基礎的華生的小阿爾伯特情緒條件反射實驗。巴普洛夫的反射實驗在嚴格的實驗控制環境中,將信號刺激與狗分泌唾液的生理反應建立聯繫並且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形成了自己的實驗理論,定義了無條件刺激,中性刺激,找到了將中性刺激轉換為條件刺激的過程。這個條件產生的影響更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將其作為「支撐現代心理學發展的基礎理論之一」。它解釋了人類很多無意識的行為和情緒的來源,並為研究人類行為的這門學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02.心理學給我帶來的啟發

心理學的世界博大廣闊,其中各種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反思我將近一年的學習,我仍然覺得自己站在那扇厚重的大門外,急切地想要尋找入門的鑰匙。若說較之當初有什麼不同,唯一的進步就是離鑰匙更進了些罷了。

  閱讀此書讓我對心理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我開始思考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學者需要怎樣的品質,結合我最近正在閱讀的《心理學導論》里所提及的《心理學家的科學思維方式》中有關於科學方法的闡述,我有了自己的一孔之見。

  科學的方法應該包括6個重要步驟:觀察,對問題進行定義,提出假設,收集證據和檢驗假設,發表研究結果,建構理論。心理學家運用科學的邏輯來回答行為問題。特定的假設可以通過自然觀察、相關研究、控制實驗、臨床法和調查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加以檢驗。心理學家必須根據他們所收集到的資料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理論。經過修正的理論或新的理論又會引出新的觀察、新的問題和新的假設。科學的方法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以可靠證據為基礎,描述和測量精確,定義準確,有控制的觀察,結果可以重複(心理學導論,心理學家的科學思維方式)。

從這六個步驟來看,我認為一個合格的學者應該具備:

1.旺盛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

A型人格這種特定的人格模式的發現始於弗里德曼先生髮現他診所中的椅子前沿的皮套磨損的特別快,想起他的心臟病病人常坐在椅子邊緣,這種現象促使他想知道心臟病人是否在某個重要特徵上與其他人有所不同。心理學是一個需要不斷解答為什麼的學科,而發現為什麼是其基礎。

2.分析推理,歸納概括能力。

在問題定義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自己發現的問題進行概括,提取出問題關鍵所在。在建構理論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在自己所收集到的證據統計分析之後,怎樣從數據中發現解答問題的關鍵,或是從各種事實中概括總結出解答問題的關鍵。就像史密斯和格拉斯在研究各種心理治療方法是否有效果,效果是否有差異中採用元分析技術對375項不同治療效果研究進行的統計分析,從龐大的數據中尋找真理。

3.縝密的邏輯思維。

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我無數次為使用過程中實驗者對實驗環境的控制的嚴謹性嘆服。細微到問題提出的順序、實驗器材的有效性、實驗者文化背景等等,還有對實驗者期望效應、信度、效度的考慮。

4.批判性思維。

我認為此書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於討論、質疑和批評部分。在這種百家爭鳴是的思維轟炸里,我獲得了極大的樂趣。心理學是一個在批判中不斷發展的學科。批判思維是一種評價、對比、分析、判斷和綜合信息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維的核心是用積極和主動的態度評價各種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能夠超越自我、批判地反思自己思想本質的能力(心理學導論,批判思維與科學的發展)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學會用批判思維的方式思考。正如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做的關於服從權威證實的,我們得擺脫服從權威的傾向。事實上,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挑戰權威的過程。

閱讀此書除了讓我對心理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外,最大的收穫是讓我重新體會到了思維的樂趣。

近些年來人本主義盛行,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蔓延到各個領域,自由也成為各路學者的旗幟。但是實際上了,真有「自由」的存在嗎?這本書通過羅列分類實驗,告訴我們所謂的自由都是基於環境,基於歷史傳承的自由。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真實存在的。任何描述都帶有描述者的生活經歷和主觀認識。以人為主體來說,信息從輸入到輸出都是經過了加工詮釋的。你的行為不一定是你認可的。反而是通過對外表達你不認可的想法,會增加你對該想法的認可度。因果關係不似我們想的那樣牢固。服從權威,從眾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你怎麼證明你不是精神病?精神病與正常之間有明顯分界線嗎?

03.拆書ing

全書大綱總結論

接下來,

挑選書中第15項實驗《認知地圖》做詳細講解

《40項研究》概述

1.一個腦還是兩個腦

眾所周知,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左半球掌管語言能力,有半球掌管空間關係。兩個半球由胼胝(pian zhi )體相連。而為了治療癲癇,切斷胼胝體是個很好的方法。腦科學家加扎尼加對這些切斷胼胝體的病人也即裂腦人進行了研究,發現了兩個半腦各自有獨立的意識。

我去年看過加扎尼加的一本很厲害的書叫做《誰說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學解答》,本來也預備做個筆記。不過那本書有些複雜,涉及的面也很廣。不過強烈推薦!

實驗大略是讓裂腦人的左腦看到(也即呈現給他的右眼)某一物體,那麼他會說出這個物體的名字。但是讓右腦看到的話,卻說不出。這也很正常嘛,因為語言是左腦掌控的,而左腦沒有看到這個物體。

但接下來的實驗就很有趣了,依然是讓被試右腦看到物體,但是這次不讓被試說出物體的名字,而讓被試從一堆物體中摸出這個物體。結果是驚人的,被試雖然無法用語言表達剛剛看到的物體是什麼,卻能很輕鬆的摸出這個物體。

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說的簡單點,雖然我們往往是通過語言來理解事物的(比如此時此刻你看著本專欄,就在心理默默用語言在讀在念在想在思考),但這是左半球的套路。對於人的右半腦來說,它是以非語言的方式來理解世界的。通過實驗,被試明顯是能理解物體是啥的,但是不是通過語言告訴自己,而是通過某種我們還不知道的途徑。

比方說我們看到某些畫面感受到某些情緒,但是沒有以明確的語言的方式去理解,那麼你儘管感受了某些情緒,卻說不出原因。在之後,你的左半腦開始試圖解釋這些情緒,編造一些理由(左半腦作為解釋器存在,這個理論可以在加扎尼加的《誰說了算?》中看到)。

這令我想到我之前看過的一些關於自閉症的書,當中提到有些自閉症的孩子的思維形式不是語言的或者數學邏輯的,而是空間形態的,他們能夠輕易的在腦中模擬複雜的空間分布或者幾何圖形。或許這是因為他們在用右腦理解這個世界?

2.豐富的經歷=更大的大腦?

這個研究比較簡單。關於在人腦發展早期,外界環境的豐富是否會讓人形成更大的大腦。由於拿人做實驗是不人道的,所以科學家用了老鼠和豬來做實驗。實驗內容也很簡單,就是把一群動物放在貧乏呆板的環境中,把另一群動物放在有很多玩具之類的「豐富」環境中。現在看來,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那些生活在豐富環境中的動物,其大腦皮層更厚更重,神經元更大。而貧乏環境中的動物,大腦依然是相當「貧乏」的。

但本書作者最後指出,不能夠用這種過分簡單化的豐富環境策略來促進兒童大腦發育,比如說什麼莫扎特效應之類。豐富環境能讓大腦發育更好,但怎麼豐富環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嗎

這個實驗很著名。涉及到環境與遺傳究竟哪個對人的發展更重要的議題。在斯蒂芬平克的《白板》中提到,20世紀後半葉,其實行為主義佔上風,認為人的行為是被環境因素所左右的,並不重視遺傳因素。這或許也有道理,因為這傳達了人性是可以通過環境來改變的結論,而如果人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就很宿命論,說明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那麼努力還有什麼用呢?

實驗的秘訣是找到有相同基因的人——同卵雙胞胎。但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遺棄之類,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中長大。科學家找到了56對雙胞胎,並對他們進行比較,比較的內容包括:生理,腦電波活動,血壓,心率,智力,人格,心理興趣,社會態度,宗教信仰等等等等。實驗的結果是給了行為主義一記重拳:這些雙胞胎的相似性極高!科學家因此得出結論:對於相當數量的人類特徵而言,大多數差異似乎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

這個其實在今天看來是可以接受的,有太多的實驗指出這一點了。不過當然,後天和環境也能影響人的成長,不過在目前看來,影響的佔比較小。

這並不是說人就不要努力了,其實順著自己的本性發揮出自己的所長才是關鍵,沒有人的基因是完全劣等的。再者,把目光放遠一點,也許有一天人類就不靠基因這個東西來延續了,人類完全擺脫基因的影響,又是怎樣一番天地呢?

4.小心視崖

視崖是一個專業名詞,指的是人的視覺能覺察到深度(懸崖),如果人沒有這樣的能力,或許早就跌落懸崖致死了。但是這種能力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呢?科學家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於是找來了許多孩子,準備了一張特殊的桌子,桌子的一半是可見的木材,一半則是透明的玻璃,顯而易見,孩子將無法分辨玻璃和懸崖。於是科學家把孩子放在桌子上,看他們是否會無視懸崖而爬到玻璃那一面(當然,孩子的媽媽分別會在木材的一面叫孩子或者在玻璃的一面叫孩子)。

這些孩子大約是六個月大小。實驗的結果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察覺到視崖的存在,他們不會爬到玻璃上面去,他們會流露出恐懼的神色。很顯然,他們的這種視崖能力是天生的。

但是也有人質疑六個月的孩子已經很大了,或許是他們在後天生活中習得了這種能力。不過。。。這個就無力吐槽了,再小的孩子不會爬了,怎麼證明呢?不過實驗者又做了一些動物實驗,也支持這個結論。看來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後天再學來不及。

5.所見即所學

這其實不算是一個刻意的實驗,實驗者也不是心理學家。需要了解的背景是在心理學中有名詞叫做知覺恆常性,就是我們知道某些物體的特性會保持不變。比如說形狀恆常性:我們繞著椅子走,我們會知道這是同一張椅子,不會因為椅子形狀變了而認為它是不同的椅子。還有種是大小恆常性:我們不會因為車子從遠處開來其在我們視覺中的大小改變,而認為它不是同一輛車子。

但是這種恆常性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呢?有一個人類學家特恩布爾進入剛果的森林研究一個部落俾格米人。俾格米人住的地方被森林環繞,其視距可能不超過一百米。特恩布爾把一個俾格米人帶離森林,讓他看著遠處的山,ok這沒問題,是一座山罷了。但是他接著把俾格米人帶到離山很近的地方,於是山在俾格米人的視覺中就變大了,這是俾格米人驚呆了!他完全想不到這是同一座山。然後特恩布爾又指著遠方的牛說那是牛,俾格米人無法認為,他認為這些東西這麼小一定不是牛,而是昆蟲。直到特恩布爾再把他帶到牛面前,他才驚訝!但他不認為這是牛,他認為一定是特恩布爾施樂魔法,讓這個東西一下子長大了!

換言之,由於一直生活在被森林環繞的環境中,俾格米人沒有大小恆常性的概念。這段經歷的結論就是:我們的某些知覺能力可能是從一出生就存在的,但那是另一和諧則是習得的。這個研究和上面幾個關於遺傳和後天的有些類似。

6.睡眠,毫無疑問會做夢

接下來是兩個關於睡眠的實驗。這個研究面對的問題是「夢是必須的嗎」。實驗內容就是剝奪人在睡眠中做夢的階段,也即快速眼動階段REM。當被試睡著後,進入REM時,他就被強制喚醒。當然他還可以繼續睡覺,但是一旦進入REM(做夢狀態)就要被喚醒。

實驗的下一個階段是,在接連剝奪了幾天做夢之後,再測量被試進入REM的時間。結果發現,剝奪做夢的被試者幾乎都出現了做夢的數量和時間有所增加的後果。也就是在前幾天他們沒做夢,那麼人體就會補償之,在後幾天會做更多的夢,做夢的時間也加長。當然,隨後又恢復正常。

這個實驗雖然不能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做夢。但是告訴了我們,做夢是人的必需品,人需要夢。另外有一些比較有趣的點,比如說鬼壓床,我們都知道其實是睡眠性麻痹,也即睡著後人的神經元還在活躍(比如說做夢了),但是身體僵硬了,於是導致像是鬼在壓著你不讓你動一樣。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什麼要讓身體僵硬呢?作者認為這是一種生存機制,這樣就可以避免人在做夢的時候亂動,從而避免自己受傷或者傷害別人。

7.夢,並不浪漫

這個實驗直接駁斥了弗洛伊德的夢的理論。以前讀過《夢的解析》並且在自己的小說中還自造了「夢境推理」這種東西,先說說弗洛伊德的夢的理論,也就是精神分析對做夢的解釋:夢境是被壓抑的慾望尋求釋放(滿足)的途徑,但是被壓抑的慾望往往很變態,會使自我產生焦慮不利於睡眠,於是夢中的「檢察官」用象徵手法歪曲和掩飾真正的慾望,因此我們的夢都是亂七八糟的,但它反映了我們被壓抑的慾望。

而這個實驗的研究者的理論是:夢不過是在REM睡眠過程中,人們試圖對大腦自發產生的隨機神經電衝動的解釋。說人話,即睡著時,大腦還在產生毫無意義的神經電衝動,有些衝動觸及了大腦的負責思維推理等高級功能的區域,這些區域把電衝動組織成有一定意義的夢境。

不過可惜的是,本書中並沒有詳細說明實驗是怎麼做的,只是說了這個結論。我個人對這兩個解釋都不是特別相信,隨機神經電衝動雖然仔細想想很有道理,不過也有一些夢的預示性太強了,有種很別緻的獨特性,很難用隨機組合來解釋。不過對弗洛伊德的慾望壓抑理論也很懷疑,其實弗洛伊德還提到有一些夢是因為外部刺激,比如說你夢到你站在火山口,很可能是你做夢的時候腳底有熱源,這個我是信服的,但是要說有一個「檢察官」在夢中還能對夢加以編輯。。。既然我們的慾望已經被編輯的面目全非了,還怎麼能滿足我們這些潛藏的慾望呢?豈不是多此一舉?

8.行動,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這個實驗駁斥了認為催眠是一種很獨特的意識狀態的看法,實驗者認為催眠不過是一種提高了的執行某些特定行為的動機狀態。說人話,即催眠後的意識和行動是被催眠者本來就想做的,催眠不過是給了你一個心理暗示罷了。

很可惜的是,本書也沒提到具體的實驗步驟,這是說了這麼個結論。書中提到,有一些被催眠者其實是因為內心相信催眠,所以希望自己在催眠中成為一個好的被試,因此是被試想要證明催眠的確有效罷了。這點很容易理解,也許由於媒體的宣傳等因素,催眠是被神化了的,於是被催眠者心懷催眠一定有用的想法一直在配合催眠師罷了。

比如說,催眠可以創造出虛假的記憶。這令我想到在一些偽科學紀錄片中,大量被催眠的人說自己曾被外星人綁架之類的經歷,這或許就是被偽造的記憶,其原因是被試自己有極大的動機來讓催眠證明自己被外星人綁架,因此在催眠下自我編造了記憶(當然,催眠師也很希望被試說出自己被外星人綁架了哈哈哈哈)。

9.一個腦還是兩個腦

這個實驗就是大名鼎鼎的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把反射分為兩種:無條件反射——先天的自動的,比如食物入口後人會分泌唾液等。條件反射——後天的,通過經驗或學習獲得。這個是巴甫洛夫實驗要證明的。實驗的秘訣在於在刺激與反應間建立聯繫。

和很多謠傳不同的是,巴甫洛夫的狗不是聽到鈴聲分泌唾液,而是節拍器:在狗聽到節拍器的滴答聲後立即得到食物,重複幾次後,即使沒有食物,只要聽到節拍器的聲音,狗也會分泌唾液。也即實驗把一個與無條件反射(先天)無關的刺激因素塞進了反映鏈條中,使得節拍器的聲音與食物之間建立聯繫,最終即使撤去了食物,狗也會自動分泌唾液。

研究進一步表明,任何一種刺激都可以形成條件反射,只要它們能與反應鏈建立聯繫。

巴甫洛夫的發現對心理學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影響到後來行為主義在心理學研究中佔據主導地位。

10.情緒化的小阿爾伯特

這是一個慘無人道的實驗。實驗者是行為主義中赫赫有名的華生。華生偏執地相信所有人類行為都是學習和條件反射的產物,華生試圖用實驗證明情緒可以由條件反射而產生。他選擇了一個九個月大的孤兒,想要試驗「恐懼」這一情緒如何通過條件反射而產生。

孩子由於太小,對於突然出現的巨大聲音很害怕。華生於是給小孩同時呈現白鼠和巨大聲音。顯而易見,通過巴甫洛夫的狗我們可以知道,白鼠與恐懼建立了聯繫,孩子產生了對白鼠的極度恐懼。華生還覺得不夠,於是採用了「泛化」的手段,給小孩呈現於白鼠相似的東西,比如白兔,白大衣,棉花糖,灰白頭髮等。當然巨大聲音也伴隨它們一起呈現。毫無懸念,小孩對這些東西也建立起了恐懼感。

而過了一個月——期間沒有進行強化——給孩子呈現這些泛化的東西,孩子依然會感覺到十分恐懼。華生原本計劃重建條件反射,來消除孩子的恐懼反映,但是矯正實驗沒進行,孩子就離開了。華生的試驗證明了情緒行為可以通過簡單的刺激反應手段而成為條件反射。當然,後世對於華生這個試驗的批判是可以預見的。但華生等人辯解道:「即使不做這個試驗,一些類似的恐懼也會出現在孩子身上。」對於這種辯解我只想說——無恥!!!!

但是正如之前有一些試驗力圖說明先天和後天哪個重要一樣,後世也有一些試驗表明其實恐懼症的發展與大量遺傳因素有關。

11.敲敲木頭

接下來又是一位行為主義大師——斯金納。斯金納的理論很簡單:行為都會伴隨著後果,如果得到讚揚和報酬,那麼會強化你的行為,如果得到負面的反應,比如懲罰,你則會很少重複這一行為。這一理論強調「強化物」,如果強化物不再出現,那麼行為將被「消退」。

斯金納的實驗針對的是人(或動物)的迷信行為,人會相信有一些行為對強化過的結果之間存在聯繫,那麼人們就會重複這一行為,以期望得到希望的結果。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某足球隊教練在一次穿紅色衣服後,其球隊贏球,那麼他會建立一種迷信,認為穿紅色衣服和贏球之間是由關係的,他會認為紅色衣服是自己的幸運色——儘管,任何理性的人都會知道這之間不存在聯繫。

12.觀察到攻擊行為......做出攻擊行為

這個實驗的大師是班杜拉,是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之一。她認為行為的塑造除了鼓勵和懲罰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方式:觀察和模仿別人的行為。她將實驗聚焦在攻擊性行為上,讓兒童分別觀察兩名成人,一名表現出攻擊行為,一名不表現。

實驗的結果,相信大家已經預見到了,觀察攻擊性成人的孩子會在實驗中表現出攻擊性,而觀察沒有攻擊性成人的孩子則不表現出攻擊性。同時,實驗還表明,男孩受到攻擊性行為的影響會大於女孩(有一部分女孩沒有受到影響),而女孩更多的模仿言語攻擊,男孩更多的模仿身體攻擊——這些也很容易理解,因為攻擊行為被看成典型的男性行為。

這個實驗的影響是掀起了探討媒體對人巨大潛在影響的討論,畢竟我們的電視網路上天天都有攻擊性行為的表現,而孩子很容易接觸到這些媒體。他們無疑會去模仿,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種影響會持續到成年期。這就要求媒體設立一種等級制度,不能讓孩子輕易接觸到這些暴力內容的媒體,但顯然這很困難。ps,媒體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參看尼爾波茨曼的《娛樂至死》一書,他提出了媒介即隱喻的看法,認為每一種不同的媒介形式都帶有自身的暗示,會對人產生巨大影響。

13.所想即所得

這個實驗是關於期望對於人無意識的影響的。一開始作者提出,實驗的觀察者可能會有某種特殊的期望(期望實驗會證實自己的觀點),然後無意識的給被試發出某種隱蔽的信號,從而讓實驗成功。而除了實驗室之外,這種期望或稱偏見也可能出現在學校中,比如說教師看到某些學生經過IQ測試後分數很高,就認為他們的能力很強,因此會對他們的潛能產生某種期望,最終無意識的對他們給予一些鼓勵和鞭策。而其結果可能是這些學生最後成績出色,而那些IQ測試中分數不高的學生則得不到這些鼓勵和鞭策,導致成績不如前面那些學生。

為了驗證這種觀點,在橡樹學校進行了這種實驗,實驗的精髓在於讓教師認為的那些IQ測試中分數很高的學生其實是隨機分配的(與IQ測試無關),但是教師以為他們會有不同尋常的智力得分表現。結果一方面證實了這種偏見或期望對人的影響,一方面也證明了這種影響不是很大:在低年級組中,備受期望的學生果然進步顯著,但這一差異在高年級組中幾乎沒有。顯然,低年級組中的」IQ很高「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特殊照顧——儘管是老師無意識的照顧。但是高年級組的學生也應該同樣如此,為什麼差距不大呢?原因在於低年級兒童的可塑性更高。試問如果對高年級組的學生多鼓勵和鞭策一些,他們的成績會有顯著提高嗎?顯然不會。

實驗本身其實沒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僅僅是證明人會因為期望不自覺地對他人有特殊行為。作者最後提出了對於IQ測試的看法,認為其包含著種族和文化偏見。因為這些測試的設計者往往是中上階層的白種男性,測試中可能包含了一些其他種族的人們未曾接觸過的思想和新奇。那麼其他種族的人做IQ測試顯然不會得到好的成績,而這一結果又會轉化為老師對其的期望,可能這種期望產生的影響不大,但是也不可否認。

14.你在哪方面更聰明

這一章沒有具體講怎麼做的實驗,而是把結果呈現了出來——這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多元智能(或稱智力)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智力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很多方面構成,理論的奠基人霍華德·迦納德認為有八種:語言,音樂,邏輯-數學,空間,肢體-運動,人際,自我內省,自然觀察。還舉了一些典型例證,比如說莎士比亞是語言智能高的,莫扎特是音樂智能高的,愛因斯坦是數學智能高的,畢加索的空間智能高,卓別林的肢體運動智能高,甘地的人際智能高,柏拉圖的自我內省智能高,達爾文的自然觀察智能高。

這一理論主要說明:人的聰明可以表現在不同方面。有些學習障礙其實是學習差異罷了。加德納後期又提出了兩個智能:精神智能和存在只能。不過對加德納的反對也大有人在,認為其實八種智能不是對人類智能的區分,只不過是人類「思維風格」的不同罷了,它們其實都是一元智能。這個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熊貓哥哥認為如果硬是要把智能區分的話,其實肯定遠遠不止八種啦,人的智能正如大腦分散式排列一樣,都需要不同智能之間的配合才能完全施展。

15.心中的地圖

老鼠走迷宮實驗——老鼠掌握的不只是使它能按特定路線找到食物的序列地圖,而是掌握了一幅含有食物的具體位置及其在房間內的具體方位的更廣泛的綜合性地圖

對社會環境所形成的綜合地圖對人類是有益的,而內涵單一的序列地圖則可能會使人陷入消極狀態中。而當老鼠有過分強烈的動機(如過於饑渴)或者受到過多的挫折(盲巷太多)時,它們傾向於形成內涵單一的序列地圖而不是如前所述的綜合認知地圖。

16.感謝記憶!

這個實驗關於回憶是否一定是正確的。實驗者認為回憶是一種對實際發生時間的重構,重構式記憶是用新信息和顯存信息去填補你回憶某種經歷時所出現的遺漏的結果。也就是說,回憶是不可靠的!它很容易受到新信息的影響。

實驗的內容很有趣,它選擇了錯誤的假定前提這個方法。也就是說給實驗者看一段片子,比如說是一場交通事故(事故中的車子沒有超速),看完後問被試「有幾個人坐在這輛超速行駛的車裡?」被試告訴你有幾個,然後過幾天問被試這輛車是不是超速行駛的,那麼被試就有很大幾率說車子是超速行駛的。

顯然提問的技巧很重要,上述實驗中提問者給了被試一個錯誤的假定前提——車子是超速行駛的。讓被試以為這個前提是對的,那麼這個新信息就會加入到被試的回憶中去。實驗者做了多組不同內容的實驗,均證明問題的措辭改變了被試對目擊事件的基本特徵的記憶!於是實驗者提出結論:新信息會使你原先的記憶表徵得以改變或重構,而提問中的錯誤前提提供了一種把新信息無意識的整合進最初記憶中的方法!

這一結論不由令人聯想到法庭上巧舌如簧的律師,律師如果知道這個法門的話,的確可以通過有技巧的提問來扭曲正如的記憶,從而為自己的辯護人謀利。人類的記憶無疑是不可靠的,我們的大腦有能力創造出對實際上從未發生過的事件的記憶。另外,心理治療師也往往有可能灌輸這些沒有發生過的」幻覺記憶「給治療者。

在精神分析中比較主張人的被壓抑的記憶,某些創傷(比如性虐待)會被壓抑,病患會忘記他曾遭受這些虐待。但是實驗者主張被壓抑的記憶根本不存在,她十分懷疑潛意識的整個概念和真實性。實驗者說創傷性記憶往往是我們記得最清楚的。而」壓抑「現象有三種情形:1,當事人也許早就忘了早期的創傷,而不是壓抑。2,當事人並不想透露這些創傷,所以不說出來。3,這些創傷並沒有發生過,其實是治療師灌輸進當事人的」記憶「中的。

第三點細思極恐啊,我個人認為這種灌輸的確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但是實驗者主張被壓抑的記憶不存在,這恐怕也有些絕對。沒有人可以完全說自己的記憶是準確的,因為記憶畢竟是主觀的。人不能簡單通過一些精神分析來確定自己的精神問題所在,還得通過更嚴肅科學的方法。

17.愛的發現

尋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索周圍物體的天性更為強烈——僅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使孩子有更多機會與人接觸。什麼被虐待的孩子似乎很愛甚至依戀那些施虐的父母?——依戀是最強烈的基本需要,它的作用遠遠超出施虐行為。應用:觸摸療法

18.人的認知發展

只有孩子達到了特定的發展水平,某種學習才能導致某種行為。客觀永久性指即便物體不在我們的感知範圍內,我們也會認為它是客觀存在的。

  階段一 沒有在孩子身上觀察到任何與客觀永久性有關的跡象

  階段二 嬰兒開始有目的地重複以自己身體為中心的各種動作,並對物體有被動期待——他們認為物體僅僅是個表象,一旦消失就無跡可尋

  階段三 如果孩子們看到物體的一小部分,那麼他們便會開始尋找那些在視線中還很模糊的物體——對整體的重新組合要比尋找看不見的東西容易多了(規劃安排比發現盲點容易)

  階段四 嬰兒在原來的地方尋找物體,而不具備理解「可見轉移」的能力,A非B效應

  物體僅僅是整個畫面的一部分,而不是單獨存在的客體

  階段五 兒童獲得追蹤物體連續轉移的能力,但不具備發現「不可見的轉移」的能力

  階段六 能找到「不可見的轉移」

皮亞傑認為客體永久性這種認知技能是真正思維的開始,是運用洞察力和符號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開始,為下一階段(前運算階段,思維和行動相對獨立,思維速度明顯提高)的認知發展做好了準備——客體永存概念是所有智能的基礎 (人思維的發展)

19.你的品德如何

道德動機發展階段:(1)受他人懲罰;(2)對物體的佔有或得到他人的獎勵;(3)受到他人的譴責;(4)被公認的權威斥責並伴有罪惡感;(5)所在群體的尊重與不敬;(6)自我譴責。

  水平1 前道德水平

  階段一 懲罰和服從的定向(行為的後果作為是非標準)

  階段二 樸素的利己主義的定向(以個人需求的滿足與否決定事情好壞)

  水平2 習俗角色遵從的道德水平

  階段三 好孩子定向(取悅別人就是好的)

  階段四 維護權威的定向(維護現有的法律和社會秩序,盡職盡責就是好的)

  水平3 自我接受的道德準則的和規則的定向的道德水平

  階段5 墨守成規和契約的定向(社會價值和個人權利作為是非標準)

  階段6 個人的良心和原則的定向(是非是一種個人按照普遍原則所確立的哲學)

20.讓你愉快地控制力

 1)當我們擁有控制力時,我們便是更快樂和更有成就的人

  2)對於一個被迫放棄控制力和自我決策權的人,如果我們給他一種較強的自我責任感,那麼他的生活質量便會提高,生活態度會變得越發積極。

  應用:給老人足夠的控制力(始終)

21.性動機

人類的性反應可以分為:興奮期、持續期、高潮期和消退期。女人在一次性行為中可以多次高潮,而且在性交過程中缺乏幸福感和負性情緒體驗會對女性的性困擾起到更加決定性的作用,對男性而言,生殖器的反應會更加重要。

22.我能讀懂你的臉

特定的面部行為與特定的情緒之間存在普遍的聯繫,而且在人出生時這些情緒就已在生物學意義上形成了——面部表情是一種適應機制,它有助於動物適應它們的環境進而提高其生存能力。缺少眉毛比缺少眼睛更能顯著地引起面孔再認的困難。人的整個身體或許比單獨的面部表情更能提供與某種心理狀態相關的線索。

23.生活,變化與應激

身心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因素所導致的健康問題。突發性的,消極的,不可控制的生活應激事件比那些積極的、可控的生活應激事件更有預測力。被改變而不自知——自知——主動改變自己,主動求變總比被改變好。

24.認知失調

當你的行為與你的態度發生矛盾時,你的態度將會有所轉變,為與行為保持一致。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之所以公開主張非X是由於某種不得已的原因,如壓力、獎勵或者懲罰那麼你的認知失調將會大大降低或者消失。兩個基本過程足以使我們改變自己原有觀點和態度:其一是勸說,即其他人不遺餘力地說服你改變自己的觀點;其二是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下又有一種「替代性失調」——僅僅觀察到你喜歡和尊敬的人做出與你態度不一致的行為。你面對自己言行不一致的機會越多,你所體驗到的認知失調就越嚴重,因而你改變自己行為的動機也就越強。——計劃表失衡—改變行為以求計劃完成。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么?

內控點和外控點,內控型人格把原因歸結自己,外控型人格把原因歸於外界(賭徒謬論)。《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中的主動與被動就是內控和外控的不同。內控才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眼觀呢~哼

26.雙性化

每個人身上都有男性的一面,女性的一面。雙性化又分為積極雙性化(耐心、敏感、負責、堅定、自信、堅強)和消極雙性化(神經質、羞怯、軟弱、專橫、吵鬧、尖酸)。凡事有兩個極端,去其中預期最高期望及最低接受下限。區間段衡量取最優解。

27.A型人格

A型人格包括以下特徵(1)一種為達到個人目的的強烈而持久的內驅力;(2)所有情況下都熱衷於競爭;(3)想得到別人承認和不斷超越自我的持久的慾望;(4)不斷捲入有最後期限的事物之中;(5)習慣於風風火火地完成各種事物;(6)心理和生理上過分敏感。由此我得出的結論就是勞逸結合,保持耐心。

28.個人和集體

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先後

  個人主義文化:美國 最重要的因素:在競爭中保持自信(保持差異)

  集體主義文化:日本 最重要的因素:聯繫(與他人的關係)

  集體主義文化的成員覺察到自己獲得更好的社會支持,且一貫享有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而個人主義文化中的成員則常常感到孤獨。集體主義社會中的父母更加註重培養兒童的集體自我(對群體規範的絕對服從,對集體中權威的服從,行為具有跨時間和跨情境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在個人主義文化中,父母重視培養兒童的「個體自我」,反抗和獨立傾向被看成是一種人格資產。

29.誰是瘋子?

精神病的標準:行為場合;行為持續存在;社會越軌;主觀痛苦;心理障礙;對功能的影響。精神病醫院的缺漏;主觀;貼標籤;標籤診斷的危險性。

30.防禦機制

自我用以抵禦自身產生的焦慮從而保護自己的武器

人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本我是基本的生物衝動組成,在無意識層面上運行;自我按「現實原則」行動,即它注意現實社會和行為的結果。自我屬於意識,其工作是讓本我的慾望得到滿足;超我,實質上要求自我根據已有的一套關於是非對錯的準則,保證自我為本我的需要找到滿足方案是道德的和合乎倫理的,通常被稱為良心,超我在意識和無意識兩個層面發揮作用。

大多數人不存在反社會或越軌行為,是因為在人格三部分之間有這個檢查和平衡系統。但,如果本我太強烈而自我不能適當地控制,不被接受的本我慾望擠入你的意識(前意識)並開始擊敗你的自我,你將產生焦慮。這時你就不舒服,並試圖改變它,要做這件事,自我要拿起它被稱為「防禦機制」的「大槍」,往往是自我欺騙和歪曲現實,阻止本我被禁止的衝動進入意識。壓抑 退行 投射 反向作用(同志毆打同志) 升華作用。如果每次都採用退行機制,生活中的難題會越積越多。

31.習得性抑鬱

你的行為部分是由一種信念所決定,即相信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某種後果,而這種後果是與行為對應的。馬丁認為我們對能力和控制的知覺是從經驗中習得的。所以無助感也是可以習得的,就像無助人習得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的,被拴住的大象。如果個體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歸因於:(1)永久性而不是暫時性的,(2)自己的內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景因素),(3)滲透到他們生活中的許多方面,那麼個體很有可能變得抑鬱。

32.擁擠導致行為時常

種群密度。 「行為淪喪」是把超乎尋常數量的動物聚集在一起所產生的行為。所以在高密度都市環境下成長的人們在今後生活中患心理疾病的危險性較高。——貧民窟多亂交、淫亂、被動者。

33.挑選心理治療師

實證的療效研究表明「諮詢師與來訪者的關係」對於療效有最大比重的影響,我覺得間接地表明:精神分裂以外的其他心理障礙(目前心理學主流認為心理諮詢/治療無法處理精神分裂,必須吃藥),其形成、發展、維持和人際關係相關。也就是說,心理障礙在某程度上反映了來訪者在人際關係上的一些和其所在社會文化環境下,不同於主流的部分,這些部分通過癥狀表現出來。通過改善癥狀,來訪者的人際關係得以改善;又或者通過改善人際關係,來訪者的癥狀得以改善。

34.恐懼情緒

舉例:比如單純性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廣場恐懼症。解決:對老鼠的實驗中,恐懼反應和進食反應不能並存,所以前者被後者壓制——也許是條件反射的緣故。沃爾普提出了一個更普遍的假設,即「如果一個反應在引起焦慮的刺激呈現時能抑制焦慮的產生······存在於刺激和焦慮之間的聯結將被消弱。用於人類,「你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即體驗到深度放鬆又體驗到恐懼」。

35.投射出真正的你

每個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理解。世界在每個人心中的投射都不同,因此大家有不同的理解。這時我們就需要燈台來確定方向。

36.編個故事吧

「主題統覺測驗」。

看圖講故事,然後治療師或研究者將故事的內容進行分析,以揭示隱藏在被試無意識中的衝突。類比來看,大量的文學創作是作者自身經歷或幻想在意識或潛意識中的表現。發現:

  1.被試所編故事的來源:


推薦閱讀:

一隻耳朵失聰是什麼樣的感受?
探索人生迷宮的兩種不同策略——道和術的區別
朱丹回應虐童案被罵是怎麼回事?
心理測試:你的搶手度?
男人想要第一次的心理(女孩必看)

TAG:心理學 | 學習 | 心理 | 筆記 | 改變 | 研究 |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 拆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