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瀉不愈、右肩背酸痛,當心肝癌作怪
原標題:久瀉不愈、右肩背酸痛,當心肝癌作怪
|
|||
□晚報記者 賀天寶 實習生 吳瑞蓮 製圖 劉京
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六十多萬,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國,然而由於肝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七成患者在發現時已經處於中晚期,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說起肝癌,許多人第一反應還是肝區痛、黃疸、腹脹、消瘦。然而專家指出,肝癌的表現多種多樣,早期往往缺乏典型臨床癥狀,容易被忽略。專家提醒,對於久瀉不愈、右肩背酸痛也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肝癌在作怪。而要做到早期發現,最好結合影像學檢查和抽血,雙管齊下,以得出較準確的判斷。
久瀉不愈竟是肝癌作怪
老王的腹瀉已經持續兩個多月,黃連素、痢特靈等止瀉藥也吃了不少,可總不見好。等到去醫院檢查時,醫生髮現他的肝臟上長了一個惡性腫瘤,幸虧發現尚早,及時施行手術後他才逃過一「劫」。
專家指出,像老王這種由於長了一個大的腫瘤,引起門靜脈高壓導致腹瀉,卻被當作消化道疾病治療的病人也不在少數。很多病人反覆治療卻不見痊癒,走了很多彎路,等到查出是肝腫瘤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非常可惜。
專家解釋道,這是因為,肝癌常伴肝硬化,會造成門靜脈高壓或栓塞,導致腸壁水腫、蠕動加快、消化吸收與分泌功能紊亂,以致腹瀉。因此,肝硬化患者發生不明原因的腹瀉時,應高度警惕發生肝癌,及時就醫。
右肩背酸痛可能是肝癌信號
三十歲的張先生一向身體狀況良好,也無吸煙喝酒等嗜好,雖然自小是乙肝帶菌者,但也沒什麼大礙。可誰知就在前不久,張先生在蜜月旅行時,突然覺得右肩背酸痛,肚子脹大,檢查結果竟然是肝癌晚期。
專家介紹,許多肝癌患者一經發現就是晚期,這是因為肝臟位於肋骨後,被保護著,平常難以觸及。同時肝實質內沒有感覺神經,只有當肝癌侵犯肝包膜時,才會有輕微的不適,然而大多數癥狀十分輕微、不夠典型,不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由於肝臟的代償能力相當大,損失10%~20%的正常肝組織,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只有 30%~40%的病人才有很輕微的感覺。大多數肝癌在核桃大小時根本不能發現,一經發現已遠遠大於蘋果了。
那怎麼右肩背酸痛還和肝癌有關了?專家介紹,脹大的肝腫瘤會壓迫附近的橫膈膜,也可壓迫肺部以下的肌肉神經。而這些被壓迫的神經正好是連接右肩的神經,就會引發右肩疼痛。專家還指出,除了腹瀉、右肩背酸痛外,有的病人經常咳嗽,這可能是突出的肝腫瘤刺激隔肌引起的;有的病人被突出的腫瘤壓迫住胃和十二指腸,吃下去東西就感覺疼痛,自己以為是消化不良,按照胃病治療,耽誤了病情;還有的肝癌病人會有腹痛、腹脹、腹水等癥狀,這是因為門靜脈被癌栓堵住了。因此,慢性咳嗽、胃痛、腹脹、腹痛、腹水等久治不愈,也都需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預防要「改水、防霉、防肝炎」
湯釗猷說:「其實,對付肝癌,最主要的並不是治療,而在於它的預防。 」據介紹,江蘇省啟東縣是我國的肝癌高發區,只是為什麼肝癌在那裡會高發呢?長期以來,這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後來經專家調查發現,啟東肝癌的高發率和當地的飲水污染有很大關係。經過改水,包括在農村將飲塘水改為深井水或自來水,有自來水的城區提倡使用活性炭凈水器等措施,目前已經使肝癌死亡率有所下降。
據了解,原發性肝癌的發病原因已經研究了一個世紀,現認為其發病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湯釗猷指出,20世紀70年代,我國原發性肝癌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肝炎病毒、飲用污水和黃曲霉毒素為代表的化學致癌物。那時對肝癌的預防主要是針對肝癌的病因,其原則是「改水、防霉、防肝炎」。
在肝癌高發區,如系飲水污染區要實施上述改水措施;採用大米代替玉米做主糧,避免食用發霉的花生及其製品,可減少受黃曲霉毒素污染的機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國肝癌發病的主要原因,我國約有1億乙肝病毒攜帶者,目前對乙肝的治療雖已有一些藥物,但注射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最好辦法,接種後80%可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雙管齊下」及早發現肝癌
據了解,肝癌病情進展較快,最快的只需一個月時間便可增長一倍,比如從2厘米長到4厘米,而4厘米長到8厘米大約只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但2厘米的肝癌與8厘米的肝癌,預後效果完全不同。據介紹,臨床上,把小於5厘米的肝癌稱為 「小肝癌」,這種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60%,但如果等發展到大肝癌(腫瘤超過5厘米)才發現病情並且進行手術切除,五年生存率只有30%。因此,早期發現顯得尤為重要。
湯釗猷表示,肝癌的早期發現並不難,是各種實體癌中最容易發現的一種。採用現代的診斷方法,肝癌直徑1厘米就可發現。他指出,肝癌普查最好的模式仍是甲胎蛋白和B超相結合。「抽血檢查血中甲胎蛋白是肝癌最好的定性診斷方法,目前仍未有其他檢查超過它,甲胎蛋白在肝癌發生的早期即可檢測到。 」然而在我國臨床上,大約有40%的病人對甲胎蛋白不敏感,AFP呈現假陰性,但這並不意味著腫瘤不存在。因此,只有結合影像學檢查,才能得出較準確的判斷。
隨著近年來醫學影像學的迅速進步,CT也已經廣泛普及並成為肝癌檢查的常規項目,高分辨CT可發現1厘米大小的肝癌,絕大多數的肝內腫物經CT、B超及其他影像學手段相結合檢查後多可確診。湯釗猷說,對肝癌的早期診斷,還可結合甲胎蛋白檢查。如果確實有難以診斷明確的肝內腫物,必要時可穿刺活檢甚或開腹探查。
專家建議,為了能及早發現肝癌,使肝癌得到及時的治療,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特別是其血緣親人曾患有肝癌者,必須提高警惕,除每6個月定期到醫院做B超和甲胎蛋白檢查外,如有任何的上腹部不適,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做甲胎蛋白與B超或者CT的結合檢查。
推薦閱讀:
※脂肪肝到肝癌只有四步!
※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必然的嗎
※乙肝與肝癌基因歸屬地
※丙肝,導致肝癌的又一「禍首」
※提醒肝癌惡化的危症
TAG:肝癌 |