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隆波通尊者的最新開示(一)~(十)
隆波通尊者的最新開示 (轉載)
目錄:
隆波通尊者答問(一):最初的一瞥
隆波通尊者答問(二):法保護我們
隆波通尊者答問(三):正念帶給我們的利益
隆波通尊者答問(四):關於妄念的開示
隆波通尊者答問(五):對新學員的開示
隆波通尊者答問(六):對義工們的開示
隆波通尊者答問(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隆波通尊者答問(八):時間長短、速度快慢、閉關
隆波通尊者答問(九):走在中道上
隆波通尊者答問(十):結營前的開示
6月22日隆波通尊者關於手部動作的特別開示
隆波通針對學員「見法」的問題的回答
隆波通尊者答問(一): 最初的一瞥
問:吃飯的時候,有一個很短的瞬間看見,這個身體不是自己的,這個飯不是為自己吃,是為這個身體吃。有那麼幾秒鐘,看自己的身體和看別人的身體是一樣的,之後,就沒有了。這是為什麼?
答:實際上,我們身體是一個四大和合的假相,吃飯是滋養這個身體,身體不是我們自己的,它是無我的,無常的。修行的時候,有些時間段,我們的正念比平常更加增長,那個時候我們能更清楚看清生命的本質,身體無常無我,吃飯只是滋養色身而已。那時候我們用正念在吃飯,不是為了貪慾。這是一個好的體驗。
問:怎麼把它固定呢?
答:有正念就可以,任何一個好的體驗,來了就來了,去了就去了,如果執著它,想要它來時,反而不會來。我們就簡簡單單地,去增強自己的正念。對無常無我的體驗,是很好的,這樣,可以讓我們放下對無常事情的執著。不管一個人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名氣有多大,這些都是無常的,想要把它保住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迷失。
有了正念,不會被世界上的假象所迷惑。如果沒有正念,當聽到別人對我們有這樣不對,那樣不好,這樣評價、那樣評價時,我們就會動搖。(尊者拿起兩杯水,相撞,分開)我們與人相處時,開始的時候,我們會相撞,有矛盾,但有了正念以後,新的空間越來越開闊,這些東西慢慢放下,中間空間就會出來,就不會有紛爭與矛盾。沒有正念的話,就會象這種情形,如同這兩個杯子,就會吸引到一塊,發生矛盾,粘在一塊分不開。有了正念之後,就會放鬆,就會分開。
問:正念與煩惱好象在壓蹺蹺板,正念提高後,過幾天,煩惱就加大,這正常嗎?
答:這是一場貓和老鼠的戰鬥。貓在成長過程中,老鼠是不甘心的,老鼠會發起一場場的鬥爭。養貓,貓養大,貓捉老鼠。
問:修不凈觀,老是有一些不幹凈畫面出來,會很噁心。
答:有了正念後,對於不凈的東西,我們去觀照時,會帶著覺性去觀照。如果我們覺性還不夠去觀照時,會產生這樣一個結果:討厭、拒絕,事實上,此時我們是從一個執著的狀態,走到另外一個狀態,即拒絕的狀態,這偏離了中性狀態。
隆波通尊者答問(二): 法保護我們
問:從2009年在黃山開始練習動中禪,到現在有兩年多時間,狀態越來越好,心裡穩定多了。
答:這很好。通過到我們自身的修行,我們體驗到身心兩個方面的改變。如佛陀所說,如果我們在法中,法就保護我們。
問:經行時,很舒服,好象腳在心上走。
答:在我們增進正念過程中,我們會體驗到內在的一些經驗,如法喜、輕安,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對這些身心愉悅的感覺,我們不要執著,不要停留,還是要不斷地增進我們的正念。
問:修行當中遇到身體上疾病,是用正念來對待它,還是要看醫生?對於小毛病呢?如皮膚病。
答:佛法的重點是調伏我們的內心,增長我們內在的覺性、正念,解除內在的煩惱,讓我們內心不產生苦。當然,隨著內在的煩惱減少,我們身體上的病會越來越少,但身體有它自身的規律,它會成、住、壞、空,當我們身體出現病症時,我們應該去看醫生。用調伏我們身體的方法來解除我們身體的疾病。如果病症不是很嚴重情況下,可以保持正念,但我們要明白:身病與心病不完全是相同,各自有各自的規律,所以這兩個問題,雖說是關聯的,但不能完全攪到一塊,不完全劃等號。
問:這個問題是我替我兒子問的,兒子在國外,他練習動中禪。兒子談了一個女朋友,有一天突然間看到女友與別的男人挽著手走了,看到了這一幕,雖然感到胸口痛,但心不苦,好象明白了些什麼似的,他問是不是他已經看到了名色?之後,他與女友平靜地分開了。
答:修動中禪,遇到這件事,還能保持正念,這很好,沒有延伸出其它的種種不好的念頭與情緒,這是有正念的表現,或許還沒有達到見名色的程度,但可以看到正念對處理情緒的功用。走不到一塊,各自分開,這樣更安全。所以他希望繼續保持正念,增進正念,這樣在生活當中,如果有其他大的事情發生,有正念的話,能夠很好地處理。這很好,他能從受益中得到信心,持續不斷地修行下去。實際上,我們生命中種種糾集的問題,如果我們有正念的話,都是可以放下,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它。因為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從我們喜歡的人或事物中分離開來,都會遠離我們而去的。有了正念之後,就可以把我們內心看清楚,對外在的人或物就不會有執著,這樣我們的生命就會清靜、安全。
隆波通尊者答問(三):正念帶給我們的利益
問:學員詳述兩年多尤其最近一個月余來的密集實修心路歷程。
答:很好。在多次禪修中見到你,通過你自身的修行,儘管在修行過程中走了一些彎路,遇到一些困難,但你有精進心,能從困難中走出來,這是非常好。這次有些內證的經驗,很不錯,過去只是在書本看到或聽到「身心」「名色」,若沒有親自見它,就不能明白佛陀講的道理,現在有些體悟了。有了體悟之後,對於普通人不能理解的部分,在外面,不要去跟別人去講,因為他們不明白我們內在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還是象普通人一樣,繼續地,不斷地努力,增進我們的正念。這很好,繼續地努力下去吧。
有時候感覺身體很輕盈輕安時,有一種陶醉的感覺,若覺察到自己有貪著那輕安時,我們就要變換姿勢。
當我們有了正念以後,我們就可以在生命當中得到正念帶給我們的利益。不管發生了什麼,我們內心能保持清凈不動,關鍵在於發生的那個剎那,我們能夠看得清楚內心究竟有什麼念頭產生,讓我們不會把那種念頭不斷地去延續,乃至變成為一種情緒,而影響到我們自己,從這個經驗我們知道,這是佛法帶給我們自身的利益,讓我們的心遠離得和失,任何事情發生時,有一顆平常心。
隆波通尊者答問(四):關於妄念的開示
在我們心裡,想有兩種:一種是有正念的想,叫正思惟,它是有功用的。因為我們在做事情時,會有思惟,這種思惟是在有正念有正定有般若的情形下進行的,這是一種自然的狀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們不在(當下)狀態時,一些念頭莫名其妙地湧起來,我們想讓它停止下來也停止不下來,乃至於我們想睡覺時,它還在我們心裏面翻滾,這種是不自然的情形,是妄念的翻滾,就如同在海上起了風就會有浪一樣。
對於這些妄念,我們只要有足夠的正念,就可以把這些妄念消除掉,斬斷。如果我們正念圓滿的情形下,我們是不會有妄念的。
在開始的時候,有正念也有妄念。覺性圓滿時只有正思惟,沒有多餘的。
妄念產生時不用拒絕它、打壓它,也不用跟著它跑,我們只有一個簡單的事情,就是去覺知自己的動作。你要知道,對妄念的斷除,它是自動發生,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一個自動的過程。
普通人沒有正念,就會迷失在夢幻泡影裡面,把五蘊當作真實不變的存在,認為有一個「我」存在,就會有執著在,就會產生苦。我們有了正念,我們就能夠觀察到其實五蘊是一個假相,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沒有一個所謂的「我」的存在。所有的這些都是無常的,無我的,一旦有執著,就會有苦。很多人是把五蘊背在背上,很沉重,很苦的。在巴利文念誦經典中,有這麼一句:五蘊是沉重的包袱,覺性圓滿的人放下包袱。
問:怎麼理解繩子斷了?
答:我們是在無明遮障的生死輪迴的遊戲當中。我們正念圓滿時,我們就可以把內心種種結箍給斬斷。繩子代表「執著」,代表「結箍」。我們用我們的正念般若智慧,把這個繩子斬斷,斬斷以後,我們就可以超脫於生死輪迴,就不會再有生老病死。
問:我一邊做一邊妄想紛飛。
答:對於念頭,不要打壓它,出來時,不要跟它,要跟自己的動作在一起,越是妄念多,越是要精進努力做下去。
問:覺性弱時有時會抓取
答:修行過程正念強時不容易被妄念粘住,正念弱時容易掉到妄念的潮流中去。所以,增強正念對我們非常重要。剛開始時,覺性很弱,沒有連續如環,這是正常的。隨著修行的增進,能覺知的會越來越多。
隆波通尊者答問(五):對新學員的開示
動中禪是非常簡單而自然的方法,是佛陀給我們開示的,最根本的能夠幫助我們增進正念的方法。我們是以身和心來作為我們修鍊的對象。我們人都是有身體和心的,我們增進正念,(通過)看自己的身體來看自己的心,從而解決存在於我們心裡的種種問題。真正的東西就是在我們身和心裏面。佛陀的證悟也是觀身和心而證悟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隨時隨地保持正念,每時每刻跟自己身體在一起。正如佛陀所說的,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處。只有我們不斷地和自己的身體在一起,隨時隨地活在當下,自然就會明白生命的本質。現在的人都是迷失在外在,外在的名和利上,心是在外面追逐的,不能證見我們內在的法,所以,現在我們要回來,回到自己的身和心上面來,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我們說「正念」,這個詞很簡單的,也就是「覺知」,或者說「知道」。在練習的時候,要放鬆自然地去做,如同遊戲一般,連修行這個觀念都放下,培養起正念之後,隨時隨地,舉手投足,行住坐卧中,都去保持正念,輕輕鬆鬆、舒舒服服地進行。平常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隨地,提起我們的正念。開始時覺得累,是很正常的。
問:坐久了換姿勢效果是一樣嗎?
答:坐久了覺得難受,建議可以換姿勢,動一動,或經行,不要在一種姿勢維持得太久,但也不是說有一點疼痛就馬上換姿勢,還是稍有堅持。
問:妄念來了,關注它,還是不理?
答:不要理它,也不跟著妄念走,覺知自己的動作。
問:坐久難坐,是身動,還是心動?
答:坐久難坐,跟身心都有關係。坐久了,氣血不通,身體難受;跟我們的心也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正念足,受念產生時,不會動搖我們的心,而心放鬆,覺知力強,會促進血液循環。所以,與身心兩相關。
問:除生、老、病、死,還有哪些苦?
答: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如果培養正念,就能超越這些苦。
問:是妄念動,還是正念動?
答:動的驅動因有兩種,一是被無明妄念所驅動,一種有正念的動。
問:說話、睡覺時,正念是停在那裡,還是倒退了?
答:這要分情形:如果正念足時,睡覺時睡得很安寧,功夫也是在增長,說話時有正念,每一句都清清楚楚,不跟著妄念跑,這樣子說話,是帶著正念說話,可以幫助我們增進正念;反過來,如果正念不足時,睡覺睡在昏沉與掉舉中,有很多夢,或者說話時迷失了自己,這不是一種停止狀態,是一種功夫倒退的狀態。所以,修行開始時,正念不足時,我們需要止語,因為說話往往會打斷我們的正念,會隨著談話的話題和談話而引發出來的情緒而斷失掉自己的正念。
問:以前是修念佛法門的,修動中禪,臨終時會不會到阿彌陀佛那裡去?
答:善巧法門會以結果去引導人們,這我不做評論。答案在我們每個人。正念,會帶著我們去寂靜的地方,會幫我們抉擇。
問:念佛法門,我開車時上山時都可以念,而動中禪不能隨時可以做動作的。
答:我們的身體隨時隨地在跟隨我們的,只有我們還有一刻呼吸,就能覺知到我們身體,動中禪就是去覺知我們的身體,隨時隨地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念佛時每句話都念得清清楚楚,就是在修動中禪;我們去爬山時每一步都清清楚楚,也就是在修動中禪;現在這樣坐著,清清楚楚地聽,有正念地聽,也是在修動中禪;如果沒有聽,在覺知自己的身體,也是在修動中禪。所以,動中禪,是隨時隨地可以做的,沒有什麼外在的(約束),是純自然的方法。
問:手有氣感
答:不管產生怎樣的錯覺,不要去管它,還是回來,跟自己的身體在一起。
問:什麼是入定?
答:有了正念,都是在定中,開車也好,爬山也好。動中禪是一種沒有時間、地點限制的正定。
隆波通尊者答問(六): 對義工們的開示
一次做一個動作,先做右手,再做左手,感覺得到嗎?覺知非常重要,我們不斷去保持覺知,我們起身、站起來、轉身、睜眼、閉眼,清清楚楚,我們在工作中保持覺知。這樣不斷做下去,我們的正念覺性就會慢慢地增長。修行至關重要的就是正念,保持正念。如果我們不斷地去做,佛法利益就會從我們內在升起。這一套動作大家拿回去做,有時間就做一做。打個比喻,象大象扇扇耳朵、蛇吐吐舌頭那樣保持覺知,扇扇耳朵吐吐舌頭就是保持正念;象這樣一隻手握掌放掌,對動作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也可以眨眨眼睛或覺知呼吸以自然方式去保持覺知。
做動作時,口裡不要念別的東西,只是簡簡單單地保持對動作的覺知。正念這樣持續下去,它就會不斷地增長,我們就可以自證自知,可以看到名色、身心,如同這個杯子,先前是倒立的,有了正念之後就翻過來了,它就有作用了,可以裝水了。一個人如果沒有正念,他的生命起不了多大作用。如果有了正念,就如同這倒立個杯子翻過來了後,立正了,就起到了杯子本身的作用,就可以裝東西。或者說,我們在黑暗當中,如果沒有正念的話,看不見周遭的一切,是很危險的。有了正念的話,有了光,如同我們有了手電筒一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手電筒的光看清周遭的情形,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安全。
現在把佛法僧給了大家,這就是最好的加持。佛法僧,有這樣一個過程:覺知,覺醒,覺悟。首先要有覺知,然後就會有覺醒,有了覺醒之後,就會覺悟,給了大家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大家要去做,下次來的時候要看到大家的改變。
隆波通尊者答問(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佛陀用自己生命所證悟的解脫之道,這條道路,我們要去實證它,要去繼承它。本來解脫的道路是非常的簡單而直接的,後來的人因為有這樣的喜歡、那樣的偏好,不斷地給這解脫的根本方法以外在的東西,使自己也使再後來的人迷失在這外在的東西上面,而沒有到達最究竟的解脫之路上。現在世界上這些外在的造出來的東西會讓我們迷惑。現在世界上許多人都迷失在外在的東西上,這不是解決我們根本問題的辦法。當我們有了正念以後,就不會迷失在外在的所有的相,不管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還是其他的。這些東西都是虛幻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對於這些東西,我們應該是不取不舍。
我們修行,要自自然然地修行,這個過程不要有一個「自我」在修行,不要說「我」很重要的,或者說「我」修到了什麼境界,或者「我」看到了什麼,這些不要講出來,這種是增加個人的「我執」。所以,我們修時,如同沒有人在修。因為我們有些感覺有些經驗時,我們可能會把它放大。所以,我們知道時,就如同我們不知道。我們內心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外在則可以表現得非常自然自在,這樣就能很融洽地與別人相處。知道,卻如同自己糊塗一般。
我們修行的關鍵拿來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提起正念,修了之後要拿來用,在不同情形增長正念。在修行過程中要避免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們有時認為只是做手部動作是修行,長時間做手部動作是修行,事實上不是這樣,我們更要發心做公益事情,在與人打交道時、做公共事情時,我們更能增進我們的正念,更能看清楚我們的起心動念,所以,動中禪真正的意義是培養正念拿去用,當然這個技巧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幫助我們培養正念到一個高度,所以這個技巧永遠不要丟。佛陀教我們要精進,我們在做公益事情時要精進地去做,這樣一個團隊才能很好地相處。我們個人不可能單獨獨立於社會的。若我們是在家人,我們有父母或其他家族成員,在家庭中我們除了修行之外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做事時,我們要做保持正念,把禪修與生活打成一片。同樣地,如果我們是出家人,在寺院,也是不能單獨一個人存在於寺院,所以,寺院的公益的事情,要積極努力地去承擔,而盡到自己的職責,否則會有不好的影響,別人看到我們關起門來修行,不參與寺院的公益的事情,別人會對我們產生誤解,所以,我們要把修行與工作打成一片。佛陀教導我們要精勤不要懶惰,努力精勤是佛陀經常對我們的教導。
動中禪一定是要去用的,工作時要去觀自己的心念。我們在一個修行環境中,對整個團隊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要遵守它,要考慮整個團隊的共同的利益。我們會有個人的利益,當個人的利益和團隊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呈現出大公無私的奉獻的狀態。修行和工作應該是兼顧的,如果不能把修行和工作打成一片,那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我們要多考慮集體利益的,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隆波通尊者答問(八): 時間長短、速度快慢、閉關
問:手部動作有覺知,連續做幾個小時,3個小時,5個小時,7個小時,偶爾休息一下,比如上個廁所,這樣可不可取?
答:做的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每個人的情形而定。作比較長的時候,要知道自己的體能自己內心的狀況,可以自身的情形來設置自己的量。
問:在知道自己的念頭之後,動作是不是要加快或者多經行?
答:當我們看見自己的念頭時,我們可以轉自己的心念。而對於速度,我們對自己有一個自然的了解,也就是知道什麼樣的速度對自己的狀態最好,知道剛剛好這一點。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感覺來調整這個速度,太慢也不好,太快也不好。太慢,容易陷入到專註中;太快會讓別人產生疑惑,以為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情。手部動作與經行的時間,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若在集體共修時,遵守共修時間表。
問:動中禪可不可以採取完全閉關或靜修的方式,走完這條路,有沒有可能?
答:可以通過閉關的方式,把這條路完全地走完。在閉關時,我們除了用功外,要把自己的身心調到很自然很中道的狀態,我們把修行目標、想成佛、覺性圓滿的目標都要放下,完全自然地進行,沒有任何目標,只是在每個當下保持正念、增進正念,做得剛剛好,不要過。如果有護關的條件,地點很安靜,周遭的環境也自然,食物充足,有老師指導,有人護關,這樣也會比較快地圓滿自己的正念。
問:想自己去閉關,請尊者指導一下。
答:很好,如果發心去閉關,對你修行會有增進。閉關,要注意四個方面:
一、人群上的方面:你身邊的人群跟你修行上要有相同的認識,這些人跟你在一起,他們不會對你的修行形成干擾,他們會護持你,幫助你;
二、法上的方面:有正確的方法,適合於自己。比如你現在練動中禪,覺得好,就用這個方法;
三、食物方面:要有乾淨豐富的食物滋養你的身體,不要到非常偏遠的地方沒有食物,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四、修行的道場(地點):這個地方空氣、風景、周遭環境比較安寧,這些都具備,那麼是個好的地方。
具足這四個條件之後,那麼你可以看自己跟這個地方的因緣如何,去適應這個地方。如果修行路上遇到問題時,再向尊者請教。
隆波通尊者答問(九): 走在中道上
問:禪修二十多天來,看到所有妄念的根源源於心中的憂慮與焦急,萬幸的是雖然妄念佷多,還是對動作了了分明,在一點一點進步,25號那天,突然發現心中的焦急憂慮沒有了,心情很平和,雖然還有一些妄念存在,有時睡夢中會出現憤怒,但也能自然地馬上清醒過來,不會象以前那樣延續下去,請問這是粗的苦滅了嗎?還是一個巧合?
答:只要發展自己的正念,持續下去的話,我們會更加看到正念的效果。有一點要清醒,對於內在的平和穩定,我們也不要執著。慢慢地,不要懈怠,努力往前。這是覺性帶我們走出苦的一條正確的路,一條解脫的路,你現在正走在這條路上。白天的妄念,晚上就是夢,實際上是從一個地方升起來的。這是很好的內證的經驗。如果白天有妄念,以前沒有正念時,那些妄念會帶我們做白日夢,想個不停,止不住,後來修行後會發現,一旦有了正念,那些妄念升起時一下就打住了。如果在晚上做夢時,東想西想時,有正念時,自然會把夢境止住。
問:我現在很興奮,不想睡覺,也不想吃東西,持續了一段時間了。
答:修行一定要有用功,持續不斷用功,否則,那些妄念會把我們帶走。有的時間段我們狀態會比較好,會出現法喜、有些激動,覺得有所得,出現與平常不一樣的身心感應,不想吃飯、睡覺,這個沒有關係,我們要把心放平,放到一個平常心的狀態,這樣的話,我們就會慢慢恢復到平常狀態來。該睡覺時就睡覺,自然醒來就用功;該吃飯時就吃飯,吃得剛剛好,這樣就可以了。要明白,身體不是我們自己的,要善用身體。當睡覺時睡覺,當吃飯時吃飯。
問:不好的東西,比較容易解決它;但快樂,不捨得不去感受它。
答:當快樂的感受升起時,我們不用去拒絕它,關鍵的是在那個狀態我們要清清楚楚明白:我們的心對這種感受有沒有抓取,有沒有執著,這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快樂來時,也是不要放逸,要提起正念。如果有了法喜就執著法喜,有了快樂就執著快樂,也是一種懈惰,是一種貪的表現。佛陀說走在中道上面,這邊是快樂,那邊是苦,不管是法喜也好,還是有煩惱的升起也好,都是走落兩邊,八正道是要求我們走在中道上面。
隆波通尊者答問(十):結營前的開示
尊敬的住持法師、比丘、比丘尼、及各位學員,大家好!
這是由於我們每位修行人對法上的好躍,讓我們聚在這裡,共同的修行。我們的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拿出一個時間段來修行。修行的關鍵是要致心一處、打成一片、持續不斷,這樣下去,我們才會有內在的體證。要真正的精進,不斷地增進,培養我們的正念,讓我們的正念持續如環如鏈,穩定不斷,否則,就是半途而廢。作為一個真正的行者,要能持續不斷下去,讓我們身心合一。在合一的狀態下,才能達成。一般的人,他的內心是多種狀態,不是合一的狀態。外在的干擾,會從六門進來,搖動我們的心。我們需要強大穩定的正念,才能使我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嗅到什麼、接觸到什麼時,內心依然清靜,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樣才能放下一切,也包括我們自己。
當我們遠離了世俗之棋之後,會有一種道棋在內在升起。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起伏,可能會有激動,會導致我們在那個狀態不太穩定,這沒有有關係。當我們嘗到法的滋味以後,不要迷失在那裡,不要沾沾自喜,要繼續不斷前進,否則那也是阻擋我們前進的執著。有人得到了內在的體證和法喜之後,心緒不寧,很激動,就停止了正念的繼續增進。有人體會到生命中從來沒有的內在喜悅,就很高興,執著在上面,沒有繼續用功。有人會產生悟解,以為自己修到了盡頭,不需要再繼續用功。所以,一個真正的行者要從這些觀障中走出來,要繼續不斷地努力,直到拔盡苦,直到覺性圓滿。有的時候,那種喜悅狀態消失後,就覺得很沮喪,想要那種感覺再回來。如果那種喜悅感覺升起了,就讓它自然地升起;它消失了,就讓它自然地消失;如果想要它回來,會找不到。有的人可能會陷入到負面的情緒當中,如沮喪、懊惱,我們要儘快從那個狀態中走出來。
煩惱有粗的、中的、細的三種。所以,在修行過程中,這個滅苦是逐漸逐漸細膩下去的。我們每一位修行的人,只要精進努力下去,都可以體驗到整個滅苦的過程。我們從別的地方學來的知識與經驗都是外在的知見,不一定跟我們每個人內在的實際所發生的情形是一樣的。有的時候,做佛教教理的時候,為了一些基本的規範,設立了一些知見方面的東西。有些知道的老師會告訴弟子:你這樣修行下去,一步一步下去會發生什麼。我的教育方式是不給弟子講這些知見上的東西,讓你修行下去,當你內在發生的時候,你會清清楚楚。如果我給你講了,你就會記它,它就會變成一種知障,叫做所知障。然後,我們就會把它作為一個概念,牢牢地抓住。
有三種智慧:聞慧、思慧、修慧。當聽到別人的講話,覺得認同,升起智慧,這是聞慧。自己思考得到的,是思慧。不斷修行,不斷地增進,自然地從內在升起的,是修慧。思慧,不是最高的。我們推薦的般若智慧是經由修行而得到,當然,這不是要我們不去思考,是要我們思考時要有正念,叫正思惟。Vipassana是修出來,不是思考出來,是超越于思維的。讓大家不斷地去保持正念。佛陀證得的圓滿的正等正覺,不是聽來,也不是想來的,是自己反觀內照,自己證見看見而升起的智慧。對於內在的法、四聖諦的開啟,佛陀不曾聽聞過哪位老師講到過,他是自證自知的。而我們現在是從書本上去學,把它作為一種知識,講給別人,這些得來的東西,反而可能會成為我們證得內在的法的一種遮障。動中禪只是讓大家不斷地舉手放手,有了正念以後,我們內在智慧會開啟。
我們在動中禪學員裡面挑選了有限的人數到這裡來閉關,住持法師在各方面做得非常好,寺院周圍的環境也不錯,比較安靜,使我們能安心辦道。我們好好地修動中禪,在身心兩方面增益,那麼,我們的住持法師和護法就會很高興,這樣的話,動中禪就可以在這個寺院興盛起來。將來我們還會在這裡不斷地舉辦動中禪的深修。
我就講到這裡,因為我說多了,你們就會不斷地想。
問:佛陀在成佛前他坐在菩提樹下面,他坐在菩提樹下面他動嗎?或者說他就是在做動中禪?
答:一般的人以為他坐在那裡一動不動,請問有誰見過他動或不動。他沒有做動中禪,他只是在不斷地增進自己的正念。
問:我們睡著了的狀態下,會有完全的覺知嗎?
答:如果你有了錢,到哪裡你都是有錢,因為錢在你的袋子里。如果有了正念,走是有正念,坐是有正念,睡有正念。佛陀說不管我們做什麼,要有正念,包括我們睡。正念圓滿以後,不管到哪裡,不管做什麼,都是有正念。通過修行,圓滿我們的正念,每一個人都可以體證到,隨時隨地,都可以保持正念。最後,我們死時都有正念。在我們呼吸停止那一刻,我們不需要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要到哪裡去;也不需要有人來幫我們唱誦,幫我們指引方向。因為我們死的時候有覺性,就如同黑暗當中有光亮,自然把前進的道路看得真真切切,而不需要別人來給我們做這樣那樣的儀式,不需要親戚朋友在旁邊哭泣,我們是自在的。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在死亡以前就要為死亡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每一位都要好準備迎接死亡。我們要到哪裡去,現在交通都很發達,我們可以坐車坐船坐飛機。我們死亡的時候,我們要覺性來引導我們。
問:我想請問一下,我們是精進修行幾年好呢,還是一邊做事一邊修行好?
答:建議大家在團隊中修行,一邊修行一邊工作,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問:一邊做事一邊修行,這樣是不是速度慢一點?
答:不一定,個人的情形不一樣。有的時候一邊修行一邊工作可能速度還更快一些。
謹此感謝
尊者的無上的教導
感謝法會期間所有護法工作人員
感謝一直陪伴尊者並擔任全程翻譯的
鄧虹嶸居士
普皆迴向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生老病死苦
及與飢饃者,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者,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先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同證無上道
歡迎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禁止篡改與盜版。正念動中禪禪修中心編輯組
6月22日隆波通尊者關於手部動作的特別開示
時間:2011年6月22日下午
地點: 鎮安寺
翻譯: 鄧虹嶸居士
有些學員曾參加過別的老師教導的動中禪,學習的是14個動作,現在想拜隆波通尊者為師,隆波對他們進行了如下的開示:
若是14個動作,是沒有完全地跟隨隆波田,沒有完全傳承隆波田的教導,沒有完全尊敬隆波田尊者。因為隆波田尊者特別地標明總共是15個動作,他們沒有純正地把15個動作傳承。
現在在中國有很多地方在教動中禪,我們動中禪注重的是正念,同時我們在修學的時候也要提起自己的正念,這樣才有分辨的能力。
我曾經,在動中禪最初傳入到中國的時候,就告訴大家動中禪未來將會在中國廣泛傳播,同時會有不少人來傳這個法,所以,我們自己要很清醒(知道)這件事情。
現在他們教14個動作,我遵照隆波田尊者教導教15個動作。隆波田尊者他教導15個動作。因為起式這個動作實際上很重要,在整個連環過程中,銜接到這個(第2個)動作時,我們可以防止整個動作滑過去。所以,在這個動作(起式)時我們可以同時覺知到兩個手,它是起均衡地覺知(作用),避免了我們在做的過程中滑過去陷入到沒有覺知的狀態。在我這裡,我是完全傳承隆波田尊者15個動作,如果學員在別的地方學了14個動作,來到我這裡後,我就告訴他們,隆波田尊者是按照這種方法來標記動中禪的動作的。
如同我們的手有十個指頭,若少了一個環節,就象少了一個指頭一樣。又如我們有兩個眼睛,若少了一個眼睛,我們就有缺陷。
在家裡我們都有父母,只要父母健在,我們要孝順父母;父母去了,父母好的教導我們要傳承。
如果我們是學生,對師長的教導我們要遵守,對師長要尊敬。所謂尊敬,就是按照師長的教導去做。
動中禪的傳承也是要按照原汁原味去教導,不要讓它在傳承的過程中發生一些改變。對於佛陀的言教,也是這樣。在整個佛陀言教的傳承過程中,同樣有的地區也是發生一些改變,這些改變會讓後來人產生誤解,包括泰國也有類似情況,比如在一個大的石頭上發現有些痕迹象是腳印,他們說那是佛陀的腳印,說是能帶來好運的聖跡,結果很多老百姓就去崇拜,實際上這個就遠離了佛陀的教導。所以,我們也要觀察我們自己的老師,他引導我們的道路是不是一條直接的道路。
我這樣講,不是要大家跟著我所講的就去執行,沒有限制任何人,只是把這個實際的情況告訴大家。在我這邊,我傳承隆波田的15個動作的方法;如果有其他老師,有跟隨隆波田,(卻)有其他的提法,那麼那是他個人的見解。正如我們有十個指頭,我們不能(漏)掉哪個指頭。
作為我自己,我是不會跟別的老師就這些問題去爭辯,我個人主張完全遵照隆波田的教導。如果我們從第2個動作去數的話,確實是14個動作,事實上是把第2個動作算成了第1個動作。
如果我們個人有些偏差,有些缺少,那這樣在往下傳承的時候,那學習的人又有其他偏差,那麼可能就會越走越遠。
對於正念的強調,我們都是一致的,不管我們在行住坐卧中都要保持正念,乃至我們眨眨眼睛都要保持覺知。對於這一套培養我們正念的15個動作的技巧,我們要把它純正地傳承下去。事實上在泰國也有不少人在教14個動作,但如果到南來寺一定是15個動作。如果在南來寺,堅持14個動作的話,我們就要把他趕出寺院。
大家可以相繼地去宣傳,說尊者從來到中國傳動中禪的第一天開始,就堅持15個動作。
隆波通針對學員「見法」的問題的回答
——台灣禪學會2009年3月會議紀
見法、開悟有不同的階段、粗的、中的、微細的階段,每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體悟,但是我們不需要四處去向別人說:「我見法了」,「我開悟了」,或者是四處與人討論自己或別人是否見法、開悟。
隆波對於這些進步的學員,予以鼓勵,在小參時,曾對這些學員說:「已掌握了動中禪的修行技巧」、或「知道了動中禪的基本要領」、或「已知道、已步上修行的正道」諸如此內的話。但最重要的是,各位學員仍然要持續精進用功,才能再進步並成為他人的榜樣。
就算是初步見法、見名色,也僅僅是達到修行的初步、入門階段而已,因為距離真正的終點(涅槃)還很遠。對於後面尚未體悟的部分,仍會存有許多疑惑。因此隆波在此慎重澄清「無論是在泰國、美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從來未曾說過或保證過誰已見法了、誰已開悟了、或已證果位了,不用再繼續練習手部的規律動作或經行了。
宣揚自己見法、開悟或證果位,反而容易成為個人修行的障礙。
以後各位學員若再聽到有人說隆波通認證了某些學員已見法、開悟或證果位,絕對不是隆波通本人說的。
大家都要精勤努力,繼續用功!
台北外雙溪雲陽寺共修處
2009年3月30日
後記:
我在泰國參學時隆波將台灣發過來的會議記錄給我,回來後立即到山上隨性師父閉關,加之病了無法也無力清理行李,後來尋找不知去向,今天整理書櫃,突然翻到此,趕緊輸入電腦,以免丟失,主要為不了解法及師父的學員隨便道聽途說,跟著瞎起鬨,貽誤了自己及他人的法身慧命!罪莫大焉!
修行過程中,當修行人有些收穫時,易起慢心,狂時連自己的老師都會瞧不起,甚至詆毀,對此大煩惱,大陷阱要小心喔!
續智
2010年7月11日
推薦閱讀:
※最新、最全被控詐騙罪無罪案例裁判要旨(2016年版)
※含淚更新,最新愛老婆三十守則
※智悲佛網-索達吉堪布最新力作《苦才是人生》
※2017年最新養豬模式,如何讓豬80天長到80斤?
TAG: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